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两人离开圣清殿回到了寿安殿之时,早已是清晨。不过,因为她们两人昨夜劳苦功高,因而白天里她们也可休息。
但是这对于不是寿安殿宫女的两人来说,好像也没什么!
这一厢两人在补着觉,而另一厢,太子却早早的就起床读书了。
他站在一个池子边,对着池子里的鱼儿吟诵了几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他满是忧愁的盯着那些池鱼,也没有了读书的心思。
而一旁的若慈在这时也走了过来,问他道:“太子可是想念家乡了?”
若慈随口的这么一句,就让他顿时涌出了一阵阵的思乡之情。
“若慈姑姑,我好想好想母亲。不知道她在那边过得好不好?也不知道她有没有想过我?”他静静的低着头说道。
若不是如今是白天没有月亮,不然他一定会像李白那样“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
“太子,我想烈布王应该是每天都有在思念着太子呢!”若慈像是一位母亲一样轻抚着他的脑袋。
“可是我已经很多年没有见到母亲了……不知道她过得怎么样。”
的确,自从他的母亲将他送到天朝为人质之后,他与自己的母亲便再也没有见过面,且母国也极少派使者来问候。
他真的很担心自己母亲的安危,毕竟他的族人曾经可是因为一个王位而不顾亲情的相互争斗过!
“太子放心好了,如今烈布国有天朝在庇佑,我想应该不会再发生什么内乱的。”若慈还是在一旁安慰着他。
可是他却越想越伤心,最后竟情不自禁的哭了起来。
“太子不哭,明日老奴带您出去玩好不好?”
看见太子一个劲儿的在哭泣,若慈连连哄他道。
可是太子依旧是止不住自己的眼泪。
就在太子正哭得伤心而若慈也正手足无措的时候,圣后却在这时路过了此地。
“太子这是怎么了?”圣后一边朝两人走来,一边问候了一声。
原本她也只是因为有要赶着去永寿宫给太皇太尊请安,而路过于此。
原本亦不想多管。只是在看到了太子正哭得伤心,也就走过来问问。
“奴婢给殿下请安,殿下金安。”若慈跪下身子给她请安。
而太子见状亦是赶紧擦干了眼泪的跪下,然后也请安道:“儿臣给皇母请安!皇母金安。”
“起来吧。”她一改往常的严肃,转而略有和蔼的说道。
在两人皆起身后,她便拉过太子那瘦瘦的胳膊,与他说道:“太子这是怎么了?如何哭得如此伤心?”
兴许是出于一个女人自有的感情,她在看到太子伤心之时亦是触发了她的一丝丝怜悯之情。
“回皇母的话,儿臣没事。只是……只是儿臣想母国了……”太子边擦拭着眼泪,边低着头与她说道。
“真是个可怜的孩子。”而她亦是边用手巾去帮太子擦拭着眼角的泪水,边说道,“你应该也有好几年没有见到你的母亲了吧?”
“嗯!”太子冲着她用力的点点头,似乎这样就可以回到自己的母国一样。
“可怜的孩子。”她又说了一句,但她并非真心。
“皇母,您可不可以和皇父说一下?就说儿臣想回去看看母亲,不久就会回来。”太子在祈求似的与她说着。
可是对此,她也没有办法。毕竟太子身为人质,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见到自己母亲的。
不过她还是觉得应该帮一帮他,她道:“等你皇父回来,我就去与他说一声。你皇父若肯,那你就回去几日。但若是他不肯,那皇母也帮不了你了。”
“嗯嗯!儿臣谢过皇母恩典!”
不管怎样,太子还是感恩的又跪下行礼。
在此事就如此说定了之后,她又突然看到了太子手中拿着的一本书。
她好奇的一问:“太子手中拿着的是什么书?”
“嗯……是孔老夫子的《论语》。”太子将书拿到她面前给她看了一看,又说:“儿臣觉得孔老夫子的《论语》甚有道理,因而儿臣便向藏书阁借来了一本。”
太子将书递给了她,可是她却对诗经不感兴趣——她方才也不过是随口的一问。
不过这倒让太子心里觉得欣喜。
“皇母,儿臣在书中还有些不懂之处,不知皇母可有空指点一下儿臣?”太子对她说道。
“皇母一向对诗书不感兴趣,也不懂这书中的奥义。”她婉拒了太子,“莫说指点太子了,恐怕皇母自己也不晓得。”
她在与太子说话之时,不知何故竟会觉得如此温暖——一种说不出的神奇之感。
兴许,是亲情吧!因为她身处深宫多年,早已是失去了亲情多年!
“那皇母就不用教儿臣读书了,唔……”太子想了想,对她道,“蹴鞠吧!皇母会不会蹴鞠?儿臣可喜欢蹴鞠了!”
这又再次难为她了,蹴鞠虽说男女皆可玩,可是这毕竟是男子所玩的游戏,她一个女子又怎会?
“嗯……不然抚琴吧!儿臣也挺喜欢抚琴的。”
在看到她又是一阵茫然的样子,太子又改口说了一句。
“行,不过皇母今日得到太皇太尊那去请安,改日皇母若是有空,便邀你到同辉殿去一同弹奏好不好?”
“嗯嗯!”太子欣喜着,“皇母,咱们拉勾勾吧!”
她先被太子这孩童的情趣所惊愣住,不过转而却露出了难有的笑意。
“好,咱们拉勾一言为定!”她伸出手指,然后对太子说道。
“那皇母今日便先去给太祖母请安,儿臣在这里用功读书就好了。不过,皇母可一定要记得改日一定要和儿臣一起弹琴哟!”太子冲着她说道,“可不要像初心姐姐一样,说好的会和儿臣一同抚琴的,可是却迟迟没有兑现若言。”
说着太子低下了头,像是将方才的喜悦又抛至了脑后。
“初心姐姐?”她突然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一点。
“是呀,是一个很漂亮、很漂亮的宫女姐姐。”太子在说道初心时又是特别的欣喜,“皇母,你能不能替儿臣找到她呀?儿臣好喜欢那位姐姐。儿臣想让她当王妃!”
正文 第一百五十四章 池边遇(二)
这让她突然有了警觉,因为她记得季嫔的名字好像就叫初心!
“好,皇母若是看见了她,一定会把她带过来给你的。”她说道,“不过皇母可不知道她的姓氏是什么,这样你让皇母如何去寻她呢?”
她想从太子口中确认那个人就是季嫔,故而她必须得知道那个人就是季氏玄姓女!
“可是儿臣也不知道她的姓氏是什么,儿臣只知道她什么都会!”接着太子就数着手指的说道,“她会弹琴、会诗书、会画画、会跳舞,还会……嗯,总之初心姐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而且人也很漂亮!”
看见太子说得如此起劲儿,她便猜想太子是真的喜欢那个叫初心的“宫女”。
“太子,那你还记不记得你上次是在哪遇见的她呢?”她又问太子道。
其实光是凭方才太子所说的那些,她就完全可以判断那人就是嫔位季氏——季初心!
不过为了确保无误,她还得得到更多的线索。
“嗯……”太子想了想,说,“是在西华湖那边!嗯……应该是一个多月前吧,儿臣也记不太清了,但是儿臣知道儿臣真的好久好久没有见过那位姐姐了!”
“哦?是吗?是在太子还住在内宫的时候遇见的?”她轻抚着太子的脑袋,与太子说道。
“嗯,是的。当时儿臣在读书,然后她就来到了儿臣的身边了。”太子在边回忆着往事边回答她。
“很好,那就更好了!”她拍着手冲着太子微微一笑,道,“谢谢你太子,谢谢你帮了皇母一个大忙!”
“帮了皇母的大忙?”太子有些琢磨不清,“儿臣是想让皇母替儿臣找寻她,如何皇母说是儿臣帮了您的大忙呢?”
太子摸了摸脑袋,还是想不清楚这其中的原因。
“因为……这样皇母就可以帮太子找到你所说的那个人了呀!”她又对太子笑着说道,“若是太子方才不告诉皇母这些信息的话,那太子要让皇母上哪去寻一个人呢?要知道,这皇城可是很大的!”
她在与太子解释,而太子也觉得她说的确实着理。
“那儿臣就先谢过皇母恩典!”太子又欲跪下给她行礼。
可是她却连忙拦住了太子,并依旧是笑容满面的说道:“太子不必多礼,皇母见到她一定会把她带过来给你看看的。”
突然间,她的话语里多了一丝狠毒。
而虽说太子平日里也是善于观察,可是如今太子得了她那么多的好。太子的心里早已是欣喜若狂了,那还听得出它的用意!
“殿……殿下,太子他……他还小,这种事也不用着急,殿下内宫事务如此繁忙,就不用劳烦您给太子寻个什么人了。”
在她与太子说话间,一旁沉默了许久的若慈终于开口说了一句——显然,若慈是听出了她言语中的那一丝丝恶意。
不过,若慈亦是不知她这是出于何种用意。兴许,圣后只是想找到太子口中的那个女子,然后给她一点教训什么的吧!
所以,若慈便在一旁说了这些。
毕竟对于内宫里的妃嫔,她亦是不晓得有几人,更别说都是什么姓氏了。
因此,若慈也并不晓得太子所说的那个人其实就是季嫔!
“你是伺候太子的宫女吧?”圣后对若慈没有好气的说道。
她方才听了若慈的话,虽然不知道若慈的用意,但是这已经惹恼了她!
“是……是。奴婢若慈,是伺候太子的宫女。”若慈毕恭毕敬的回答她。
若慈知道,自己这是得罪她了!
不过反过来,她又可以肯定:圣后如此太子,里边是有蹊跷的!
“若慈?”圣后说了一句,“你身为太子身边的宫女,不知你平日里待太子如何?”
“启禀殿下,奴婢平日待太子尽心尽责。殿下若是不信,大可随意到镜湖阁去问问别的宫女。”若慈跪下而答。
若慈心里亦是在忐忑着圣后会不会是想以待太子不周为由,从而责难自己!
“皇母,若慈姑姑平日里待儿臣极好!”幸好这时有太子在一旁作证。
“既然她平日里待你极好,那为何方才皇母说要替你寻人之时,她会婉拒皇母的好意呢?”她转而对太子说道,“皇母还以为……她平日里也是如此待你的呢!”
她像是在挑拨离间若慈与太子的关系!
“不是的,皇母。若慈姑姑平时真的对儿臣很好!”太子还是在一旁替若慈说话。
她兴许知道再挑拨离间也是无果,又或许是原本便无意挑拨。因而她只是站直了身子,长叹息了一声。
“也罢,本后也不想多加追究。”她说道,“好了,太子。皇母还要到永寿宫去,就不陪你了。你好好读书,方才的事皇母会帮你的!”
说完,她又是故作亲昵的摸了摸太子的脸颊。
兴许真的是营养不良的缘故,太子不仅人看起来瘦瘦小小的,就连脸也是看不出有什么肉。
若不是太子的气色还算不错,他真的是可以用“面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