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闺话[榜推]-第1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湘娟扫过众人。微眯了一下眼睛,问马家一个还算本分的婆子道:“人都来齐了?各房的主事、各院的姨娘……”
    婆子看了一下,道:“都来齐了。”
    陈湘娟扬了扬头,“现在开始,我要说一下马家后宅的新规矩。迎春院乃是大老爷、大太太的屋子,大太太已经不是马府的当家主母了。现在打理内宅的是我与闹春院的小太太,小太太掌管大厨房、花木房、杂库房。而我打理大库房、账房、绣房。
    从明日开始,大老爷的几房姨娘每月领例一两五钱,未满十三岁的爷、小姐一律领一两银子的月例。”
    有人议论了起来,来的除了各房的新管事,便是侍妾姨娘们。
    最得宠的七姨娘大声道:“大奶奶,我们几个以前都是领二两银子的月例。”
    “改成一两五钱的月例,你是嫌少吗?若是嫌少,你自个跟大老爷讨去,这马府是什么情况,你们比谁都清楚。我和大爷愿意养活你们这些吃闲饭的,你们一个个不知感激,就会添乱。
    我大奶奶可以禀报大老爷,就说七姨娘想攀高枝,那我便成全了她,叫了人牙来,另行高价转买就是。”
    七姨娘本想争取,没想陈湘娟张狂得连句好话都没有,直接就说要把她给转买了。
    她可还有一个三岁的儿子要照顾,她才不要离开这里。
    “姨娘屋里的大丫头,月领六百纹银子,粗使丫头、跑腿小厮一律降为四百纹银子。姨娘、庶弟、庶妹们,多是几人住一处院子,每个姨娘只能有一名服侍下人,庶弟们只能留一个服侍书僮兼小厮,庶妹们每人只配一名服侍丫头,每院另配两个粗使丫头、一个跑腿小厮。庶弟、庶妹的服侍下人月领六百纹。
    记住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若是下人犯错,扣其主子一半月例,严重者,扣主子一月甚至半年月例;另,相对的,要是主子犯错,也扣服侍之人的月例。
    从今儿开始,每院会另配一个管事婆子,管事婆子的任务是每日按时把定例饭食领回各院,再安排各院打扫、诸事。管事婆子领每月一两银子的月例,若是院中的粗使丫头、跑腿小厮犯过,便罚其月例。
    马府的情况,各位早有耳闻,这次各房核查账簿,都有些什么,大家心下也都清楚。
    我答应大家,待以后日子好过起来,会给大家增加月例,对于一些表现好、尽忠职守的下人,我也会另有奖赏。
    从即日起,大厨房每日晨食两样羹粥,三样小菜,备有包子、馒头,再一人配一个鸡蛋;午食是二荤三素再一样汤,备有米饭;晚食是一荤两素一样汤和米饭。要是有人不想在大厨房处,请你自行掏银子在各院小厨房里吃。”
    马庭妻看着四下,轻声道:“大嫂,你说了姨娘、庶弟、庶妹们的月例,那我们的呢?”
    “你们的?”陈湘娟含着笑。
    邓氏却先开口了,“二奶奶怎说这话,如今是我们在供养全府上下,二奶奶也是嫡媳奶奶,是不是也该学学大奶奶,拿自己的嫁妆银子出来养家?”
    其间一个穿茧绸的十三四岁小姑娘走出来,愤然道:“大嫂既可以给他们发月例,为什么不给我们发?昔日母亲与二嫂也曾养过家……那时可是给大……小娘也发过月例的。”
    邓氏这会子只作没听见,用手捋着头发,又摸了一下头那支红瑚的发钗。
    她现在虽是平妻,打扮比马夫人还要富贵三分。
    马夫人贴多少东西在养家上,她们不过是新回来的,就敢说这样的话。
    “为什么?”陈湘娟反问着,“二奶奶也有嫁妆,照着规矩她住在马府、吃在马府,这是不是该交一份供奉银子?”
    二爷娶妻纳妾,那是他的事,没道理让她这个做大嫂的给他养妾?
    哪怕是几两银子的月例,对于嫡次女的五小姐来说,那可都是一笔进项,她都已经很久没添置新裳,很久没上街了,就连去参加赏花宴都不敢去,就怕被别人给比下去。
    陈湘娟不由得笑了起来,“我与大爷成亲,是我婆母与翁爹张罗的婚事。”
    马夫人说过不会打理他们的婚事,最终也真没管。她这话的意思再是明显不过:我不会管给你们银子花,你们自己想法子。
    陈湘娟又道:“听江南的百姓们议论,你大姐因为欠了孙家八千两银子就做了填房,五小姐,该好好学学《女德》。”
    这是在提醒,也是在要胁五小姐,别以为你是嫡女,弄个不好,就与你那大姐一样,也是个出嫁后被人欺负的主。
    五小姐一脸俏脸涨得通红,过往仗着她的出身,没少欺负其他的庶出兄弟和妹妹,这会儿他们都在用讥笑的眼睛看着她。
    她咬了咬唇,垂首紧握着拳头:“母亲与二嫂是有嫁妆上的田庄生活,可我……总不能没个月例。”
    这传出去,她还要不要颜面。
    陈湘娟道:“有啊,你的月例找大太太与二奶奶要,迎春院那边我可不会管的,大太太是嫁妆丰厚的,也不屑来抢我这个做儿媳妇的,再说了,我也有自己的嫡亲婆母要孝敬,二奶奶也自会孝敬她的嫡亲婆母,哪需要我多此一举。”
    马庭妻气得不轻,“这么说,大嫂是不打算管我们了?”
    “我有说过不管吗?要我管可以,你们得向公中交一份银钱,不交供奉,我拿什么养活府中上下。你们是有收益进项的,与姨娘、庶弟、庶妹们能一样吗?
    你们不能给他们更好的,我给,我替他们娶体面妻子,寻风光婆家,但前提是,她们必须得给我安安分分、守规守矩的,姨娘们都有本事的人,我愿意出钱与他们一起做生意赚银子,也给他们替各自儿女赚聘礼、嫁妆的机会。
    至于二奶奶和大太太那边的人,需要我帮忙吗?”
    听听这话,摆明了就是告诉府中上下所有人,谁要是与她一条心,这好处自然不能少,还给做生意赚银子的机会,要是与她为难,对不起,她绝对不会管那人的死活,也休想花她一两银子。
    一时间,屋子里所有的人都有些神色激动,果然有钱就是好,马庆娶了个嫁妆丰厚的陈湘娟,一跃就飞上枝头了,好事一桩接一桩,而今还成了嫡长子。
    陈湘娟冷哼一声:“对于庶弟们,丑话我可得说得前头,成家了,你们就得自己学会赚钱营生,没成家的,只要有赚钱的本事,我也会帮衬一把,谁要是想做吃闲饭的,就得给我老老实实的。”

  ☆、第255章 马府内宅

ps:ps:鞠躬求粉红票!(*^__^*)有的话,投一张吧。
    她又继续道:“还有府里的妹妹们,我会写信回陈家,请我大姐姐送一个宫里的教引嬷嬷来教规矩,你们素日没事,就乖巧懂事地在家里待着,若有外出参加赏花宴、茶会的机会,我这做大嫂的,不是不通情理的,自会替你们安排,谁要是想在家里给我生夭蛾子、生是非、挑剥矛盾,对不起!那就到佛堂里住上一年半载。
    无论是哪个妹妹许了好人家,我这做大嫂的只会挑最好的红绸送去给她绣嫁衣,至于嫁妆么,也会看各人是否懂事、听话而置备了……”
    总之一句话:听我话的,与我一条心,我就给你准备得好,要是给我惹麻烦,许量一纹钱的嫁妆都不能有。
    这话说得硬气,更说得大声,屋子里的人听了这话,谁还敢与她对着来。
    二姨娘竟有些泪眼花花的,若是这大奶奶早两年过门,许她唯一的女儿就不会嫁给知县当贵妾了,虽说比马大小姐的日子过得好,可到底是个妾,上头有主母,说话都不敢大声。
    邓氏一脸肃色地附和道:“大/奶奶最是个能干、贤惠又仁义的,谁要上敢在后宅里惹是,我便第一个饶不得他。”
    回马府第一天,直接杖毙大库房的管事,还让各处的管事、小人去观刑。
    陈将脸转向一边。“对于未成家的庶弟、庶妹,每月可领一两又六百纹月例。对于成亲的庶弟,会读书的得潜心苦读。准备下届赴考。能赚钱的,就得设法赚钱。”
    有庶子提高嗓门,“大嫂,我会经商,那……你看……”
    “想让我拿钱给你经商么?”陈湘娟笑,“不瞒你说,我也会经商。但我的陪房有数十人,有擅厨艺的。我便开酒楼;有擅刺绣的,我就开绣庄;而有的最会侍弄庄稼,我就安顿到田庄上当庄头……”
    她根本就不需要他帮忙。
    不过,她还是忍不住问道:“你会做什么生意?”
    邓氏低声道:“我瞧着他长大的。他哪会做什么生意,倒是喜欢赌赙。”
    陈湘娟摇了摇头。
    那庶子又道:“这赌坊也是一门生意,怎就不行了?小娘说这话可不妥,只要能赚来钱,许就能替马家还债。”
    赌坊倒是一本万利的生意。
    陈湘娟垂首想着,她这辈子就从未计较过所谓的声名,能让她上心的人和事都不多,上心的人是陈湘如,上心的东西是银子。这上心的事么……大概就是关于这人和东西的事。
    庶子抱拳道:“大嫂,只要你开赌坊,你七。我三,如何?真的可以的,这可是一笔极好的生意。”
    陈湘娟又问邓氏:“婆母,他赌技如何?”
    “能如何,十赌九输。”
    陈湘娟摇头。
    六房侍妾里,其间一个穿着整洁的妇人走了出来。行礼问道:“大奶奶,婢妾早年原是绣娘。不知……能不能到大奶奶的绣庄上帮忙?”
    她身后的两个半大男女惊呼一声“姨娘”。
    她所生的孩子瞧着就要大了,尤其是女儿,因是庶出,又不得大老爷欢心,这往后可如何是好,就连马府嫡长小姐都只是与人填房的命,嫁到孙府还被婆家刻薄,上交回娘家,手臂上被打的都是瘀痕,瞧着就让人心疼。
    嫡长小姐是这命运,这庶女又会是怎样的?
    六姨娘不敢想,只想尽一份力、用一份心,早早替两个儿女攒些银钱,有了嫁妆,总好过没有。
    陈湘娟正色看着她,“若是大老爷不反对,我允你去,可允你从绣庄上拿活回家做。”
    六姨娘连声道:“谢大奶奶。”
    五姨娘走出来,道:“大奶奶,婢妾会种西瓜。”
    陈湘娟依是很认真地样子,“好,到时候我给你二十亩地,你或种西瓜,或种庄稼,收获赚钱时,你五我五,若赔了算我的。”
    这样也行!
    早前姨娘们还觉得不公,这会子似看到了新的希望。
    二姨娘支吾着左瞧右看,她只得一个女儿,早年已许给一个知县做了贵妾,瞧着倒比嫡长小姐还过得舒坦些,这些年她吃斋念佛,也不指望做什么,不过是得过且过,微眯着眼睛,嘴里念着经,只是静默地听着。
    四姨娘虽说上了年纪,却颇有些风韵,道:“大奶奶要弄个渔塘么?”
    陈湘娟张嘴惊愕。
    邓氏低声解释道:“三姨娘原是渔家女,最会打渔。”
    陈湘娟道:“一会儿散了,你留下说话。”
    四姨娘应声“是”,她身后的庶子倒认为这太丢人了,轻扯着她的衣袖,“你怎说这事。”
    四姨娘道:“没瞧她们都在争呢,我可听人说,陈家大院的大小姐出手阔绰呢,说不准这个也是阔绰的。那二十亩地,许就给老五了。”
    七姨娘不甘示弱,大声道:“大奶奶,我原是勾栏里的艺伎,弹琴、跳舞我样样精通,你开不开青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