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绝不可能。”文天祥微微一笑,“文天祥此生绝不事二主,此心可昭天地日月,断无可改之理,而且该说的话,文天祥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不愿多言。”
真金听了,不禁脸色一黯,其失望之情,可以说溢于言表,而文天祥见真金连连摇头,却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微笑着继续投子。
真金知道,文天祥曾经当面对他的父亲说过“国亡,吾分一死矣。傥缘宽假,得以黄冠归故乡,他日以方外备顾问,可也。若遽官之,非直亡国之大夫不可与图存,举其平生而尽弃之,将焉用我“,意思就是要投降绝不可能,要是你忽必烈仁慈愿意不杀我,那我也欣然接受,大不了做个孤魂野鬼臭道士,想给你做官,至少现在不可能。
当时真金就力主接受,虽然不能让文天祥龙归大海让他再去召集人手造反,可是,如果把他放在大都,好吃好喝的供着,也是个好主意呢,毕竟文天祥的号召力在那儿,不能投降为我所用,也能给天下士子一个“不杀忠良”的印象,可是忽必烈在阿合马和孛罗的劝说下,认为要么投降要么死,没有其他选择,否决了真金的提议。
由此真金也知道,文天祥并非迂腐之人,如果动之以理晓之以情,也不是没有机会,加上天下人都知道,为政者“北人推耶律楚材,南人当文天祥”,爱才如命的忽必烈自然也不愿意放弃这样的一个才子。
而真金知道,文天祥今天能跟他下棋说话,乃是因为心情好,而心情好的原因,是真金向文天祥说了一点台湾小朝廷的事情。虽然基于立场,真金自然不可能在文天祥面前大说好话,可是有些能说的,真金还是较为客观的说了,而就是小朝廷从大陆弄走几十万人的事情,就足够让文老爷子高兴的找不着北,于是就扭过头来说话了。还主动提议下棋。
一方面,文天祥不再在他面前摆出一副“生人勿近”的样子,自然让真金高兴,可是另一方面,真金心中却有深深的忧虑,宋朝养士三百年,才出了一个文天祥,如果有朝一日,自己的曾祖祖父父亲,以及蒙古数十万勇士用鲜血和生命打下了的万里江山受到威胁,会不会有人像文天祥这样为大元尽忠?元廷将要通过什么,来维持朝廷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难道还是铁血和杀戮么?
真金有些心不在焉,自然连出大勺,而文天祥多日没有下棋,自然是攻势凌厉,很快就强行抠掉了真金的一个角,棋盘上的形式很快就让文天祥占了压倒性优势。而真金知道文天祥在左侧完全连成一片,已经形成屠龙之势时,才回过神来,而此时,似乎已经有些晚了。
“胜负之数,存乎一心,你既心有旁骛,此局焉能不输,非但围棋如此,为政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文天祥看似在点目,可是这话又未尝不是指点真金呢。
“固所愿也,然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真金心有余而力不足,又当如何?”
“孟子有云,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然又有圣贤曰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不论如何,当断则断,所谓善恶,皆是一时之谤誉,又何必挂念于怀?”文天祥毫不犹豫的提走了真金中腹的十余枚白子,看似无意般说道。
真金脸上色数变,终于长揖道:“真金谨受教。”
第二卷 经略台海 第九十四章 大航海前夕(1)
更新时间:2008…11…19 22:44:57 本章字数:2110
等到二人都乐呵呵的相互告辞,真金出门而文天祥面壁时,却均同时把笑容一收,而二人居然也同时喟叹。
时也,命也,不得而知,或许又兼而有之。
接下来的一个月,台湾方面喜气洋洋的开始继续搞建设,同时张世豪的第二次远洋船队也回来了,这一次,宋廷出产的茶叶,丝绸在南洋卖出了大价钱,因此虽然由于船队规模不够,可是由于这一次获利达三倍,因此依然进项有百万贯之多。
萧统自然很是慷慨,当即就表示:张世豪劳苦功高,赏五万贯,此外,所有参与远洋船队的船员士卒,一共得到了十五万贯的赏赐。
此议一出,朝野震动,不消说肯定有不少反对之声,但是萧统力排众议,坚持己见,并且亲自到码头接见了返航船队,并且盛赞张世豪的功绩,好在张世豪倒也知趣,并不贪功,也不贪赏,还当即表示愿意把赏赐全部给予士卒,而看着那些精兵回来时已经黑瘦黑瘦,却充满了归来的喜悦,舆情稍安。
只是,当萧统得知张世豪的一个看似无意的决定时,却乐得差点抱着张世豪一阵猛亲!
原来,张世豪因故,将部将王毅中并1000精锐和十艘船留在了满刺加,并且还利用当时有的资源筑起了一座小城,且和满刺加算端达成了友好协定,当然,这些是张世豪颇为肉疼的付出了一百担上好茶叶和其他不少奇珍的代价。
可是在萧统看来,这点代价何其少也!算端为人何其昏也!满刺加是什么地方?那是后世的马六甲海峡!那是大洋间的咽喉,是黄金水道,如今张世豪在自己没有指示的情况下,居然主动就派兵在满刺加筑城,这可是天助我也!
经仔细询问,那十艘船里还有两艘五牙船,剩下八艘战斗力也是不弱,至于那一千人无一例外乃是厓山时的幸存者,意志和战斗力自然不容置疑,至于筑城,这个就没法子了,所谓的城池,其实矮小而且工事很一般,不过,能在满刺加这等地方形成军事存在,就已经是大功一件了。
不消说,张世豪当赏,在和陆秀夫和张世杰商量后,很快,诏书下来,张世豪被任命为平南将军,负责南洋军务及贸易事宜,自台南至满刺加三千里海疆,皆为所辖。
喜出望外的张世豪很快就得到了萧统的单独召见,这对于一直隐藏在哥哥光芒之下的张世豪,自然是莫大的荣耀。
张家一门皆是武夫,因而没有表字,这让已经习惯了喊字的萧统倒略微有些不适应,倒是原来的那个时代,没有表字,却也少了许多东西。
“张将军,如今朕擢你为平南将军,不知你准备如何去做?”萧统习惯的坐在座位上,把玩着那做工精巧的茶盏,这玩意如今一文不值,可是后世,连赝品都能卖出天价,世间之事,每每匪夷所思。
“回陛下,末将自当竭忠尽智,审时度势,以陛下指示为纲,以朝廷利益为重。”张世豪小心的说道。
萧统微微蹙眉,这套话虽然好听可是听久了还是不爽,因道:“张将军,朕想知道,你准备如何肃清海盗,如何发展贸易,如何保护商船,别忘了,你这个平南将军不是连兵打仗就可以,朕还要找你要钱的。”
原来,谁都知道这海外贸易岁入甚多,可是大大的肥缺,如今把这肥缺给了张世豪,固然这航线是他开辟的,且张家如今势大因而没人反对,可是暗中使绊子的人还是有的,结果,萧统就提出三年内张世豪必须完成利润折合成白银至少是一千二百万两,当时此言让群臣变色!
张世豪当时自然是退缩了,可是,隔日再议时,张世豪却当仁不让的接下来,大有义无反顾之感。
张世豪见小皇帝面色不豫,忙道:“陛下,微臣以为,如今虽然高雄和基隆船厂已经昼夜赶工,然新船最快也得九月前后才能交付,如今微臣手上的船,仅能护航较小的船队,或者……直接用战船运货。”
“绝对不可!”萧统想都没想,就直接拒绝,“商船再少,也是商船,战船只能打仗护航,不得从事贸易。”萧统说完,见张世豪微微失望,再联想到实际情况,又道:“非常时刻可以便宜行事,但是大原则你可把握住了,出了问题,你负全部责任。”
原本很是失望的张世豪听皇帝这么一说,满脸阴霾瞬间不再,连说话声都因有了不少底气而大了不少:“陛下,微臣保证用鲜血和生命来保护朝廷船队的安全!”
“另外,琉球苏家,清远苏家,以及目前南洋各个海上大族,除了蒲寿庚外,你可以尝试接触,可以谈判,只要奉朕为正朔,什么都可以谈,如今需要……可以请他们来台南,朕亲自给他们谈。”
“微臣遵旨。”
“此外,朕给你们的一千二百万两的任务,可能是难了点,要是单纯靠买卖货物,怕是有些难办。”萧统沉吟了一下,放下了茶盏。
张世豪听了这话,激动的差点哭了,跑了几次海了,能赚多少他还是大概有谱的,可以说他接下了这担子,很大程度上是被“忽悠”的,如今皇帝亲自给出主意,自然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
“陛下……微臣洗耳恭听。”
第二卷 经略台海 第九十五章 大航海前夕(2)
更新时间:2008…11…19 22:44:57 本章字数:2087
“如今台岛所长之物,不外粮秣丝绸,甘蔗粗糖,他日或有橡胶珍珠等物,然以此类地中产,山上外,海中捞之物,获利固然不少,却难有暴利,而今国运艰难,正是广积兵谷,造船造器之时,所需实在甚多,故而张将军需多绸缪,而朕以为,最快之法,无异于开疆拓土,殖民兴垦,如此一则广我大宋疆土,以为回旋,二可增加人口,以为兵员,三可取当地金银物产,以给台湾,张将军以为如何?”
张世豪见小皇帝说起海事,却依然了如指掌,心中震撼自然不必细表,忙道:“陛下所言甚是,然南洋之地海万顷,地五千里,且多蛮荒之地,虫蛇横行,蛮夷不通王道,若要殖民兴垦,似有难度啊。”
“不然。”萧统摆摆手,“南洋之地如今虽然蛮荒,然暹罗安南等地,皆是四季温湿,土地肥沃堪比台湾,若是于此地广种稻米甘蔗,则可令我粮仓迅速丰盈,且荒蛮之地必多金银,如今鞑子鞭长莫及。岂非上天以资我?”
“陛下,虽然如此,然安南暹罗之地,十倍于台湾,如今台湾仅有百万之众,如何能抽人殖民当地,种田垦荒呢?”张世豪还是不太开窍。
“那简单。”萧统微微一笑,“殖民当然是要的,不用去太多,一个城镇去百十个就好,至于种地……”萧统冷冷一笑,“种地这等体力活自然不能让我大宋子民去做,全部交由当地土人去做,也就是说,土地乃是大宋的,大宋是地主,他们那些土人麽,也就是佃户,交租子的。这个道理你该懂吧,至于坚决反抗的,不交租子的,串联土人的,一律杀无赦!”
说到这里,萧统忍不住心中念叨:“若是以后的史书上,把我记载成十恶不赦的,违背人性的,罪恶掠夺的,那也就随你们去吧,区区虚名,何足道哉?”
张世豪见小皇帝那般神情,忍不住打了一个冷战,忙道:“陛下姑且宽心,如今安南暹罗满刺加一线,虽然有小国数百,然甲兵不利民气未开,臣有把握数月之内攻取之,只是……此地实在太广,陛下以百人治大邑之妙策,微臣愚鲁,不甚了了……”
看来这中国人就是没有殖民意识啊,萧统只得继续启发道:“此事甚易,此次你南下,目的就是开辟殖民地,攻取之问题不大,朕也不多说,打下来以后,如安南,切记,安南事安南人理,什么杀人这样得罪人的事情,尽量让安南人做,朕就不信那安南人里就没识趣的人,至于方法,可以从台湾招募愿谋富贵者,规定于南洋之地,垦地为其所有,朝廷只收四成租子,手下土人到了一定数量,可以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