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日出厓山-第1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化冲突,不是族群对立,不是外国干涉,而是基本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的冲突的缘故,想要一统华夏,却不是像萧统现在这样可以靠诉诸武力来完成的,两岸若要统一,只有唯一的一个选择,那就是制度地并轨,好战者亡,妄战者危地道理还是很明确的,某集团地思路很明显,是“死也不敢打,快死了才会打,打了就死。”真正造成分治的是谁,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接下来,根据萧统的谕旨,全台湾每个地方,都要举行声势浩大的誓师大会,表示全台湾上至朝廷下至百姓,戮力同心,誓死奋战,一定要光复大陆,再造中华!各地方的民众将会在县衙集会,在各地方官和士绅们的领导下送当地的儿郎出征,当然,这类大型群众运动,萧统自然要派天机阁成员下去“适当的引导”。
而重头戏,则是将于清晨日出之时,在台南港,由萧统亲自出席举行的誓师仪式。不必说,这一次是朝廷力量的总展示,是萧统向天下臣民交出的第一份答卷,是一次凝聚人心和士气的绝佳机会。时间选在日出之时,意味着大宋王朝虽然历经三百余年,却依然如日初生,充满朝气,选择在台南港,则是因为如今台岛已经是一个主要依靠海洋贸易的集团,在黄澄澄的金子,白花花的银子面前,大多数人已经默许了海洋文明的作用,这一次,萧统等于说是在公开场合,再一次给海洋文明背书,而且,他从海上去反攻大陆,其中意义自然非比寻常。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新造的火炮威力巨大,在海港试射,也能最大限度的让百姓得到震撼,以彰显自己强大的实力,同时也警告那些企图趁大军出动而闹事的宵小们,自己是留了后手的。
虽然建立了天机阁这等严密的组织用来控制社会,可是萧统不会天真的以为目前台岛上就是铁板一块,事实上,五年来天机阁破获的间谍活动不下百起,可是,既然有落网的,就一定有漏网的,萧统对此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那袁不屈不就是么,这些人有来自白莲的,有忽必烈派来的,甚至还有后王集团的,不过,不论是谁,萧统都不容许间谍大摇大摆的活动,当然,适当的将计就计是可以的。
第三卷 布局天下 第二十一章 赌一把
 更新时间:2008…11…30 9:53:38 本章字数:2162
色正一点点褪去,早就布置多时的誓师会场已经就绪要求布置的彩灯也已经到位,而台南各地的群众也在动员之下纷纷就位,当然,朝廷也没有忘记给他们准备热茶和早点,至于凳子,那就没有办法了,大多数人只能站着,因为根据萧统的指示,群众要越多越好,这条口谕传达下去,自然是造成了台南基本空巷。
萧统其实早就来了,只是这时候他也在一处能俯瞰全场的屋子里休息,如此一个关键时刻,萧统就像昔日即将走向考场的学子那样,怎么可能睡的着,而他过于激动的心情,更是让他逢人就要拉着手一堆狂说,也让臣子和舍人们俱都有些诧异,毕竟五年来,萧统给他们的印象,是少年老成,是不芶言笑,是微言大义,可是如今却话多到有些聒噪,不得不让人心生揣度。
经过充分训练的保长们很好的维持着秩序,虽然上头没有要求肃静,而且允许群众讨论,可是保长们还是力图根据过往的经验,让群众尽可能变得安生些,毕竟那一次行鱼鳞剐刑可是震惊全台,对于那时狂热的群众,朝廷上下到现在还心有余悸。
“哎,你们看,如今朝廷是真的中兴了哇,打靖康起,就是一直割地赔款,如今可好,虽然在岛上躲了几年,可是如今兵强马壮,可以回去杀鞑子了呢。”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捻着白胡子,满意说道。
“可不是么,如今这朝廷还真是明君贤臣啊,自打太祖开国起。百姓怕是就没过过这么好的日子吧。”
“诶,也不知道这一次能不能把鞑子赶回去,我可是做梦都想回去啊,如今我都七十六了,说不准哪天就要入土了。
不能埋进祖坟,那可是最祖宗不孝啊。”另一个老者若有所思说道。
“爹啊。你就甭担心了,这一回肯定能把鞑子全给收拾咯。”另一个显然是他小儿子的人说道,虽然看起来他依然稚气未脱,可是说起话来已经很老成了。
“你个小兔崽子知道什么。那鞑子地骑兵跑起来如疾风闪电一般,你是根本看不见影子啊。刷的一下子,那马刀就砍刀头上来了。我看也就是岳爷爷,能对付他们。”他父亲显然的不信。
“爹,您那都是老黄历了,如今我们台湾虽然没马,骑兵没多少。可是您知道火枪么?”小儿子显然很是得意的卖弄着。而周围人也都竖起了耳朵。
“不就是突火枪么,这个你大哥当年就耍过。没啥大用,就是过年放的炮仗而已。”当父亲地很不屑的说道。
“爹,这可就不对了,上次二哥悄悄跟我说,他们用地火器啊,那可比突火枪厉害多了,听说几十丈的距离,就能把人打死,可比弓箭准多了,而且装药还快呢。”
“真的有这好东西,三崽儿?”
“六叔,肯定有,不过那东西是什么长啥样,二哥说那是秘密,不能告诉我,不过听说他们那火枪,一把就是一百多两银子,值咱家两年过活了。”
“朝廷真是有钱那,怪不得咱家现在天天能吃肉呢。”
“关键是官老爷们现在也不敢贪钱了,听说皇上抓的很紧呢,谁敢捞钱就‘咔嚓’。”一个中年汉子眉飞色舞地在脖子上拉了一下。
“废话,他们还用得着贪污?我听二小子说他们的把总一年都一百两银子呢,听说县太爷可是三百五十两银子,还有别地补助,这么多钱要还是贪污,那就是坏了脑壳子!”先前那个当爹的很不满地说道。
“对了,爹,听说这一次皇上可是要御驾亲征啊,这打真宗皇帝以后就没了吧。”小孩子毕竟很八卦,对于这些很感兴趣。
“诶,那次太宗皇帝去打辽人,结果中了一箭,听说驾崩时箭伤都没好,而真宗皇帝在寇老爷的主张下北上,结果和辽人签了澶渊之盟,结果以后,皇帝们就都在紫禁城里不出来了,这大宋啊也就从汴京到临安,再到台南了。”老头子显然有点文化,说起来是不胜唏嘘啊。
说到这,众人都沉默起来,久久不语。
“不管怎么说,大哥二哥都从军了,连皇上都御驾亲征了,这一次,我们一定能赢,大宋被鞑子欺负这么多年了,该转运了!”那十几岁的小孩子突然振臂呼道,小脸涨得通红,甚是激动。
众人虽然没有欢呼,却也都默默点头。
坐在高处的萧统,看着下面的群众俱都精神抖擞,虽然有些人也面带忧色,大概是担心军中地亲人,可是不管怎样,这样提气,这样振国威地事情,还是让大多数人与有荣焉,毕竟中国人的荣誉感,还是很强地。
东方的太阳虽然还没有爬出地平线,可是天空已经渐渐发亮,参加誓师大会的军队已经集结,显得甲冑鲜明,军容甚盛,而很快他们就成了百姓们讨论的焦点,不消说,自然是大大赞誉一番。而阅兵台上也已经布置完毕,百官们已经列队两厢出现在高台上,司仪,台湾知府马南宝正在盯着滴漏看,显然是在计时,时辰马上就到了。
身边的马凌已经面有催促之色,只是萧统此时的心里,却是前所未有的紧张,因为,他赌了一次,赌的的是自己的眼光和直觉,甚至某种程度,赌的是自己的江山!
他依然定定看着北方,他期待着什么,他期待着一个奇迹,虽然看起来,希望已经很渺茫。
第三卷 布局天下 第二十二章 誓师北伐
 更新时间:2008…11…30 9:53:38 本章字数:2479
空中的阴霾,终于被赶走,清晨的第一缕曙光,就要地,而萧统依然凝视着正北方向,依然在等待着,虽然他也知道,希望甚是渺茫。
“陛下,时辰到了。”马凌的声音响起,虽然没有多说什么,可是其中意思,是不言而喻的!
“唉。”萧统长叹一声,似有无限萧索之意,看起来,似乎对某些人某些事估量的太重,而相应的,对另外一些事情又揣度的太清,终究来说,与人斗心,还是变数太多啊。
“罢了,走吧”,萧统苦笑一下,起身准备下楼,无论如何,这个誓师大会,还是要开好。
突然,北面的天空响起一阵急促的鸣镝声,周围的士卒被马上惊动,虽然有执勤军官马上出来澄清,说是宋军的号子声,可是,人群中还是有些骚动。
而此时的萧统心中长舒口气,瞬时而来的狂喜,尤其是先大悲再大洗的感觉,让他一时都有些承受不住,深吸一口气压制了下狂跳的心,萧统淡淡说道:“开始吧。”
方才的鸣笛声似乎没有造成任何意外,军队依然军容齐整,百姓依然继续着他们的议论,而上面的百官也都肃然而立,只有极少数几个人知道,方才的鸣镝声,惊动了一些关键的人,已经有人针对此做出了布置。
今日萧统一身金甲,头戴金盔,大红披风,脚蹬战靴,腰配宝剑,端得威风无比。而他甫一出现在高台上,下面的群众立即爆发出响彻云霄的万岁声,其声几若雷鸣。
虽然生在后世,虽然内心深处追求的是民主自由和平等,可是作为男性。谁谁不愿站在万人中央,感受万丈荣光?谁不愿体会那众生俯伏于下顶礼膜拜地感觉?这一刻。萧统只觉得身子都轻了许多。
“奏乐!”随着一声高呼,铿锵的《秦王破阵乐》再次响起,而百姓们自然也都安静了下来,静静听着这慷慨激越的乐曲。而在众人眼中,仿佛也看见了铁马秋风。看见了大漠孤烟,人人心中。都隐然升起了那么一丝豪迈。
“拜祭皇天后土,列祖列宗!”马南宝高呼道,接下来,萧统亲率百官,上三牲。祭祀太祖皇帝等牌位。而百姓们自然也都跪下,一时间香烟缭绕。
场面悲壮。
“礼成!”,接下来,众人站起,接下来,由左丞相陆秀夫宣读《讨元檄文》,通过扩音器,几乎每一个人都听见了陆秀夫的慷慨之声。
“天道好还,盖中国有必伸之理,人心助顺,虽匹夫无不报之仇。朕承万世之基,追述三朝之志。蠢兹逆虏,犹托要盟,朘生灵之资,奉溪壑之欲,此非出于得已,彼乃谓之当然。衣冠遗黎,虐视均于草芥;骨肉同姓,吞噬剧于豺狼。兼别境之侵陵,重连年之水旱,流移罔恤,盗贼恣行。边陲第谨于周防,文牒屡形于恐胁。自处大国,如临小邦,迹其不恭,如务容忍。曾故态之弗改,谓皇朝之可欺,军入塞而公肆创残,使来庭而敢为桀骛。行李之继遣,复慢词之见加,含垢纳污,在人情而已极。声罪致讨,属故运之将倾。兵出有名,师直为壮,况志士仁人挺身而竟节,而谋臣猛将投袂以立功。西北二百州之豪杰,怀旧而愿归;东南七十载之遗黎,久郁而思奋。闻鼓旗之电举,想怒气之飚驰。!齐君复仇,上通九世,唐宗刷耻,卒报百王。乎家国之仇,接乎月日之近,夙宵是悼,涕泗无从。将勉辑于大勋,必允资于众力。言乎远,言乎,孰无中义之心?为人子,为人臣,当念愤。益砺执干之勇,式对在天之灵,庶几中黎旧业之再光,庸示永世宏纲之犹在。布告中外,明体至怀。
檄文念罢,全场寂静,稍后,才迸发出阵阵的欢呼声。
”驱逐鞑虏,光复故土!”
“齐心合力,再造中华!”
百姓地欢呼声响遏行云,而萧统矜持的微笑,更让少年天子地金甲在火把照耀中显得更加明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