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男人,身上背负的东西太多,他能给她一时的温暖,却给不了一世。
有人问,“阿玥觉得裴玉人较之颍川才子如何?”
巫玥浅笑,“我又不熟悉裴七郎,怎么能把他与颍川的众位相比较。”
柳珠道,“今日裴七郎也来了,阿玥不去一睹裴玉人风姿吗?”
巫玥摇头,“不必了,月前有过一面之缘。”巫玥接口道,“果然如传闻中那样见之忘俗,如行于玉山之前。”
河东众女郎也颇为自豪。
巫玥浅笑着,心中想:裴叔则,这一世,相见不相知对你我而言,都是最好的结局。因为不相知,才不会有离殇。
众人等着开饭时,玉清过来巫玥身边,她手中拿着一封信,正是巫玥等了许多时日的荀谦的平安信。巫玥不动声色的把信收到袖子里,继续与众女郎闲聊,心里却是猫挠了一样的,恨不得这聚会立刻结束。
巫玥问卫玑,“还有多长时间开饭?”
“还要等一会儿,大约两刻钟吧,阿玥有事?”
巫玥道,“屋里有点闷,我想出去逛逛。”
卫玑回道,“去吧,别走远了,等一会儿快开饭了我让人去叫你。”
巫玥便悄悄起身,独自一人跑到了花苑边上的一个小花园里。如今正是万物复苏之际,园中的花木都冒了新芽,桃杏还在含苞待放,只新发的枝芽散发着阵阵清香,那是新生的味道,充满朝气。巫玥坐在园中的秋千上,迫不及待的展开信件。先入目的是勾勒在页眉上的一株荀草,三郎的每一封信上都画着一株荀草,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
巫玥先是飞速的扫了一遍,意犹未尽,又再酌字酌句的看了一遍,脸上不自觉的挂上了浅笑,他已经到了都中,也有经常去拜访许医士,他能珍重自己的身子巫玥就放心了。他提到了都中盛况,还描述了新居的装扮,最后两个字让觉得巫玥十分欢喜,他说‘甚念’,这两个包含太多了,三郎的性格,能写出这两个字,那就是说明他真的是也在想她,好开心,巫玥觉得满心欢喜,一颗心就如荡秋千一样,乱七八糟的跳个不停。
而巫玥的种种表情都映入了另外一个人的眼中。
裴楷看着不远处兀自欢喜的女子,心头闪过一丝怅然,也不知为何,他内心里期待着她是不快乐的,因为不快乐才会有缝隙,有缝隙的女人才能让人能透过这些缝隙渗入到她的生活中去,而一个没有缝隙的女人,她是幸福的,也是不给别人机会的。裴楷对眼前的这个女孩充满了探究欲。
巫玥开心的把信贴在胸口,瞬间觉得拥有了所有,那一刻的欢喜,是从未有过的,充溢着她的整颗心。她又荡了会儿秋千,直到有奴仆过来叫她吃饭,她才敛了敛神情往回走,而她自始至终都没看到不远处那簇荆木后面的年轻人。
卫玑见巫玥眼睛都亮起来了,就不免问道,“说是散心,这可真是散好了,看到了什么让你这么开心?”
巫玥微笑着摇摇头,“没什么,看春光就很开心。”有些欢喜,不必分享。
很快就开宴了,卫老夫人坐在主位上,今日穿着一件特别喜庆的石榴红色的棉袄,上面绣着银色花枝,喜庆中又不失庄重。
开饭之前,众人举杯,齐声祝贺老夫人高寿。饭吃到一半,才轮到卫家子孙贺寿,贺寿是从小辈开始的,先是孙子辈分的,卫密领着两个庶弟和卫实家的长子卫珉,卫玑领着卫玫、卫玒、卫琳和巫玥,小郎那边几个人中也就卫密大一点,其他几个也才四五岁,几个小的人不大声音却不小,他们奶声奶气却有故作庄重的齐声贺道,“祝祖母万寿无疆,青春永驻。”
卫老夫人笑得合不拢嘴,三世同堂,儿孙齐全,她也是有福的。
“赏。”
仆从端着托盘上前给每个小辈一个小金骡子,讨个喜气。
接下来就是子辈的,卫瓘带着妻柳氏,卫实带着妻裴氏,恭恭敬敬的行了个大礼。老夫人也给每人一个金骡子,也就是个喜气。
等子孙拜完,宗族的其他人也都一起举杯祝贺,最后,客人也齐声道贺,这一顿饭吃的热热闹闹的。都道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此言非虚。
☆、第52章 心酸
杨树花在微风中飘落,顽劣的孩童说那是虫,抓在手中吓唬胆小的孩子。春风就像是一夜间奇袭安邑城,让这个偏据北方的重县瞬间沐浴春光。
巫玥原本是打算在祖母生辰过后就提回家的事儿,可是眼瞅着端午就到了,蓉媪劝她等端午过后再说,巫玥想想也是这么回事,就别在这个过节的点上提离别这么伤感的事儿了,于是就琢磨等过了端午再说。
既然已经得知三郎如今的地址了,巫玥很快便把回信寄过去了,连带着五彩绳。
如今荀谦也已在都中立住了脚,司马师很是看重他。他和风约两个如今是大将军最着力培养的谋士,只不过各有侧重。风约能掐会算,这对于一个谋士而言,是难能可贵的。而荀谦也是不遑多让,他更擅长的是看人心,他总能置身事外,冷静旁观别人,客观的分析他人的行为动机,则是不可多得的才能,更何况他还有世家大族的背景为他提供便利。风约再能耐又如何,终究是不通世俗的。
荀谦算着时间,约莫着两日就能收到巫玥的回信,果然如他所料,他刚回到住处侍从就说今日有从河东送过来的信,荀谦便知是巫玥。他打开信封,一根五彩绳先掉出来了,他打量了下,细细收在手中,而后展开信件,慢慢品读起来。一页页的信纸在他修长的手指下翻动,就像是巫玥那颗跳动的心。她的信很长,明明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明白的事情,她要说上好大一段,她还很会描述自己的心情,他每次读信的时候都能感同身受。他看出她最近心情不错,遣词用句都很欢快,前阵子她写信,字里行间都透着孤单,看来她最近应该是与外祖家的亲戚相处不错,如此他也放心了。
荀谦又扫了一遍,才把信收到一个精致的盒子中,那盒子中都是巫玥的笔墨。荀谦端详了手中的五彩线好一会儿,轻笑出声,“太艳。”虽是这么说,他却利落的把五彩绳系在了手上。
在钟会的推荐下,顾罗也在都中谋了职。顾家的堂口郡望在江东,他初来都中,自是有诸多不便的,所幸他思想豁达。闲来无事就找荀谦待着,反正荀谦除了在大将军身边,就是在住处。
顾罗唏嘘,“这还是第一年在外面过端午。”
荀谦淡淡说,“又不是过年。”
“话虽这么说。”顾罗顿了一顿,“也是,你在哪里过节都无所谓,反正巫家世妹也不在颍川。话说到这了,前阵子妍儿给我写信还抱怨说巫家世妹已经好久没给她写信了,也不知道世妹怎么样了。”
荀谦瞧了眼兴趣盎然的顾罗,不咸不淡的问了句,“你想知道阿玥怎么样?”
顾罗瞧着荀谦神色不对,连忙划清界限,“我不闲,我这么问也是因为妍儿要问,我可一点都不想知道世妹的近况的。”
荀谦问,“妍儿自己不会问?”
顾罗啧啧出声,“瞧这小气样,就跟谁都会跟你抢世妹一样。你当世妹是个宝,也不见得所有人都这样呀。”
荀谦想了下,认真答道,“我以为所有人都应该对她好的。”
顾罗简直不知怎样去形容此刻的心情,好烦他们这样秀恩爱,赶紧把话题转到公事上,“此番富贵乡公得立,各个世家也不少力,如今都中太平,大将军定是要去各个世家答谢,言慎也会一起去吗?”
荀谦想了下,这次出力的几个世家大多是在颍川,而荀家是颍川望族,荀谦道,“应该是会去。”
顾罗问,“言慎如今是代表荀家?还是自身?这些事要提前想清楚。”
荀谦点头,确实,这些事是应该早些想清楚的。
端午节眨眼就到了,巫玥久等三郎回信不得,心里有点闷闷的,也不知道他最近在忙什么,连给她回信的时间都没有吗?
“阿玥快看,好不好看?”卫玑手里拎着个纸葫芦,红纸叠的,是端午节挂新枝上的。
“挺好看的。”
卫玑瞧着巫玥恹恹的,就问,“这是怎么了?”
巫玥摇摇头,“没什么事儿。咱们去祖母那里坐坐吧,今儿天气好,她老人家估计得出来晒太阳。”
两姊妹便起身来到了卫老夫人的院子,正看着奴仆晒被子。
卫老夫人见卫玑和巫玥过来,连忙招呼着两人坐下,“天气这么好,你们小姊妹也没出去逛逛?”
卫玑笑道,“可不是来祖母这里逛了嘛。”
老夫人笑道,“阿玥来这边这些日子,也没出去玩,如今天气好了,阿玑要带着她多出去逛逛。”
巫玥道,“阿玑姊姊说了,等端午的时候带我去玩。”
“这边过端午热闹。”卫老夫人亲昵的拉着巫玥的手,“阿玥这是头一次在外面过节吧,就把祖母这里当成是自己家。”
巫玥乖顺的点头,心里酸酸的。祖母是心疼她的,她知道,可是,这心疼终究是有限的。巫玥最近会时不时的想起前世的事情。有件事情对她触动极大,那时是过中秋节,她来外祖家也快到一年了,中秋佳节的时候,她想到自身种种境况,越想越难受,就跑到祖母院子来打算跟她诉苦,谁承想正好听到祖母说到她。祖母说什来着,好像是说她家里也没人了,既然接到府上了,就得府上管,结亲也得靠府上,只是好人家谁要她这样的,这以后若是嫁不好都是要拖累府上的云云,后来的话,巫玥不记得了,她一直在刻意的遗忘这件事,遗忘祖母说的那些话。有时候,她也以为自己遗忘了,可是,即便是忘了那些话,她也忘不了那一刻从脚底下窜上来的寒气,那是阖家团圆的中秋,那是她最亲近的祖母,那些都是真实到伤人的现状。那现状从祖母口中说出来,伤人百倍。
巫玥今生回头一顾,觉得前世的自己应该感激外祖家的,无论如何,是舅舅让她免于灾祸,还是外祖家给了她容身之所。可是,终究是心中有憾。前世的她甚至对外祖母是新生怨怼的,她觉得外祖母没有给她她所期待的关怀,可是想想,外祖母又不欠她的,为什么要关心她呢,是她期望太多,这期望太伤人。
“阿玥,阿玥,祖母跟你说话呢。”卫玑叫了巫玥好几声,巫玥才回过神来。
巫玥连忙道,“我想父亲了,也不知父亲这会儿在哪。”
说到巫潜,卫老夫人很不高兴,“他把阿玥一个人留在家里不管你死活,他自己倒是逍遥,阿玥
想他做什么。”
巫玥笑笑,“颍川一向太平,多少年都没出过事,父亲也没想到他前脚刚走,后脚家里就出事的。”
卫老夫人冷哼道,“他就是光顾着自己惯了。”
巫玥也没吱声,她也不好接话。
卫玑赶紧打圆场说道,“外面太阳特别好,风都是暖的,祖母别在屋子里憋着了,快出去晒一会儿太阳吧,刚东厨说做了栗子糕,祖母尝尝,又松又软的。”说着话,卫玑支开窗子,“祖母看看,是不是好大的太阳。”
两个小的这样,卫老夫人也不再多说什么,外面又搭了一件衣服才出了门。巫玥和卫玑陪着卫老夫人在外面待了一个时辰,又伺候着老夫人回了屋子,才起身告退的。
刚一出门,卫玑就问,“阿玥会下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