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安城头月向西-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指尖有一点凉意,仿佛是清晨吸风饮露的叶脉,冷爽而沁凉。我喟叹道:“你为何要问我,我觉得该与不该重要吗?”他一直隐瞒着我,等到尘埃将要落定时才告诉我,难道心里不是这样想的吗?
  萧衍不再说话,转头看向庄严宝相的旃檀古佛,熠熠金光在他眼中点亮了一片灼华。外面杀戮声渐息,佛堂里自始至终秩序井然,从没有人为这近在咫尺的屠戮而稍显动容,就像于佛抄经录中自三道轮回游历了一遭,看遍修罗道场而重返人间。
  天光澄净,晕染着虹彩的光泽,如水般泼洒进来。
  姜弥从众僧的空隙间走进来,一直到萧衍跟前,半弯了身,回道:“陛下,已处理妥当。”
  萧衍将胳膊垂落在身体两侧,绣裳上的蟠龙金纹叠缀在一起,隐隐透出些碎光。他回身看姜弥,没什么波澜地说:“找一间隐秘厢房,朕要见一见他们。”
  姜弥未动,仿佛有些迟疑,踟蹰了片刻,才勉强道:“臣这就去办。”
  目送着姜弥出去,萧衍霍然起身,众僧也齐刷刷地停了早课,往两边靠,让出中间的一条道。他弯身将我从蒲团上扯起来,一言不发地往外走。
  将佛光甩于身后,他的臂袖间滑凉的绸缎抚过我的手背,只听言语幽淡:“这些日子你那么担心我,等到我真得清肃了威胁劲敌之后你又不高兴了,难道你的担心只能用在弱者身上,只有我被他们逼到艰难险境、毫无还手之力后你才能真正地站在我这边吗?”
  我亦深感自己矫情且纠结,但又有隐秘的心事梗在心头,久久难以释怀。偏偏这些心事又不能对萧衍说。
  “衍……”我踌躇着说:“如果施恶之人是当初受恶之人,曾经也是无辜,承受不公之待,才会变成如今这模样,他们真得该死吗?”
  风吹动大片的杨树林簌簌摩挲,萧衍的声音清远缥缈至极:“你为什么那么肯定尹氏就一定是冤枉的?”
  我按捺住内心的凄惶,沉声说:“当初尹氏如日中天,怀淑的太子之位稳如泰山,他们何必要谋逆?姜弥的行事作风你看在眼里,就真得一丁点怀疑都没有吗?就算你曾经和他们分属不同阵营,可如今你是皇帝,是一国之君,便不能站在公允的角度去重新看待这些事吗?”
  萧衍神情变得复杂起来:“他们处心积虑与我为敌,甚至要致我于死地,我还要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看?孝钰,我再说一遍,我不是圣人,我希望你也不要把自己当圣人。”
  话及至此,已没有再说下去的必要了。萧衍让我去厢房中等他,他独自去见被姜弥抓捕的尹氏旧人。
  在佛堂之中我也仅是听到了声响,却未曾料到,这一场隐在遥光尘嚣之外的密谋是怎样的惨烈。季康子手中有一万多人马,早在萧衍要来玉山寺上香的消息甫一传出便散落在山寺的各个角落里。
  圣驾所至,禁军明面上只有两千人,山中幽僻,与世隔绝,即便发生战事轻易也无法求援。更何况,整个洛州城中的主力便是姜弥的两万驻军,分散在洛州的各处驻防,就算要调也来不及。
  但萧衍早已暗中命姜弥调了武成军在洛州城外,只等这一天,急令洛州驻军到玉山埋伏起来,而武成军入城暂时代替洛州驻军的驻防。
  我一直在厢房里等到日影西斜,萧衍才好似带着一身倦意推门而入。他看了我一眼,缓声道:“我已让舅舅押送逆党回去了,我们且在寺里住上几日。”
  厢房中燃着檀香,轻渺的香雾浑浊着尘埃淡淡地飘出来,将他的面容隔得甚是模糊。
  “你可以放心,这些人里并没有意清。”
  听上去,他好似也舒了一口气。
  我替他将外裳脱下来,平铺挂在檀木架上,试探着问:“那为何会这么长时间,你都问他们什么了?”
  萧衍幽深地看了我一眼:“我是在外面安排武成军和洛州驻军的兵务,既然要在山上住些日子,总得先筹谋妥当。”
  我陡觉自己太过紧张,或许落在他的眼里有些许心虚的成分,便本着少说少错的原则,不再置喙。
  魏春秋进来问是否传膳,萧衍点了点头,便有内侍纷纷进来,布陈了一桌的斋饭。
  看着这清汤寡水,我必然提不起什么胃口,萧衍将筷子塞到我手里,道:“快吃吧,我约了大哥今夜来山上,一会儿他就到。”
  对于萧衍敏锐而迅疾的筹谋布置我已见怪不怪,他这个时候约怀淑,也定有他的道理。
  大约戌时,怀淑在夜色掩映中悄悄地上了山,内侍将他带进来,我正揪着兽首鼎上缀下来的香穗子百无聊赖地把玩,而萧衍气定神闲地坐在绣榻上看书。
  怀淑还带着他的乌金铜鬼面具,先是掠了我一眼,而后将视线落在萧衍身上:“陛下筹谋得当,真让人钦佩不已。”
  萧衍敛着袍袖示意他坐,忽略他语气中的讥诮,沉稳道:“我处置了他们,不也是解了你的困境吗?他们一个劲儿地盯着你,又是遗诏,又是云红缨的,想来你也苦恼不已吧。”
  怀淑弯身而坐,顺手将鬼面具摘下来仍放在案几上,“那么你见过季康子了吗?当年献城突厥的大将军如今又出现了,陛下作何感想?”
  我一时有些紧张,紧抓着香穗子,丝线被汗浸透了,湿漉漉的。
  萧衍垂下眼睫,“若他是冤枉的,就得拿出证据,而不是躲在暗处意图弑君,这样反倒把他谋反叛国的罪名坐实了。”
  怀淑转头凝肃地看向萧衍:“把证据拿出来,陛下能主持公道吗?”
  我在一旁垂下胳膊,也紧盯着萧衍的反应。
  他沉默了一会儿,抬头将视线在我们之间巡弋了一圈,恍然笑道:“你们两表情出奇的一致。”
  我与怀淑对视了一眼,他紧接着说:“不要打岔。”
  萧衍便将笑容敛去,配合似得换了一副严肃神情,沉吟道:“我到如今也没想明白,若尹氏真是冤枉的,我替他们主持了公道,那么我又将自己置于何种境地了?这皇位是通过阴谋诡计得来的,平白忝居多年,倒真应了萧晔造反时所说,名不正言不顺。”


第128章 
    夜间的寺庙极幽静;而这厢房建在湘竹渠水之间;只有流水淙淙潺湲而过;在这样的环境里似乎沉默也显得极为平常。
  我总觉得即便当年是姜弥将萧衍一手扶上了太子的宝座,可未必就要长久的跟他绑在一起。况且那时萧衍并没有跟着先帝去骊山,姜弥构陷尹氏的一系列活动萧衍都没有参与。可今夜听他这样问出来;我突然反应过来;真相是什么、事实是什么,有时是说不清楚的。外人看在眼里;萧衍就是与姜弥一路互相扶持走过来的;他们有亲缘攀扯;有利益相交;且萧衍是那场冤案的最大收益者,要说当年犯下那些罪孽都是姜弥所为;跟萧衍没有半点干系;谁会信呢。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若是贸然将真相大白,如何能堵住悠悠众口对萧衍这个君王的非议。
  怀淑眼见我忧心忡忡,抬手冲我摆了摆,示意我不要掺言。
  “衍儿;你是父皇生前亲自昭告四海所册立的太子,你的母亲是先帝皇后,你也是嫡子;这皇位坐得名正言顺。况且……”
  怀淑面上掠过难色,似乎颇有些忌讳的住了口。
  萧衍望着他;看不出脸上是什么表情,过于平静地说:“况且我已杀了自己的两个兄弟,只剩下一个不成气候的萧崵,谁又能来与我争呢?”
  他话中波澜不兴,却隐有深意。
  我将目光投到怀淑身上,他应是听懂了,垂下眼睫缄默不语。那方乌铜金面具安静地摆放在手边,他蓦然抬头却是来看我,我们的视线正对在一起,他的眸中有温隽波懿淌过,糅杂着许多缠黏难解的思绪,却又仿佛有一点通透清澈,能倒映出许多。
  这也许是一直存在并且极值得正视的问题,可我们或多或少地都在逃避。
  倏然间,怀淑伸手将面具拿起来戴着脸上,流水般浅淡地笑了笑:“并不会有什么人来跟你争,你是一个好皇帝,英明睿智,勤政爱民。大周的江山,天下的子民,需要一个这样的皇帝来振兴国祚、开创盛世。”
  语罢,他起身,撩起衣裾往外走了几步,想起什么道:“季康子身患绝症,已命不久矣。所以他才会动作这么快,近乎莽撞,陛下容不下他,可否一直囚禁直到死?”
  萧衍似乎轻松了许多,而一个季康子也并没有让他放在眼里,只是平淡地说:“大哥放心。”他掠了我一眼,微微一笑:“过几日我们便要回长安了,大哥可以柳居风的身份前去,我答应大哥的事情总会做到的。”
  厚重的乌金铜面具下,犹可见清舒温润的唇线勾起,有着浅薄的弧度。
  他转身看向我,道:“孝钰,你送我出去吧。”
  乍然被点名,我不由得从卧鼎上直起了身子,有些紧张地看向萧衍,轻轻摇曳的烛光影子在他眼中点亮了两簇明矢,他笑容微滞,但还是冲我缓缓地点了点头。
  孤月在天,彤云厚重的叠布在一起,令星辰绝迹。
  看着怀淑在幽暗夜色下的一袂平波衣衫,不知为何,回想起他当太子时主持祭典的场景,那时刺绣繁复的礼衣加身,朝官拥簇,华乐在畔,似乎只是昨天的事一样。
  “孝钰,这些日子你心里也不好过吧。”
  我将视线移开,觉得夜间有些凉,微微瑟缩,轻声说:“比起怀淑哥哥,我这点不好过又算得了什么。”
  怀淑忽而笑了,“你知道的,从小到大不管你想要什么、想要我做什么我都会尽力满足你。这是你的期望,也便会是我的意愿。”
  稍稍辩驳或许可以不让我那么难堪,也令他好受一些,但如果那样做了只会亵渎、污浊怀淑的一片心。
  纵有万语千言,最终也只剩下一句:“对不起,怀淑哥哥。”
  他看着我,温和道:“有什么可对不起的,这只是天意,上天要我们顺着他设定好的路走下去,遵循各自的命运,人又怎么能跟命争?就算你希望我能为衍儿让路,消除他的后顾之忧,这也没什么错。其实,属于萧怀淑的路早就在清嘉五年已经没有了。”
  我心中有悯然愧意,但又觉得这些东西很是无用,有些怅惘地说:“我总是希望将衍从姜弥的身边拉过来,等到他不能那么倚重姜弥,等到他们之间的关系没有那么密切了,或许有些事就好办了。可经此一役,我骤然想通了。我们一边在他的周围架满刀剑,令他寝室难安,一边又要让他自断臂膀来迎合我们。这样是行不通的,僵持下去只会两败俱伤。距离清嘉五年已经快十年了,我们难道还要再去等下一个十年吗?”
  “可你有没有想过,一旦翻案,姑父做的事情就得公之于众。”怀淑的半边面容凛正,极严肃地说:“你是皇后,你的父亲却是犯下滔天恶孽的罪人,即便天下清议容得下衍儿,又如何能容得下你?”
  我极为认真地看着怀淑道:“所以,这件事先不要让衍知道。”
  怀淑沉默着看我,仿佛为难至极,可也想不出什么更好的办法。
  我想起意清,萧衍曾跟我说,此次季康子作乱所抓捕的人中没有意清,便问怀淑可和意清有联络。怀淑略微迟疑,但还是点了点头。
  “怀淑哥哥,请你转告意清。既然当年尹氏一案是由先帝盖棺定论,那么想要翻案也唯有当今天子才能令之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