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春满小心地措辞,硬着头皮答道:“方才刑部那边派人来禀报,说三堂会审过太子之后,太子他……他痴傻了。”
靖光帝的表情没变,保持那个动作许久,之后才慢慢放下了笔,自言自语道:“太子傻了?”
“是。”
靖光帝的眉紧紧皱起,道:“怎么好端端就傻了?朕让刑部审案子,刑部是用了刑?晋王呢?”
刘春满连忙答道:“晋王并大理寺、都察院的几位大人都在殿外候着。”
靖光帝站起身来,道:“让他进来。”
不多时,殿外传来脚步声,赵羡进来了,先是给靖光帝行礼,靖光帝摆了摆手,目光锐利如鹰隼一般,盯着赵羡道:“晋王,朕听说太子被审傻了,这是怎么一回事?”
赵羡拱手道:“皇上容禀。”
靖光帝在案后坐了下来,道:“说。”
赵羡便将之前的事一一说来,待听到是审问过之后,太子才中毒倒地,待听得赵羡割破自己的手,将血喂给太子解毒,靖光帝皱着的眉略微松了一些,道:“太子现在如何了?太医又是怎么说?”
赵羡答道:“太子殿下心性犹如稚儿,除此之外,尚未发现别的问题,太医说,恐怕是中毒过深的缘故。”
靖光帝的目光在他的手掌上停留了一瞬,大概是直接从刑部过来的,那缠着伤口的白色丝绢上还残留着未干的血迹,他问道:“为何你的血可以替太子解毒?”
赵羡如实道:“臣去年遇袭之后,掉进大秦山中,误食了一种奇特的野草,使得自己的血有了些微的解毒功效,当时情况紧急,臣顾不得许多,试着给太子殿下喂了一点,只是收效甚微,未能彻底替太子殿下解毒。”
靖光帝听罢,点点头,道:“你尽力了。”
他说着站起身来,负手踱了几步,道:“究竟是谁如此大胆,竟敢谋害太子,叫朕知道了,定不轻饶!”
说完又吩咐候在一旁的刘春满,下令让他再去请几个太医,务必要将太子的病治好。
刘春满立即答应了,赵羡垂着头,听靖光帝又问:“朕让你们三堂会审,审出什么来了吗?”
赵羡答道:“臣已审过了,太子已亲口承认,当年是他与贤妃娘娘谋划,害得寿王坠马摔断腿,供词已签字画押,请皇上过目。”
靖光帝面色喜怒不显,伸手将那供词接过来,轻轻抖开,慢慢地逐字查看起来。
越是往后看,他的表情就越冷肃,而赵羡则是站在一旁,眼观鼻鼻观心,他听见了寂静的大殿中响起了纸张触碰时发出的清脆声响,只有人在用力捏紧纸的时候,才会有这种窸窣的声音,仿佛恨不得将那张纸捏碎了。
片刻后,他听见靖光帝带着隐怒的声音响起:“当年贵妃之死,也与贤妃有关?”
最后的声调微微上扬,带着不敢置信和压抑的磅礴怒意,透出风雨欲来之势。
第115章
晋王府。
傍晚时候,姒幽正坐在花厅里,伸着手,袖子微微挽起,露出洁白纤细的手腕,洛九城正以手搭在她的脉上,仔细地感受着。
花厅里寂静无声,过了一会,他才收回手,对姒幽道:“这些日子以来,娘娘的体质较之前已有些好转,方子也得改改,从明日起,不再用从前的药方了。”
姒幽点点头,洛九城与时长卿两人商量了一阵,这才提笔又写了一张新的药方,吹了吹墨迹,交给一旁的寒璧,叮嘱道:“煎药的方式还与从前一般,早晚服用。”
寒璧连忙应下来,姒幽放下袖子,对两位大夫道:“多谢了。”
洛九城忙道:“分内之事,王妃娘娘客气了。”
等两位大夫离去以后,姒幽听见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耳熟,还带着些急促,是赵羡回来了。
她望向门口,果不其然,赵羡身着公服大步进了花厅,与此同时,姒幽忽然眉头轻蹙,她隐约察觉到了一股极其不好的感觉。
她对赵羡道:“你身上,带了什么?”
赵羡眼神一扫,下人们顿时会意,纷纷躬身退出了花厅,寒璧与明月两人立即出去,守在了花厅门口。
姒幽看着赵羡从袖子里摸索着,拿出了一只细小的虫子,她皱着眉,了然道:“是蛊?”
“是,”赵羡道:“太子中了这蛊,如今已经痴傻了。”
姒幽伸手将那只细小的蛊虫拿过来,仔细打量了一番,道:“是恶蛊,养的时间不长,最多只有四五个月。”
赵羡问道:“是你的族人养的蛊吗?”
姒幽摇摇头,道:“不知道,巫族各家养蛊的秘术从来不外传,便是真的是巫族人养的,也说不准,你是怎么发现它的?”
闻言,赵羡便把今日的事情说来,姒幽端详着那只细小的朱色虫子,顿了顿,猜测道:“这大概是一对双生蛊虫。”
“双生蛊虫?”赵羡有些愣住。
姒幽道:“是,这两只蛊虫之间互有感应,若其中一只死了,另一只就会即刻发作,所以当时你们在审案的时候,那人应当在场,手里还捏着这蛊虫的。”
她道:“至于为什么要等画押之后才动手,大概是因为他想让太子在承认罪行之后,再将他杀了。”
赵羡冷笑一声:“这样一来,主审此案的我自然是要受到父皇责难,甚至引起父皇的疑心和猜测,可谓一石二鸟之计。”
估计那人也万万没想到,赵羡突然回转,在太子命悬一线的关头,又把他给救了下来,如此一来,他割手流血救太子的命,靖光帝对他的猜忌便大大减少了。
这个幕后之人,究竟是谁呢?
赵羡盯着那只小小的蛊虫,面上浮现出冷肃之色。
正在这时,外面传来了动静,赵羡回过头看向门口,扬声道:“何人?”
片刻后,寒璧出现在门口,道:“回王爷的话,是三娘子有事想要见娘娘。”
姒幽收起那只蛊虫,道:“让她进来。”
江三娘子进来后,先是向两人行礼,恭恭敬敬地道:“娘娘之前让奴家调查的事情,如今已有了眉目。”
姒幽盯着她,道:“说来听听。”
江三娘子柔声道:“四月初的时候,寿王府里确实救下了一个人,是个女孩儿,只有十三四岁的样子。”
闻言,姒幽的唇微微抿起,眉头轻蹙:“长的什么模样?”
江三娘子道:“奴家未曾见到,只是听说她官话说得不大好,寿王府里的下人叫她,眉姑娘。”
姒幽的脸色猛然变了,甚至有些泛白,赵羡见状,哪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立即将她拥入怀中,低声对江三娘子道:“你先下去。”
江三娘子有些不解,但还是应答下来,退出了花厅。
姒幽则仍旧陷在方才的消息之中,有些回不过神来,赵羡见了,心里倏然微微一痛,温柔唤她:“阿幽。”
眉姑娘。
姒幽的神色微怔,她耳边仿佛又想起了少女活泼的声音,高兴地叫她阿幽姐。
姒眉与她死去的妹妹同岁。
在姒幽十岁那年,正式成了少祭司,彼时她从祭司堂的大门里出来,穿过屋群之间的长街小巷,听见远处传来孩子们嬉笑打闹的声音,然而她却完全无法感受到那些欢快的情绪。
她停下脚步,漠然地站在那里,看着那些小豆丁们疯跑着玩耍,他们稚气的面孔上,笑容灿烂如朝阳,几乎到了刺眼的地步。
年少的姒幽穿着少祭司的深色长袍,大半个身体没入阴影之中,她觉得自己仿佛与阴影融为了一体。
正在这时,一个小小的竹编圆球滚到了她的脚边,里面大概是放了铃铛,轻轻碰撞时,发出了清脆好听的声音。
紧接着,一个小女孩奔了过来,将那个球抱了起来,仰起头来看她,稚气的小脸上洋溢着热烈的笑,分外可爱,笑着喊她:“姐姐,我们一起玩吧!”
阿姊,跟我们一起玩吧!
从那时候起,姒幽便知道,她虽然对族人们抱有深深的恨意,却唯独对小小的姒眉恨不起来。
年纪尚幼的她甚至憎恨过这样的自己,强硬地拒绝着姒眉的靠近,然而姒眉却总是不放弃,抱着那竹编的小圆球跟在她后面,一声声叫着她姐姐。
每每听见这称呼,于姒幽而言不啻于刺骨锥心之痛,她有一回怒了,直接呵斥道不许再叫她姐姐,她神色是生气冷漠的,姒眉被训得愣住,手足无措地站在那里,看着姒幽头也不回地入了竹林。
自此之后,她没再出现,姒幽心里松了一口气之余,不觉又生出几分莫名的失落来。
直到有一日,她从祭司堂出来,再次听见了那清脆的铃铛声,姒幽回头望去,小女孩手里抱着一个竹编的圆球,怯生生地跟着她走,叫她阿幽姐姐。
于是从十岁那一年起,姒幽就多了一条小尾巴。
……
自从离开大秦山之后,姒幽根本没想过,姒眉竟然会再次出现,她忍不住按了按眉心,巫族人世代都没有出过大秦山,她是怎么走出来的?又是怎么到的京师?
姒幽轻轻吸了一口气,道:“我要去见见她。”
闻言,赵羡没有劝阻,只是摸了摸她的头发,道:“我同你一起去。”
姒幽不知道在离开巫族之后,要如何面对姒眉,但是她必须去见见她,至于见过之后会发生什么,姒幽没有想过,一旦有了决定,她便会立即去做。
赵羡让人备了车马,趁着夜色,带着姒幽去了寿王府,有人来通报时,赵瑢正在教姒眉下棋,姒眉敏锐地捕捉到了几个字眼,挑起眉,目光锐利地看向赵瑢:“他来了?”
赵瑢落下一枚黑子,这才道:“请晋王殿下与晋王妃进来。”
姒眉忽然按住了手腕处,银铃铛发出了清脆的声音,她的眼睛倏然亮起来,浮现喜色:“我阿幽姐也来了!”
赵瑢看了她一眼,摇起轮椅,往厅门口的方向而去,姒眉跟在他身后,道:“我来帮你推吧。”
“不必了,”赵瑢淡淡拒绝道,他想了想,又取出一条雪色的丝绢递来,姒眉莫名其妙地接过,道:“怎么了?”
赵瑢道:“你或许能用得上。”
姒幽与赵羡一同进花厅的时候,一眼便看见了赵瑢轮椅旁站着的少女,眉目熟悉无比,望过来时,眼睛一瞬间亮起,直到,她看见了姒幽身旁的赵羡。
姒眉的面上闪过戾气与厌恨,即便早有准备,姒幽心中仍旧是微微一沉,姒眉几步过来,抓住她的手,急切道:“阿幽姐,他是不是对你做了什么?”
姒幽略略垂眸,目光落在少女的手上,道:“没有。”
“没有?”姒眉愣住了:“那怎么……为、为什么会起火?”
姒幽直视着她的眼睛,不避不退,无比坦诚地道:“祭司堂的火,是我点的。”
姒眉倏然间睁大了眼,震惊地退了一步,不可置信道:“怎么可能!为什么?”
“你不是……一直都想成为祭司吗?”
她像是无法接受这个事实,眼眶渐渐红了,片刻后突然反应过来,恶狠狠地瞪着赵羡,满眼仇恨,道:“是因为这个外族人吗?你想让他离开巫族?”
“不是,与他无关,”姒幽如实地告诉她:“我确实想成为祭司,可理由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阿眉,很多事情,也都不是你所看到的那样。”
她的眼神仍旧是淡淡的,清冷若雪,姒眉却觉得寒意浸入骨髓之中,叫她打了个颤,隆冬时候,她孤身一人从大秦山里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