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汐朝-第3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臣上奏请求尽快调动兵马迎战,事不宜尽召令即刻下达,再有沐军已经露了行踪探明敌军人数是为重点。
    立太子一事被这场突如其来的惊雷压下,没人敢在这个节骨眼上提及,审视夺度是一个官员必须懂得的有效手段。
    四位皇子再任性接到支持自己的朝臣递来的眼色一个个偃旗息鼓,有朝臣心眼子多提议在四位皇子中选出一位主帅代皇上御驾为卫国扫除障碍,不仅仅将沐军铲除,连代之前边关一战,将沐国国土收入囊中。
    四位皇子听之重新燃起了争夺皇位的希望,如果真能拿下沐国必定大功一件与皇位更进一步,更重要的是手中握有兵权占了先机,加之得父皇看重太子之位板上钉钉,这等一举数得的好事谁也不愿舍弃。
    又有人提及,选出一位主帅实在太难又耗费时间,不如四位皇子均参与其中各领一队兵马先将沐军扫荡干净,哪位皇子击杀的沐军多依次排位,接下来便是攻打沐国,以最先攻破沐国边关为先再计一次排名,最后拿下沐国皇宫并擒拿或者杀死沐国皇帝者再计一功,三次百名得出第一者即为太子,以实力谋略论成败,无人有疑义此举最为公平。
    话音刚落就有朝臣接连附和无不赞同此法一举数得,少了朝堂上的唇枪舌剑。
    四位皇子眼中光亮乍现,纷纷跪下请求领兵消除沐军这个隐患,绝口不提立太子之事。
    卫国皇帝视线掠过底下四子略一思量点头答许,拟定手谕向剩下两处边关调集兵马,京中再分出四万守军平均分配给四子,光有主帅尚不完善,又向边关抽调八位副将军辅佐四子。
    四名皇子叩首领命,与其余兄弟对视一眼,心中各有成算,带着满腔的熊熊战意先行退下准备。
    奈何屋漏偏逢连夜雨,计划刚拟定圣旨刚出了皇城送达边关的路上,又一封惊雷砸下,朝堂整个动荡开来,朝臣听之连站都站不稳。
    事情的起因来自边关,燕国突然调动兵力逼近燕卫两国交界的边关,这么大规模的调动且是不加掩饰的,怎能不叫人往别处想,更何况燕军之前已经派了兵力对战沐军,如今连一星半点的消息也未传回,加之刚刚知悉沐军已侵入卫国。卫燕两国联军连一个小小的人数不足以对抗联军的沐军消灭不了,还让沐军大摇大摆的出现在卫国的国土上,这里面没有猫腻谁信。
    卫国皇帝头一次遇上这等荒谬可笑的事,如果燕国仅仅是象征性的调动兵马还好说,如果不是麻烦可就大了。
    压下心底升窜的怒火,卫国皇帝下去派出使臣前往边关一遭,问明燕国此举何意。无事尚且你好我好大家好。若真应了最坏的结果卫国即将面临腹背受敌陷入险境,局势形成真正的焦灼,之前的举措恐怕付之一炬。
    朝臣自也吓了个半死。不曾料想燕国在这个节骨眼上来此惊人之举,一句半字的解释不曾送达,不得不心生焦虑如油煎火烧寝食难安。
    有机智的朝臣站出来言道,皇上手中握有卫燕两国结盟的最有利证据。燕国胆敢妄动居心叵测就将约定公之于众,让天下人睁大眼睛看看。燕国背信弃义如何在他国面前立足。再不济燕国死性不改一立对战卫国,卫国则可以反其道而行,与沐国缔结盟约一同拿下不知好歹的燕国,借口更是信手拈来讨伐无信燕国占着大义。谁人敢不从。
    铿锵有力的话自众朝臣耳中进出,此等惊世骇俗之言震惊朝堂,回过神来之迹有官员提出异议。
    卫国本身出兵不占理。与沐军对战至今如何转投沐国兴结盟之事,沐国没那么蠢。与敌人结盟去攻占不沾边的燕国,说不定还会暗中与燕国勾结在一起,明面上答应的爽快,暗地里不设防时捅卫国一刀可是要元气大伤的!
    至于盟约并不能派上过多的用场,燕国既然有胆子敢翻脸不认人说明燕国已做好万全的准备,并非心血来潮临时起义,逼卫国心神紧张。
    主要还在于燕国什么态度,能谈扰的尽量坐下来商讨条件,无非是利益不合,在不太过份的情况下适当的退让也不是不可以,先安抚好燕国,才能将全部心思放在沐国上,燕国若执意犯境到也不惧,大不了对上一场,沐军那边先派人牵制住,向燕国彰显卫国威仪不容侵犯。
    燕国一部分兵力不正在卫国边关,燕国若是逼的太紧别怪卫国翻脸无情,燕军现任主帅可是燕国的二皇子,燕国子嗣只得两位,虽然因不明原因造成,却对卫国现阶段的情况极其有利,燕国真能不顾皇子安危对卫国开战?只要擒获现任主帅,一切均可商量,反正卫国不吃亏,燕国也别太得寸进尺。
    一番洋洋洒洒详详细细的说词缓和了朝堂上紧绷凝重的气氛,句句在理的话给朝臣以荣获新生的动力,总算得以有透口气的余地,眼下的情况还不是那么糟糕,尚有回旋的余地。
    卫国皇帝听后大加赞赏出言官员的机智,赏赐自是少不了,有这样为自己分忧解难的臣子大感慰藉。事情就按之前定下的办,待燕国回复原因再走下一步棋,希望燕国不要让自己太失望。
    燕氏兄弟带着自己的军队按照翼王传信上的要求紧赶慢赶的与翼王汇合,沿途经过七座城皆如边城一样的情况。
    这次所有的军队只留出两万人在城中镇守,余下的两方兵马与城外的山丘间驻扎,今时不同往日,已先一步得知卫国探子出现,行踪即已暴露闲散轻松的心情也该收一收了。所幸已剩下六座城正好让手下的兵将活动活动筋骨,真正的战事刚刚临近。
    汐朝与燕氏兄弟所搭两处大帐是挨着的,走路不过几步远,底下的兵丁在得知燕军乃友军时的错愕表情看得人直呼精彩。
    接下来是真正战场上的拼杀,别到时一上场连是敌是友都分不清可就毁了,大帐建在一处方便两军统帅商议对策,更是为两军士兵一个熟悉的时间,脸认不太多最起码衣饰佩剑等物需认得,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准备。
    汐朝此时坐在燕氏兄弟的大帐内商讨做战计划,红蕊被派去整顿军务,阿九则去打探消息,只留下徐勉这个闲人跟在身边。
    “之后的战事由燕军主导。”汐朝率先提出惊人之语,视线划过燕氏兄弟和展纭飞惊讶的面容,不紧不慢道,“我对兵法略知一二,与二位之能相比小巫见大巫。我自有自知之名便不在行家面前班门弄斧指手画脚,愿做听令者绝不干涉。”大大方方的让出主动权早已在入得卫国边城便已做出了决断。
    “真的!”燕鸿逸难以置信一向强势示于人前的翼王尽然说出放弃领兵权的话,更枉论听自己号令行事,吓得自己一个哆嗦,比之天上掉馅饼还来的如入梦境。
    “君之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汐朝非常肯定确定的告诉所有人自己的决定,并非胡闹迎奉讨好燕氏兄弟,而是出于深层次多方面的考量。自己所学不精与兵法一道上虽有进意。却还不到游刃有余力挽狂澜之势,到底是纸上谈兵相较于真正的战场一个犹豫极有可能葬送上千或者上万将士的生命,她不能为争主控权做出不负责任的事。
    “我亦是头一次领兵出征。你就不怕……”燕鸿逸到非是贬低自己,而是实事求是的探讨问题。
    “你的身边不乏良将能手,做为主帅的副手值得期待。”汐朝看好的是燕军中老当益壮参战过的那四位副将军,对于身为主帅的燕鸿逸尚在观察中。想必长年呆在军营耳濡目染不会差到哪去,因为不抱太大的希望汐朝自不会对燕鸿逸横挑鼻子竖挑眼。
    “原来如此。”展纭飞很不厚道的大笑出声。盯着燕鸿逸微变的脸色大感痛快,难怪有人曾言看到别人倒霉自己心里反到格外的舒爽。
    燕鸿逸心里虽有气,不便在翼王面前表露太过,显的自己没气量。朝直乐的展纭飞丢出一记记眼刀,暗恨笑吧笑吧,总有一天笑不出来。到时候有他受的,常言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有的是耐心。
    展纭飞怎会不知燕鸿逸眼中闪烁出的意味,忙收了笑给好友点面子,谁让翼王直言对燕鸿逸没看好,这可不愿自己。
    “既然如此便依翼王所言。”燕苏意出言打圆场,再闹下去怕是要动起手,且打住吧。
    “可以提意见,采不采纳要通过大家的意见。”燕鸿逸对于翼王的识相举动抱以和缓的心态,佩服于翼王说交权就交权的洒脱。自然不可能将翼王踢出局,给予参与权双方都公平。
    汐朝点头应下,谈及卫国现今的状况,从得来的消息中分析剥离出对己方有用的信息。
    按兵不动等着卫军前来并不现实,汐朝主张在往前进一座城,那里的地势设为战场最合适,自地图上可窥得一二。
    燕氏兄弟觉得翼王说的有理,连夜整装出发,先派先头兵去探,因为这一次入城不似以往那样顺利,需要与之对战攻破城门,趁冠军不多占领城内布置兵力加以休整以待迎击。
    燕军一路上占了那么多便宜,此次攻城交由燕军出战,汐朝领着自己的兵力垫后。
    马车中徐勉无奈的看着仍不显急躁的翼王,叹道:“你就这么轻易将号令权交给了别人?”不像是翼王一惯的做风?
    “有何不可。”汐朝浑不在意,“有能力的将军经的事比我吃的饭还多,我没有必要当着近二十万人的面丢脸,事情丢给别人还能轻闲几日。”
    徐勉扬起唇角要笑不笑的样子道:“你怕是另有所图。”与翼王接触越深看到的往往更出人意料,翼王所做一件事从来不是无谓的只观其表,往往暗藏深意达到一举数得的目的。
    “燕军打头阵有什么不好,省下我方兵力又可观其燕军排兵布阵的方法,现场学习身临其境。”汐朝就是打着多种目的放权的。
    “你在窥探揣测燕军实力的同时也在做出应有的防备,因为你担心燕国贪得无厌反过来突然发难,致使沐军损失惨重。”徐勉虽然不懂兵法却可以看出翼王每每小心翼翼的算计,不可谓不劳心。
    “世上没有永远的敌人更别提永远的盟友,野心这玩意一点就着,膨胀的大快太猛不得不防。”汐朝不因与燕国结盟而沾沾自喜,有时候盟友会在最关键的时刻突兀的自背后捅你一刀,那才是最为致命的伤害,她不能把所有将士的性命国家的平稳寄希望于同盟者的身上,那样太蠢太无知。L

☆、第二百六十六章

调派兵马需要时间,一来一回耽搁时日,奏报传至京中沐军又攻陷一座城,距离京中越来越近,急死了朝堂上一干朝臣,卫国皇帝更是急火攻心身体上的老毛病又犯了,喝了好几副汤药也不管事,更回厌烦。
    朝臣深觉等着调兵不是个办法,万一沐军势如破竹挡都挡不住,没等朝臣开口,卫国皇帝大手一挥抽调京中驻守的四万人马交由四位皇子领兵御敌,最好齐心协力组成包抄之势围困沐军,赢得更多的埋单等待援军到来。在此期间谁要敢暗藏私心致使沐军突围或是更近一步一率不问原由剥夺其继承权。
    无疑最后一句话成了重中之重,四位皇子再如何互相之间较劲,也得掂量着使坏之后的下场。一瞬间换上另人膈应渗人的兄友弟恭,将不该有的私心杂念埋于深处等待最佳时机伺机而动。
    卫国皇帝下了血本将近卫调离身边只余两万人把守皇城,只盼四子能不计前嫌通力合作博取一线生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