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宫斗不如盘大佬-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姝菡此刻像是个强撑不过的提线人偶,也随着安亲王的离去瘫坐在地,甚至已经无暇顾及邓公公给她叩头有多么于理不合。
  
  她现在唯一的念头是:齐茉儿的书稿失了,扳倒太子的唯一机会便没了。她怎么会如此无用……
  
  小邓子看姝菡失魂落魄的样子,见左右并无旁人,赶忙把人搀起来,也顾不得后面会不会惹了她不快,只半拖半扶把人往寿康宮的门外带。
  
  门上的人见了这个架势,哪能不拦着。
  
  小邓子无法,只得晾出他主子安亲王的腰牌:“长春宫贤妃娘娘有件要紧的东西找不见了,想着之前是菡儿姑娘走前归置的,咱家奉了王爷的令,带姑娘回长春宫回个话,等贤妃娘娘问清楚了,咱家再亲自把姑娘囫囵个儿的送回来。”
  
  门上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知道这菡儿姑娘是老祖宗的心头肉,且拿不准长春宫的贤妃娘娘是个什么意思,都不敢应声。
  
  姝菡这时已经缓过来大半,也知邓公公不过听差办事,何必为难他。
  
  “我随了邓公公去去就回,若太后主子问起来,便说我回来后亲自向她老人家解释。”
  
  这才顺利出了寿康宮的大门。
  
  002
  
  邓公公带着姝菡向北行了一段,见已偏离了圣上归銮的正途,这才找了处亭子候着。
  
  也不敢再多说话。
  
  上次他劝过一回,看来这位菡儿姑娘是一丁点也没听进去,不然也不会让主子爷动了那么大火气。
  他索性把人放在亭子里独个儿坐着发呆,自己却站在亭子外头。
  
  也就两刻钟的光景,小邓子在心里把身后坐着的姝菡骂上了十七八个来回的工夫。一抬头,便看见自家主子爷从岔路上过来。
  
  他忙拎着袍子麻溜地迎上去。
  
  安亲王也不理会他,径直朝着亭子里坐着的人过去。
  
  姝菡自然也看见了,却仍没起身,有种破罐子破摔的意味在里头。
  
  安亲王没计较,撩起袍子坐到她对面的石凳子上。
  
  小邓子欲把自己的袍子给他垫上,却听到安亲王的吩咐:“你去路口望着,见了小九,就说让他先回阿哥所,我待晚些再去找他。”
  
  “嗻。”小邓子退出去,把空间让给随时可能擦出火星儿的两人,不知该担忧还是庆幸。
  
  姝菡仍似个木头人一般,没有动作。
  
  待小邓子走远,安亲王方说了话,用着比方才平和许多的口吻:“知道那本手稿是谁的?”
  
  姝菡答:“知道。”
  
  “呈上去想做什么?”
  
  “算是物归原主吧,那里头也有圣人的诗,虽然只占了一篇……万许万岁爷高兴,赏了我出宫……”
  
  “编,继续往下编。”安亲王信她才有鬼。
  
  姝菡咬了咬牙,见安亲王此时没有降罪的意思,且按常理推算,太子若倒了,于他应是更有利才对,遂壮着胆子恳求:“这物件对王爷既无大用处,可否将它还给奴婢,不管日后奴婢因这册子捅出多大的娄子,绝不会攀扯上王爷您和贤主子。”
  
  安亲王听了这话,顿时气得站起身,转眼工夫,已经在她咫尺掐上她的下巴。
  
  “敢情这亭子里的凉风还没把你吹透?就那么急着寻死?好,好的很,皇阿玛应没走远,你就拿着这册子追上去,说里头藏着绛雪轩那位的真正死因,我倒要看看,你的骨头是不是真有这么硬。”
  
  说完,将怀里的书稿拍在汉白玉的石桌上。
  
  姝菡挺直了背,头一回这么实心实意跪下给他磕了个响头。
  
  拿起那千斤重的册子,头也不回朝外迈腿。
  
  “你可想清楚了,便是圣人信了这物件的来历,你也躲不过一个千刀万剐。那位是怎么死的不重要,幕后真凶也不重要,要紧的是,普天之下,还没有人敢去揭他老人家心里的那道伤疤。管她齐妃是死于太皇太后之手,抑或是皇后之手,你可别忘了,在那之前,让她真正心死的,是圣人的薄情寡义,弃之如敝履。她弥留之际尚要拼着自戕也不和圣人合葬,这根刺你索性一并拔出了算。”
  
  姝菡没想到,安亲王就这么毫无遮掩地把这大逆不道的话说了出来,一时间顿下了脚步。
  
  安亲王再接再厉:“不过别说我没事先提醒你,待你死后,你生前同族血亲、友邻故旧,甚至扯不上关系的潜在同党,都要步了你的后尘,可惜你是没有那一天,活着见识什么叫做天子一怒。”
  
  姝菡动了动嘴唇,实在拿不准安亲王是不是在蒙她。
  
  “太后娘娘,总会眷顾一二的……”
  
  “你这时候还想指靠着老祖宗?老祖宗不被你气得风疾复发就算天幸了。退一步讲,真到了那时,宮嬷嬷自然会想办法把事情瞒得风雨不透,等一切落定,那些人的坟头早就遍布了青蒿。
  
  姝菡似是被抽走了最后一线生机,扶着八角亭的梁柱慢慢滑向石阶。
  
  为了报仇,便要抵上无辜旁人的命,那她和那些手握利刃伤人的歹徒,又有何分别。
  
  轰隆隆,天空一声雷鸣,姝菡阖了眼,复又起身,顺着渐渐湿润的青石小路往前行去,似游魂般漫无目的。
  
  安亲王弯腰从地上拾起被姝菡落在地上的书册,收进袖袋。
  
  他抬头看了看转瞬暗下来的天,缓步跟了上去。
                          
作者有话要说:  徽徽:你从来只疑我是你前世的业障,焉知我不是你此生救赎的微光?
**************
滴碎荷声、赚杀鱼儿两句都出自王夫之的清平乐·咏雨(下附全文)
清平乐·咏雨
作者:王夫之 (清)
归禽响暝,隔断南枝径。不管垂杨珠泪进,滴碎荷声千顷。
随波赚杀鱼儿,浮萍乍满清池。谁信碧云深处,夕阳仍在天涯?
释义(参照baidu注释,可能有讹误):
归巢的鸟雀唱响空漾灰暗的天际,阻断了通往故国的归路。
雨自顾酣畅地淋在岸边杨柳树上,凝聚成珠泪一颗一颗滴碎在池塘,哪肯理会打破了满池风荷的宁静。
鱼儿们随波逐流,疑那雨滴是投喂的哺食,浮游于水面争相接喋,状似覆在清澈池塘上的满目浮萍。
在这遮天蔽日的苍茫云海之后,谁又能相信,一抹斜阳仍在普照着天地?

  ☆、【储君】

  001
  
  雨滴落在脸颊; 顺着领口钻进脖颈,将那点料峭春寒强灌进人的五脏六腑。
  
  姝菡却似无所觉; 只空茫茫走着; 像个失了魂的幽冥,却凭着潜意识的本能踱向寿康宮的大门,甚至无意识地举手叩动了门环。
  
  门上的人等得正心焦; 他们方才把姝菡和邓公公放出去; 半晌没见人回来,恐她是在长春宫吃了官司,深怕太后怪责下来; 他们不好担待。
  
  这会儿见姝菡一身湿淋淋的站在门外,赶忙拿了门斗里备着的蓑衣迎上去; 没等递过去,却见了后面沿着东墙跟过来的安亲王; 同样一身淋淋湿。
  
  “王爷吉祥; 奴才给您请安了。”小太监说完,也顾不得姝菡还在雨里浇着,紧走两步把手中蓑衣朝那位爷披凑上去。
  
  安亲王倒是伸手接了; 却亲自把它罩在了前头的女人身上。
  
  随后朝着开门的小太监吩咐。“去里面禀一声,本王有事求见太后。”
  
  姝菡后知后觉,被一句老祖宗唤回了神识。
  
  她立住、转身看过来,似是才发现有人在身后。“王爷,您……”
  
  安亲王没给她说话的机会:“有什么话,待会儿自己找老祖宗说去。”
  
  说完甩开步子朝内院去。
  
  姝菡这时候方知道急; 哪敢让老祖宗知道她刚才冲动下做的蠢事。
  
  她紧走几步,撵上去。
  
  “奴婢请王爷留步。”
  
  安亲王不理。
  
  姝菡豁出去,伸手去拉他的衣袖。“算是奴婢求您了。”
  
  安亲王止步,见她红着眼哑着嗓子央求,湿漉漉的鬓发沾在两颊,眼眶里的流光说不上是泪花儿还是雨珠子,凑在一起活脱脱一副受气小媳妇儿的样子。
  
  “这会儿知道怕了?方才命都舍下和我杠的厉害劲儿去哪了?”
  
  姝菡低着头,睫毛一眨,眼泪啪嗒啪嗒往下掉,“奴婢受了罚不要紧,只怕老祖宗她气急了有个闪失,还请王爷通融。”
  
  边说还边耸肩抽搭,是真怕了。
  
  安亲王看门上的人一副惊掉下巴的样子看过来,又不约而同背过身去,伸手狠狠向她额头一戳。
  
  “赶紧滚回去梳洗,别在这闹腾。长春宫把你领走大半天,本王总要替母妃向老祖宗交待清楚。你当我会和老祖宗说什么?”
  
  “王爷当真不会说旁的?”姝菡可怜兮兮抬眼确认。
  
  “你再啰嗦,我就不敢保证。”
  
  姝菡看安亲王应下,破泣为笑,可是还是惦记自己辛苦得来的物证。“那本书稿?”
  
  “你别得寸进尺。”又由乌云密布的态势。
  
  姝菡闻言只好蹲了个礼:“奴婢先告退,等拾掇好了再去老祖宗跟前伺候。王爷要是不急着走,奴婢待会儿给您沏了好茶谢您今日的点化。”
  
  安亲王虽知道她这副乖觉的样子十有八九是为了让自己封口才装出来的,但跟她方才一心求死的死鱼样子比起来,还真是顺眼的多。
  
  他心里顺意,口上却不肯留个好:“怎么,明里辩不过,就想暗中给爷茶里下药,你省着吧,别出来炫世。”
  
  姝菡听他如此不领情,反倒定心,知他应是不会把自己作死的事乱说了。
  
  “那奴婢告退,王爷慢行。”
  
  回程上,她念及失了书稿虽感遗憾,却想起安亲王前两日让小邓子捎给她的那句“来日方长”。
  
  他所言不错,时间还长,一切没有落定。
  
  只要活着,便有希望。
  
  002
  
  太后在正堂等了多时。
  
  皇帝带着众皇子请安离开后,她让豆蔻去罩房给姝菡送点心,才知道人被安亲王身边的小邓子带走了,且是带去长春宫回话。
  
  太后对此难免生疑。
  
  她倒不担心姝菡去了长春宫会吃亏。只要寿康宮的院墙不倒,她也尚有一口气在,那位做梦都盼着自己儿子登基的贤妃是不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
  
  只是事情透着不寻常,实在令人挂心。
  
  这会儿听门上来报,安亲王求见,菡丫头也被送回来了,心里的石头才算是落了地。
  
  转眼间,安亲王已经进了屋。
  
  “皇孙给老祖宗请安。”
  
  太后没应声,先向门口张望了一眼,却没看见人。
  
  “老四啊,听人说你母妃把我寿康宮里的抄经侍女叫走了,还说马上就给我送回来,现在人呢?”
  
  安亲王俯身答道:“让您老忧心了,原是孙儿的不是,没弄清楚状况就将人唤了去,这会儿已经送回来去后面梳洗去了。”
  
  太后眉头微蹙,对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