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婆婆曾告诉她,这里离京城并不算太远,若是行路,走个三天就能赶到。只是她如今瞎了眼,若不是这对老人收留自己,自己怕是活不了这么久,不是赶路摔死,就是吃不上饭饿死,或者心灰意冷寻死。
    如今这样的生活对于她而言也是不幸中的万幸,只要活着,或许还能听到关于他们的消息。只要活着,或许有天还能相见。
    “姑娘,累不,要不要歇一歇?再走一里地就到集市了,你也因该听到声音了吧,哪里好热闹,不少人在叫卖呢。”
    老婆婆的声音打断了林昕妤的思绪,她点头笑道:“嗯,听到了,婆婆,你看看我们摆在什么地方比较好。”
    老婆子并没有太多的主张,抬头看向自己的夫君,老者将肩膀上的桌子放了下来,虽然他一把年纪了,身子骨却很强壮,扛着早上刚做好的桌凳走了那么久,也不觉得太累。
    “姑娘,就在这里吧,这里有棵树,等下太阳出来的时候还能挡着阳光。”
    林昕妤侧头倾听老者说的位置,也听到周围一群人叽叽喳喳的声音,不少人是认识这对老夫妻的,见他们身边多了个女儿很是好奇。
    “刘老汉,这是你闺女?哎,不对呀,你家闺女不是六年前感染瘟疫死了么?”
    老者脸上一脸的尴尬,抬头看向站在老婆子身边的林昕妤,有些尴尬,好在林昕妤看不到,也不会觉得太尴尬。
    老婆子握住林昕妤的手渐渐收紧,林昕妤抬手拍了拍,笑道:“我自然不是刘二老的闺女,我是远方的表外孙女,特意过来看看婆婆的。”说是表孙女,这样就没人怀疑她的身份,因为是表亲,不常来往,也是常理中的事情。
    老者笑了笑,赶紧张罗着摆摊,人群里不少人笑了,“刘老,你这表外孙女真是有意思,会看病,帮我看看,我这两天吃了饭总想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那人发出咯咯的笑声,看向林昕妤的目光带着一抹调戏,被美女摸一下手,因该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越是这样想,心也跟着痒痒,不由搓了搓手,心猿意马起来。
    “还有我,我最近老是睡不好觉,帮我开个方子调理调理,你们不知道,这睡不着觉的感觉真他妈的难受。”
    “刘老,大家都乡里乡亲的,看病可得打个折。”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林昕妤只是站在旁边静静听着,表情很平静,完全一副置身事外的样子,双眸虽然没有焦距,但她就这么静静的站着,自有一番优雅从容,令人移不开眼。
    老婆子笑着打圆场,“好好好,谢谢各位父老乡亲的捧场,不如大家排成队,一个一个来。”
    老者已经摆好的笔墨,放好桌子,搀扶着林昕妤过去坐下,因为场面很热闹,不少人也没留意林昕妤的异样,更多人的视线都定在林昕妤今天穿着上,她的衣着很简单,青竹优雅,清风徐来白衣飘飘,更显气质非凡。
正文 第二百七十三章 摆摊诊病
    林昕妤才在凳子上坐下面前排着队的人越来越多,老婆子抬头见这阵仗,悬着的心落了下去。他以为一个小姑娘初来乍到出门摆摊,看着不会有那么多人关注,毕竟在镇子上坐诊的大夫哪个不是一把年纪,很有阅历的模样。
    却没想到林昕妤今天一出场,周围就围满了这么多人。虽然大部分人都是过来抱着凑热闹的心态。看姑娘的居多,只有少数几个人过来捧个场。不过刚开张就有这样的成果很令她开心的,晚上的菜钱大碍是有着落了。
    老婆子欣慰着,站在林昕妤身侧的老者却是皱起眉头,他可是过来人,虽然一把年纪了,可眼神亮的很不难看出这些排队人中有些个别的男子是来亵渎林昕妤的,一个姑娘家出门在外,以诊病为由,身子难免与那些居心叵测的男人有肢体上的接触,林昕妤毕竟只是个姑娘家,这名声传出去到底也不好听。都怪他昨天只是担心家里的开销问题,听了林昕妤的建议,没有往深层次去想问题。
    犹豫着,刘老者低头凑近林昕妤耳边低声提醒道:“姑娘,今天排队看病的都是一些男子……”还有些男子的眼神很猥琐,一看就是来吃姑娘你的豆腐的,你可要小心点,或者老头子我帮你将这些乱打歪主意的男人给轰走?
    虽然刘老的后半句话没有说出口,林昕妤早就已经猜到大概,她是眼睛不好,可心没有瞎,不是未经人事的小姑娘,一些基本的常识还是懂的。
    林昕妤拉住刘老的手,在他手心里快速写到:“无事,稍安。”
    刘老还是不放心,第一个看诊的男子已经在林昕妤面前坐下,这个男人长得并不高大一双小眼睛,贼眉鼠眼的,视线在林昕妤的胸前盘旋着,不由吞了口口水道:“姑娘,我昨天拉肚子了,今天身子有点虚,你帮我看看打不打紧?”
    病症是他瞎掰的,就是想让面前这个如莲花般高贵的女子那双柔嫩的手抚摸一下自己,他的视线一直盯着林昕妤的眼睛,有些疑惑这姑娘这么如此的淡定,看他的眼神很平淡,无波无澜,有些无趣的很,要是能像醉花楼里的姑娘那般给自己抛个媚眼,自己宁愿牡丹花下死个痛快。
    男子说完将后伸到林昕妤面前,等着林昕妤的下一步诊脉动作,大夫不都是望闻问切,所以把脉是第一步。
    男人心跳如雷的期盼着,而刘氏二老一脸焦急的站在后面,真相把面前死盯着林昕妤看的男人的小眼珠子给挖出来,这个男人啊,真是爱揩油。
    林昕妤扬唇一笑道:“这个公子,你呼吸有力,声音洪亮,没有病症,还是请你让一让,别无病呻吟,让后面真正需要看病的人过来看病,免得耽误别人的病情。”
    男子面色阴晴不定的变换着,真是没想到林昕妤说出这番话驳他的面子,他以后还要怎么在乡亲父老面前立足?真是该死的!
    男人啪的一声拍桌子站起身,指着林昕妤的鼻子,本想大骂一顿,身后却传来一声咆哮,小心肝猛然一缩,表情瞬间变成苦瓜脸,真是该死的,家里的母老虎追过来了。
    男人也来不及咒骂林昕妤拔腿就跑人群一阵骚乱,一个拿着臭鞋的妇人站在人群中间,朝着男人跑走的方向冷哼一声,抬手就将手里的臭鞋子扔了出去,只听啊呜一声惨叫,抱着头如过街老鼠满头乱窜,全场轰然大笑。
    闹剧随着这对活宝夫妻的离开而结束,林昕妤面前又恢复了平静,排着长队的队伍只增不减,如一条长龙般排到集市口,第二个给林昕妤看病的是一个妇人,面色苍白,声音微弱,“姑娘,我这些天总感觉肚子疼,可我比较穷,怕去看大夫,镇上的大夫一看就是要一两银子的,你帮我看看吧。”
    这么温柔可人的姑娘,一定不会乱收钱,看她虽然年纪不大,可这双眼睛像是经历过风霜的洗礼,一定会帮人到底的。
    林昕妤自然不知道这位看病妇人心里在想些什么,她抬手准确无误的抓住妇人的手臂把脉,她本就是习武之人耳力灵敏,只要对方一开口,就能判断出对方的准确位置,因此,她很轻易的就能抓住妇人的手腕进行把脉。
    站在林昕妤身后的刘氏二老送了口气,本就担心林昕妤眼睛不方便,刚刚看她智斗流氓,就猜出着姑娘心思玲珑不好糊弄,这会来了个真病人,她也当机立断的给诊了脉,自己的一些担心看来有些多余。
    林昕妤抬手按住妇人的肚子,试探的问:“这里很疼,怎么样的疼?”
    妇人皱着眉头,好半天才形容道,感觉闷闷的涨涨的,不知要怎么形容。
    林昕妤道:“夫人请放心,你这不算什么大病,只是每月月事来之前都会有的小毛病,吃点活血化瘀的方子,连吃三个月就能改善。”
    痛经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病,妇人这种叫月信前综合症,经行前小腹疼痛,伴随月经周期而发作,疼痛可引及全腹或腰骶部,或外阴、肛门坠痛、轻者尚可忍受,重者往往由于剧痛而出现冷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冰冷,甚则昏厥等。
    妇人忙点头,她什么都不说,没想到这位年轻的姑娘就都知道了,真是了不得。
    妇人忙追问:“那我该吃些什么药?”语气里带着一抹担忧,她是个怕苦的,有时宁愿病着也是她不愿跑去看大夫的原因,就是担心开回来的要不但贵还很苦,自己花钱还浪费了钱,更加肉疼。
    林昕妤笑道,“其实也不一定非要吃药,你可以用生姜一块切成碎丁、桂技、艾叶各一把、鸡蛋两个、红糖适量。上述用料除红糖外,全部放入锅中,加入适量同煮,煮至蛋熟后,将蛋及药渣捞出留汁,蛋剥去壳后,与红糖一起放上述药汁中,再煮一盏茶即可。吃蛋饮汤,每天一次,有温经散寒、暖宫止痛之功效。”
    妇人眉开眼笑起来,“姑娘,这个方法就可以治好我的肚子疼?”这个好,她家里就养着鸡,艾叶桂枝什么的家附近都有,自己也不用跑去药铺买,果然剩下了一大笔钱。
    林昕妤点点头,“只要您坚持服用三个月,不能三天捕鱼四天收网。”
    妇人连连点头,从袖子里掏出一串铜板送到林昕妤面前问,“姑娘,这是我身上带出来的全部,你看看,够不够?”
    铜钱搁在桌子上发出一声轻微的声响,林昕妤抬手,准备的摸到铜钱,快速的数了一下,一共三十个铜板。林昕妤将十个铜板手下,把剩下的铜板退给妇人笑道:“看病一次,十个铜板足矣。”
    刘氏夫妻虽然困惑林昕妤为什么有钱不赚,又考虑到面前这妇人家里条件确实也不好,她是这镇子上有名的寡妇,二十岁那年嫁人,二十四岁丈夫参军上了战场,却一去不回,从此她顶了个寡妇的名头生活,去到一户穷人家领养了个孩子,就此孤儿寡母的,平常开销都很节俭。
    妇人站起身对林昕妤说了声感谢后,这才离开。
    林昕妤这种看病只收是十个铜板的消息一下子传开,眼看天色渐暗,刘氏夫妻口袋里的铜板也越来越多,考虑到林昕妤看了一整天怪累的,就自告奋勇的搀扶林昕妤离开,刘老汉挡在林昕妤面前,“各位乡亲父老,天色也不早了,大家都散了吧,只要不是攸关性命的小毛病,第二天看也是一样的,还请各位见谅,都散了吧,散了吧。”
    不少还在排队的人一阵失望,眼看就要轮到自己了,结果对方说不看病了,今天就到这里吧,于心而论,刘老汉说的也不无道理,小姑娘都坐在这里一整天,也看了不下二十个病人,说了半天的话也怪累的,的确需要回去好好休息。
    虽然很扫兴今天看不到自己,但乡里乡亲的也表示理解的离开。
    老婆子递上一个削好的梨到林昕妤手边,“姑娘,这是刚刚我去买的梨,清肺润喉,你吃点,饿了吧,我们再忍忍,回家了就做晚饭。”
    对于老婆婆的细心,林昕妤表示很感动,也不客气的吃着梨,今天出门匆忙,也没带水,她又讲了一下午的话,说话的时候不觉得怎么,一旦停下来就觉得口干舌燥的,咬一口多汁的脆梨,瞬间感觉喉咙清凉无比,也不再觉得干燥难耐了。
    林昕妤道:“婆婆,明天我们可以从家里带点汤水过来,就不会这么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