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康熙背后的女人:德妃传-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烧糊的葱饼子了,前头那个良贵人可不是姐姐调教出来的吗?那么个伶牙俐齿的丫头我们可都折在她的手下了。如今这番话还不知道姐姐说了是什么意思呢,怕是早就想到了的吧!”
  宜妃在宫里原是出了名的泼辣,如今见她说得这样粗鄙竟然没人敢出来劝。宁德一早就到了,坐在角落里冷冷地看着。这样的舌战她自然懒得去掺和,也知道这事不能搅,越搅和越麻烦。见她忽然扯到了良贵人的事,也有些不满地皱了皱眉头。不过好在大家都知道她是个没嘴的葫芦,只是全当个摆设似的供着。
  宁德有些无聊地看着她们斗嘴,转首却瞥见太后身边的大宫女朝她招了招手,于是悄声走了进去。
  太后的内堂里供着佛龛,淡淡的阳光照进来泛出些静谧,和外头争论不休、话中藏锋的场面恍如两个世界。
  太后的面前是一尊观音像,褪尽繁华,在袅袅的青烟缭绕中悲天悯人地注视着滚滚红尘中的世人。
  感觉到宁德进来了,太后并没有回头,只是用沉凝的语调问道:“你说这观音菩萨是在笑还是在哭呢?”
  宁德静静地盯了这尊观音片刻,道:“皇额娘看她在哭,她便是为了天下的世人在哭,见她在笑,她便是为了天下的世人在笑,佛心亦是人心。”
  太后恭敬地对着佛像深深地稽首,而后才慢慢转过身,“皇上又动了去五台山的心思,你知道了吗?”
  宁德波澜不惊的脸上终于闪过一丝诧异,“皇上不是年初的时候刚去过吗?”她想了想,“而且刚从塞北回来,才歇了一个月又要出行了吗?”
  “这是老祖宗的意思。”太后看了她一眼,平静地说道,“皇上是个孝顺的好孩子,既然老祖宗都开口了,皇上即便再累再忙也会抽出时间去的。”
  宁德心中突然动了动,进宫前也隐隐听说过大行皇帝并不是死了而是去了五台山出家,原来她是不信的,认为那不过是无稽之谈,但是如今……听说年前去五台山的事也是太皇太后的意思。现在没隔多久又要出幸五台山,这不能不让她心生疑窦,只是这等宫闱内幕之事,还是少知为妙,于是她摇了摇头道:“并不曾听说过,想来也是刚定下的。”
  仁宪太后点了点头,“你是个老实的丫头,并不知道这里面藏的花花肠子。如今贵妃、你、宜妃都是有身孕的人,且都是跟着皇上出游途中怀上的。所以这一次出巡就有人动了心思,多少人都想和皇上一起去。佟丫头今天早上来我这儿请安的时候连眼睛都是红红的,想必也是为这事给忙的。”
  宁德浅笑着劝慰道:“这还不是皇上一句话的事。皇额娘要是怜惜佟姐姐,便和皇上提一提,皇上心里头自然就明白了。”宁德嘴上虽然这么说,心里却明白皇上最不爱在后宫这些繁琐的事上操心,转身定是又甩手交给了佟贵妃,以佟贵妃是不愿意得罪人的性子,便是受了些委屈也是有的。况且又要权衡得失,连带着宫外那些沾亲带故的人的脸面,这事怕是不容易。
  宁德转念又想到,皇上在外头为了家国天下劳心劳力,后宫里却为了这些承宠的蝇头苟利之事钩心斗角,自己想想便觉得可怜可悲,一时无语。
  此趟出行,她自然是不会去的,不仅仅是因为对五台山有了阴影,有了心结,更因为如今身子即将足月,自己推算日子怕是不日就要生产,不宜长途远行颠簸。
  九月己卯,上奉太皇太后幸五台山,跟着皇上去的是佟氏皇贵妃一边的宫人,而温贵妃、宜妃、德妃俱留在宫中待产。本来这样的安排是最正常不过的,只是不知为什么,宁德却闻出了些许硝烟味。
  她摇了摇头,似乎要把这些纠结的事甩到一边,不愿再去深想。如今已有将近九个月的身子,双腿又浮肿得厉害,每日只是躺在床上,昏昏欲睡,再没有多余的精力来应付别处的闲事。
  她轻轻抚摸着自己的肚子喃喃自语:“孩子,你就要来到人世间了吗?可惜了,不能让你一出生就见到你皇阿玛。”
  宁德抬头看了看窗外,秋日肃杀,染得永和宫里也是一片枯黄。
  不知此时皇上在五台山干什么呢?
  她有些怅然地想着,眸子中闪过一抹异色。
  九月壬辰,德妃乌雅氏于永和宫中诞下皇九女温宪公主,因为还等着皇上回来给她赐个名字,宁德按着满人的习俗,就先叫她乌玉齐(满语:九的意思,相当于汉语里“九儿”,温宪只是封号,并不是她的名字)。她不仅是在九月里出生的,按齿龄又是排行第九。宁德想着九九归一的意思,又叫着顺口,便只唤她乌玉齐。
  宁德出了月子,听前头人的回报,皇上和太皇太后已经准备起驾回宫了。乳母抱着乌玉齐去睡觉了,这个小家伙和她四哥一样不爱睡觉,夜里闹得慌,反而到了白天才能稍稍安生些。好在乳母得力,宁德又有了经验,总算不至于像养着禛儿时那么辛苦。
  这些天,宁德精神不济便没有去计较后宫里的事非。如今佟妃娘娘陪着圣驾出游,后宫的主掌是温贵妃。对她不过寒暄过几句,她倒也乐得甩手不理,只是宫里的闲言碎语仍旧会传到她耳中。
  这一天,她便听到廊下的几个小宫女悄悄地在嚼舌头根子。历来后宫的风言风语都是宫女闲暇之余的最爱,自己虽然三令五申地想在自己宫里煞煞这股风气,但是仍防不住底下人偷偷地传了取乐,于是她索性也丢开了,只是别太过分,又有琉璃看着,也就罢了。
  宁德原本不愿去理会这等闲事,正要走开,却听到“承乾宫”三个字,不由自主地凝了神。听她们说到承乾宫里的一位小主病了好些时日,连太医都束手无策,似乎从皇上起驾前就开始病体缠绵了,一直都不见好。
  她又听到一个脆生生的声音说道:“说来那位小主还真是可惜了,听敬事房的崔公公说,皇上离开前的几日都是召她侍寝的,要不是出了这档子事,陪皇上出幸五台山怎么可能没有她的份儿呢?”
  宁德听了默然,她们口中的那位小主指不定就是章佳氏了。可惜前几个月自己的心思都在乌玉齐身上,连自家的事都顾不上,更别提能提点些福凝了,于是她唤了琉璃进来。自从翡翠走了以后,琉璃便是个顶事的,也不像过去那么贪玩了,行事越来越像年轻些的翡翠。如今得了权又掌了势,就算自己不去打听,多少也会风闻,更何况她又是个爱热闹的,不比翡翠寡淡,知道的也一定比那些窗下乱嚼舌头根子的小宫女强。
  那边琉璃听见德主子寻她,立刻匆匆地赶来,怕有什么要紧的事,到了主子的内院,见宁德气定神闲地喝着茶才松了一口气,请安道:“主子吉祥。”
  宁德没有看她,只是淡淡地问道:“承乾宫里病的是哪一位小主啊?似乎有些时日了吧。”
  琉璃跟在宁德身边多年了,心中揣摩了一下便知道自己的这位主子必是从哪里得知了消息,怕是一时心慈要插手了,于是想了想劝道:“主子,那确实是福凝小主,倒是病了多日了。不过贵妃娘娘已经派了太医去诊治了,主子您不必忧心。小主福薄,若是挨不过去那也只是她的命,主子犯不着去蹚承乾宫里的浑水,佟妃娘娘和您一向亲厚,犯不着为了这样一个不相干的小主子和佟妃娘娘闹了罅隙。”
  宁德看了她一眼,只是淡淡地说:“休得胡说,佟姐姐不是那样的人。”她侧头想了想,站起来缓缓道,“只是,如今佟姐姐不在承乾宫里我也不好去拜会。”她顿了顿,“说起来,乌玉齐出生后,因为皇上不在宫里还未请大家来吃过满月酒吧?先备些红蛋给各宫送去,只是承乾宫那里你亲自送去,拿上等的鹌鹑蛋,用橱子里的那个心形珐琅食盒装上,只说是见福凝小主病了,给她补补,也不必忙着送回来。”
  琉璃疑惑地看了她一眼,为何主子连食盒这种事也要操心起来,只是她素来敬佩宁德,知道她心中必有计较,于是不再多说,跪安退了出来,照着宁德的话去办。
  承乾宫。
  琉璃不愿张扬,因此也只是把食盒送到了承乾宫外,叫过洛儿把食盒送到章佳氏手中,自己却折了回去。
  那边福凝病了一月有余,原本的风姿绰约如今只剩下了骨瘦如柴,目光浑浊。她这也是心病,一时想不开,又没有人来劝解,郁闷难当,连一直引以为姐妹的万琉哈氏也跟着佟妃娘娘一起陪着皇上去西巡了。偌大的承乾宫只剩下自己病怏怏地歪倒在此,就只有贵妃娘娘职责所在遣了几个嬷嬷来瞧过,也只是坐坐就走,怕是沾染上自己的病气还是霉气似的。日子久了连自己身边一直带着的洛儿也服侍得越来越不精心,只当她是个还会出气的活死人,有时候连热汤热水也接应不上。
  人情冷暖,这种事她原先也在宫里听说过,只是怎么也想不到会发生到自己身上。她阿玛也是从三品的参领,虽说京里红蓝的顶戴一抓一大把,但是她从小也是衣食无忧的格格(满语中为小姐的意思,并不单指公主),哪里经受过这样的挫折?她一时想不开,只是自暴自弃,越发想弃了这身子去了,也好过在这里受懊糟气,遭人白眼。
  见洛儿回来,福凝只是喘着粗气,也不去理她,把头别过了一边。洛儿看到了她的脸色,便有些使气似的把食盒拍在桌上,冷冷地道:“这是德妃娘娘命人送来的,小主现在要吃吗?”
  福凝听闻“德妃娘娘”微微动了动心,只是又记起月前听人说起过德妃娘娘自她离开以后又把自己送去的桃仁赏给了下人吃,不由得生出些疙瘩,继续侧着头,不去理她。
  洛儿见她依旧爱理不理的样子,不由得也有些生气,提了食盒又出去,只是不轻不重地留下句话,“小主既然不吃,我好歹也要收起来,不然让人看见了还以为您和德妃娘娘闹别扭呢!”
  咯吱一声,福凝听着洛儿开了门出去又轻轻地关上,心里不由得一酸,眼眶里憋了许久的眼泪似乎又想落下,只是哭得次数多了,似乎就再也哭不出来了,心中堵得难受。
  自从命琉璃送了鹌鹑蛋和食盒过去,宁德便以为凭着福凝的玲珑心思大概能猜出自己的意思,可是从承乾宫里传来的却是章佳氏病笃的消息,非但不见好而且听着更加凶险,怕是撑不到皇上和佟妃娘娘回来了。
  冬十月,上至五郎河行宫,已经有消息从五郎河先传回宫里,皇上不日就要奉太皇太后还京。这一去,算来也有一月有余了,温贵妃听说皇上和太皇太后诸人要回京的事,便立刻在皇宫里张罗起来。正巧那日袁氏过来请安,便提起了承乾宫里还有一位和她一同进来的章佳氏如今正病着,怕是撑不过这几日了。
  听了袁氏的话,温贵妃这才想起承乾宫里住着的福凝,她素来是个精细之人,且不说福凝在皇上走前就已颇为得宠,而且又住在承乾宫里。佟贵妃日后要是回来见到自己身边的人病成这样,面子上未必好交代。而且佟贵妃对她一直有心,总不能在这件事上让她抓到些什么说辞,因此便想亲自去承乾宫里看看,也好落个口碑,知道自己不曾薄待她。
  只是心念甫动,肚子便有些隐隐作痛,她是第一次怀胎,自然紧张。想了想,她记起永和宫的德妃是个老成之人,而且又和佟贵妃交好,如今送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