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举之首辅-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六月六日,趁突祜可汗大肆征兵之时,铁勒所属十余部叛乱。前有大凉虎视眈眈,突祜可汗无力镇压。
  六月九日,铁勒众部族拥立摩思颉为真珠可汗。同时派遣使节入大凉,表示愿意成为大凉属国,年年入贡。
  大凉皇帝应允,颁下册封诏书,承认真珠可汗之位。至此,突厥汗国彻底宣告分裂,史书中将突祜可汗所在汗国称为“东突厥”,真珠可汗所在汗国称为“西突厥”。
  大凉与西突厥以呼伦湖一线为界,以南地区归于大凉。朝野商议之后,由皇帝下圣旨,设置安北都护府,以军事统御新增疆域。
  二十余大军过半数就在安北都护府,就地屯田,防御东突厥。
  历时五个多月的对突厥战争在安北都护府设立之时落下了帷幕。这次战争不仅保证了边疆至少十年的稳定,还一举扩大了大凉的疆域版图,不管是皇帝萧旻,还是亲自统帅大军的章钟凌,都注定铭刻史册。
  **
  虽说七月流火,但宁砚却总觉得这炎热的暑气没个一两个月是别想散去的。走在路上,只觉得扑面而来的满是热浪。
  带着詹士府的几名官员来到太子府,准备与萧启崇商议公务,却被告知萧启崇泛舟湖上去了,一行人就只能在议政堂内等着萧启崇。
  这一等就是一个多时辰,宁砚几人也不敢去催,坐的都感觉有些昏昏欲睡了,才听到了外面有声音响起。
  “殿下,您看您头上这汗,可心疼死奴婢了。要奴婢说,您就应该一直在湖边等到太阳落山再来,那儿多凉快呀。”
  议政堂内,听到这道声音的宁砚嘴角抿成了直线。心里冷笑一声:这李善还真是有本事,这才多久的时间就又回到了萧启崇的身边。
  “你再啰嗦,小心本王将你撵回去。”
  两人一边说着话一边进去了议政堂,里面的人纷纷起身行礼。
  “参见殿下。”
  在宁砚行礼之时,站在萧启崇背后的李善看着他眯起了眼睛。比起几个月前,李善瘦的不是一丁点,至于遭遇了什么,也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都坐。”萧启崇走到主座上坐下,然后啪的一声将扇子打开扇着风。“有什么事快些说来。”
  “殿下,忠武将军极其部将不日就要到达上元府了,宫里传来口谕,届时让您率领文武官员亲自去迎接。”
  “好!”萧启崇颇为亢奋的喊了一声。“武举之时本王就觉得忠武将军神武不凡,如今又大败突厥。只可惜本王不能亲身前往边疆,不然就能亲眼看到我大凉将士勇战沙,所向披靡了。”
  宁砚看萧启崇的这副样子,心里只觉得好笑。也就没见过战场的人才会说出这种话了。换作是他,这辈子都不想有这么一天。
  三天后,章钟凌带领五万大军进入上元府境内,在宏台县内,大军就地驻扎。章钟凌与朝廷派来的人完成军权交接,仅带部众一千余人往府城进发。
  正午时分左右,章钟凌一行人到达府城。太子萧启崇亲率文武官员迎接。宁砚站在一群人中,看着意气风发的章钟凌,心里由衷的为他感到高兴。
  不退突厥三百里,誓不还家!
  他做到了!
  当晚,皇帝萧旻于皇宫设宴,同时犒赏在宏台县大军。宴席过半之时,萧旻宣布了对章钟凌的封赏。
  授从二品怀化大将军,封冠军侯。
  冠军侯,一个异常特殊的爵位,它的第一任主人就是西汉赫赫有名的霍去病。自汉朝灭亡之后,无人当得起“冠军”二字,也就再也没有出现一位冠军侯。
  直到今天,才再次出现一位名副其实的冠军侯。
  而章家的权势也在此时到了顶峰,一位郡公爵的正二品首辅,一位县侯爵的从二品怀化大将军。父子两人分别站到了文武队伍的前列。
  在让人艳羡无比的同时,明眼人也都清楚,只要章严维不糊涂,那章家就该急流勇退了。
  ※※※※※※※※※※※※※※※※※※※※
  不会写军事战争,所以就几笔带过了。
  感谢小天使们给我灌溉了营养液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碧水曦月 10瓶、道友;请留步 10瓶、唯美旭落 5瓶、冰 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_^


第75章 
  章府; 演武场。
  练完枪法的章友朗才从演武台下来; 小宁颂就跑了上去,伸手就想要章友朗手里的枪。
  “小叔叔; 让我玩一下!快让我玩一下!”
  章友朗举高了手中的枪不让小宁颂够到; 低头解释道:“不行,万一不小心会伤到的。等你到我这么大时我才能给你。”
  小宁颂仰着头,不服气的说到:“可是阿爹说你六岁的时候就开始学武了,我五岁了; 也可以的。”
  章友朗想说自己和他不一样,但又担心小宁颂追问为什么; 他不知道怎么说清。抿唇想了一会儿; 对小宁颂道:“换一个玩好不好?我去把那个长棍给你取来。”
  “好!”小宁颂脆生生的回到。“小叔叔你要教我怎么玩。”
  “嗯。”
  演武场一旁的走廊下,章钟凌和宁砚具是带笑看着演武场上的一幕。
  收回视线; 宁砚看向章钟凌; 问道:“世叔,您还打算回安北都护府吗?”
  章钟凌沉默了一会儿,而后洒脱一笑,摇了摇头。“不回了。我一残废之人能再上沙场,一雪前耻,如西汉霍去病一般封狼居胥; 此生夙愿已了。”
  “常言道父母在; 不远行; 父亲如今年事已高; 我理应常在身旁侍奉。而且; 我欠含容的良多,她虽无怨言,但我心中有愧,合该补偿她的。还有……”
  章钟凌看向了不远处的章友朗。“这几年我为了让朗儿承我之志,太苛待他了。亏欠他们母子的,往后我会尽力补上的。
  而且,大凉更需要的是父亲这样的文臣,边疆既然已定,我这个武夫就不去掺和了。”
  宁砚听后,轻笑着说到:“婶姨和朗哥儿要是知道您的这个决定,肯定别提有多高兴了。”
  章钟凌朗声吟到:“男儿已遂凌云志,解甲弃刀归吾乡,无悔也。”
  说完,章钟凌大步跨出走廊,向演武场走去。单手抽出演舞台旁立放的长棍,豪迈的走上演武台。
  “来,你二人台下站,看我教你们两式棍法。”
  “好啊!”小宁颂拍手叫好,然后和章友朗一同下去,兴致勃勃的看着章钟凌将长棍使的虎虎生威。
  四人一直在演武场待到章严维差人来请,才一同去用饭。到正堂后,章家一家和宁砚家的其他人都已经到了。
  因为章家如今风头正盛,再大办庆功宴的话免不了会招徕非议与忌惮,所以章钟凌并没有大办庆功宴,只是邀了宁砚一家过府。
  随着如今宁砚的身份地位越来越高,他在章家的地位也早不可同日而语了。最初章严维长子章钟丘一家还会防备着他,尤其是章钟丘的正妻,总担心他会他会分了她儿子的东西似的。
  而现在,防备没有了,又换成了若有若无的巴结。宁砚虽然不喜,但又想着这毕竟是人之常态,再加上章严维和章钟凌的面子在,对他们也是温和客气的。
  没过几天,章钟凌便以身体为由,卸去了身上的所有职位,只保留了一个冠军侯的爵位,做他的闲散侯爷去了。
  皇帝还特地给了章钟凌一个恩赐,允许章钟凌下一代袭爵之时免降爵。也就是说章友朗将来袭爵之时,依旧是县侯,不同于其他人,县侯传到下一代就成县伯了。
  **
  太初十二年,九月初五,早朝。
  一个很特殊的人出现在了朝堂之上,说特殊,是因为他非大凉人,而是大凉友邦高丽过派遣来的使臣。
  高丽使臣呈上了一封高丽国的国书,国书表达了高丽不堪忍受倭寇的骚扰侵袭,想与大凉联合抗倭的意思。
  朝堂之上,萧旻并没有答应下来,而是让鸿胪寺安排高丽使臣在驿馆住下,他与朝臣商议之后再行答复。
  早朝之后,内阁一众人等,连同兵部、户部尚书、宁砚、温梅芷都被萧旻宣到了紫宸殿。在去紫宸殿的路上,宁砚与温梅芷同行。
  “梅芷,你说陛下会答应高丽的请求吗?”
  宁砚清楚高丽虽然说是高丽的友邦,但实际上一直都有一点附属的意思在,只是明面上从来没有表示过罢了。大凉作为宗主国,这件事还与大凉的利益密切关联,大凉理应出兵。
  但问题时,大凉水军不强,甚至可以用“弱”来描述。以前不是没有派兵围剿过倭寇,但不是见不到人家的影儿,就是大败而归。
  在温梅芷的父亲温老将军还在之时,所率温家军也曾有过重挫倭寇的辉煌,但那时依旧是以战败为多。
  在温老将军战死之后,温家军分崩离析,之后一直没有再出现一位杰出的统帅统领水军,本就不强盛的大凉水军更是一再积弱。
  不夸张的说,对倭寇,大凉就没有十足的底气。这些,出身温家的温梅芷比他了解的更清楚,在这件事上,她也更有发言权。
  但他也担心,与倭寇有着血海深仇的温梅芷能否在这件事上保持她一贯的理性。但很快宁砚就发现他自己想多了,温梅芷永远是那个遇事沉着冷静的温梅芷。
  “很大的可能会答应。”
  “那你希望陛下答应还是不答应?”宁砚又问道。
  “不答应。”
  宁砚一怔。“为何?”
  温梅芷沉默了一会儿,而后才道:“倭患之根源不在倭寇,而在倭国。”
  还没等宁砚细想这句话,两人已经到了紫宸殿。进去后才发现,太子萧启崇也在其中。
  看到温梅芷后,萧启崇高兴的站了起来。“小姑母,快过来这边坐。”
  温梅芷没理会他,公事公办的向萧旻和萧启崇两人行了礼。萧启崇见状就准备来拉温梅芷,却被萧旻皱眉呵止了。
  “太子,坐下!你这样哪还有一点储君的样子。”
  萧启崇还有怕萧旻的,只能讪讪的坐下。
  等到所有人都到后,萧旻将高丽的国书让每个人都看了一遍。而后才问道:“尔等觉得朕应不应该应高丽国主所请,联合抗倭?”
  “当然要抗!”萧启崇第一个跳了出来。“父皇,那倭寇实在是太嚣张了,我大凉堂堂的泱泱大国,怎能容他一窝寇贼欺凌。
  他们再厉害,还能厉害的过突厥不成。既然大凉能退突厥五百里,就一样能将倭寇赶回倭国去。”
  宁砚在萧启崇说话时,就在观察着萧旻的神色变化。不出温梅芷所料,萧旻对出兵倭寇的心思几乎没有什么隐藏。
  萧启崇说完后,兵部尚书聂卓安站了出来。“陛下,臣虽然认同殿下所说,但对倭寇毕竟不同于突厥,首要问题就在我大凉水军不强,无可用之水军将领。一旦出海,即使我军数倍于倭寇,也难能取胜。”
  “聂尚书,你这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嘛!”内阁次辅之一的刁延邦反驳到。“泱泱大凉,好男儿如过江之鲫,何愁找不出一个好的水军将领。至于不敌倭寇,更是无稽之谈。
  水军不强只是无能将领为自己找的借口罢了。想当年温老将军在时,镇守边海,重挫倭寇,如今倒来提什么水军不强的话,那温老将军的胜仗难道是巧合得来的吗?”
  温家在大凉的地位极其高,唯一的后人不仅深受太后和皇帝的宠爱,自身更是以女子之身位居要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