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臣妻-第1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前上朝的消息。
  ……元弘演这一出大戏,到底有何谋算……
  ……陆惠妃是事发被禁被杀,还是从一开始,就是在配合元弘……
  ……是元弘查知了她的密谋,还是陆家倒向了元弘……
  ……圣上出事的传言,并不是她派人暗地里放出,是元弘派人散布的吗……若真是他派人散布的,他又装病拖了这十几日,是为什么……
  ……十几日前,她那时已预备放弃“名正言顺”,打算带着淑音秘密离京,结果就在那时,宫中传来了好消息,她在探查后信以为真,命人快马加鞭、日夜兼程传消息给明郎,算时间,明郎如今,早已出了雁津关了,再派人快马通知已来不及了,大军直奔边漠,不会回转了……
  ……元弘是一早就知她的谋划吗……是陆家背叛,还是……明郎?
  这些猜想,一个比一个可怕,华阳大长公主想得几乎寒毛倒竖,她浑身僵冷,而心头忧怒之火,又灼烧得她整个人都似要炸开,她迫切地想做些什么翻转逆局,可到这地步,已是诸事难为。
  ……是陆家……还是明郎……还是兼之……
  ……明郎……明郎是她的亲生骨肉啊……若真是明郎……为什么……为什么啊?!!
  华阳大长公主一猜想许是亲生儿子骗她、叛她,整个人几要疯了,若明郎真在骗她……一直都在骗她……
  明郎自与温蘅和离以后的种种言行,在华阳大长公主脑海中呼啸而过,她越想越是心惊,不敢做如此猜想,可又止不住地后怕,在室内来回急走许久,命人将那清平街的珠璎捉来拷问。
  珠璎除能感觉到武安侯对薛贵妃情意不改外,确实对武安侯其他事情,并不十分了解,在华阳大长公主的严加逼问下,也只是如实回答:“奴家自被侯爷买下后,一直安于清平街沈宅,侯爷来时,便尽心侍奉,侯爷走后,便在宅内安分度日,并不知侯爷所谋为何,也并未同侯爷一起,蓄意欺瞒公主殿下。”
  华阳大长公主疑心这珠璎,是先前明郎为做伤心纵情之状来蒙骗她,而故意扯的一张幌子,尽管她心中也有些清楚,纵是真的如此,明郎应也不会将秘事告知一个买来的风月女子,但她此时忧思如狂,却又处处无力改变,整个人急需一个宣泄点,又想这珠璎在明郎身边那么久,或也多少听到一些看到一些,只此时装模作样不肯说而已,冷声斥问:“本公主问你,武安侯对温蘅,究竟是何心思?”
  武安侯对她有恩,珠璎见华阳大长公主如此凶悍相问,虽不知到底发生何事,但还是直觉隐瞒道:“……奴家不知。”
  “不知?那就直接拖下去拷打,打到你知道为止!”
  华阳站起来身来,居高临下地冷望着那脸色苍白的女子道:“除了这事,再好好想想平日里武安侯在你那里见过何人、提过何人,可有见过他的一些信件折报,都写了什么,若说不出有用的事情来,你这卑贱污脏的无用之人,今日就得死在这里。”
  华阳大长公主威名在外,原本听到“拷打”二字、脸色瞬间苍白的年轻女子,情知自己今日怕真走不出这里、一世以此为终,身体止不住地颤抖更甚,她回想自己这卑贱一生,处处身不由己,纵是身为头牌,多少子弟捧着金银来找她时,也不过是在受人欺凌,唯有在清平街的这些时日,是真正做了自己,可这自在的时日,今日就要到头了……
  心中的苍凉与不甘,令珠璎挺直恭顺的脊梁,一直恭谨低垂的眸光,也静静望向了华阳大长公主,嗓音清泠,“奴家是卑贱,殿下要奴家死,就如碾死一只蚂蚁那般简单,可古语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奴家是蚂蚁,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蚂蚁往身上爬多了,咬起人来也是疼的。”
  华阳大长公主听这贱人还敢顶嘴,一声冷笑,正要命人动手,忽听外头侍女传报:“公主殿下,皇后娘娘驾到!”


第188章 皇后
  人有求生本能,珠璎早闻听当朝皇后娘娘性情仁善,不似其母华阳大长公主悍烈,在被两名仆妇夹拖往偏房带走时,起先假意顺从、并不挣扎,在听皇后娘娘凤驾将近时,突然用力,推开那两名仆妇,疾跑向前,高呼“皇后娘娘救命”。
  尽管很快又被制住,但皇后娘娘如她所盼,注意到了她,向她走来,问发生何事。
  珠璎急将方才之事说出,道华阳大长公主要拷问她武安侯之事,可她确实一无所知,皇后闻言沉默片刻,看向华阳大长公主道:“母亲放她回去吧,若明郎真的有事情瞒您这个生身母亲,又怎会对一相识不久的女子毫不设防,定会瞒得更加严密,她什么也不知道的。”
  华阳大长公主知道女儿说的有理,可她心中一腔怒郁之气无处发泄,这个珠璎,方才还敢那般顶撞于她,怎能这般轻饶了她?!
  皇后看母亲迟迟不松口,轻道:“母亲只当为女儿,积积福报吧。”
  华阳大长公主见爱女这样说话,又想到待会儿与女儿的一番密谈,得母女同心才好,不能这会儿就拂了她的意愿,遂难得地改口吩咐仆从道:“罢了,把这珠璎赶出府去。”
  她也懒怠再看那卑贱之人一眼,屏退诸侍,挽着女儿的手,踱入内室,拉她在自己身边坐下,抚着她清瘦的脸颊问道:“怎么突然回来了?”
  ……为何突然回来……
  ……为这十几日里,圣上与温蘅,突然病倒又突然病愈?……为之前传得沸沸扬扬的,圣上中毒甚至驾崩的流言?……为她前往建章宫探望,母后的心腹近侍,竟将她劝拦在外?……为她在圣上病愈后,如前去向母后请安时,母后看她的眸光中,所隐着的深深悲悯?……为她在遇见嘉仪时,嘉仪无来由地说了一句,“姑姑是姑姑,皇嫂是皇嫂”?……
  她是困在长春宫中,什么也不知道,是“坐井观天”的人,可她有眼睛,有耳朵,有感觉,周遭的每一点细微迹象,都似是蝴蝶翅膀,轻轻扇动着,汇成狂风,令形势在往某种方向转去,一个个辗转难眠的深夜里,她将母亲先前的话想了又想,将近来之事想了又想,心底已隐隐有了答案,却还是残留着一丝希望,想听母亲亲口告诉她。
  皇后轻握住华阳大长公主抚面的手,抬眸静望着她的母亲问道:“女儿想问问母亲,陛下突然生病一事……”
  先前是怕女儿突然心软,坏了她的大事,遂将计谋都瞒着她,不叫她知道,事已至此,也再没什么可瞒的了,华阳大长公主轻叹一声,将秘令陆惠妃下毒事败一事,全盘托出,语气沉重道:“如今武安侯府附近不知有多少眼睛盯着,说不定哪天就突然扑上门前,或是监禁母亲,或是将母亲投入天牢,抑或,元弘那厮,直接下旨赐死母亲……”
  “……不会的”,皇后声音微颤道,“陛下……陛下他不会的……”
  华阳大长公主闻言冷笑,“他元弘有什么做不出来的,为了给他那个宠妃温蘅翻案,更是什么都做的出。”
  皇后仿佛不理解“翻案”二字的含义,怔愣半晌,艰难启齿重复道:“……翻案?”
  华阳大长公主望着这样的女儿,虽深叹了一声,但叹声中并无半丝悔意,“当年母亲与定国公府水火不容,斗得你死我活,非常时候,自是得用非常手段。”
  握手掌中的指尖,倏忽发冷,华阳大长公主握紧女儿的手道:“当年若不是母亲和你父亲赢了,胎死腹中、抑或流落在外、受苦受难的,就是你和明郎,朝堂上的事就是这般,胜者为王,至于真相如何,并不重要。”
  她叹息,“你嫁人离家太早了,没在母亲身边多待几年,若长到十七八岁再离家,在母亲身边耳濡目染几年,定不是现在这般,性子比起母亲,倒像你那婆婆太后。”
  皇后沉默片刻,像是一定要听到准确的答案,又低声问出了口,一字字说得缓慢,如沉滞在唇齿之间,“……所以,定国公府谋逆案,真如传言所说,实有冤情……?”
  华阳大长公主也不瞒她了,直接道:“元弘已暗查许久,当年涉事人,也一个个地被抓,他是非要为温蘅洗清此案,非要置母亲于死地不可了……此事难有转寰之机,除非……”
  华阳大长公主微微一顿,牵握皇后的手更紧,深深望着她,一字字冷沉低道:“元弘暴毙。”
  皇后唇如胶粘,听母亲深深叹息,“只可惜母亲一再事败,现下已是一败涂地,只能坐着等死,再无反击之力了……”
  母亲怜爱望着她的眸光,蕴满慈情与不舍,“也许,这就是我们母女,今生今世,最后一次见面了,母亲这一世,就要到头了,活不过这个冬天了……”
  “……不会的”,皇后望着华阳大长公主鬓边隐着的几丝白发,眼圈儿发红,微哽咽道,“女儿不会看着母亲出事的,女儿会想办法……会想办法……”
  华阳大长公主要的就是这句话,先前淑音总是心软,总是无为,如今在生死关头,总算振作起来,她之前也只对淑音说明郎似是有事瞒她,并未对淑音明言她在怀疑明郎欺她、叛她、倒向了元弘,不将淑音逼得直面生死,怎能激发出她心中的恨,激出她骨子里的求生欲,让她将以往的软弱犹疑全部抛却,真正与她母女一心。
  华阳大长公主忧心忡忡地望着女儿道:“母亲出事了,下一个就是你,温蘅那贱人有元弘在背后撑腰,为了后位,定会对你下手……”
  皇后沉默许久,泛红的眸光,渐渐沉静下来,“……女儿与陛下,到底夫妻多年,尚有情分……”
  ……是到底夫妻多年,总能寻机近身……她的淑音,原就是个聪慧的孩子,只是性情太过淑善,总是不能决断、狠不下心来,空有聪慧,却无处去使,如今,能在生死面前,狠下心来,就好了……
  ……一个聪慧的女人,一旦真正狠下心来,能爆发出怎样的谋算,做出怎样的事情来,她再清楚不过了……
  华阳大长公主心中宽慰地望着爱女,听她声音虽轻,却十分冷静,似已彻底定下心来,握着她的手,也不再微颤,虽凉但执,“女儿早早嫁人,这些年都在宫中度过,未能陪在母亲身边,承欢膝下,报答养育之恩,如今想来,十分愧悔……”
  华阳大长公主忍住心头恨意,“若早知当初,母亲定不会将你早早嫁出,还是嫁给那样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母亲一定会将你留在身边,好好地看着你长大,为你细细挑选一个真正的如意郎君……”
  心爱的女儿靠近她的怀中,就像小时候那般,依偎着她低道:“这些年,女儿一个人在宫中,常常思念母亲,盼着母亲来……”
  这些年,她忙于前朝之事,是疏忽了对淑音的关心,无暇常常入宫看她,华阳大长公主心中浮起愧意,温柔地搂着女儿道:“母亲也常常想你……”
  皇后轻道:“女儿常记起小的时候,父亲还在时,春日晴好时,我们一家人常往郊外踏青,女儿记得彤山脚下,有一大片桃林,花开得比皇家御苑都好,云蒸霞蔚一般,我们一家人坐在树下用宴,父亲饮酒微醺,豪气上涌,拔剑而歌,母亲在旁弹琴,女儿和明郎,在旁坐着笑看,真好……真好……”
  回想当年,华阳大长公主也忍不住有些眼红,她轻抚着女儿的肩背,话中的冷厉,也不自觉软了下去,柔声低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