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公主喜嫁-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是家中长辈不许,或是阴差阳错,还有些直接就把一切推给缘份。
  没有缘份。
  缘份这个东西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有好事的时候人们会说“这是有缘”。事情不顺的时候又会说什么“缘份未至”。好象有缘份这个万能万用的理由在,人本身就显得很无辜了,都是缘份的错,人没错。
  倘若“缘分”会说话,一定要替自己鸣冤的。
  幸好李峥没用那样的话来恶心她。
  可是……要是他象旁人一样,也许她就不会喜欢他,不会现在依旧惦记他了。
  坊市的这些买卖人正趁着年前赚最后一波钱,到了腊月二十四、二十五的时候,坊市就会骤然冷清下来。该回家的人赶回家乡,该采买置办的人,到这时候也都该买齐了,那会儿的坊市冷清的象鬼市,就算不封大门也没什么人来。
  这会儿街上正是热闹的时候,刘琰远远看见一家铺子门口全是人,挤挤挨挨的,不知道是做什么买卖的。
  等车慢慢的行到近前,刘琰也算是见过世面了,也被这店家的大手笔给震了一下。
  这店铺一共两层,从瓦檐处垂下了无数朵美丽的花朵,牡丹、芍药、茶花、杜鹃、桃花、虞美人……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来的,各个时节的鲜花汇成了一面花瀑从高处直垂下来,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这是……”连刘芳都看住了,半晌才喃喃的说:“这时节哪来如此多的花朵?”
  就连宫中也没有啊,一两样就算了,怎么可能让这么多不同时节的花在隆冬腊月同时盛开?
  “是绢花。”刘琰看到花的第一眼也想到了同样的事,随即她就明白过来这肯定不是真花。说起来宫中有时候也会拿纸花、绢花之类的妆点节庆,手法不新鲜,可是花这么多,这么美,还是头一回见。
  豆羹过去打听了,又费力的从人堆里挤出来,天气冷,他硬是挤出一头汗来:“回主子的话,这不是卖花的店,乃是一家珠宝斋,也兼卖胭脂水粉,在这一片很有名,叫做花想容。”
  “啊?”刘琰一面意外一面又觉得这不奇怪。
  一朵花才卖多少钱?去了布料、手工,店家只怕赚到手的并不多,哪有本钱盘下这么大的门面,又弄这么多花儿挂在外头吸引旁人的注意。
  珠宝这东西毕竟价钱不菲,这么多人挤在这儿,能进去挑捡买货的不过是少数,大多数人都是为了看这门前的花。
  “名字取的倒不俗,就不知道是不是衬得起这个名字了。”
  “公主要不要进去瞧瞧?”
  刘琰转头看了一眼刘芳。
  刘芳摇了摇头。
  脂粉也好,珠宝也好,她们姐妹都不缺。外卖的再好,与宫中内造的还是有不同。这些花儿虽美,但是看过也就足够了。
  “继续走吧。”
  一路上的店,生意都很不错。进进出出的人好象要把一年里想把的东西全攒在今天买到似的,处处都是人。
  刘琰忽然用力吸了两下鼻子。
  “怎么了?”
  刘芳生怕她是着凉了。
  可刘琰说:“三姐姐你没闻到吗?”
  “什么?”
  “香味啊。”
  刘芳还真没留意。不过刘琰这么一说,她也仔细的闻了闻。
  空气中有一股淡淡的甜香,若不仔细还真分辨不出来。
  “这跟前一定有卖糕点的。”
  刘琰才说完这句话,她们的车转过了街口,前面正是一家糕饼铺子,这里的人一点儿不比刚才那珍宝斋的少,几乎人人从店内出来都要提上几包糕点,这家店里飘逸出来的香甜气味儿格外浓厚诱人。
  刘琰中午本来是吃了饭的,一闻这甜味儿就开始馋糖了。
  “要不,咱们下去瞧瞧?”这回是刘芳先开口提议。
  刘琰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呢,等一回过神来立刻点头不迭:“好啊好啊,咱们买点儿好吃的回去,给父皇母后也尝尝。”
  本来她就想去了,这香味儿太勾人,拽得刘琰迈不动步,既然三姐姐也说要去,那刘琰当然不会反对。


第一百四十一章 糕饼
  点心铺里伙计忙得脚不沾地,前面柜上的取点心,称量,利索的拿纸包好,再用草绳一系,另一边柜上的伙计单管收钱,收了钱之后就给一根签子,不同的点心那就用不同的签子,倒也算是忙而不乱。不停的的有已经卖空了的罐子、木盘和竹箩被撤下去,然后再满头大汗的伙计再把满当当的点心搬到前头来。
  刘琰从马车里探出头,看得兴高采烈。
  “你快坐好。”刘芳没奈何,拖后着她往后拽。
  要不拉着她,她能从车窗子里窜出去。
  然后刘琰又要从荷包里掏银子。为着轻巧,今天出门里面连银珠子都没装,有几枚串起来的小金鱼。
  刘芳好气又好笑:“你快坐好吧,你那个不当钱花。”
  再说公主出门,谁往自己身上装银子的?还不都是身边的人管着这事儿。
  豆羹最机灵,他年纪又不大,穿着打扮说话举止都看不出是太监的样子。
  “主子要吃什么?”
  刘琰手一挥:“见样来两斤。”
  “可别。”刘芳赶紧说:“你看他们店门那儿招牌上写着几样,想必是店里最拿手的,就捡这几样买吧。”
  现在人这么多,豆羹真挤进去说全部都要,一样两斤,怕不是得让人当怪物打量,连带着她们的身份也会被揣测。
  虽然说皇上和皇后不禁着她们出宫,可也不能太招摇了,这里人又那么多,可别出点什么事。
  刘琰只能闷闷的坐回去。
  刘芳觉得好笑。
  有时候觉得她很懂事,有时候又觉得她还是跟小孩儿一样。
  本来是高高兴兴来买点心的,刘芳可不想她嘟着嘴生闷气回去,少不得要哄哄她。
  “这儿的点心再舍得下本钱,也没有宫里头用料精贵,尝个新鲜也就成了,多买几样已经够回去送人情的,你真要把这店里包圆了,让后头那些还排队的人空手而回吗?”
  刘琰却说:“好吃不好吃又不在用料是不是精贵,三姐你还记不记得,有年冬天咱们在炭盆上面架了个铁叉,然后把干饼、芋头什么的都放在上面烤热了吃。”
  刘芳怔了一下。
  刘琰要是不提,她真不太记得这事了。
  毕竟……是好几年前的事了。那会儿她们还都待在乡下。乡下的冬日又长又清冷,吃食也少,蒸好的饼放在灶台边一夜,就硬的象石头一样。她们待在屋子里没事做,把能找来的吃食都放在炉架上头烘烤。饼子外头烤成了焦黄色,脆生生的,里面也热了软了,吃起来特别香。
  为了抢最后一块儿饼子,姐俩儿还差点吵起来。
  烤的东西就是香,就是吃了口干,总想喝水。还有就是——炭灰沾了满手满身,连嘴角边都吃的一圈儿乌黑,等到吃完,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被对方花猫似的样子给逗乐了。
  后来进了京,进了宫里,什么好吃的没有?听说过的,没听说过的,天上飞的,山上跑的,水里游的,宫里应有尽有。
  那样寒酸的蒸饼,是再也到不了公主的面前了。
  “嗯,记得,挺好吃的。”刘芳说:“你要想吃,咱们回去再烤一回?”
  刘琰笑了:“那膳房的人不知道会说什么呢。桂圆也得吓着,别说炭火了,就连烛火她都不让我靠近,象是我随时能把自己烫着烧着了。”
  可不,刘芳过的也是这样的日子。虽然身边的人这样小心谨慎也会让她觉得烦躁,拘束,可是刘芳她们毕竟不是打从生下来就是公主,就是人上人。她们进宫之前,更多的是做为普通人生活着,也能理解身边宫人、太监们的小心。毕竟身边这些人的生死荣辱全系在她们身上,倘若象刘琰说的,真把手烫了,桂圆她们就可以一起去领罚了。倘若烫的严重一点儿,那……就更不好说了。
  虽然点心铺这里人极多,但是速度倒是不慢,不多时功夫豆羹就从里头出来了。
  刘琰中午明明吃饱了,可是在这铺子门口闻了半天甜香味儿,肚里馋虫早就熬不住了。豆羹把点心递上车,口齿伶俐的说:“这家铺子是老字号了,据说从他爷爷那一辈就是做点心的,当时不过是背个货箱走街串巷的,卖些散糖、散糕。后来攒下点钱盘了门面,到现在这生意已经做了快四十年了。这两样都是他们铺子的招牌,一个是元宝酥,一个是团圆饼,只要来的人都要买呢。”
  刘琰笑了:“这名儿起的真喜庆,怪不得这么多人要买呢。”
  哪怕没那么好吃,冲着这点心的名字,别人也愿意提个一斤半斤的回去。又是元宝,又是团圆的,都是吉利……眼下大过年的,大家既要团圆,又盼来年发财,可不要买这两样吗。
  “还有他们铺子今年新做的点心,这是如意鸳鸯糕,这个是满地金……”
  他这么一说,连刘芳都笑出声来。
  这铺子真是会起名啊。
  又是如意,又是鸳鸯,连满地金都出来了。
  她把那个满地金拿出来看,其实也就是酥饼,薄薄,烘成淡黄色,上面洒着芝麻粒,倒是粒粒金黄,所谓的满地金大概就是由此而来。
  刘芳咬了一口,这满地金满口芝麻香,味道倒是不错——不过跟宫里的芝麻饼相比,也差不了多少。大概为了能吃着更香,这做饼时用了不少芝麻油。芝麻油平时又被人叫香油,是够香的,平常人家可能吃着好,刘芳吃着觉得微微有点腻。
  刘琰倒是拿起了那如意鸳鸯糕。
  糕倒是做成如意的样子,鸳鸯在哪儿实在没有看出来。
  豆羹尽心尽力的又去跟人问了,回来说:“公主看这糕,红红绿绿的,不是有人常说红男绿女吗?那鸳鸯不也是红红绿绿的吗?这颜色多喜庆,多喜利啊。”
  原来是这么个鸳鸯。
  “走,咱们再到前头逛逛。”
  前头还有布庄,人也不少。有钱没钱,裁身衣裳过年。这一条街一直朝里走,就没见哪家生意不好的。


第一百四十二章 过年
  冯尚宫早起一推门,就被冻得打个了寒战。
  杜鹃赶紧拿了厚袄递了过来:“姑姑快披上,这两天可冷呢。”
  “是啊,也该冷了。”
  毕竟没有几天就要过年了。
  看来公主这个年,也要在幽禁中度过了。
  杜鹃替她提了热水来:“姑姑先梳洗,奴婢还有活计要做,回来姑姑洗好脸水盆就放在这儿,奴婢会来收拾的。”
  “不打紧,你有事就去做,难道我老得连盆水都端不动了?”
  换做以前那些会讨巧的宫人,肯定会借这个机会好好在冯尚宫面前表一表孝心,杜鹃一来小,二来没那么灵巧,冯尚宫这么一说,她就应了一声出去了。
  铜盆里水已经兑好了,伸手一试感觉微微烫手。
  这几天麓景轩的供给和前些日子又有不同。
  前些日子那用度真是捉襟见肘,连炭都得算着用。取暖就算能一省再省,大不了多穿些,穿厚些,缩在屋子里尽量少出去,可早晚洗漱总不能用凉水,白日里喝的茶水也不能省了去。冯尚宫年轻时候也做过一阵子管理帐目的工作,可好多年不用为钱财用度发愁了,这会儿逼的不得不重新捡起旧日里学过的本事,筹划着这些柴、炭、蜡、纸的数目,每日取用多少才能支撑过这一个月。
  数目小,算起来不难。
  可日子过起来是真难。
  冯尚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