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公主喜嫁-第3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一年多了,庄子不大,离京城大概也就三四十里地。因为庄子也没什么收成,当时安王府的人说不白借,庄子上产出、租佃这些都折银给我,我就应了。可是这几天京里出了事儿,我心里发慌,悄悄让人去庄子上看看,结果他们说庄子被封了,安王肯定没用庄子干什么好事。我,我真不是有心的,我也不知道他拿庄子干这个啊。”
  刘琰听明白了。
  刘芳对银钱看得比较重,这庄子说是借,不如说是赁出去了,安王府给的钱应该不算少。
  真是……天上掉馅饼这种事,世人都晓得不可信,但是轮到自己身上的时候,总是挣不脱一个贪字。
  她真的没去想过,安王要用庄子干什么?如果没什么缘故,人家干嘛许以重利?
  刘琰问:“三姐姐,你真的不知道安王府的人用那个庄子做什么吗?”
  刘芳猛地摇头:“我当然不知道了!”
  答得太快了,声音也太大了,反而听着不那么真实。
  “除了借庄子,还有没有别的事?”
  刘芳又一口咬定:“没什么旁的事。你也知道我这一年多生了孩子,事情多得很,外头的事情我也没精神去管啊。”
  真的吗?
  刘琰忽然想起来,刘芳这一年……过得可不怎么安静啊,隔三岔五的请客设宴,召了一帮子不知道什么人陪她热闹。
  之前刘琰没多想过,觉得她就象太医说的那样,产后性情有点不大稳,所以行事不似往常。
  但是现在安王事发,刘芳如果真的没有牵涉到这事里,她怕什么?
  她行为反常的这些时日,别是搅进什么是非里头了吧?
  刘芳又抓住了她的手:“四妹妹,你一定要帮我,我只是受人蒙蔽的,我也不知道内情,我真没有啊,你救救我,替我在父皇和母后那里说说好话。”
  刘琰心里生了怀疑,这件事情肯定就不能一口答应她。
  但是现在这情形,刘琰也不能断然回绝。
  “三姐姐,如果事情真的如你所说的那样,那你不用太担忧。和安王府有来往的人多了,他们府上添丁我还送了重礼呢,安王妃也到我府上来做过客,这都是普通的亲戚人情来往,这样的事情应该不会被追究的。”
  刘芳张口就说:“我能和你比吗?搁在身上没事,我不行啊。”


第六百零六章 书房
  桂圆在一旁都要气笑了。
  三公主这个时候跑过来,倒是真不拿自己当外人。但是打量她刚才说的话避重就轻,不尽不实,这是求人的态度?
  求人就该有求人的样子,两手空空,上下嘴唇一碰就要让人帮你,还是帮你那么为难的事,以前也没看出三公主这么不通人情世故啊?
  再说了,三公主最后那句话什么意思?阴阳怪气的,又酸又刻薄。
  这是来求人的?
  要换成是桂圆,肯定不会帮她。
  这样的人,你帮了她,她也不会感激你,反而视作理所当然,以后怕也不会改过迁善,说不定会有恃无恐,变本加厉呢。
  桂圆想,自家公主肯定也不会这么犯傻的。
  刘琰当然听出了刘芳的意思。
  这话里的不甘,不平,不忿,傻子才听不出来。
  但是刘琰不觉得自己欠她。
  说到底,刘琰一点儿也不欠刘芳。反倒是刘芳,要是没有曹皇后照管抚养,她小命儿早没了。更不要说象现在一样,封公主,招驸马,过得上现在这样的日子。
  就象以前小哥同她说过的一样,这世上的人大多数都只记仇不记恩,总会记得别人欠自己多少,而倘若自己欠了别人,那滋味儿多不好受,能还的也多半不想还,再狠一点儿,把债主弄死,那就一了百了。
  “三姐姐,你不用慌张,就你说的这件事,算不得多严重,只要你是真的不知道内情,是受人蒙蔽的,只要把话解释清楚就成了。我看,三姐姐你可以写封折子把事情说清楚,一份呈交给宗正,一份我可以帮你呈递给母后,话说清楚就好了。”
  “不能写!”刘芳象被针扎了一样:“这种事情……怎么能写在纸上?白纸黑字的,那不是给别人递了把柄?到时候不就成了罪证确凿了?”
  “这样啊……那我也没什么好办法,你回去再细想想,兴许能想出更好的办法。”刘琰站起身来:“我刚从宫里回来,实在太累,就不多留你了。桂圆,让人送三公主出去。”
  桂圆利索的答应了一声,行动特别麻利,直接召人进来“送客”,她自己才不会去送这位三公主。
  刘琰出门的时候刘芳还在后头喊她,刘琰就当没听见。
  银杏脚步匆匆迎了上来:“公主,晚膳已经备好了。”
  “知道了。驸马还在书房?”
  “是。”
  刘琰停下脚步想了想:“让人把晚膳送书房吧。”
  她有好些事儿想问问陆轶。
  公主府里的书房有三处。刘琰住的院子里有一间小书房,前院有一间大书房,花园深处的轩馆里还有一间书房。
  三间书房里,刘琰最喜欢花园里那间,景致美,又幽静,不管是夏天听雨还是冬天赏雪都是好去处。不过最常待的还是自己院子里那间,近便,舒服。前院的书房她也就来过那么一两回。
  这间书房因为不是她用的,她也没过问怎么收拾布置,所以……一进来就能感受到与公主府其他地方截然不同的另一种风格。
  除了书架,书案,书箱,纸笔等物,这间书房里就没有旁的了,简单的灰泥石砖地,素白的墙,梁与柱上的也都是黑漆。
  和陆轶这个人一样,不花哨,只要实用。
  “咱们在这儿用晚膳吧?还是到外头?”
  陆轶捂住着肚子站起来:“你不说我都忘了这回事,一提起来还真是饿,就摆在这边吧。对了,我听说三公主来过?”
  “已经打发走了。”刘琰坐了下来,接过陆轶递给她的汤匙,舀了一小口鱼汤喝。
  鱼汤很鲜,刘琰尝着里面应该放了些山楂,微有酸意,还解腥去腻:“她怎么和安王府的事儿扯上了?她说只是借了一个庄子出去,我看不象。”
  “嗯,三公主嘛……”陆轶舀鱼汤泡饭:“三公主可能是觉得,安王是嫡长子,名声也不错,性情也好,将来他成了太子,或是下一任皇上,可以当个不错的依靠,所以从她成亲开府之事,就和安王府时常往来,不过那个时候,她应该只是想提前结个善缘。”
  刘琰捧着汤碗都忘了喝了,追问:“后来呢?”
  “后来的事情不新鲜,有些事只要开了头,后面就由不得自己控制了。”
  刘琰点头。
  既在河边走,难免不湿鞋。
  “那她大概陷了多深?”
  “她嘛,安王有意太子位,她肯定知道的,这也是她巴望的事,想着将来可以背靠大树好乘凉,至于其他的她应该所知不多,安王也信不过她。”
  “那她……就算有错,也不严重?”
  陆轶让自家公主老婆的天真逗笑了,放下啃完的羊腿骨头,一面擦手一面说:“这错大不大,不在她自己。可轻可重,放过也成,要追究也可以追究。”
  刘琰有点儿明白了。
  “所以她才来找我求情?”
  陆轶给刘琰剥了个虾仁儿放她碗里:“快吃,要凉了。”
  刘琰把虾仁儿填嘴里,继续追问:“你还是给我句准话儿吧,她会不会落下什么罪名?”
  陆轶笑了:“这个我说了也不算哪,我这官卑职小,人微言轻的,上哪儿能定夺这样的大事。”
  刘琰瞅他,陆轶摆手:“好好好,我说,应该不会。”
  只有这么一句话刘琰可不满意,陆轶这会儿也擦净了手,详细的跟刘琰解释:“你觉得皇上会和她计较吗?”
  刘琰想了想,摇了摇头:“应该是不至于,刘纹被送到慈恩寺,那也是因为她有害人之举。”而且她害的不是旁人,就是刘琰自己,所以父皇母后才不会轻易放过。
  刘芳这事儿,其实说起来也就是她糊涂,自以为自己是在找登天梯,其实却是一条下坡路。
  安王干过的那些事她可能知道那么一些,但她肯定没那个胆子参予,这一点刘琰了解。
  她想投机,但肯定不敢冒杀头的风险。
  陆轶问:“你想帮她?”
  刘琰摇头:“不帮,我也就是好奇问问。”
  凭什么她一定要帮呢?做了的事就得自己担着,但愿刘芳吃一堑长一智吧。如果她以后能学聪明些,本本分分的过日子,那当然好。如果她还是一直糊涂着,那旁人也管不了。


第六百零七章 安王
  安王的事尘埃落定。
  至少表面上尘埃落定了。
  安王被削了王爵,羁押于晨安里,安王府的其他人,包括安王妃、一嫡一庶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都还可以于安王府内居住。
  说真的,如果不是安王出这事,刘琰都不知道晨安里这个地方。
  说起来也算是宫苑的一部分,不过和刘琰曾经住过的东苑不一样,西苑曾遭火焚,早已经荒弃,刘琰曾经去那一带骑过马,感觉那里就是一片荒芜,仅有那么几间破败宫室还立在那里,也已经摇摇欲坠。
  安王关在了那里,怕是这辈子出不来了。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安王,还有安王这一脉,跟那个高高在上的位置是无缘了。
  落马的人不值得关注,值得注意的是现在留下的。
  没有安王,皇上还有三个儿子呢。
  刘琰说是不管,不问,还是向陆轶打听过,安王在晨安里日子过得如何。
  “衣食无忧,可以看书,作画……日子不会太难过。”
  刘琰又一次经过东苑附近的时候,掀开车帘往外看过。
  晨安里就那么几间旧宫院,远远近近都没有人家,那几间旧院子看起来孤零零的。
  象陆轶说的,安王现在的日子衣食无忧,不过……他只能困在院子里头,一天天,一年年,大概到死也不可能再出来。
  如果说近来有什么好消息,那么三皇兄回京,应该算得是一件好事了。
  他一走就没了踪影,偶尔会带封信回来,刘琰有时候想起他,难免担忧。
  其实他这个时候回京,不是个好时候。
  换个会审时度势的人,这会儿最好还是避避风头,躲过这一阵急浪暗潮。
  但是三皇兄这个人……他从来就不会想那么多。
  这是他的好处。
  以前刘琰其实也不喜欢他这么莽,总闯祸,说话也冒冒失失,明明没有坏心,却总是不办好事。
  现在她觉得……其实三皇兄这点儿毛病不算什么,起码比要杀父杀弟杀妹杀妻杀女儿的人要强多了。三皇兄其实心一点儿也不狠,萧氏偷人,他都留了她的性命。
  但刘琰其实不太希望他这样。
  连刘琰都长大了,知道趋吉避凶,知道明哲保身,三哥还是老样子,这怎么能行呢?
  以后的京城里,宫里,只怕不会太平。
  刘琰不希望三皇兄他也被卷进来,不管是他害了别人,还是别人害了他,刘琰都不想见到。
  但是……他也确实出去很久了。
  久到他儿子都忘了自己还有个爹了。
  要说刘岙这孩子,心是够大的,这一点儿很象他爹。娘没了,爹也走了,又从宫外搬进宫里住,他适应特别快,完全不象旁的孩子那样,离了爹娘,离了熟悉的地方,得闹腾好久才行。
  他吃得香睡得沉,每天玩玩闹闹过的好不快活,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