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撂脑后了。”
五公主一向这样,总看着别人的东西好,真弄到手了又只有两天的新鲜劲儿,过了兴头也就不当回事了,去年夏天的时候,针工局给大公主送料子,她看着眼馋,也要了不少去,就做了一身儿衣裳,其他的也不知道胡乱收到哪里去了,总之没见穿用。
“麓景轩的冯尚宫和白尚宫两个,听说这两年都发了笔暗财呢。”
五公主东西多,又乱,自己记不得也管不过来,还不都让人暗里掏摸去了。
桂圆也听说了,这本不是什么秘密,瞒上不瞒下的:“你出去了可别乱说。”
“姐姐放心,我在外面嘴紧着呢。”豆羹从碟子里取了一块凉糕,小心翼翼的咬了一口,是红豆馅儿的。桂圆说:“你要喜欢,这一盘子都端走吧,反正我们不吃。”
豆羹乐了:“那好,谢谢姐姐了,我就爱吃这个馅儿的。”
晚上洗过脚,银杏拿出药瓶来:“姐姐,我给你把药抹上吧?”
“又没破皮,不用了吧。”
“公主都说了,姐姐就用了吧。”
桂圆把腿抬起来,银杏用簪子挑了点药膏,匀匀的替她抹上一层,赶紧又把药瓶子盖紧。
今晚本来是桂圆值夜,刘琰让她去歇着,让莲子替了她。
银杏替她上完药,自己洗了手,把帐子放下,吹熄了灯,也脱衣躺下。
两人一时都没睡着,桂圆吸深了口气:“今天晚上这样闷,明天说不定有雨。”
“嗯,是闷。”银杏在想白天的事,想着想着就说出了声:“姐姐今天怎么去接扇子呢?让她摔碎了,也不关我们的事。”
在宫里头,不是说做得多就做得对了,有时候做得多了反而有错。就象今天,桂圆不去接扇子,这脚就踢不到她身上。至于五公主纠缠二公主,是吵是闹真不关她们的事。
“扇子嘛,到底是咱们公主送出去的啊。”
银杏咂咂嘴:“送出去了就不关咱们的事了。”
屋里静了一会儿,银杏问了一句在心里好久的话。
“为什么皇上不喜欢五公主呢?”
桂圆没应声,银杏也不是问她。
就是心里一直纳闷。
皇后不喜欢五公主那是自然的,皇上只有那么两个妃妾,还是早年间的事,现在白放着,空有名分,皇上不搭理她们,她们就象不存在一样,她们也没孩子。五公主的生母早早没了,现在宫里这些人都没有见过的,不过从五公主的长相上来看,应该是个美人。
可皇上那是亲爹啊,为什么对这个最小的、丧母的女儿也很冷淡呢?明明皇上很喜欢女孩子。结义兄弟的女儿可以收养,丧母的侄女儿也愿意接到宫中,前朝宗室女也给了公主名分,至于自家公主那就不用说了,嫡亲女儿,向来要星星不给月亮,幸好自家公主不是那等骄纵的性子,不然还不得作天作地。
五公主丧母,年纪又最小,按理说,皇上不是应该对她更心疼些吗?一般人家,不都是老小最得宠吗?
难道是皇后在中间……不不,皇后娘娘不是那样的人。宫里宫外,满京城里,这天底下都知道皇后娘娘宽厚贤惠。再说五公主又不是个男儿,要不了几年也就嫁出去了,碍不着事。
第四十八章 下雨
夜里果然就下起了雨,直到天亮也没有停。雨一下,这天儿顿时就凉下来,简直象是入了秋一样,桂圆穿着昨日的枣红半臂白绢裙出了门,让冷风一吹,顿时激凌凌打了个寒战,连忙回屋去添衣。
这添衣不是乱添的,宫女什么季节穿什么衣裳是有定规的,她也不过是把半臂换成交领衫。
至于刘琰,她不怕冷,伺候的人却怕她冷,真着了风寒,那就是她们伺候不周了。
所以刘琰也“被加衣”了。
长斗篷她死活不穿,李尚宫也没法子,只好退一步,取出两件短斗篷来。
“公主是穿白的,还是紫的?”
“紫的吧。”
这紫是很浅的紫,象是笼罩着暮色低垂时漫上来的轻烟,斗篷下缘绣着白芍药花,一朵。
桂圆怕公主不爱穿这些累赘的衣裳,忙过来凑上一句:“哟,这花蕊还是小珠子钉的呢,怪别致的。”
确实是很小的珠子钉起来的,这么小的珠子不值多少钱,串首饰都串不了。
可钉在衣裳上头还真好看。
“这斗篷什么时候送来的?”刘琰完全不记得。
李尚宫笑着说:“是春天的时候做的,和骑装一起送来的,公主当时看了一眼就让收起来了。”
银杏把那件白色的斗篷举起来。这件斗篷上没有绣花,但是迎着光却能看出上面深浅明暗交织的竹叶暗纹,今天是阴雨天,想必在太阳下才更能看出妙处。
“今天这雨看来一时也停不了,不如把箱子理一理,看看这一季还有多少没上身的衣裳,不然过了这一季就穿不得了,多可惜。”
下着雨,到处湿答答的,这天气公主最好是别出去。
李尚宫从来到安和宫的头一天,就发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宏愿。
希望能把四公主这脾气给扳一扳,别成天跟个假小子似的,没个安静时候。
后来嘛,现实让李尚宫学会变通。
人的脾性没那么容易改的,尤其是千娇万贵的公主,愿意宠着、捧着她的人多的是,李尚宫再大本事,也没法儿跟这么多人的掰腕子。
退一步,她现在指望着,让公主在人前学会装一装样子,博个贞静的好名声就行,至于人前人后保持一致,那难度实在太大了。
比如今天这样的天气,李尚宫就不明白了,这样的天气外头有什么好耍?衣裳会淋湿,鞋子会踩泥,湿衣裳湿鞋子那种又冷又滑又黏腻的感觉,让人极不舒服。
老老实实待在殿室中,点一炉香,看书、写字、弹琴,玩点什么安静的玩意儿不好吗?象别的姑娘那样,挑拣穿戴,调弄脂粉,这才有个公主的样子嘛。
一声令下,安和宫里的宫女太监们都忙碌起来,一个又一个衣箱被打开,各式衣裳把正殿和东西侧殿铺得满满当当。李尚宫捧着册子一样样念,每念到一样,就有宫女把所念的衣衫首饰捧过来让公主过目。
刘琰今天是结结实实吃了一惊。
她没想到自己居然有这么多的东西,殿内都铺满了也摆不下,据桂圆说,还有数口箱子没有打开。
这些衣裳,哪怕一天换一件也穿不过来,各式各样的绢纱绫罗,深浅深的缤纷颜色。它们是什么时候送到安和宫来的,刘琰一点儿都不记得了。这些罗裳铺陈得整个殿中都是。不是没见过华服,是没见过这么多的衣裳衫裙全铺在眼前,象是天上才有的云霞,雨天阴暗的宫室都被映亮了。
一个女子,能拥有这么多锦衣华裳,这辈子还有什么不满足呢?
桂圆却没有公主的脸上看到满足或是喜色。
她托着腮坐在那里,神情有点迷惘,象是没睡够的模样。
桂圆猜着,公主这是都不喜欢?不满意?
她猜错了方向。
刘琰不是不满足,她只是忽然间才感觉到,自己真的是个公主,她拥有的这一切是多么奢侈靡费。
小时候的事情她有的还能记得。恍惚有一年,忘了是四岁还是五岁的时候,舅母给她裁了一件新袄子,红底子,上面有姜黄色的小花。可她穿出去头一天就沾了雪泥,舅母晚上连夜替她洗了在炉边烘干好让她第二天还能穿上。那年舅母、大表姐她们都没有做新衣,大表姐的旧袄不合身了,又接了一截袖子继续穿。
而现在呢?去年入冬的时候,她光是各种裘皮毛料衣裳做了好几箱,再也不怕跌倒沾脏沾湿衣裳了。
但是她能记住的,还是那年舅母给她做的那件红色花棉袄。
安和宫这么清点东西的时候,三公主差人来安和宫送东西。怕因为昨天琴课上的事情刘琰不高兴,让人送了两本画册子过来给她解闷。送东西来的两个宫女在廊下收了伞等通禀,过了片刻里面说让进去。
结果到了殿门口两人都愣了。
这一殿的华裳如真似幻,两人眼睛都不够使,看不过来了,也不知道从哪下脚,站在殿门口不敢进。
等她们送完东西回了话,刘琰给了赏,两人出了安和宫,都没回过神来。
“哎哟哟,安和宫这是整的哪一出?人家是逢着晴天晾衣裳吹风,这大下雨天的,安和宫怎么折腾起这些来了?倒不怕沾了潮气会长霉。”
另一个说:“下雨天闲着没事呗,权做是玩了。”
两人心里都有个想法,但都没有说出口。
虽然都是公主,但成色不一样啊。走一趟安和宫,真开眼界了。那么些好布料好衣裳,肯定不单是公主的份例。宫里不说,外头的孝敬馈赠就不少了。今天国舅夫人送几件,明天又有人进上几件,过节送、生辰送、有喜事送,没事还送,其他公主哪有这份儿殊荣?连带着安和宫的宫人太监也比旁人有体面。
真是羡慕不来。
中午的时候,宜兰殿也来了人,皇后给几位公主赏了菜。给安和宫的是四样菜,酥鱼、樱桃肉、酱鸡丁和糖渍鲜果子。来送菜的宫女也被安和宫里的情形惊着了,回去一五一十的报给了大宫女英罗。
曹皇后知道了只是一笑。
下雨天别人能躲清闲,她这里事情还是一样繁杂。
英罗一面替皇后捶腿,一面在心里盘算。
这离二皇子成亲的日子可不远了,又是一桩大事。
第四十九章 失踪
“娘娘,这是二皇子殿下托人送来的经文……说殿下他从进了寺庙以后就跪着一页一页抄的。”
二皇子自己也是心急。婚期将近,他还被关在寺庙里反省!
曹皇后看了一眼,随手放在一旁。
英罗轻声说:“娘娘,二殿下这次应该真的知错了,这些经文确实是他一个字一个字跪着抄的,绝不会欺瞒皇上和娘娘。”
“我知道,经文肯定是抄的很用心很工整的。”
是不是真的改过,跟抄不抄经文有多大关系?曹皇后了解这个儿子,他是不会认为自己有错的,即使错了那也是旁人的错。经文抄得用心,那都是抄给皇上和她看的。
经卷是为了早些从慈恩寺里出来才抄的,这八成也不是他自己的想法,而是旁人给他出的主意。如果曹皇后没料错,不光抄经,接下来只怕什么悔过书、思亲念恩之类的文书也会递上来。
当时让他去庙里思过,一是为了惩戒,更是为了让他能静静心,想一想以后该当如何做人做事。看来是白去了,他这心一点也不静。
那又有什么办法呢?以前也不是没有给过他学习历练的机会,可是刘坦从小就拈轻怕重,有好事自己先占上,有麻烦就头一缩,让别人去顶。
旁的事情做不好,可以从头来过。人手不堪用,可以撤换。
儿子生的不好,总不能塞回肚子里重新生一回。
曹皇后问:“宗正寺递条陈上来了吗?”
“一早递上来了。”宫女云罗近前一步,轻声回话:“宗正寺想请娘娘示下,迎亲时的规格、仪仗这些还都没敢定下。”
“知道了,晚上我会同皇上商量。”
宗正寺也是难。倘若有定例,那按定例走就行了。问题是二皇子前面没定例。
大皇子成亲的时候,皇上还没登基呢,那时候讲什么排场礼仪?无非热闹喜庆就可以了。到了二皇子这里,他算是皇上登基后第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