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公主喜嫁-第2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琰对这些没什么太大的兴趣,尤其是把一个人怎么塞进坛子里头的这把戏,就算是自小苦练的本事,那也肯定受罪。
  “点一出书听听吧。”刘琰随手指了一个:“就这个吧。”
  豆羹低头看了一眼,那一行五个字,他只认识一个,就是官字。要说别的字可以不认识,这个字他只认了一次就牢牢记住了,而且从此后就没有忘过,可不象旁的字,学了前头忘后头,下回换个地方再看见就不认识了。
  人家都说官字两张口吗,而且这两张口上面还有顶帽子罩着呢,那肯定是官帽啊。
  豆羹下去点了这一回书,给了赏钱,等台子上那人下去,再上来的先生就是说这一回书的。
  豆羹守在公主身边儿听的津津有味儿。
  原来这是个县官儿断案的故事。其实也不能算是断案,因为这不是旁人来告状,他也没有坐公堂。是他有一次出门,看见街头有人发生了争执,上前去给人评断是非的事情,勉强也算是断案吧,其中还穿插着寡妇骂街,赖汉撒泼等等笑料,大堂里那些人听着也时不时发出笑声。
  不过真断案的故事,大家真未必爱听,这种有乐子有悬念的市井俚俗,才是多数人喜闻乐见的。
  县官最后评断,赖汉是攀污别人,而寡妇也是见财起意,最后将布匹归还给了外地来的商人。
  豆羹平时总是待在宫里,其实也很少听到外头这种讲书,他站在公主身后,也是一脸笑容。
  “你乐什么?我问你,要是这件丢布匹的案子让你来断,你能不能断得清?”
  刘琰问他,豆羹当然不敢搪塞,认真想了想才说:“奴婢应该也能断,因为这三个人里一看就只有布商才会有这么好的布嘛,寡妇和赖汉明显都是起了贪心才撒谎的,事情不难明白,只是这来龙去脉,各种证据……奴婢就说不清楚了。”
  “是啊,这就是难得之处。”
  刘琰让他多给一份儿赏,豆羹乐呵呵的跑上跑下,一点儿怨言都没有。
  他这会儿算是明白啦,怪不得那么多人都喜欢在茶楼消遣,一待一天都不带厌烦的,确实是个好地方啊,有得吃,有得喝,有乐子,若是二三熟人好友约着一起来,那就更好了。
  唔,现在他是出宫不方便。等将来啊,公主也有自己的府第,他到时候出门的机会可就多了,这儿他可以常来的嘛。


第三百七十三章 姜汤
  刘琰正在看窗外头。
  说起来不知道是不是有些可笑,她到京城几年了,可是京城到底是个什么样子?让她说,她都不大能说得上来,内城她还熟悉一些,外城她是一点都不熟。
  现在外头雨下得正紧,天色阴沉,街上已经没有什么人在行走了,偶尔有一两个经过,也都躲在伞下头步履匆匆。
  相比起来,内城更严整也更清静,毕竟住的不是王公显贵,就是朝中的官员。外城则更加热闹,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
  就说这条街,虽然因为下雨,雨幕中街道房舍都变成了铁灰色,显得十分清冷。许多店铺已经取下了幌子、青旗,有的店门已经半掩,可这里的热闹繁华不是内城可以相比的。没下雨的时候,这条街上一定是人来人往,川流不息。
  豆羹以为她看外头是急着回宫,轻声说:“公主不用着急,孔侍卫他们这会儿想必已经带着车马回来接咱们了,很快就到,不会误了回宫的时辰。”
  宫门下钥是有一定时辰的,过了时辰宫门可就叫不开了。不过这对公主来说不是什么大事儿,她在宫外头可以落脚的地方多得是,曹家、几位公主家都有专门留给她住的院落,哪怕她一年也不见得去一回,那些院子也有人天天洒扫打理着。
  刘琰没看到孔侍卫他们回来,不过倒看见有人从茶楼里出去。这人撑着一把纸伞,隐约能看见伞面上绘的片片竹叶。
  这人走出几步,停了下来,转身朝后望了一眼。
  隔着重重雨幕,刘琰也就能看见这人穿着一身书生们常穿的青布袍,年纪应该也不大,至于面容什么的,实在看不清楚。
  那人在原地停留了片刻,就转身向西去了。
  孔侍卫他们已经带着车马到了茶楼门外,孔侍卫他们撑着伞护着刘琰上车。
  车帘刚要放下,刘琰忽然看见一道熟悉的身影。
  豆羹也看见了,转过头来说:“公主,好象是陆参判。”
  陆轶站在街对面糕点铺子的屋檐下,朝她咧开嘴一笑。
  刘琰提高一点声音问他:“你怎么在这儿?”
  陆轶把手里的点心匣子举高一点儿让她看见:“没带雨具出门,困这儿了。”
  “上车吧,送你一程。”
  陆轶也不推辞,三步并作两步过来,十分利落的上车坐好。
  他头发有些湿,靴子上也沾了些泥水,不免在车里踩出几个印子。
  “唉,弄脏你的车了。”陆轶大大方方的说:“不然我把这点心送你赔罪吧。这家也是京城老字号了,我小时候就吃过他们家的果子,一直到现在味儿都没改。”
  刘琰没接点心,倒是好奇的问:“你这点心是买了要送谁?”
  总不能是他要自己吃的吧?
  就算他自己喜欢吃甜的,那也犯不上用这么好看的匣子装——怎么看这样的匣子也是送礼才用得上。
  “本来是想送人的,不过咱们先拆了尝尝也无妨。”
  匣子里是六样点心拼攒在一起的,刘琰尝了一块蜜饯,太甜,都有些齁得慌了。
  陆轶赶紧说:“那个是最甜的,赶紧喝口茶冲一冲。要不尝尝这个?这个不怎么甜。”
  刘琰摆摆手:“还是算了……你自个儿慢慢享用吧,我无福消受。”
  陆轶问:“公主怎么会在这儿?这天都要黑了,再迟一会儿宫门该下钥了。”
  “骑马回来,被大雨困在这儿了。”刘琰一句话带过:“倒是你怎么在这里?”
  “我也在这儿避了会儿雨,看天色不早了想回去。”陆轶说的一本正经:“刚才我就在茶楼里,喝了两壶茶,听了一段书和两首小调,早知道公主也在,我应该去混点好茶好点心。”
  “刚才你也在茶楼里?”
  这倒是巧了。
  “我就坐在大堂靠东面街口的位置上。”
  刘琰她们应该是从西面那边的门进来的,怪不得没有碰上面。
  有个人作伴,谈谈说说的,路程似乎也变短了。外头孔侍卫说:“公主,已经到会安坊了。”
  刘琰点了点头。
  “你住处应该是在这附近吧?还是你要去三姐姐府上?”
  刘琰知道陆轶和赵磊交好,三公主府他也是常常进出的,听说他住赵磊那儿日子比回他自己的住处还多。
  父皇早就赏赐过他一个宅子,只是陆轶光棍一条,那个宅子里除了一个看门的,别的下人一个没有,他也没妻儿,那宅子真不能算做是个家。毕竟有家人在的地方才算是家,没有家人空落落的院子,那什么也不是。
  “前头路边把我放下就成。”
  “就在这儿?”刘琰掀开车帘往外看了一眼。
  天已经全黑了,雨势还没见小:“路怕是难走,送你到门口吧。”
  陆轶推辞了她的好意:“公主还是早些回去,免得娘娘担心。这儿巷子进去我就到了,公主借我一把伞就成。”
  天儿确实不早了,刘琰让人取了一把伞,又给他一盏油纸的灯笼照亮,陆轶撑着伞提着灯,在路边同她道别:“今天不巧了,下回公主要得闲儿,还请来寒舍坐坐。”
  “成,那下回见。”
  她的车已经驶出一段距离,刘琰再往回看的时候人,那盏灯笼的亮光还在路旁。
  回去以后曹皇后打发人来给问了一声,还遣了一个太医过来,倒不是担心旁的,就是怕刘琰淋雨着了风寒。倒是李尚宫不放心,难免多劝了几句:“公主下回出游还是不要一个人跑太远了,毕竟这天有不测风云,万一真落下病来,那受罪吃药的滋味儿可不好受,还要让皇上和皇后娘娘担心。”
  刘琰对着姜汤,一张脸都皱起来了。
  她可不喜欢姜味儿了,这姜汤还熬的这么浓,哪怕再放糖,那股辣味儿依旧冲得人眼都要睁不开了。
  她觉得自己根本没淋几滴雨,顶多就是今天的风冷了些,大了些。
  可是李尚宫她们在一旁虎视眈眈,太医也还没走呢,瞧那架势,是等着她用了姜汤,好去宜兰殿复命。


第三百七十四章 蜜饯
  姜汤难喝,不光是喝的时候辣,关键是喝下去之后不代表事儿就完了。这姜汤味儿太冲,一打嗝,一喘气儿,那股辣味儿就从喉咙里,鼻孔里直往外冒。人家说七窍都是通的,刘琰觉得眼睛也辣辣的,耳朵里似乎都能跑出姜味儿来。
  不过姜汤的效果立竿见影,一大碗姜汤灌下去,浑身发热,脖子后面都冒汗了。
  桂圆还从外面捧进来个点心匣子:“公主,这是今儿外头买的?”
  按桂圆她们的意思,当然不希望公主吃外头的东西。
  啊,陆轶忘了拿了。
  不过都已经拆开了,不管他原来想送谁,现在都送不了了。
  “外头铺子做的,你们平时怕也吃不着,都分一分尝个新鲜吧。”
  桂圆她们忙说:“多谢公主。”
  刘琰看她要把点心匣子抱出去,忽然说:“那个蜜饯留下吧。”
  桂圆应了一声,特意把蜜饯挑出来放在几上,她一点儿没多想,只以为公主是因为才喝了姜汤,想拿这个改改嘴里的味。
  刘琰拿了一颗蜜饯咬了口。
  还是甜,甜腻腻的。
  陆轶说他小时候就吃过这里的点心,没想到他小时候是这个口味儿?这么爱甜的一般都是姑娘家嘛。
  而且……
  刘琰捏着手里的半颗蜜饯,在烛光下,被糖腌透的果肉是金黄色,半透明的,有点晶莹,象打磨到一半的宝石。
  陆轶说他小时候就吃过这个,他小时候住京城啊?
  刘琰身边的大多数人,都和她一样,家中祖祖辈辈都和京城不沾边,然后改朝换代了,这些人才来到京城,然后都以京城人自居。
  陆轶不是这样吗?他幼年就在京城生活过?
  啊,对,以前好象是曾经听说过。虽然陆轶没有细讲过他的经历,但是他和赵磊是自幼就认识,两人交情莫逆,好得跟亲兄弟似的。赵磊祖父前朝就是高官,他自然是在京城生在京城长的,陆轶如果自幼和他就认识且熟悉,那陆轶也应该是京城本地人了。
  刘琰这才忽然想起一件事。
  陆轶很少提起自己的事,自己的过去,自己的家……大家也都知道他与父亲兄长近乎决裂,他也根本不回陆将军府,所以很少有人会在他面前提起这方面的事,更不会有意向他探问。
  以至于刘琰现在想起这个人,明明是个熟人,却发现对他的了解少之又少。
  别人了解的,都是他愿意让人了解的那么一点点,至于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在想什么,他要做什么,完全一无所知。
  刘琰把剩下的那个半个蜜饯塞到嘴里,一面皱着眉倒水喝来冲淡这甜味儿,一面有些不在意的想……
  陆轶小时候怎么会爱吃这些点心?他小时候什么样子?人总不会一生下来就这么难以捉摸的,他这样的城府是怎么历练出来的?
  刘琰没有琢磨太久,反正和他交好的是小哥,这事儿且轮不到她去操心,父皇既然重用他,那就说明他这人没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