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公主喜嫁-第1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来宜兰殿用晚膳的时候就说起这事。
  “你不要对她太宽和了,免得她过不了几天又骄狂起来。”
  曹皇后亲手给皇上盛了碗汤:“我知道了。不过我看她这次是真知道错了,想必以后行事一定会循规蹈矩,不会再行差踏错了。”
  “但愿吧。”皇上接了汤端在手上:“琰儿怎么样了?脚伤好些了没有?”
  “太医今天去换了药,说恢复的好,大概过个三五天就能试着下地了。”
  “他和琰儿说了没有?”
  “没提。”
  “那就别说。”皇上笑着说:“还是多养些日子更保险些。”
  曹皇后也是这个意思。
  就怕刘琰能下地了乱跑乱动,万一脚养不好落下毛病怎么办?
  四皇子的腿已经是他们夫妻俩的一块心病了,女儿可万万不能再栽在这上头。
  曹皇后晚膳一般用得不多,皇上吃得香,她就在一边陪着说话。
  “刺客的事有眉目了吗?”
  “嗯,已经下狱的那些人乱咬一通,不过,陆轶这孩子还是真顶用了,大理寺卿都夸他,说天生就象是吃这碗饭的,丁点儿蛛丝马迹都瞒不过他,那些人说的真话假话他也一眼就能分辨清楚,一个劲儿跟朕要人,说要让陆轶到大理寺去做事。”
  对于陆轶,曹皇后印象也很好。不止是因为这次他救了女儿,在这次行刺案之前曹皇后就挺欣赏这个年轻人。


第二百三十八章 闲话
  “那皇上是预备把他放在大理寺吗?”
  皇上略一沉吟了:“先放在大理寺历练历练吧。”
  听起来皇上对这个年轻人也很看重,既然说是暂时历练,那他将来的前途绝不会止步于大理寺这么一个地方。
  “今天说完了正事,倒还说起了一句题外话。”皇上说:“陆轶这小子,自己有家不回,到现在还和赵磊挤着,两个光棍儿住在一块。以前嘛就随他们去,可是以后陆轶也是要为官的人了,哪能还继续寄住在别人家里,赵磊也要成亲了。”
  是的,两个原因里后一个更重要,赵磊要成亲了,到时候成了驸马,他自己都不会再住在自家老宅子里,那陆轶再继续住着,怎么也有点说不过去。
  可是皇上与曹皇后也都知道陆轶为什么不回自己家。
  说到底,当年他生母惨死,他心中对父亲的芥蒂无法消除,陆家他是绝对不回去的。
  “那皇上的意思呢?”
  “朕给他赏了个宅子,不大,不过位置倒还好,他一个人,就算给他栋大宅子他也用不上。”
  曹皇后一笑:“那臣妾猜猜,八成皇上赏的宅子就在云官坊一带吧?”
  大理寺就靠近云官坊,皇上既然想叫他在那儿当差,就不可能给他个住处离上差的地方十几二十里地的,自然是越近便越好。
  “虽不中亦不远,朕起先也是想的云官坊,陆轶自己说,其实他不习惯住在太冷清的地方,习惯住热闹些,再说,他习惯了同三教九流的人来往打交道,住在云官坊其实很不方便。所以朕后来给他一个”
  这倒是,曹皇后也有所耳闻,陆轶这个人人脉是很广的,上到皇亲国戚,下到乞丐地痞就没有他不认识的人,而且和他打交道的人也很少有说他不好的。
  不要觉得只有会读书或是能打仗的才叫人才,陆轶这样的同样是少有的人才了。有句俗话说人情练达即文章,纸上文章好做,人情文章却没有哪个师父能手把手的教会你。不为别的,纸笔是死的,由得人怎么写都行。可人情啊,世上千千万万的人,没有哪两个是完全一样的,对甲说的话对乙不管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思打算。
  所以皇上和曹皇后都觉得陆轶人才难得。
  如果他已经四五十岁,有这份儿老成不算什么,可问题是他才二十多岁,只能说这人的天赋千奇百怪,陆轶就是天生有这个本事。
  用过晚膳,皇上和曹皇后固定会在宜兰殿的花园里走一走,舒散舒散筋骨也可以消食。这是一位老太医两年前给皇上进言的。皇上也好,皇后也好,养尊处优的,自己活动身子的时间很少,所以每天晚膳能多走几步也很好。皇上雷打不动每天陪着皇后这么走一走,两人可以说说话交交心,感觉走完之后,白天的疲累烦闷都抒散了不少。
  曹皇后说起了刘雨:“今天来请安,看来懂事了不少,只是人瘦得厉害,没以前那么有精神了。”
  学乖了。但是学乖这件事可不象说起来这么轻飘飘的这么简单,不吃足了苦,人怎么会学乖呢?
  曹皇后对此感触很深。以前刘雨那多神气啊,走到哪儿那头都抬得高高的,象只趾高气昂的小公鸡一样。
  现在她和别的熟读闺范女则的姑娘看起来一样了,垂着头,垂着视线,不主动开口说话,举止合规,进退有度,今天那身儿衣裳,看着不象穿在身上,象是挂在身上的一样。
  “嗯,这两年还得你多费心看顾些。”
  皇上的言下之意,等过两年嫁出去了曹皇后就不必费这个心了。
  他对这个女儿就是这样不上心,哪怕到现在他已经不把曾经的崔嫔和崔家放在心上了,但是对这个女儿还是不在意。
  曹皇后对此能说什么呢?
  难道女儿出嫁了就不用管了吗?
  这肯定不是啊,就算是现在已经嫁出去的福玉公主、熙玉公主,曹皇后就能完全不闻不问了?那肯定不是啊。
  不说她们,如果刘琰嫁出去了,皇上也能当是泼出去一盆水?
  快打住吧,皇上话里话外那意思,恨不得自己亲闺女一辈子不出嫁才好,要是能招赘让驸马一起住进宫那也不错。
  这就是明晃晃实打实的偏心。
  可曹皇后能说什么呢?难道自己就不偏心了?毕竟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当时生她时条件不那么好,生下来曹皇后也没有多少奶水喂她,别家的孩子一身奶膘,一动起来身上的肉都乱晃悠,自家这个就显得脑袋大了,后来又干脆把孩子放在了曹家几年……一直到现在想起曹皇后还是觉得亏待了女儿。
  女儿不比儿子,曹皇后其实有个想法跟皇上差不多。
  女儿就是嫁出去了,也要放眼跟前看着,免得她受了委屈无处诉,驸马呢,更得要千挑万选,一定要找个适合的。
  可就是这一样最不好办。
  其他的,比如府邸,嫁妆,庄田,人手……这些都好办,哪怕明天公主就要出嫁,这些都不成问题。但只有驸马,这个花钱买不来,而且要找个合适的,绝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
  所以皇上常说人才难得啊。
  要曹皇后说,人才是难得,女婿更是难得啊。
  隔一天就是有课的日子,两位公主好久不碰面,这回算是又坐回了同一个屋子里头。
  刘雨向刘琰问了好,这才坐到自己那张桌上。
  跟着她来上课的是可晴,赶忙把公主要用的书本和笔墨摆好。
  曾经跟着来上课的绿翠、玉茹她们,现在都不见踪影了。现在的可晴一看和从前五公主身边的人不一样,她生得不算漂亮,看起来也不是机灵会来事儿的,看起来甚至有些木讷。
  程先生从来不迟到,也不会早到,准得好象她身上时刻背着个更漏一样,刘琰她们才坐好,程先生已经进来了。
  学生多了一个,程先生也什么都没说,就象刘雨只是告了两天假回来一样,从容自若的开始了今天的授课。


第二百三十九章 牡丹
  这一个半时辰过得很平稳,五公主一直安静的坐在那儿,静得几乎让人都忘了今天多了她这么个人。
  等到散学,刘琰要走的时候,刘雨从后面过来唤住了她。
  “四姐姐。”
  这一声称呼真是熟悉又陌生。
  刘雨总是不服她,这声姐姐也很少出口。
  刘琰站住脚转过头。
  刘雨走到近前,向这个她从来不服输不低头的四公主行了一礼:“多谢四姐姐前些时日的照应。”
  刘琰还了一礼:“姐妹之间不须客气。”
  刘琰也没有做什么,她没有为了五公主去向父皇母后求情,免她的禁足。她只是跟膳房和内宫监传了句话,让他们待五公主宽和些。
  毕竟是公主,是皇上的亲生女儿,不能任由奴婢折辱践踏。
  “四姐姐要回去了吗?”
  刘琰摇头:“今天天气好,我想出宫一趟,去看看大姐姐。对了,大姐姐生了个女儿,你还没有见过吧?要不要一道去?”
  刘雨点了点头,露出了从麓景轩解禁到现在的第一个笑容。
  刘芳也跟着一道来了,三位公主的车驾还没到福玉公主府门口,公主府的人早就眼尖的看到了,有人往前迎,有人快跑进府去报信儿,等她们下车时,孟驸马出来迎接她们了。
  孟驸马没跟去文山行宫,一心一意在家守着老婆孩子。大姐姐坐月子脸儿又吃圆了一圈,孟驸马不知道是不是也跟着沾了光,脸色白里透红,气色比以前好得多。
  刘芳笑着说:“这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啊。”
  孟驸马只是笑,福玉公主说:“不要急,你的喜事不也就在眼前了。”
  刘芳脸顿时红了:“大姐这胳膊肘朝外拐,只向着驸马了。”
  变化最大的不是当了爹娘的这两人,而是才出生不满一个月的娃娃。
  孟夫人给孩子取了个小名儿,叫琼姐儿。
  “她长大了好些啊!”刘琰震惊:“那天来看的时候她才那么点儿大。”刘琰比划了一下:“这才几天怎么长了这么多肉?”
  福玉公主笑着说:“小孩子嘛,落地都是见风就长的,从现在到半岁,长得最快了,简直一天一个样子。”所以隔个几天再来看,就觉得大变样了,简直象是换了个人似的。
  “嗯,现在觉得她长得象姐夫多些。”刘琰看看琼姐,再看看孟驸马。
  眉眼,脸庞,看着都更象孟驸马。
  说起这个,孟驸马也是乐得合不拢嘴:“是,我也是越看越象。都说闺女象爹,果然不假。”
  “可明明大姐姐受了那么大罪,为什么孩子不多象她些呢?”
  福玉公主只是笑。
  其实也觉得孩子象丈夫很好啊,她一直觉得自己长得不出众,驸马品貌更好,孩子象他那是好事,尤其是姑娘家,那长大一定是个美人儿,哪怕是男孩子,生得俊秀些也是好事啊。
  孟驸马却觉得刘琰这话问得对,连连点头说:“是,以后多生两个,下头的弟弟妹妹一定会多象福玉一些的。”
  说的好象孩子长什么样能听凭大人来安排似的。
  连一直不作声的刘雨也跟着笑了。
  她带了一份儿见面礼来,福玉公主也笑着收下了。
  刘雨站在靠后一些地方,刘琰她们说话时刘雨都没出声,她在打量这个白胖胖的娃娃。这孩子才睡醒,吃饱了肚子,这会儿难得的清醒着,一双眼睛又大又圆,亮亮的,别提多干净了,就象才用水洗过一样黑白分明的。
  不,比水洗过还干净,一点尘埃阴霾都没有。
  这会儿福玉公主正跟刘芳说怎么修缮她那座公主府的事。
  “……不要一开始就把院子屋子都填得满满当当的,可能空着看着不是太好看,但是住进去之后你就会发现还是有很多小地方得改动。比如我要去花园,如果院子东边没有那个角门,就得绕一大圈儿了。还有,这有了孩子,孩子安置在哪儿也是有讲究的……”
  这都是福玉公主作为过来人的经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