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细想想赵语熙说的话句句有道理,除此之外也没有什么旁的理由能解释刘毓的所作所为了。
刘琰不乐意提起刘毓来:“看见她了?”
“是,她刚才好象就在咱们车后面,奴婢应该没有看错。
“现在呢?
“这会儿倒是不见了。”
多半她们刚才路过溱王府的时候碰巧遇上了,刘琰不想多提她,说:“知道了。”
第一百八十六章 宅子
“公主请看,这书房后边儿的小花园还算别致吧?您瞧,若是写字累了,推开窗子从这儿看出去,这合欢树亭亭如盖,花儿能开许久,那花香随着风吹进屋里来,何等风雅……”
刘琰忍着笑:“好了,我们自己瞧瞧,你先退下吧。”
领路的中年太监很不甘心,可公主已经发话,他不能赖着不走。
这人一走,桂圆就乐了:“这人是匠作那么个冷衙门的,怕是没怎么见过贵人,想巴结也巴结不到点子上。要是这府里住个皇子、王爷的,夸夸书房也就罢了,要住的是公主,使劲儿的夸书房有什么用?”
刘琰笑得弯下了腰:“不打紧,将来驸马想来是用得上的。”
瞅着刘芳又要瞪眼,刘琰见好就收,笑嘻嘻地说:“走走走,我们去看看别处。”
这处宅子确实小了点儿,花园当然更不能跟福玉公主府相比,但是奢侈精致却胜出一筹。
“这梁上的彩画都过了这许多年,看着依旧活灵活现的,瞧这燕子,还有这牡丹花儿,当时必定是花了大力气的。”
刘芳点头:“画的确实好,不象普通匠人手笔。这边花园虽然不大,可是这些花木湖石显然也是精心巧思布置的,再稍一拾掇,想必比现在还要美得多。”
别的不说,刘琰觉得这花园里的花木确实别具匠心,人家的海棠花或植于庭院,或栽在窗前,这家的海棠却种在花墙一侧,花枝从乌瓦墙头蔓过来,仿佛美人舒展开了一片云袖,翩翩抛过墙来,让人忍不住想要绕到花墙另一侧好能看清花树的全貌。
看得出来匠作的人已经尽力将这里修整过了,不过有的花树还没顾上修剪,檐瓦残损的地方还没有换掉,这乍看之下精致奢华的一座府邸,细细看来,还是处处都有着岁月留下的痕迹。
“这儿也挺好的。”站在假山上的小亭子里,刘芳左右张望:“哪边是福玉公主府?”
太监朝西北方向一指:“应该是在那边儿,要从正门绕过去,就要远些,要从这府里的角门出去,进福玉公主府的后门,就近得多。”
“有多近?”
“约摸一盏茶时分吧。”
“那是挺近的。”
刘琰笑着说:“要是住这儿,去大姐姐那儿串门倒方便。”
两人说着话,打算去看第二处地方,宫女们小心翼翼扶着公主从假山上下来,豆羹已经一溜小跑去吩咐预备车马。
刚才他们出宫的时候,随从护卫的侍卫领头的是周靖海,豆羹看着个穿宝蓝锦袍的背影,出声唤:“周侍……”
那人一转头,豆羹十分错愕,赶紧行礼:“林大人?您怎么这会儿过来了?”
林夙这会儿很得皇上看重,身上差事忙得很,轻易不大见得着他,乍一在这儿见着林夙,豆羹很是意外。
“公主们要在外头待一天,四皇子殿下不太放心,正好我今天没什么事,就过来照看一二。”
豆羹笑了:“那赶情好,不过林大人这么忙的人给公主做随侍,这岂不是杀鸡用牛刀了?”
“行了,你这书不爱读,用起典故来也不恰当。”林夙问:“公主们要走了?”
“是,打算去荣英坊那边的宅子看看,林大人吩咐外头预备车马吧。”
刘琰她们出来时见着林夙也是意外,又问了一遍缘由,刘琰还笑着问:“林统领,听说你的亲事也定下来了?几时请我们喝一杯喜酒啊?”
林夙被问到这个也很坦然,大大方方的说:“公主们倘若有空肯赏脸那再好不过,亲事定在今年年底了。”
“新娘子是哪一家的啊?”
刘琰这是明知故问了,毛德前日来的时候就同她说了,她就是觉得林夙总这么四平八稳的样子有点看不过眼,明明也是才二十来岁的人,说话行事象个小老头儿一样。
这回林夙不陪着她们扯闲话了,往车边退了一步:“公主请上车吧。”
太监摆上脚凳,刘琰踩着脚凳上了车,刘芳也紧随其后。
不过桂圆倒是迟疑了一下。
她们出宫时,拉车的马是一匹棕红色健马,毛色油色,在阳光下看起来象是才出锅的糖炒栗子一样的色泽光亮,但是这匹马……怎么看着毛色有点发暗,不象是刚才那匹了。
也许是她记错了?
这么迟疑了片刻,桂圆也没有细究,今天赶得很,还有两处宅子要去看呢,可耽误不起。
反正有林夙这位副统领在,公主的安全应该无虞。
大家都知道这禁卫统领一职,正职那位窦大人已经年过五十,倒是德高望重,但是许多事务他已经无力料理,林夙这个副统领才是真正干活的那个。
第二处宅子和第一处相比,是稍稍远了些,但也没有远得太多。但这栋宅子刘琰不太喜欢。
要论年头,这宅子比第一处年头更久,一进门看见影壁,刘琰不是很喜欢上头雕刻的兽首吉纹。总觉得那兽首显得太凌厉了,认真说的话,倒是威势赫赫。可是这宅子是住人的地方,谁愿意天天一睁眼瞧见这个啊?
等再往里走,刘琰觉得这栋宅子太过方正了。
就是太方正了,连门阶旁的两盆万年青都栽在方方正正的石盆里。这宅子处处严整,多用石料而非其他宅子那样大多用的木料和青砖。
等看到后院还有个演武场,刘琰是彻底明白了。
这里以前的主人,多半是个武将,要么就是个爱武刀弄棒的人,整栋宅子硬梆梆冷冰冰,过于肃杀端方。
刘琰没看中。
倒不是说这儿很丑,而是觉得这里不象个住人的地方,倒象个办公差的衙门。
她和刘芳对望一眼,姐妹俩这一刻心意相通。
这儿不合适。
既然下了这个论断,那也不用再细看了。
“还没到正午,咱们要走的快些,还能赶得及在东边儿那宅子里用午膳,唔,要么咱们在外头用?”
在外头用,事情就多了,只怕还得清场,还得试膳,麻烦得多。
第一百八十七章 乡野
第二栋宅子别说二位公主没看中,就是跟来的人也都觉得怪别扭的。
豆羹说:“这宅子就不该建在城里,更何况是内城。奴婢还记得当年来京城的路上,见过差不多的这样的宅子,可人家那是为了防盗匪的,所以修的特别结实。”
如果把刚看的这宅子和第一栋相比,那第一栋就娇柔如江南美人,这一座粗豪似西北大汉。
让豆羹选,他也选头一座,一步一景,园子是仿着江南那边儿的样式修的,一早一晚的在园子里散散心,赏赏花,喂喂鱼,或是晴朗的月夜在假山上亭子里赏个月,用读书人的话说,把酒临风,心旷神怡什么的。
住在那样的地方人心情也好。
这一处就不行了,一抬头就看见高高的厚厚的墙头,园子里就戴了些松柏、冬青之类,连点儿花都没有。
等他们到了第三处,豆羹一进去就觉得这儿也不成。
地方确实大,也不算太旧,就是……不知道为什么,这儿显得格外荒凉,冷落。一进花园,迎面的桃花也显得十分枯瘦,细细的枝干挑着单弱的花朵,不知怎么就让人觉得十分凄凉。
匠作监的人在旁引路,边走边说:“这园子是很大的,凿了一大片水塘,栽了许多芦苇水蒲……喏,公主这边走。”
这会儿已经是春日,但旧年的芦苇蒲草并没有拔去,转过一片矮松,迎面就是一大片枯黄的芦苇,零零碎碎的芦花在风里乱飘乱飞,桂圆和春草两个赶紧把纱帷给两位公主戴上,生怕公主被这芦花迷了眼,更怕吸进口鼻里呛着。
“这……”刘琰站着没动,转头左右张望。
芦苇长得密,又高,站在这儿象是置身河滩旷野一般。
刘琰就这么怔怔的出了神。
这儿……就象是回到了乡下老家一样。
舅母家后头不远就有小河汊,河边生了不少芦苇,四月里,五月初,芦苇叶子还细窄,要挑那种肥宽的叶子掰下来,拿回去洗刷过,用热水烫过,好裹粽子吃。
大表兄还会用芦苇叶卷哨子,吹的可好听,他一吹,远近大小的孩子都凑过来听。这一手本事到现在刘琰也没学会。
嗯,表兄们还会在苇子荡里下篓子,捉鱼虾,捉泥鳅……
旁人怎么想刘琰不知道,可她却挺喜欢这片水塘的。
没有湖石,没有锦鲤,没有名贵的睡莲和芙蓉,可是却让她觉得亲切。
刘芳往前走了几步,就不好走了。这水塘边的路可能被水漫过,青石小径上很脏,快被泥尘埋没了。她脚上穿的可是新做的绣鞋,鞋面儿上绣着蝴蝶和兰花儿,丝线在日头下闪闪发亮。好看是很好看的,可是这丝线颜色娇,一被尘泥所污,就没法儿洗了。
“这儿挺有乡野意趣的。”刘芳说:“那边树上什么东西?”
小太监近前看了回来说:“公主,好象是野鸭子毛。”
“有这个倒不奇怪,这儿有这么一大片水,又安静,想来水禽在这儿日子挺好过的。”
三处都大略看过,刘琰这会儿也一步都不想走了。好些日子没走这么多路了,腿酸得很,脚也生疼。
豆羹赶紧一招手,让后头的人把软轿抬过来。
“公主这逛了大半日,去那前头亭子里歇一歇,顺便用午膳吧?”
伺候公主们坐上软轿,桂圆稍稍落后一步,问豆羹:“这宅子里有几口井?井水怎么样?”
“姐姐你只管放心,宅子是有井,可咱不敢让公主喝外头的水啊,水是从宫里带的,刚才我已经吩咐人从车上卸下来烧了,公主这边儿坐下,那边儿热茶点心就送上来,再等个一刻钟,午膳该热的也热好了,该凉着吃的也都齐备,另外我让人抬了两架屏风,虽然是这宅子里的旧东西,不过肯定已经擦洗干净了。”
桂圆笑着点头:“你做事是越来越妥贴了。”
豆羹乐呵呵地说:“这都是桂圆姐姐教得好。”
他们这些人忙前忙后,不就为了公主出门玩的开心尽兴?要是出点什么小纰漏,就算公主不介意,那也是他们伺候不周,这一趟出门未免美中不足了。
好在桂圆担心的意外一件也没发生。公主胃口倒是还不错,吃了两个素油小饼,喝了一碗热乎乎的白菜汤。说是白菜汤,可其实里头又是鸡又是火腿的,膳房的人可没少下功夫,做好了盛在食盒里带出来,进膳的时候一热就成了,味道鲜得不得了,跟刚做好时味道一模一样。
回去的车上刘琰就摇摇晃晃的打起了瞌睡,她强撑着不让自己睡着,和刘芳挤在一块儿小声说话。
“三姐,你中意哪一处?我看着,好象还是第一处好……”
刘芳把薄毡搭在她腿上:“我瞧着都挺好。”
刘琰眼睛都睁不开了,迷迷糊糊的说:“那赶情好,你回头跟母后说,三个你都要了……”
刘芳也让她逗乐了:“成啊,我回头就去要,母后要是问我怎么这么贪心,我就说你是撺掇的。”
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