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初晴突然想起那一晚,在驿馆里,那个人拥她入怀的人,在她耳边许下的也是这样的誓言,他要亲手为她戴上皇后的凤冠,他要让她成为天底下最幸福的新娘。
而这个承诺对她来说是那么遥远,她要的是一生一世的相守。现在她渐渐明白了,若他不能登上权力的峰顶,不能手刃仇人,生命就没有幸福可言,他不幸福,又如何给她幸福?
仿佛有针尖刺在心上,伤感肆无忌惮的蔓延开。眼前这样英俊的脸孔有一瞬间变得分外模糊,只因为想到他,她的心就会痛,世界都变成一片荒芜。她本不该将这个人的话放在心上,只因为一句熟悉的承诺,心就被刺得鲜血淋淋,千疮百孔。
她勾起嘴角,笑得有些苦涩,“看来王子对秦王信心十足,特来将你的想法告诉我,并不是征求我的同意,只是要让我有心理准备。”
野利允赫眼中生出一丝挫败的落寞,看着她的眼神依然灼热似火,一字字说;“我对公主的真心日月可鉴。”
初晴讽刺的笑了笑,“王子对权力的真心才是日月可鉴。”她不想和这个人多说,朝门口扬声道;“来人!”
两名侍卫出现在门口。 “送王子离开。”冷冷落下一句话,她拂袖而去。侍卫会执行她的命令,将野利允赫“请”出去。
容御也在这一天知道了裴府发生的事,并被皇帝召进皇宫。御书房里,他向皇帝行过礼后,皇帝开门见山的问;“裴家发生的事,你一定听说了。”
容御道;“儿臣已经听说了。”
“朕已经传过初晴,她说昨晚容珏找过她,容珏也求朕取消他和初晴的婚约。”皇帝意味深长的看着他,“昨晚容珏真的找过初晴?”
“是。”容御如实禀道;“儿臣只知九弟对初晴是这样说的。”
皇帝盯着他的眼睛,“朕只问你一句,洛初晴和容珏到底有没有私情?”
容御垂首道;“具体有没有儿臣也不知,九弟的确对儿臣提过想娶初晴为妻,这是几个月前的事,当时儿臣没答应,后来回京后,九弟就没对儿臣提过。”
皇帝微微皱眉,“你倒还向着他,难得你们兄弟竟也有同心的时候。”
容御笑了笑,“初晴可为父皇分忧,她只是我的义妹,十皇妹才是儿臣的至亲。”
皇帝满意地笑了笑,“多年相伴的感情也比不上血浓于水,你真是朕的好儿子。”
容御微笑道;“父皇,在嵩山的那些年,儿臣没有太多的时间管她,她要做什么,府上的侍卫下人都不敢违抗,她的性子难免骄纵了些。她只是生气野利王子在没征求她的同意的时候就向父皇提亲,父皇若要派她和亲,不如让野利王子多留些时日,给他们一点时间,让王子以真情打动她。”
皇帝扶须道;“她有你这个义兄,也是她的福分。”
容御道;“能为皇室分忧,也是她的福分。”
皇帝看着他,微笑说道;“你是朕的儿子里最成器的一个,不过你的年纪也不小了,该考虑娶个正妃了,朕在你这么大的时候,已经有几个子女了。”
容御看着皇帝,仿佛是第一次在这个人的脸上看到慈父该有的神情,也许他过去也用这样的眼神看过自己,如果有,那也只是遥远又少得可怜的瞬间,他已经完全没有印象了。他的心里生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不是感动,他只觉得这样的眼神让他十分不自在。
“儿臣还没找到合适的人。”
“什么样的人才算合适?”皇帝问。
“若说合适,红粉佳人数不胜数,只是儿臣必须挑出一个最好的,儿臣又着实挑不出来。”
“胃口还不小。”皇帝笑道;“那你就慢慢挑吧。”
容御笑了笑,这算是对他的试探么?不过过些时日,他就顾不上这些了。
夜幕四合。
皇后坐在镜前,宫女小心翼翼将满头的发饰一一取下。最后一支金钗取下,一头青丝如瀑布般落下。又有宫女双手端来一盆温水,小心翼翼为她卸妆。铅华洗尽,红颜依然美丽如斯,她定定看着镜中的自己,和二十年前比起来,到底是变了许多……
自从他死后,时间对她而言似乎已经没有了意义,可看到他的女儿,那种岁月如梭,物是人非的沧桑感竟变得强烈起来。
门外突然传来步履声,伴着宫人请安的声音,她知是那个人来了,缓缓站起,转身,眼前垂帘浮动,明黄色的身影已经走了进来,伟岸如斯。而她的心情却如同止水,没有一丝波澜。
“臣妾参见陛下。”她俯身行礼,皇帝上前亲手扶起她,她淡淡问;“今天不是初一也不是十五,陛下怎么来了?”
殿内的宫人都无声退了下去。皇帝似笑非笑的看着她,一只手臂还挽着她的,“朕来看皇后还要挑日子么?”
皇后轻叹,轻轻抽出手臂,“昨晚的这个时候,裴婉淑悬梁自尽,臣妾以为今晚不会来后宫,现在看来,是臣妾低估陛下了。”
皇帝走到床边坐下,“裴府出事,朕就不能来后宫,皇后也太重视这个亲家了。”
皇后勾起嘴角,眼底只是一片冰冷,“杀她的人,不是陛下么?”
“哦?”皇帝微微挑眉,“皇后何出此言?”
“如果臣妾说的没错,晋王离开公主府不久,裴婉淑就自尽了。秦王若要对裴婉淑下手,也要先摸清晋王的态度,他没那么多时间布局。裴婉淑又不会自杀,杀她的人,自然是陛下派去的。”
皇帝笑了笑,声音是事不关己跌云淡风轻,“你又如何知道裴婉淑不会自杀?皇后真是体恤臣子啊。”
皇后合了合眼睛,“裴文鉴怀疑的人却是秦王,不过等他想通后是否会怀疑陛下,臣妾就不知道了。”
皇帝笑道;“怀疑朕又如何,朕不在乎少一个忠臣,何况这个忠臣还是皇后的。”
“容楚天,”皇后冷冷看着他,“一国之君狭隘至此,真是可笑又可悲。”
皇帝站起来,走到她身边,“你是第一个在朕即位后还敢直呼朕名讳的人,”他轻轻捏起她的下巴,“不过朕不会罚你,不管你做什么,朕有生之年都不会伤你分毫。”
皇后用力挥开他的手,厌恶的转过头,皇帝定定看着她的侧脸,笑道;“皇后有一句话说错了,珏儿也有嫌疑,他有更多的时间,至于他到公主府对洛初晴说了什么,都是洛初晴的片面之词。但纵然如此,裴卿还是不会疑他,因为他信你。”
皇后转过头,“陛下既然认为他不会怀疑珏儿,又为何下此毒手?”
皇帝轻轻一笑,又叹息道;“朕只是觉得这场戏越来越有趣了,不是么?”
皇后摇了摇头,“你疯了。”
“朕在十年前就已经疯了。”他说完,伸臂拥上皇后的肩,“这些年你从不对朕虚以为蛇,这样很好,这才是真正的你。十年前,朕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而你在更早的时候,就已经错了,这样错下去,也未尝不好……”叹息间,他拥着皇后走到床边。
她咬唇不语,心里却发出阵阵苦笑……
皇帝取消了初晴和容珏的婚约。自从那天从皇宫回来,初晴一直呆在公主府闭门不出,野利允赫找过她一次,邀她一起外出游玩,被她不客气的回绝了。
这日,崔嫣到府上看她,崔嫣不知道她和容御的事,闲聊间提到裴家发生的事,带给她一个消息;
容御与裴婉茵在一起游湖时遇刺。
两个人都安然无恙,只是秦王与裴家小姐情投意合的流言已经在勋贵圈传开。
第51章 利用
初晴的心就像是一直无形的手死死攥住; 却努力不让这种窒息般的悲伤从眼中流露出来。她为自己到了一杯茶; 慢慢饮下; 放下茶杯后; 平静的说;“也许她的兄长裴晔和秦王是好友,她和秦王只是颇有交情; 远远算不上情投意合。”
“也是奇怪; 秦王一直在嵩山,回京不到两个月; 他们兄妹和秦王哪来的交情?爱侣也好,朋友也好,堂妹过世没几天,她还有心情与别人游湖; 真是好兴致。”崔嫣的话里带着不加掩饰的讽刺。
初晴见她露出不屑之色,便说;“你好像不太喜欢裴婉茵。”
崔嫣轻哼一声,“你是不知道,裴婉茵就是这种人,在你面前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看了皇室宗亲就换了一副阿谀奉承的嘴脸,两年前我到安乐公主府上参加赏菊宴,她拉着我和她作诗; 她是京城第一才女; 我自然不如她,她还将我们写的诗给安乐公主的驸马看,驸马不知道哪首诗是我写的; 当着众人的面说我的诗远不如她,真是丢死人了。”
“安乐公主的驸马?”初晴颇为诧异,她只知安乐公主是皇帝的七公主,却不知她的驸马是何许人也。
“安乐公主的驸马就是清廷伯之子,十五岁就中了状元,可全京城头号才子。”
京城里的皇亲国戚众多,谁家有喜事或是心情好就会在府上大摆宴席广邀宾客,初晴回京不到两个月,就收到三分请柬,第一份自然是太后寿辰发下的请柬,另一份请柬是一个郡王为新出世的孩子举办百日宴席,广邀宾客以迎喜气,还有一份请柬就是安乐公主邀她到府上赏花。
后两份邀请初晴都婉拒了,因为没有来往,她对京城里的贵族了解不多。现在从崔嫣口中知道还有安乐公主的驸马是有名的才子,便知道了裴婉茵当时是什么心态。
她叹了口气,说;“既然是有名的才子,他的判断自然是有一定说服力的,她让驸马看就是为了给你难堪。不过,”她的语气转而轻松起来;“我记得你对我说过,你和六皇子的婚约是两年前定下来的,这件事发生在你和六皇子定亲之后吧?”
崔嫣点点头,“当然了,她就是嫉妒我。她就是想嫁到皇家,妹妹过世没几天,她就迫不及待勾上了秦王。”
初晴黯然的垂下眸子,低声说;“你和婉淑小姐的交情是不是很好?”
崔嫣黯然道;“那次裴婉茵给我难堪,她说她的诗和我的不相上下,也算是在为我解围,感觉她也是很看不惯她姐姐的。不过我和她谈不上交情,只说过几句话,她很少参加宴会的。”
初晴的双眼有些酸涩,喃喃地说;“是我害了她……”
“你千万别这么想。”崔嫣拉着她的手,开导她道;“这与你没有关系。”她顿了顿,又想起一事,道;“你听说了吗,裴相将那一晚在婉淑小姐住处附近巡夜的侍卫全部送去了刑部,当晚在她卧室外值夜的两个侍女也都被处死了。裴相不相信他的女儿会自杀,执意要找出凶手。如果裴小姐不是自杀,就是有人悄悄潜入她的房间,杀死她之后伪造成自杀的样子,不过刺客杀人不会一点动静都没有啊,值夜的侍女肯定被收买了,巡夜的侍卫不是玩忽职守,就是对刺客睁只眼闭只眼……不过这些都是猜测,现在还没找到可以证明裴小姐并非自杀的证据。”
初晴不语,崔嫣又压低声音说;“就在两天前,裴丞相又将裴婉庶苑中所有侍女都送到刑部大牢了。我猜他是疑心杀他女儿的人就是裴婉茵。”
初晴有些惊讶的看着她,原来这些天发生了这么多事。崔嫣继续说;“你想啊,她们虽然不是亲姐妹,到底还是一家人。秦王和晋王完全对立,裴婉淑既然是未来的晋王妃,裴婉茵要再嫁给秦王,裴家岂不成墙头草了,不管将来是秦王还是晋王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