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公主,上将军-第2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细细地将玉扶面上的脂粉擦去,露出原本那张白净无瑕的小脸,他微微笑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只怕西施也没有玉扶这样的好颜色,上妆是倾城绝色,不上妆是绝色倾城。”

    玉扶抿唇一笑,轻轻靠在他肩上,忽听门外脚步声响,瑶蓝带着一众宫女鱼贯而入。

    “陛下饿了一日,该用晚膳了。”

    玉扶忙抬起头,只见隔着一道珠帘的偏殿中,二十来个宫女手中提着食盒,一个个有序上前将食盒中的菜肴摆在大圆桌上。

    食盒看起来大,每个都有上下两层,其实只装着两道菜。

    饶是如此,二十来个宫女一一摆上菜肴之后,桌上的菜也有四五十道。

    玉扶微微诧异,看向顾述白,后者给了她一个安心的眼神。

    她吐了口气,心道登基之后生活还会相应有许多变化,她必须接受身为君主应有的一切,包括这十分奢靡的晚膳规格。

    盆中的热水渐渐不再冒白气,玉扶觉得双腿的酸疼好了许多,便慢慢把脚抬出来。

    顾述白随手取了帕子来,吓得玉扶忙把脚缩到自己身前,“不用不用,我自己擦!”

    瑶蓝见状一笑,上前替玉扶擦脚,玉扶道:“二哥他们都用过晚膳不曾?”

    瑶蓝道:“二公子他们暂时还住在东宫,今日太晚了来不及搬到新的府邸。听闻东宫那边晚膳已经传了,不过没有人来请大公子回去用膳,想必是知道大公子会和陛下一道用晚膳。”

    说着抬头看了顾述白一眼,笑得暧昧。

    玉扶把擦干的双脚放下,趿着绣鞋,“就你知道得多,大哥哥你也饿了吧?咱们先用晚膳吧。”

    一桌子四五十道菜只她二人用,两人像在顾侯府时一样挨坐在一起,玉扶不习惯由旁人为她布菜。顾述白人高手长,索性为她夹来她喜欢的每一道菜。

    他们一起生活了多年,对于彼此的习性完全了解,玉扶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他都清清楚楚。

    这一顿晚膳虽然奢靡,两人依偎在一起却用得很愉快。

    用过晚膳后宫女端上茶水,外头天已经彻底黑下来了,玉扶却没有让他走的意思,顾述白也没有要走的意思。

    和在东宫不同的是,这回根本没有宫女有任何异样之感,毕竟陛下要“召幸”谁或留谁“侍寝”,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玉扶抿着茶轻声道:“大哥哥,你记不记得在仙人谷的时候,我说回到要带你去一个地方?”

    顾述白不知她为何忽然提起此事,只淡淡微笑道:“记得。”

    玉扶忽然拉着他的手,朝长生殿后殿小跑而去,最后停在一面挂着水墨山水图的墙前。

    “我说的地方就是这里!”

    “这里?”

    顾述白看着墙上唯一的水墨山水图,慢慢走上前去,忽然发现那山水图后一处凸起,像是某种机关。

    他轻轻一旋,整道墙慢慢侧移,发出墙壁和石块之间沉重的摩擦声,犹如山崩地裂。

    而在前殿伺候的宫女们却一点动静都没有,可见这道机关在宫中不算秘密——至少在长生殿不算。

    墙面彻底移开,露出后头幽黑一片的密室。

    说是密室还嫌小,里头看起来十分宽大,倒像是一处隐秘的宫殿。

    玉扶拉着他的手朝里走,“这个密室从数百年前便传承下来,当初只有小小的两间,机关也没有这么灵活。后代机关术改进之后,又将里面的空间拓展了不少。”

    她回头望着顾述白的眼,“这里头,藏着我北璃皇室的秘密。”

    ------题外话------

    看过伊人上一本《妾身》的小可爱,应该记得这个密室吧?

 285不祥的水晶球(二更)

    密室的墙上每隔十步便有烛台,顾述白从袖中取出火折,将烛台一个个点亮。

    室中顿时明亮许多,烛火影影绰绰的光芒下,他看到立于密室正中的一颗巨大球形物。

    球体浑身透明,在烛火照映下泛出莹白光芒,显得神秘莫测。

    它被镶嵌在铜制的弧形支架上,从青铜上的斑斑锈迹来看,这个神秘的球形物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

    玉扶拉着他的手上前,让他能将那球体看得更加清楚。说来奇怪,明明是浑身透明的圆球,顾述白却觉得怎么也看不到它内部的情况。

    想要细看之时,总会被球身的光芒照得什么也看不清。

    “这就是北璃皇室的秘密?”

    玉扶微微颔首,“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

    她的手轻抚上圆球表面,“你一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从来没见过这种浑身透明、又看不清内部的宝石,对不对?因为这不是九州大陆的东西,它是天外之物。”

    顾述白心思一动,“天外之物?难道是……陨石?”

    “没错。”

    玉扶笑道:“相传数百年前,九州大陆还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即为大周。荧惑守心之节,天外有陨石飞入北璃境内。”

    “皇帝命人去寻找,整整找了三个月使臣才把这个圆球带回来。据说使臣看到落在沙漠中的陨石碎裂,因石块太大无法带回,所以只带回了这嵌在陨石中心的神秘宝石。”

    “当时的钦天监正使说,这叫水晶球。”

    顾述白眉头微蹙,“自古天外萤石落地,都是不祥之兆。当时钦天监又是如何定义这块水晶石的?”

    玉扶道:“一样,他们认为陨石本就是不吉之兆,何况还有这么一块神秘的水晶石,这预示着大周即将分崩离析。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当时的大周已经一统九州一百多年了,这块水晶球成了最后一根稻草。当时在位的皇帝便决定,主动将九州分割成三国。”

    顾述白道:“这个故事我有些印象。可我听闻的是轩辕云旗对兄弟情深,才会把国土主动割裂分给他的两个弟弟。一个是轩辕游璃,一个是轩辕沐风,分别成为东灵和西昆两国的国君。后代政权更迭,两国才会易主成昆家和宁家的天下。”

    玉扶笑道:“你忘了那个和轩辕云旗双胞所出的镇国公主吗?”

    顾述白沉默片刻,他怎会忘记。

    那是大周史上一段最美艳的记叙,镇国公主轩辕龙婉才比男子丝毫不逊,可最终皇帝没有将国土分给她来治理。

    究竟是为什么,后代史书寥落,对这一段记得已经不清楚了。

    玉扶道:“其实镇国公主也分到了九州大陆四分之一的土地,就是北璃的一半。可她没有接受,宁愿辅佐自己的兄长治理北璃。是而北璃的国土远比西昆和东灵大,国力兵力也更强盛。”

    顾述白点点头,“原来如此。镇国公主是识大体之人,若非她如此决定,如今九州大陆的战乱也许会更加严重。”

    玉扶道:“确实,她很有先见之明。因为一开始天下三分的时候,九州大陆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的。那时三个国家互为兄弟之邦,通关互市极为和睦,没有半点战火的影子。”

    “反而在各自的治理下,三个国家越发兴盛,百姓民生也越发富足。那个时候人们真的以为,主动割据便能化解陨石带来的不吉之兆。”

    顾述白道:“当时他们兄弟三人是至亲手足,自然不会彼此攻击,反而会互相帮助让三个国家的百姓越来越富足。可到了后代就不同了,血缘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淡薄,其中一个国家出现了不明之君,就会毁灭三国间亲密的关系。”

    玉扶抚过水晶球的每一处,这才收回手看向他,“你说的没错。三代之后,先是西昆昆氏作为外戚发动叛乱,东灵的宁氏紧随而上。北璃一己之力无法镇压两国的叛乱,只能眼睁睁看着山河易主。”

    顾述白不禁好奇,“那北璃呢?”

    玉扶姓姬,不姓轩辕,为何她的口吻却是处处站在大周的立场来说?

    “北璃从未易主,我是轩辕氏的后代。”

    玉扶正色道:“九州刚刚分裂之时,虽然三国之间十分和睦,百姓越发富足,可轩辕云旗兄妹俩预见了未来可能产生的变化和战乱。所以他们留下遗训,命后代子孙在合适的契机重新一统三国,但不能伤害无辜的百姓。”

    “直到西昆和东灵都易主之后,北璃当时的国君担心轩辕姓会引来攻击。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于是皇室改为姬姓。姬本是轩辕姓的起源,黄帝为姬姓轩辕氏,所以姬姓就是轩辕姓。”

    顾述白恍然大悟,从前关于大周和北璃碎片式的记载,终于连成了一线。

    他讶异道:“原来北璃才是大周的正统,而你们为了掩饰这个事实改了国姓。东灵与西昆叛乱谋逆者见北璃改了国姓以为北璃也易主了,轩辕姓不复存在,他们才能放心。怪不得现在的东灵和西昆都对北璃的情况了解甚少,这是你们有意隐瞒的结果!”

    玉扶笑了笑,“一开始的确是刻意隐瞒,不过现在已经不重要了。北璃还是轩辕家的北璃,但西昆和东灵,也许很快便不是昆家和宁家的了。岁月更迭,如今的君主就算知道当初的事也不会在意罢?只有北璃还一直坚守着先代遗志,势要一统三国。”

    她是大周皇室的后代,由她来一统三国是最名正言顺不过的。

    烛火的光线映在水晶球上,折射到玉扶的面容,点点水光一般的银色光斑万分耀眼。

    她的眼眸明亮,映着耀眼的光斑竟显出一丝神秘的气息。

    她没有再开口,让顾述白有一些时间可以消化方才听到的一切,也给她自己一些时间,去追忆这水晶球历经的沧海桑田。

    历代北璃国君,每个人都抚摸过这带来不祥之兆的水晶球。

    她的手穿梭过时空,是否和她父皇的手交叠在一处?他们站在这神秘的水晶球旁,是否在同一个位置叹气,在同一个角度查探水晶球的奥秘?

    她不知道,只能用想象来安慰自己。

    这一夜,两人在水晶球的阶前说了一夜的话,不知何时相互偎依睡着了……

    次日早朝,一切俨然已经步入正轨。

    玉扶丝毫没有初初登基不知所措的模样,她在至尊之位上似乎游刃有余,反而是天云破等人不太习惯。

    他是北璃历朝历代最年轻的太师,身着紫色蟒袍鎏金冠带,站在当初他父亲站过的位置,不免有些恍惚。

    欧阳骐虽不慕名利,一品上将军之职却是对他征战多年最大的肯定。

    “……首要之事是兴科举,此事朕在登基之前已与张卿商谈过,吏部的准备周到朕很满意。为表朕对科举的重视,朕决意亲颁圣旨昭告天下,朝廷选贤纳才下无门槛,文武并举。”

    玉扶着重提了科举之事,这是她登基头一年的科举,理应比往常更加隆重,亲自颁发圣旨昭告天下也属应当。

    不过她不仅要开文举,还要开武举,这对朝臣们来说不是件易事。

    “陛下,武举之事先帝朝时并没有先例,究竟如何开法,是重武艺还是重兵法,还请陛下明示。”

    朝臣们果然对武举之事十分感兴趣,玉扶看了张九阙一眼,后者出列道:“陛下武举之意,在于为军中培养将才。故而武艺、骑射、兵法韬略各项皆有所重。臣与陛下已经拟定了粗粗的章程,为使武举妥善进行,还请陛下派遣武将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