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来上朝的都是三品及以上的大员,他们自然见过国君的笔迹,不过要说对笔迹的了解,还得看三公与几位宰辅。
御史大夫拿过圣旨,他乃三公之一,深受陛下器重,房中陈列着不少陛下的墨宝,他能确定,这的确是陛下的笔迹。
随后,他将圣旨拿给太傅与太尉过目。
二人看过,也纷纷表示没有模仿或临摹的痕迹。
王内侍暗松一口气,亏得燕王做女君驸马时没想着谋反呐,否则就凭这本事,南诏早天下大乱啦!
圣旨上说皇后韦氏品行不端,有失国体,勾结乱臣,祸乱朝纲,迫害忠良,银(同音字)秽宫廷,罪不容恕,即日起废去后位,贬为庶人,幽禁冷宫。
这道诏书与皇后手中的可以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内容,国君不可能既想废了皇后,又立她为摄政太后,所以两道圣旨,一定有一道是假的。
王内侍挺直腰杆儿道:“我这道圣旨大人们都查验过了,是陛下的笔迹,玺印与御帛也是真的,倒是皇后,不知你敢不敢把你的圣旨拿给大人们瞧瞧!”
皇后面色一变。
王内侍冷笑:“怎么?不敢?皇后怕不是不知道吧,陛下的书房有个假玉玺,您别的偷错了!”
皇后捏紧了手指。
御史大夫拱了拱手道:“娘娘,请将圣旨交与微臣们一观。”
皇后僵硬着身子没动。
圣旨早在王内侍踏入金銮殿的一霎便被她紧紧地拿在了手中。
王内侍走过去,一把拽过她手里的圣旨:“拿来吧你!”
“你……”皇后伸手去抢,王内侍却已经麻溜儿地转过身,把圣旨递给三公了。
这道圣旨并不是国君的笔迹,是侍书大臣的,国君上了年纪越发不爱自己动笔,颁下去的圣旨十有**出自侍书大臣之手,侍书大臣伺候国君书写圣旨,有感染的可能,也被隔离起来了。
这暂且不提,但字迹是对的,御帛也是真的,至于玺印——
三公交换了一个眼神。
王内侍叉腰大笑:“原形毕露了吧?”
“是圣旨。”御史大夫说。
王内侍杏眼一瞪:“你们看清楚哦!别弄错!玺印尚真的是‘受命于天,即寿永昌’吗?”
“是的。”御史大夫说。
皇后冷冷地勾起了唇角。
真当她是傻子,连真假玉玺的印章都分辨不出吗?
也是,两个印章的确一模一样,没人会去怀疑玉玺是假的,也就不会去过多地分辨那几个字,偏偏不凑巧,她要做摄政太后了,兴奋得睡不着,将圣旨视若珍宝,拿在手里翻来覆去地看,就给看出端倪了。
他们抢了半日的玉玺,竟然是个假的。
不过幸得上苍庇佑,他们虽未在御书房找到真正的玉玺,却找到了一张盖了玺印的御帛。
这正是大宝盖得笑出猪叫的第一道“圣旨”。
国君舍不得丢掉,便把它珍藏起来了。
这件事,皇后不知情,她也不用知情,她能物尽其用就够了。
皇后倨傲地看向王内侍:“王公公,你还有什么话说?你以为你偷走玉玺,找人模仿陛下的笔迹,拿道假的圣旨过来就能废了本宫吗?”
事情急转直下,怎么看,王内侍都比皇后的嫌疑大多了。
王内侍再受宠,终究不过一介下人罢了,哪里比得上相濡以沫的妻子?
当两道圣旨的内容相悖,众人更愿意相信皇后手中的那一道才是真的。
皇后郑重地说道:“圣旨上的玺印是陛下昨夜亲手盖上去的,万幸是陛下先拟定了这道圣旨,否则还不知王公公要用偷走的玉玺做出什么幺蛾子!”
“不是,你们……你们……”王内侍百口莫辩啊!这个毒妇!毒妇!毒妇啊!
李内侍呵斥道:“来人,王德全偷盗玉玺,伪造圣旨,污蔑皇后,把他抓起来!”
几名御林军蜂拥而上,一把擒住王内侍的胳膊。
“你们不要被她骗了!她的圣旨是假的!她是妖后!妖妇!毒妇!她勾结国师殿!她秽乱宫廷!她……呜呜呜呜!”王内侍的嘴让人堵住了。
然而就在王内侍即将被人拖出去之际,一道健硕的身影从天而降,毫不留情地踹开了擒住王内侍的御林军。
王内侍得了自由,拔出嘴里的布片,惊喜道:“影护卫!”
影十三穿着长长的玄色斗篷,从容地走进金銮殿。
在大臣们目瞪口呆的注视下,单膝跪下来,打开斗篷,将被他护在怀中的小黑蛋轻轻地放在了光可鉴人的地板上。
大宝乌溜溜的眼睛转了转,抱着玉玺,哒哒哒地走了几步。
见玉玺如见国君。
众人乌拉拉地跪了一地!
就连皇后也花容失色地跪下了。
大宝跐溜跐溜地走到御史大夫的跟前,拿过他手中的圣旨,弯下肥嘟嘟的小腰身,将圣旨铺在地上,小手指戳了戳:“嗯嗯!”
御史大夫顺着他指的地方望了过去,那是圣旨的背面,被纹理遮掩的地方,用极淡的笔迹写着一行小字——太初四十一年,腊月十七,酉时三刻,大宝亲印。
这是国君心爱的小曾孙盖的第一个印,也是他第一次听见小曾孙笑出猪叫,对国君来说,这是值得珍藏的记忆。
他悉心地将它记下了。
他好好地珍藏着。
原本只是一份对大宝的疼爱,却不料关键时刻成了扳倒皇后的最有力的证据。
这是国君的字迹,御史大夫与太尉、太傅不可能认不出来。
所以,这根本不是国君盖的印,是小殿下盖的。
那方才皇后说玺印是陛下昨夜亲手盖上去的,明显是在撒谎了。
所有人看向皇后的脸色都变了。
王内侍扬眉吐气啊。
小殿下来得太及时了,晚一步就让这毒妇得逞了!
王内侍神气地说道:“你们愣着做什么?谁伪造圣旨看不出来吗?还不快把这毒妇拿下!”
御林军面面相觑。
三公交换了一个眼色,异口同声道:“拿下她!”
御林军们朝着皇后冲了过去。
电光石火间,李内侍一把扑过去,将大宝拽进了怀里,一只手掐住他喉咙:“都别过来!否则我杀了他!”
第345章 大宝殿下,战帖
李内侍的举动让所有人倒抽一口凉气,那会儿众人都跪着,谁也没料到会发生如此变故。
大宝是在御史大夫身旁被劫走的,御史大夫自责死了,他是怎么慢了一步,让小殿下身陷囹圄的?
这倒怪不得御史大夫,他只是一介文官罢了,正常人在那样的情况下都不能做出比他更快的反应。
最可气的当然还是这个阉人,朝堂之争历来都有,夺嫡之战也屡禁不止,可不论怎样,不该牵连无辜的孩子。
何况还是一个这么可爱到炸裂的孩子。
大宝被抢了心爱的小纸纸时,委屈得瘪嘴哭了,然而真被恶人劫持时,却表现出了从未有过的冷静。
他没哭没闹,也没乱动,就那么乖乖地待在李内侍的怀中。
要不怎么说是皇族,这份沉着冷静的气度绝不是寻常孩子能有的。
大宝的反应令不少大臣松了口气,但同时,也越发恨起这个不要脸的内侍来!
这么小的孩子他也下得去手,真是良心被狗吃了!
李内侍是皇后的人,他的举动连带着皇后也被朝臣们唾骂了,若说方才只是三公对皇后有所怀疑,绝大多数人都还处在一个将信将疑的阶段,那么此时,所有人都对皇后的罪行深信不疑了。
勾结乱臣,祸乱朝廷,淫秽宫廷,这等在他看来绝不可能发生在皇后身上的事,眼下连证据都不需要了,他们信得不能再信了!
皇后真是被李内侍坑惨了,她绝没想过会利用大宝来替自己脱身,她是犯下过罪孽不假,但她都是不得已,在她心里,依旧想做一个好皇后、好太后,她怎么可能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劫持一个孩子呢?
皇后捏了捏眉心,转头望向李内侍:“李玉!把人放下!”
李内侍正色说道:“娘娘!不能放!放了您就死定了!他们会把您抓入天牢,如今陛下染了恶疾,无法处理朝政,您若是落在大帝姬手里,您觉得自己还有活头吗?”
皇后的心里咯噔一下。
没错,若是她倒了,这群大臣一定会倒戈大帝姬,鉴于她对大帝姬做的事,她压根儿就没有活路了。
还有雁儿与她的一双孩子。
雁儿抢走了燕王,而燕王是大帝姬的亲家,有这层关系在里头,难保大帝姬不为燕王复仇,届时雁儿与她的一双孩子也保不住了。
皇后的神色变得纠结起来。
“皇后!你不要执迷不悟!”御史大夫出言劝阻。
皇后的眸光一动,又浮现了一丝犹豫:“李内侍……”
李内侍咬牙道:“娘娘!今日千错万错都是奴才的错!与您无关!奴才不忍心看您蒙受冤屈!才出此下策,待到时机成熟,娘娘有了全新的证据,证实自己的清白,奴才便是死也无憾了!”
哎呀哎呀,听听这不要的,王内侍要吐了,板上钉钉的事,他还能睁着眼睛说瞎话,这本事怎么没混个佞臣当当的!
皇后最终被李内侍说服了。
她放弃了抵抗。
李内侍威胁道:“你们都让开!准备一辆马车,谁也不许跟上来!别妄图偷袭我,我的指甲里藏了毒药,不小心划破小殿下,你们可追悔莫及了!”
原本真打算偷袭他一把的御林军不敢动弹了。
他们不能拿小殿下的命去赌。
小殿下是国君最宠爱的后嗣,国君曾带着他上过朝,坐过龙椅,还给了他玉玺,他们若是害得小殿下有个三长两短,后果不堪设想。
御林军让开了一条道来,为李内侍与皇后备了一辆马车。
“等等,一会儿璃儿要过来怎么办?”皇后抓住李内侍的手腕。
李内侍道:“小郡王这会儿都没来,估摸着是来不了了,再者金銮殿动静这么大,小郡王很快就能得到消息,他与此事无干,娘娘不必担忧,赶紧上马车吧。”
皇后惊魂未定地点点头。
须臾,再次抓住李内侍的手:“雁儿她……”
李内侍小声道:“奴才会想法子将小帝姬救出来的,娘娘先上马车。”
皇后深吸一口气,压住心底的惊恐坐上了马车。
御林军与大臣们遥遥地跟着,随时准备将小殿下救下来。
李内侍掐住大宝,凶狠地说道:“所有人退避十丈!否则吓得我手一抖,划破了小殿下就别怪我了!”
王内侍赶忙挥手:“退退退!都给杂家往后退!”
所有人退避了十丈,守门的侍卫也不例外。
车夫是中宫信得过的人。
李内侍说道:“不要追击,等我护送娘娘到了安全的地方,自会把小殿下安然无恙地送回来。”
王内侍心道,老子信你个鬼哟!
不过这个节骨眼儿不能激怒了这个狂徒。
他的眼神告诉王内侍,他已经疯了,他不会在乎大宝的生死,若是不能安稳离开,他会拉着大宝一块儿死。
大宝的命比他重多了。
所有人只得眼睁睁地看李内侍抱着大宝上了马车。
就在他大半个身子都探进了车厢之际,忽然一支箭矢自侧面的小道上破空而来,在空气里发出一声嗡鸣的细响,李内侍的汗毛一竖,却不等做出反应,便被那支箭矢横着贯穿了喉咙。
所有人皆是一怔。
王内侍大骇:“小、小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