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的。”俞婉又去炸了一盘。
这回,小铁蛋绷不住了,挣脱哥哥们的钳制,哒哒哒跑来,用筷子戳了一块臭豆腐塞进嘴里。
“哇!烫烫烫!”小铁蛋烫得直呼气。
“蓁蓁,要吃。”小闺女见铁蛋哥哥吃,自己也馋了。
最后的最后,全家人包括逃到了地里的崔掌柜,都一一把这道臭豆腐给尝了。
“还能配菜吃。”俞婉把臭豆腐的中心戳了个小孔,将大伯腌制的甜辣可口的萝卜干切成丁放进去,又浇了一小勺辛辣的红卤水,臭豆腐的口感瞬间变得层次丰富了起来。
滚烫的豆腐配上冰凉的腌萝卜,辛辣中透出咸甜的口感,直把人舌尖的味蕾全都给唤醒了。
不喜汤汁的也可蘸点辣子,那味道也是说不出的纯粹。
除了俞峰与大伯母实在吃不惯,其余人把一簸箕炸豆腐一抢而光了。
萧五爷见俞婉把坏掉的豆腐都能做得如此美味,不免对她厨艺大为赞赏,又让她去做了几道家常小菜,结果一番试吃下来,吃得萧五爷怀疑人生。
萧五爷抹了一把额头的汗:“就、就还是臭豆腐吧。”
俞婉眉眼弯弯:“只做一道菜也不会少收你银子哦。”
萧五爷一本正经:“嗯。”
多加几道菜,才要少收老子的银子吧,你别的菜能把人命给吃没了……老子拿什么给人赔……
这桩生意就这么愉快地定下了,萧五爷为人勤俭,可在姑母的身上从不吝啬,一共十两银子,先预付了定金五两。
托了崔掌柜的福,他们才接到了一单大生意,俞婉给崔掌柜封了个五两银子的大红包,崔掌柜坚决不收。
俞婉于是回屋,把万叔连同布料一道送来的茶叶拿了两盒,用包袱装着不雅,俞婉随手抽了一张垫桌子的纸,包住盒子。
“崔掌柜瞧得起的话,把这些茶叶拿回去喝吧。”
话说到这份儿,不收下都是瞧不起他们贫苦老农了。
崔掌柜接过茶叶,向俞婉道了谢。
本以为是本地自个儿种的苦山茶,哪知上马车后,打开一瞧,险些吓尿!
谁能告诉他,一个山沟沟里的农家,为毛会有一年只产十斤的顶级龙井茶?!
还有这包茶叶的字画……确定不是当今圣上的墨宝吗?!
崔掌柜抹了抹额头的冷汗,他、他似乎结识了什么了不得的人家……
……
崔掌柜与萧五爷离开后,俞婉又回到老宅的灶台前忙碌了。
这是开年的第一单生意,她必须得做好了,这样接下来的一整年,他们的生意都会红红火火的。
要把臭豆腐做好,馅料十分关键。
在俞婉看来,萝卜丁与辣卤汁固然好吃,可用它们做馅料的臭豆腐是没有灵魂的。
坛子里还剩下三四斤没炸的臭豆腐,她决定把它们做成臭豆腐乳,以腐乳汁为馅料,这样就能臭上加臭,臭出灵魂,臭出天际!
……
颜府,颜夫人与颜如玉也谈到了萧五爷家的这位寿星。
寿星夫家姓魏,如今在京城落了户,世人尊称一声魏老夫人。
颜如玉纳闷道:“正月初十,咱们不是要去祭祖吗?”
颜夫人道:“祭祖自然是要去的,魏老夫人的寿辰没有大肆操办,我们不必前去打搅,派人把贺礼送上即可。”
“我接风宴时,未见魏家来人。”颜如玉淡淡地把玩着帕子道。
颜夫人徐徐一叹:“你有所不知,魏老夫人膝下无子,只剩个如花似玉的女儿,那位魏小姐又被婉昭仪接入宫中教养,难得出来,总不能让萧五爷来,他们这些糙汉子,最不耐烦礼尚往来的事。”
颜如玉没接话。
颜夫人又道:“何况咱们与魏家也不是毫无关系,她表侄儿是萧大元帅的结拜兄弟,你日后嫁了少主,名义上也算萧家的儿媳,这位五爷说起来,还是你长辈呢。”
颜如玉道:“可女儿听说,那位萧五爷不过是萧大元帅的一介部下。”
颜夫人会心一笑:“论智谋,娘不如你,可论这些明里暗里的关系,你就多向娘请教请教了。”
“怎么?莫非还有内情?”颜如玉问。
颜夫人在女儿耳畔小声地耳语了几句。
颜如玉惊讶:“还有这等事?”
颜夫人淡淡一笑:“所以啊,别小瞧了这位五爷,萧大元帅器重着他呢,何况,在战场一同出生入死的兄弟,有时比亲手足更难能可贵。你开罪了王妃,必须得有个能在王妃跟前儿说得上话的人。”
第七十三章 冤家路窄
转眼便是初十。
四更天不到,大伯就起了。
大伯母被他吵醒,不满地嘟哝道:“你又不去,起那么早做什么?”
萧五爷只定了一道臭豆腐,俞婉就能做,不必劳烦大伯跟着。
事实却是,大伯背地里偷偷地做了好几次,可不论怎么做,都始终没俞婉做出来的臭豆腐臭。
大伯深受打击,决定不让人发现这个秘密,他还是厨房的传奇,他还是最厉害的大伯!
早已发现秘密的大伯母以及俞峰兄弟:“……”
大伯穿了衣裳,笑呵呵地道:“阿婉要上京了,忙完便去探望那几个孩子,我做点吃的让她带去。”
“人家缺你这点吃的吗?”大伯母瞪他,却也忍住困意起来了。
五更天后,天际渐渐泛起一小抹鱼肚白,熹微的晨光冲透云层,璀璨夺目地落了下来。
上官艳坐在梳妆台前,不经意地一瞥,被窗外五光十色的琉璃瓦刺得微微地闭了闭眼。
方嬷嬷赶忙拉上了帘子。
小丫鬟站在上官艳身后,为她试戴着一整排琳琅满目的发簪。
上官艳难得早起,不为别的,就为今日是萧五爷的姑母魏老夫人的寿辰,她是去给魏老夫人贺寿的。
说起这位魏老夫人,那真是一位了不得的人物,她早年丧夫,中年丧女,只得了个小女儿在膝下。
日子快过不下去时,她带着女儿投奔了远方表亲,也就是萧五一家。
然而令魏老夫人万万没料到的是,萧五家也穷得不像话,萧五爹是个游手好闲的,萧五娘性情太弱,管不住他,又有一双儿女要照顾,根本腾不出手来养活这个家。
好在萧氏夫妇穷归穷,却并不嫌弃家里多出两张嘴,可再不嫌弃,米袋还是一点点瘪下去了。
魏老夫人被逼无奈,做起了打亡夫那儿学来的手艺,开始走街串巷讨生活。
一个寡妇,独自撑起一大家,其中的艰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可以说,没有魏老夫人,就没有如今的萧五一家。
萧父萧母已于前几年相继辞世,魏老夫人原打算带女儿回到乡下,却被萧五留下了。
萧五为她置办了宅子做府邸,婉昭仪更是为她请封了一个诰命,不仅如此,婉昭仪还把她女儿接入宫中教养。
如此,魏老夫人不好再提回乡的话,彻底落户京城了。
“夫人,二爷的马车备好了。”一个二等丫鬟打了帘子进来,轻声禀报说。
新来的小丫鬟挑了支孔雀点翠簪,嚣张地说:“让他等着!”
方嬷嬷瞪了小丫鬟一眼。
小丫鬟撇撇嘴儿:“夫人以往都是让二爷等着的嘛……”
上官艳扶了扶发髻上的簪子,望着铜镜中的自己道:“今日,还真不能让他等。”
“二爷等得的,二爷说过夫人最重要!”小丫鬟无比笃定地说。
上官丰色照了照镜子,戴上耳坠:“谁是怕他等了?”
今日是魏老夫人的寿辰,上官艳还欠着魏老夫人一个大人情,自然不能在她的寿宴上作妖了。
小丫鬟伺候上官艳上了马车。
抵达魏府后,男客去了萧五爷处,女眷被引入内宅的席春阁,唯独上官艳被管事妈妈笑容满面地请去了魏老夫人的屋。
另一边,俞家的马车也抵达了魏府。
大伯没来,可俞峰与俞松过来了,二人都是给俞婉打下手的。
俞婉背着一个包袱,抱着一个小罐子跳下马车,二人将装着食材的篓子与坛子搬下来。
坛子密封得极好,闻不出里头的味道,可对比身旁进进出出的山珍海味,几个篓子、陶土罐子仍是显得寒酸了些。
守门的小厮看了他们半晌,愣是没认出他们是来干嘛的,直到俞婉拿出了萧五留下留下的帖子,小厮才意识到眼前三人便是萧五爷请来的厨子。
白家的前车之鉴,此番上京,三人都换下了原本的衣裳,虽依旧是几身布衣,却比从前瞧着体面多了,就是……似乎有些太年轻了。
不过萧五爷也说了,掌勺的是个年轻小姑娘。
小厮收下帖子,往府里比了个手势道:“这边请。”
三人往府里走去。
却突然,俞松背上一松,赫然是一侧的带子断了,背篓倾了下来,里头的红薯和水萝卜哗啦啦地掉了出来,撒珠儿似的在地上滚开了。
俞松忙躬身去捡,却捡得太着急,没注意到一辆马车停在了面前。
马车上跳下来一个丫鬟,好巧不巧地与俞松撞到了。
俞松好不容易拾了满怀的东西再次哗啦啦地掉了,而丫鬟手里的盒子也一并撞掉了。
盒盖啪的一声跌开了,点心撒了一地。
丫鬟花容失色:“哎呀我的东西!”
俞松愣住了。
俞峰与俞婉赶了过来。
丫鬟气不打一处来道:“看看你做的好事!我好不容易一直捧到现在的!却让你一下子撞没了!这下好了,我家小姐要骂死我了!”
俞松看了看地上的点心,嘀咕道:“不都好好儿的吗?捡起来就是了呀。”
“捡、捡起来?”丫鬟简直都要七窍生烟了,什么人啊?脏都脏了,还能捡起来吃吗?
俞松自知理亏,低下头不与她争辩了。
俞婉看了那些点心一眼,打开包袱走上前,对丫鬟说道:“对不住,把你的点心撞掉了,我这儿也有不少点心,是我大伯亲手做的,他曾在京里做过大厨,手艺很好,你尝尝有没有喜欢的。”
这些全是大伯为几个小家伙做的,不仅味道极好,样式也十分精致,俞婉有信心,绝不比摔掉的那盒点心差。
她若喜欢,就拿两盒赔给她;若是不喜欢,就再商议别的赔偿之法。
哪知丫鬟看也没看——
“你大伯算个什么东西!能与杜娘子比吗!”
丫鬟一拂手,将俞婉包袱里的点心全部打翻在地上了!
第七十四章 天下第一厨
大伯腿脚不好,他虽一直不说,可俞婉知道,大伯每走一步,伤处都如刺在骨,大伯为了做完这些点心,独自一人在厨房忙活了两个时辰,大伯母帮不上什么忙,要叫醒俞峰与俞婉,大伯又不让。
俞婉一早过去老宅时,大伯已经歇下了,他整张脸都是苍白的。
然而眼下,他的一番苦心,全都让人残忍地糟蹋了。
俞松当即看不过眼了,一个箭步冲上前:“你还讲不讲道理了?!”
丫鬟被他突如其来的动作吓得面色一变,但又很快镇定下来,娇声驳斥道:“到底谁不讲理了?明明是你先撞我的!”
“我是故意撞到你的吗?我是无意的!你却是有意的!更何况,门口那么多人,我怎么没撞到别人,恰恰只撞到你了?就算我不长眼,你也没长吗?!你没见我过来吗?不晓得避一避吗?!”
原本俞松觉着撞到人家小姑娘,不论如何都算自己理亏,因此俞婉要赔偿对方时,他一句反对也没有,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