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华谋-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远就走。
  “阿期,你拉我做什么?你又不是不知道,先生的功课我向来都是不做的……”程明远被他拉得踉踉跄跄,嘴上抱怨着,身体却很诚实地跟着他走了。
  程锦顺手折了一枝桃花,勾唇一笑,“阿期这是被我吓跑了?”
  明明是稚嫩的小模样,偏偏带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潇洒劲儿,看得青萍有些恍神,她们家姑娘生得也太好了些。
  “姑娘若是想读书,同夫人说一声便是,夫人定会帮姑娘打点得妥妥当当,何必向十一公子借……”红绡倒是反应快,小心翼翼地看着程锦,恭敬的表情之下是对庶出的程明期的不屑,“夫人一向不喜十一公子……”
  “就算阿娘不喜欢阿期,难道还会管我向阿期借书的事儿?”程锦似笑非笑地看了红绡一眼,她是程夫人的亲女,可不是在她手下讨生活的庶女,以程夫人对她的疼爱,她有足够任性的资本,难道还要因为担心程夫人不喜,而故意疏远程明期?


第十三章 心思
  “是,”红绡抿了抿嘴,试图从程锦的脸上看出一丝端倪,却什么也没看出来,便大着胆子往下说,“奴婢就是觉得咱们也不差那几个钱,何必……”
  程锦毕竟是侯府的嫡小姐,哪里出不起那几个买书钱,偏要找程明期这个庶子借书,这般小家子气,就算她现在不傻了,到了学堂里,怕是也要被人笑话的。
  “能省则省,省下买书钱,等十五的时候去大觉寺的集市上买酥饼吃,不好么?”程锦似乎没听出红绡话中的不以为然,依旧笑意温和。
  难道堂堂侯府小姐还差买酥饼的钱?红绡不以为然,只觉得现在的程锦比从前傻的时候更难伺候,她摸不清程锦如今的性情,多嘴试探几句,却一拳砸到软棉花上。
  青萍自程明期那儿取了书,一刻都不敢耽搁,立刻将书呈到了还在花园里赏花的程锦面前
  《千字文》《千家诗》《百家姓》,还有一本族学里的先生们自编的《程氏选文》。
  “瞧着有些眼熟,大姐好像都给我读过。”程锦随意地翻着四本用了有些时日,却被悉心保管得完好无损的书册,见字如见人,光看程明期这一手严谨认真的字迹,就知道他的性情。
  “大姑娘只要得了空,就会给您读这些书,您还记得她给您做的字卡?”青萍笑道。
  程锦点点头,“那时候我总记不住,幸亏大姐脾气好。”
  程钤如今在护国公府的庄子上没有回来,她还真有些想她了。
  红绡抿了抿嘴,大姑娘哪里脾气好,只不过是对程锦特别有耐心罢了。
  “红绡,你把这本书读给我听。”程锦顺手将手里的《千字文》递给红绡。
  红绡愣了一下,看了青萍一眼,见她眼观鼻,鼻观心,一副与己无关的样子,不得已咬牙读了起来。
  红绡和青萍一样,都是程锦身边的大丫鬟,青萍原是程钤的贴身丫鬟,红绡也是经过程夫人和程钤有意调教的,既识文断字又能识数料理家事。
  侯府底蕴不深,似她们这样的大丫鬟在其他勋贵府里常见,在承恩侯府里却是屈指可数,若是伺候府里的其他姑娘,定能陪着嫁去好人家,做高人一等的管事娘子,甚至有可能得了主子的宠爱,做了姨娘一步登天。
  红绡万万没想到自己竟会被指给程锦这样的傻子,程锦明摆着是要终老在程家的,没有任何前途可言,如今是程夫人当家,自然会多看顾一些,今后公子们娶了媳妇,掌了家,程锦就是个无人问津的老姑婆,那日子可别提有多难过了。
  红绡不比青萍那个实心眼的傻子,她年纪虽然不大,想得却深远,一门心思想为自己谋个好前程,这些年对程锦的伺候虽挑不出错,却也算不得上心,一直在默默寻找机会。
  若不是之前程锦房里的大丫鬟动了类似的心思,却被程夫人整治得太惨,她早就攀高枝去了。
  想起那个大丫鬟,红绡打了个寒颤,那位姐姐也是个心高气傲的主儿,毕竟没什么人心甘情愿伺候一个傻子,便三番四次在程二太太面前卖好,后来程二太太出面向程夫人讨要她,程夫人表面上是答应,当晚就说她盗窃主家财物,打了十个板子后,命人抬出去发卖了,后来听说还是被卖到了那种腌的地方。
  这样的手段简直可以称得上狠毒了,程夫人平日里待府里的下人们虽说并不宽和,却也不曾如此恶毒,只是在对和程锦相关的事情上,特别不留情面。
  程二太太和程夫人一向不和,可这不过是一个下人,挤兑了程夫人几天后,也就把这事儿抛到脑后去了,而伺候程锦的下人们,慑于程夫人的雷霆手段,在面上是再也不敢生二心了。
  红绡这些年一直在找时机,但不曾明明白白地显露自己的心思,却没想到程锦的痴病竟突然好了……
  “你想什么呢?瞧你平素也能识文断字,今日怎么念得不顺口?”程锦懒洋洋地看了一眼红绡,虽然带着笑,却无端给人带来压迫感,“青萍,你来念。”
  红绡悔得险些把舌头给咬断了,如今的程锦可不是容易糊弄的傻子,她怎么在她面前走了神,磕磕绊绊地出了好几回错。
  她红着脸,平日自诩聪明伶俐,看不上死心眼的青萍,却在程锦大好之后,接连出了几处错,程锦虽没表现得太过明显,但她能够感觉到她的不满,再这么下去,她不仅要被青萍压过一头,说不定还会被程锦逐出去。
  青萍一字一句地读得极为认真,听得程锦眯起眼,随着她的节奏连连点头,红绡此时方显出自己的机灵,让小丫鬟回院子里将之前温着的热茶送来,亲自捧了送给程锦和青萍。
  青萍将将把书读完,正觉得口干舌燥,她还是这么多年来第一次接到红绡递过来的茶,下意识地看了程锦一眼。
  “喝点茶润润嗓子。”程锦笑了笑,“红绡,你接着念这本。”
  红绡大喜,不敢再去思量程锦为什么要在这里让她们轮流读书,捧着书本埋头苦读。
  青萍和红绡都是十二三岁的少女,正是豆蔻年华,声音清脆动听,如潺潺流水,又如莺啼婉转,听得程锦身心舒坦,直到两人的声音都有些嘶哑,她才摆了摆手,“今日就先读到这里吧,红绡,你去把这几本书还给阿期。”
  两个大丫鬟都愣住了,有些不解地看着她。
  “姑娘,您不多看几日吗?”
  “不必了,这几本我已经记下来了,”程锦摆摆手,“这本《程氏选文》你们这几日读给我听,读完之后便也还了吧。”
  无论是青萍,还是红绡都一脸骇然,她们家姑娘这是“过耳不忘”?
  服侍的主子一夜之间,从个傻子变成了天纵英才,任是谁都接受不了,所以两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不相信。
  青萍想起方才程锦同程明远和程明期说过,程钤过去教她的,她能够模模糊糊地记了个大概,心里便信了七八分。


第十四章 相似
  红绡心眼多,自然是不相信的,只觉得程锦是在说大话,不过程锦是主子,她自不会给她没脸,便笑着应下了,还不着痕迹地奉承了几句才去还书,青萍则收拾了东西陪着程锦一路慢悠悠地往回走。
  程锦一路上走走停停,仿佛怎么也看不够眼前的春景一般,连飞过来的小鸟,刚刚绽芽的柳梢都能让她感兴趣地看上好一阵。
  “落尽繁花春事了,长亭迷远道,犹记文郎初见,不堪记归期……”
  不远处传来缥缈的乐声夹杂着少女的娇笑声,她停下来仔细听了听,“这是咱们府里的那几个女伶在排新戏?”
  “是现下最时兴的《盼春归》,唱的是太祖皇帝年间的文丞相的风流情事,最是哀怨动人,咱们府里这几个女伶唱的很是不错。”
  初春时节,听到这样哀婉动人的曲子,饶是青萍这几日听了许多回,也不由自主地动了伤心。
  “啊?”程锦愣了一下,下意识道,“文丞相?可是文定年?”
  “正是。”青萍点点头。
  老夫人爱听戏,府里豢养的这个戏班子,日日给她唱戏听,但是程锦痴傻,哪里坐得住听戏,老夫人也不喜她捣乱,她便很少到老夫人跟前听戏,自是不知道这出刚出来不久的《盼春归》。
  但文相助太祖皇帝平天下,安万民,以文官之身出任武将,在北地以身殉国,是千古流芳的一代名臣,他的大名老幼妇孺无一不知,就算程锦是个傻子也听过。
  程锦面色古怪,“他有何风流情事?我听说文相终身未娶,也不曾有自己的子息,如何会同女子有瓜葛?”
  “文相是天下第一美男子,美名流传至今,他终身未娶,未必就和女子没有过情事。”青萍一本正经地说,平素惟主子命是从的实心眼丫鬟,第一次为了自己的偶像顶撞程锦,文相那般俊逸风流的人物,如何能够孤苦终老?
  程锦感兴趣地点点头,“那你倒是同我说说,这文相都和哪些女子有过纠葛?”
  程锦的态度温和,青萍却反应过来,自己刚才出言无状,竟然顶撞了自家姑娘,连忙就要跪下请罪,却被程锦一把拉住。
  “你慌什么?我之前稀里糊涂的,自然不知道文相的情事,你既同我说了,便细细说来。”
  青萍咬着唇,确认程锦的脸上只有好奇,没有愠怒,这才细声道,“奴婢也只看过两三个话本子,听过几出戏,说的都不尽相同,指腹为婚,却早早夭亡的未婚妻,青梅竹马的邻家姑娘,从小服侍文相的小丫鬟,还有被他搭救的小寡妇,还有《盼春归》里的青楼名花……哦,听说现在外头最时兴的话本子说的是他同北蛮公主的事儿。”
  青萍话还没说完,程锦在一旁已经捧着肚子,笑得眼泪都出来了,“连小寡妇和北蛮公主都有?这文定年该有多不挑嘴啊?”
  “姑娘!”文相可是万千少女的深闺梦中人,哪里容得程锦这般排揎,忠心小丫鬟这便恼了。
  “文相都作古五十年了,你们又没见过他,怎知他就如话本子里写的那样俊?说不定他和朝中那些老大人一般,蓄着一把胡子,成日板着脸呢。”程锦觉得很好奇,为什么这些女子会如此迷恋一个几十年前的古人,文定年的骨头恐怕都化成灰了,哪里还有什么皮相,她们这般心心念念的,究竟有何意义。
  “因为状元郎啊,”一向沉稳的青萍,面皮难得染上了绯红,“人家都说文家的这位状元郎是文相第二,不仅学问一样好,长得也很相似,都俊得很呢!”
  程锦隐约想起来,去年文家的这位这位状元郎游街的时候,他们一家还去茶楼看过他,只不过她当时在忙着吃花生,没有多留心他的长相,“为何两人会相似?莫非这位文状元是文相的子孙么?不是说文相不曾有子息么?”
  “文相故去后,他的弟弟将自己的幼子过到了文相名下,算是为他传承香火,状元郎便是那个孩子之孙,算起来是文相的曾孙了,见过他们俩的老人都说,文状元生得酷似文相。”
  程锦微微摇头,并不如何相信,“隔了房的曾孙,能像到哪里去,我看是你们觉得状元郎长得俊,便把他的容貌安到文相身上去了吧?”
  前朝尚未覆亡之时,文定年就被称为“大燕第一公子”,如明月清风俊逸清朗,如珠如玉温润夺目,便是赵华这个见多了美男子的师姐,也不得不说文定年的确是她生平所见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