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锦华谋-第1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噗”杨忠一个没忍住,喷了出来,不住地朝文绍安挤眉弄眼的。
  方芜意味深长地看着文绍安,就连老许也在使劲儿憋着笑。
  文绍安神色不变,温文地对老许笑道,“我用不着这些,若是方便的话,许伯伯不妨给我两位师兄留一份,他们倒是用得着。”
  程锦这才反应过来,不似寻常女儿家那般羞红了脸,反倒捂着肚子怪笑个不停。
  倒是余溪红了脸,没好气地瞪了她一眼,“姑娘家也该有个姑娘家的样子。”
  “她力大如牛,哪里有姑娘家的样子?”程钤虽是笑嗔,但明里暗里地都在维护程锦,余溪觉得好笑,这对姐妹确实是感情深厚,时时刻刻都如老母鸡护崽一般护着对方。
  这些日子相处下来,她和程锦之间也自然了许多,她也不再把她当成庄敬皇后,连说句话都战战兢兢的,但无论程锦曾经是谁,同史书上说的一不一样,都是个很有见地的人,她还是极愿意同她说话的。
  “你方才所说的定数是什么意思?”
  程锦还蹲在一旁净手,余溪就凑了过来,不依不饶地要问个明白。
  “世间万物皆有定数,日月星辰,朝朝暮暮,缘起缘灭,生老病死,晴天下雨都有定数,非人力所能及,先生由干旱不雨怪到弃农从商,未免太过牵强。”程锦一脸无所谓地说。
  “这些年年景好,庄稼有了好收成,田地里的庄稼足够养活这么些人,弃农从商自然无碍,但若是遇上了灾荒呢?没了好收成,田里的庄稼养不活这许多人,老百姓以何为食?”余溪犀利地问。
  “什么叫好年景?什么叫坏年景?”程锦索性坐了下来,“我大梁幅员辽阔,便是好年景的时候,也有州县出现旱涝蝗灾的,先前是如何解决的?是朝廷借商粮赈灾,由商人直接将粮食运往受灾州县,再由朝廷折付银两,赈灾效率不知比前朝高出多少。为何商人能在那么快的速度将粮食运到?唯利是图耳。”


第二百八十一章 古怪
  “照你这么说这世上也不用朝廷了,且随百姓自由,想干什么便干什么去?”杨忠大跨步地走了过来,坚决站在余溪一侧。
  “朝廷自然还是要的,如今这朝廷不就挺好的?凡事都没必要关得太多太宽,只要不像南蛮蛊虫这样危及百姓,危及天下,便不必多加理会。”程锦打了个呵欠,一脸懒散地说。
  “你的意思是说萧规曹随,无为而治?可若是朝廷不管,从商之风一旦酿成祸害,那便是万劫不复。”
  “你怎么知便一定是祸害?一定会万劫不复?”
  “商人逐利,不仅伤了农本,还有逐利之风。”
  “我大梁立国以来便不禁商事,若无这些年的宽纵,焉有如今的太平盛世?若是将那些商贩都逐回地里干活,京城可没这么繁华。不说其他,就说每年收上来的谷子,丰收的地方,谷价低贱,谷子烂在仓中,欠收的地方,百姓吃不上饭,还得靠朝廷赈济,你可知朝廷赈济一次,中间损耗是多少?层层盘剥之下,十万两银子的粮食到百姓的手上不过一万两,这还是没遇上狠的,若遇上几个狠人,怕是一粒米都到不了百姓手中,国库被掏了个空,百姓怨声载道,饱的却是某些人的私囊。”
  “此事自当整顿吏治,与商人农事有何干?”
  “便说整顿吏治,你方才说了,商人逐利,逐利之风不可盛。前燕初期大兴克己复礼之风,人人事事效仿古礼,嘴上说得是冠冕堂皇,结果阖朝上下贪污之风盛行,便是乡间小吏也有样学样,雁过拔毛,养活了不知道多少世家大族,死了不知多少百姓庶人。嘴上喊着克己复礼,便能不为名利所动了么?莫说是商人逐利,逐利便是人之本性,何必视之如洪水猛兽?又何必把逐利的锅扣在商人身上?”
  余溪不服气道,“读书人便不以逐利为本性。”
  “读书人也是人啊,是人便会逐利,很多时候你自己都没意识到。听闻之前服侍先生的那个婆子,因为先生每月不肯多给一两银子而往别家去了,若先生不逐利,便当每月多给这一两银子,留她下来啊,计较这一两银子难道不是逐利么?”
  “自然不是的。”余溪脸色微红,“我是实在掏不出那一两银子,若那婆子不逐利,也不会因为一两银子而往别家去了,恰是因为逐利,才有如今主不主,奴不奴的场面。”
  “主是人,奴也是人,人皆逐利,那婆子因为一两银子另谋高就,先生因为省一两银子雇了更便宜的婆子,两相情愿,皆大欢喜,不好么?”
  “自然不好,奴可因为一两银子背主,臣也可因为千两银子叛国。”杨忠一脸不虞地插嘴。
  “杨大人却是说岔了,你们家那婆子只是另谋高就,可不曾背主,背主之奴自有律法惩戒,叛国之臣也有严刑峻法约束,而不是这般胡乱怪罪,”程锦叹了口气,“鸿山书院当年主张的便是宽仁无为,如今已经变了么?”
  这些立国的主张本都是赵齐的,在文定年和赵华的手上将它们落到了实处,朝廷对答商人宽仁了许多年,但这些年越来越多的读书人开始讲究门户之见,大兴克己复礼的古风,不仅对女子约束得越来越紧,还隐有打压商人的苗头。
  程锦此话一出,余溪和杨忠的脸色都变得不是很好看了,他们受教于夫子,怎会不知那确实是夫子的主张,只不过他没变,是他们变了,出仕这些年,在京城难免会受到风气的影响,又因为南蛮蛊案的缘故,对商人生出了几分偏见。
  余溪立刻沉默了下来,虽不至于惶恐,但心里也很不安,她差点忘了程锦也是赵华,自己当着她的面批判她当年的主张……
  “鸿山书院的主张一向都没变过,杨师兄和余师姐不过只是议论时政而已。”文绍安走了过来,随口岔开了话题,拉过程锦道,“鹿肉汤已经好了,依你所言,加了药草,快来尝尝。”
  谈及吃的程锦立刻有了兴致,哪管什么重商还是抑商,还流着余溪和杨忠在那儿郁闷,她自个儿就兴高采烈地吃起了鹿肉。
  “此处离江东不远了吧?”不远处裴先生正在与方芜谈论地理风物。
  “翻过那座山,再过江便是江东了。”
  “江东今年的旱情严重么?”
  “倒是还好,”方芜微微皱眉,“我离家的时候倒是没听说有旱情,那几日还刚下过雨,一切都挺寻常的,或许是此地久旱?”
  “过一条江气候便差了这许多么?”
  “确实如此,这一带气候变化万端,莫说是过条江,便是在同一座山,一是在山的南面,二是在山的北面,气候也大不一样,有的时候江东暴雨,江西大旱。”
  程锦嚼着鹿肉,凑到文绍安身边,低声问道,“此地是不是有什么不妥?”
  “怎么这么问?”他神色温柔地低头看她。
  “觉得你今日异常沉默,尤其是在见了那水潭之后,就连猎了这么大一只鹿,你都不曾欢喜。”
  他微微一笑,也凑近她的耳边,低声道,“那水潭下有古怪。”
  “什么古怪?是妖精么?”她瞬间激动了起来,学法术也有些时日了,却一直苦于英雄无用武之地。
  看着她越凑越近的身形,他不自在地往后倾了倾身,心里暗道,你才是妖精。
  “应当是一只快要修成蛟的大蛇。”
  虽然蛟比不得龙,可也是能够呼风唤雨,了不得的妖物了,程锦跃跃欲试道,“我们去把它给除了?”
  “好好的去招惹它做什么?它在此地清修,并未出来扰民,我们只是路过,何必去搅扰?”
  “难道此地的旱情不是他所为?”
  “该是脱不了干系的。”他顿了顿,“不过此地没什么人烟,便是微旱也没有大碍,何况我们今日轻易猎了这头公鹿,你就没想过其中缘由?”
  今日这公鹿出来的的确蹊跷,看它傻乎乎地在水潭边喝水,见到人也不跑,原来不只是喝水那么简单,难怪平时只能猎个山鸡野兔的,今日会走这样的大运,原来竟是有意为之。


第二百八十二章 自尽
  “你是说那大蛇察觉到我们路过此地,特地献了一头公鹿出来,希望我们不要去找它麻烦?”
  “当是此用意。”
  “吃人嘴软啊,”程锦喟叹一声,“如今连妖怪都这么通人情世故了么?”
  “起码是条一两百年的大蛇,数十年前妖物横行之时,都能捺着性子不出来,想来也是个不张扬的主儿,兴许是它不欲生事,或者是它想同我们结个善缘,但我们真要去招惹它,估计它也不是个善茬。”
  程锦一脸遗憾,既然吃了人家的鹿,就得承这份情,再上前去招惹,便是不懂事儿了,她虽然顽劣,但还做不出这种事,只得默默作罢,既然还未到江东地界就能遇上这么一条妖物,再往南边走,何愁没有出手的机会?
  众人这一行还算顺利,很快便到了江东,只是甫一入境,便遇上了前来报信的人。
  “什么他们全都自尽了?”
  方芜的脑仁突突直跳,怒目圆睁的模样吓得将门出身的李玉都往后退了两步。
  前来报信的属下跪在地上直发抖,此事牵扯极大,他用心看管的人犯突然死了,还死得蹊跷,他如何脱得了干系?
  “混账!”方芜睚眦欲裂,恨不得上前踢死那看管不利之人。
  “师兄,你冷静一些!”文绍安一把摁住他,“事已至此,还是先找一找先前留下来的线索,这些人便是自尽也抹不去已经露出来的马脚。”
  “不错,师兄,先查明真相再发落他们也不迟。”杨忠也劝道。
  众人快马加鞭,一路赶到了府城,方芜自然急吼吼地去了衙门,其余各人也都跟了过去。
  余溪原是安排几位监生在客栈入住的,程锦是个爱瞧热闹的,还未等余溪发落,便已跟在方芜身后跑了,余溪管不住她,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余下几人却是神情各异,毕竟蛊虫之事非同小可。
  “这才刚入江东就摊上这种事儿,”蒋五常苦着脸道,“不会真让我们几个寻常监生,也跟着去查什么南蛮蛊案吧?”
  “去就去呗,你不会连这点儿胆量都没有吧?”李玉嗤笑道。
  “那可是蛊虫,你以为是路边的毛毛虫么?”蒋五常没好气地说,“一旦沾上那玩意儿,不死也残废,光是想想那虫子那脑子内脏吃干净的样子就觉得恶心。你们听说了么?沾上蛊虫后,蛊虫后在身体里产卵孵小虫,你别看有的人会动会说话,其实人早死了,都是虫子在里头控制,只要划开他的皮肤,成千上万的虫子往外爬呢……”
  他这话说地实在太恶心了,就连寡言的吴映和苏洋都不安地动了动身子,露出畏惧退缩的神色。
  “你见过蛊虫么?”
  “自然没有!”蒋五常激动地驳道。
  “你既没有见过,如何知道蛊虫是什么样的?沾了蛊虫的人,是不是体内会有很多小虫?你身为太学监生,也同市井妇人一般信口开河,丢的是太学的脸面!”
  “大家都这么说!再说,我也是为了大家好,你若是不领情就算了,在这儿说什么风凉话!”蒋五常怒道,“你若想去,便去好了,左右那程锦也沾过蛊虫,你便同她在一块儿,正好替我看看蛊虫长什么样。”
  “行啊,”李玉不屑地嗤笑,“既然你们怕,那便躲在客栈里吧,如今太学里的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