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绝色娇宠1-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嬷嬷这般下意识的动作几乎叫在座的人都相信了,这样的神态可做不了假,宋老夫人又说:“你且说说这整件事到底是怎么回事。”
  万嬷嬷的心跳个不停,这样隐秘的事情宋老夫人如何会知道,如今又让她说出整件事,她是决计不敢的。
  二夫人心道老夫人这是急的糊涂了,她笑道:“嬷嬷别怕,老夫人是怀疑初宁是咱们府上丢了的三姑娘,她如今问没有坏意。”
  这话犹如一道惊雷,万嬷嬷被冲击的好半晌说不出话来,当年那个被丢弃的女娃竟是如此尊贵的身份,她好半晌才缓过神儿来,舔了舔嘴唇道:“这事还要从十五年前说起。”
  十五年前,纪氏怀了身孕,顾德庸对她虽说还算可以,但一旦遇上了柳氏,纪氏就要遭些灾难。
  那时候纪氏刚被抬进府里不久,柳氏正是对纪氏看不上眼的时候,整日明里暗里欺侮纪氏,待纪氏怀了孕,她就更加变本加厉,就在纪氏将要临产的前几天,柳氏忽然说纪氏的这一胎八字不好,容易冲撞府里人,怕是会挡财,最好是要去庙里求求菩萨。
  当时纪氏就要生产了,随时都危险的很,可顾德庸不但不心疼,反而信了柳氏的话,要让纪氏亲自去拜佛,他看着纪氏的目光都觉得她不详。
  纪氏一贯柔弱,却也被顾德庸伤透了心,主母的话又不得不听,万嬷嬷不得不忍着泪陪着纪氏过去,她心知柳氏就是想害了纪氏的命,这样冷的冬天,还是一个即将临产的妇人,要她去佛寺祈福,简直是狠毒至极,可恨顾德庸也是这般。
  无奈之下,万嬷嬷陪着纪氏去了扬州府一座山上的古庙,那庙宇有些年岁了,颇得夫人们的喜欢,禅房里住了不少官夫人。
  好在纪氏颇得小沙弥的照顾,好生过了些日子,可有一天,纪氏忽然难受,竟是要生产了,庙里的小沙弥心善,帮着请了大夫,纪氏就准备生产。
  纪氏在顾府过的日子很是不好,此番上山也只带了万嬷嬷和一个小丫鬟,那小丫鬟是柳氏的人,见状连忙下山回府禀报柳氏,再也没回来,万嬷嬷后来回过味来,柳氏是想一个人都不给纪氏留,好叫她无人照料,真是好狠的心。
  结果很是不好,纪氏难产,生了一天一夜,生的是个男娃,可那男娃刚落地就没了气息,纪氏和万嬷嬷俩人除了哭就没旁的法子,毕竟日子还要过下去。
  后来寺庙中有人得知纪氏生产,认为不吉利,纵然有小沙弥的照料,纪氏也不得不在生产的第二天就套了马车回去。
  变故就生在回去的路上,为了能尽快赶回府去,万嬷嬷央着车夫捡了罕有人至的小路走,那小路上都是荒草树木,谁知她们竟听到了娃娃的哭音儿,那哭音儿断断续续的,像蚊子一般弱小。
  纪氏见状叫停了车,万嬷嬷下车去寻,竟然在山道的荒草中发现了一个女娃娃,那女娃脸色青白,哭音都虚弱了,可见她们若是再晚发现几分这女娃就要被冻的没命了。
  那时节常常有人将女娃丢到路上遗弃,她们只以为顾初宁是被遗弃的,纪氏心善,想着自己的亲生儿子没了,这女娃也没人看顾,就把女娃当做了自己的亲生女儿。
  待回府后,柳氏以为纪氏生了个女娃,也没在意,这事就这么隐瞒下去了。
  万嬷嬷说完这事后,屋里静了好半晌。济宁侯府喃喃道:“都对上了,都对上了,初宁就是……芜姐儿。”
  宋老夫人也哭了出来,有了信物和胎记,就是这过程也同当年对上了,她们苦苦寻了十五年的芜姐儿终于回来了。
  万嬷嬷小心翼翼问道:“老夫人,按说姐儿千尊百贵的,如何会被遗弃。”
  这时候二夫人也缓过神儿来了:“怎么会是遗弃,那是有歹人作怪,”她说着有些气愤。
  宋府的老家是在扬州府,那时候济宁侯带了妻子张氏去老宅祭祖,张氏当时的肚子已经很大了,可谁知皇上派了急命要济宁侯回京,命令来的急,济宁侯一路上定然要风雨兼程,张氏自然是受不住的,他就留下了好些侍卫丫鬟在此,打算着让张氏在此生产。
  张氏自此就在扬州府住下了,她是个信佛的,而且很是虔诚,就时常去寺庙拜佛,可谁知她竟然早产了,她同纪氏一样在佛寺生产了,好在芜姐儿很是健康。
  跟随在张氏身边的婆子很是欢喜,当即就写了信回京,打算着出了月子再回京。
  张氏刚生产完,精力不济,就叫乳母丫鬟照料宋芜,可谁知第二天宋芜就不见了,空空荡荡的禅房里只剩了一张小小的摇床,娃娃却不见了。
  当时所有人都吓得面如土色,拼了命的去找宋芜,最后捉住了一个鬼鬼祟祟的丫鬟,原来那丫鬟自幼服侍济宁侯,对济宁侯心生爱慕,很是嫉恨张氏,她又是济宁侯身边的大丫鬟,一向有威信,大家都信服她,这才叫她偷走了宋芜。
  张氏的陪嫁婆子狠狠地拷问了那丫鬟,那丫鬟也是嘴严,只道将宋芜扔到了一个山道上,说是哪里也不说,那时节可是冬天,一个刚落地的小娃娃怕是冻上一会儿就没命了。
  后来又逼问了那丫鬟,那丫鬟才说出了地点,可等侍卫寻过去却没见人影,想来那时候该是被纪氏捡走了。
  二夫人说完叹了口气:“还真是多亏嬷嬷了,府上侍卫寻过去的时候已经过了许久了,若是没有你们捡了芜姐儿,怕是早冻的……”
  万嬷嬷心跳个不停,原来自家姑娘竟有这样的身世。
  济宁侯也连连道:“多谢嬷嬷和故去的夫人了,若不是你们,咱们芜姐儿早就没命了。”
  万嬷嬷摇了摇头:“当时我们姨娘没了孩子,幸亏有姐儿的陪伴,若不然还不知道要怎么熬过去呢,姨娘一直把姑娘看的跟眼珠子似的,也算是一场母女缘分。”
  宋老夫人喜极而泣:“可见芜姐儿是个命大的,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
  顾初宁知道万嬷嬷一大早就被叫走了,过得不多时辰,果然有一个小丫鬟过来叫她。
  顾初宁穿好了衣裳和斗篷,一路往五福堂走,她既承了原主的身子,就要尽原主的责任,既然这是原主的亲生父亲和家,她也要尽孝心。
  那小丫鬟是宋老夫人的心腹,此时看顾初宁的眼神都不一样了,恭敬中带着几分讨好,然后清晰明了的将这些年的所有事情说与顾初宁听,也好叫顾初宁有个心理准备。
  在到五福堂之前,顾初宁听完了所有的事情,她心下也是震惊的很,原来这里头有着这么多的过往与巧合。
  在五福堂的廊庑下,顾初宁的步子停住了,她看着熟悉的五福堂,这里她来过许多次,屋里的人她也见过许多面,可这次再进去,就是以一个全新的身份了,她能适应吗?
  珊瑚担忧的看着顾初宁,然后扶稳了顾初宁的胳膊,小声道:“姑娘,无论您是谁,珊瑚都在您身边。”
  顾初宁的心中划过一道暖流,她这两辈子,是徐槿,也是顾初宁,那么,她也能做好宋芜,她坚定地踏进了门槛。
  屋里,宋老夫人的眼泪早就流了满脸,她一把将顾初宁拉进了怀里:“原来芜姐儿已经回来了这么久了,可恨祖母一直没有发现。”她想起这十五年来的苦苦追寻,一时间竟再说不出旁的话来。
  顾初宁也听丫鬟说了这么些年的事,这里头有多少不为人道的艰辛,她不自觉地也哭了出来,这许是原主的情绪吧。
  二夫人擦了擦泪:“老夫人,快别这么说了,芜姐儿能回来就是最好的,这就是血脉亲缘,兜兜转转,又叫芜姐儿回来了。”
  宋老夫人破涕为笑,欢喜的不得了,她原就期待孙女的模样性情,在初识顾初宁时更是觉得她样样都好,恨不能叫顾初宁就是自己的孙女,现在这一切竟成真了,她几乎不敢想象。
  宋老夫人才想起济宁侯来,她拉过顾初宁的手:“初宁,这是你父亲。”
  济宁侯一向英武,面容严肃,可此时眼眶中都是热泪,他只说了一句话:“你母亲若是泉下有知,也当欢喜了,”他的整个家都因此而分崩离析,如今失而复得,竟是说不出话来了。
  陆远舒了口气,她有了这般疼爱她的父亲和祖母,现在也当欢喜了,毕竟她前世亲缘淡薄。
  而一直坐在旁边的纪氏震惊的回不过神儿来,她想起第一次见顾初宁时,她还笑着说顾初宁不像妹妹,原来竟不是亲生的。
  …
  五福堂的认亲已然完事,众人大悲大喜,现在已经各自回去了。
  顾初宁则是单独跟着济宁侯去了供奉张氏牌位的小佛堂,她曾见过一次,当时只叹了一句,未料她们之间竟有这样的缘分。
  顾初宁恭敬地给张氏上了三炷香,檀香袅袅,济宁侯舒了口气。
  “你回来的晚,不知道你娘爱你至深,当年你甫一丢失,你娘就下了地,月子没做好,落下了一身的病,”济宁侯面色悲伤,回忆往事。
  “你娘和我从不肯放弃寻你,她日日为此忧心,没几年就去了,独留我一人在这世上,原本父亲想随着她一道去了,可父亲还要留下来找你,”济宁侯叹了口气。
  顾初宁几乎可以想见,这些年他们遭了多少罪,她看着悬挂着的小像,画像上的女人眉眼温婉秀丽,嘴角带着笑,她的眼泪一下子就落下来了,这便是母亲的感觉吗。
  济宁侯见她哭了,手足无措的,好半晌才想到拿帕子来帮她擦泪,他有些笨拙地道:“芜姐儿不哭,都过去了。”
  顾初宁的心有些酸,她前世的父亲只当没有她这么个女儿,她还是第一次见如此疼爱她的父亲,她忽然有了亲近的感觉。
  顾初宁低低唤道:“父亲……”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这一声父亲却叫济宁侯湿了眼眶,他慈爱的看着顾初宁:“这么多年了,父亲一直在想,我的芜姐儿是什么样的,生的像我还是像你娘,你是调皮,还是文静。”
  他絮絮叨叨的继续道:“现在父亲知道了,原来芜姐儿像我多一些,性子也文静,你娘若是知道了会很高兴的,她从前还同我说要帮你攒好些嫁妆,叫你风光的出嫁。”
  顾初宁含泪笑了起来:“娘会开心的。”
  济宁侯摸了摸顾初宁的头发:“以后你就在爹身边,没人能再欺负你了。”
  顾初宁“唔”了一声,这样好的父亲。
  …
  宋老夫人的笑容就没落下来过,她叫顾初宁过去一起用膳,济宁侯在一旁笑融融的瞧着。
  一道道膳食像是流水一般的送了上来,好几十道菜,好些菜都是略尝了尝口就被撤下去了,丫鬟婆子传菜夹菜,好大的排场,顾初宁还是第一次见到。
  济宁侯笑道:“母亲,您可别吓到芜姐儿,就捡些平日里喜欢的就成。”
  宋老夫人也笑了起来:“是祖母糊涂了,”她亲自帮顾初宁夹了菜,又道:“初宁你搬过来和祖母一起住吧,你的院子是一直留着的,每天都有人洒扫,就是现在搬过来也成。”
  顾初宁想说不必如此麻烦了,可见宋老夫人的神色这话就说不出口了,无所谓了,反正在哪里住着都一样。
  宋老夫人似是说到了兴头上,一会儿吩咐要弦丝雕花的架子床,一会又要一成套的奁台妆奁,姑娘家没这个怎么成。
  说完了这些又想起衣裳来,又吩咐绣娘给顾初宁量体裁身,给她做好些衣裳。
  纷纷杂杂的,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