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拉扯他。他知被算计自然不愿顺从,随后便差点被杀,之后便没了知觉……
同样与程紫玉和侍卫所言吻合上了。
太子衣襟上的茶渍,这侧殿中缺失的茶具都证明太子的确撞上过茶水。
而他受的伤,更是证实了种种。
整个御医院御医几乎皆已到场,一番研究后,确认香炉里所焚香型有一定催,,情成分,显然歹人原本目的的确是要促成醉酒的太子和庆嫔皮肉相亲,随后来个抓奸在床……
这一点,从面带红晕,肤色泛红的程紫玉和太子那里便能看出。甚至是一早就被打晕的桂儿,此刻面上也有不寻常的潮红。且他们无一例外地心跳比常人要快上了一二。
御医赶紧命人去调了清心的汤药给两人服下了。
有个御医辨别出,这香中有两样成分倒似是朝鲜人喜欢用的。可眼下这个发现在皇帝看来,无非还是幕后人对朝鲜的嫁祸,更惹了皇帝怒火拔高,忍不住一声哼。
受害者的证言皆无明显漏洞,也与先前围观众人所言都对上了。怎么看,事实便是如此!
而程紫玉与皇后在南巡中有过些摩擦,与太子更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这事不少人知道,皇帝也知晓。
所以谁看程紫玉,也不是会为太子掩护而自损八百之人。更何况她今日受伤不浅,在场的大部分人都对她无疑,更抱了极大怜悯。
尤其此刻,御医正指挥着医女帮她从掌心挑瓷片,那场景……不少人都看不下去。
瓷片因着几次发力,不少都碎成了一点点的渣而进了肉里,此刻医女必须一点点拿刀给剔出。这是生剐手肉啊,比十指连心还要痛上许多吧?
就是皇帝,看着程紫玉没喊一声只咬牙闷哼也有几分暗赞。就冲这分忍耐力,也非常人能忍。
“御医,我手没有伤到筋骨吧?今后不会影响我干活吧?”她更关心这个。
程紫玉这一句出,许多人才想起来,她是吃手艺饭的。一双手金贵无比,今日歹人何其歹毒,不但坏人名节还要坏人前程。尤其她还是程家的传承人,这是连人一家手艺都坏了啊!
而程紫玉也不可能拿她最珍贵的手来为太子说话,于是包括皇帝在内的众人更对她所言深信不疑。
御医表示有九成把握治好她手,皇帝命必须要确保这双手无碍,皇后则表示她会负责所有需要的补品和药物药材。
既然信了几人说辞,那么问题也来了。
那些歹人呢?还真能插翅而逃?
……
第615章 做得挺好
事实皇帝赶到的第一时间,侍卫总管便已经开始排查了。不仅仅是这处,还有周围宫宇。甚至是今日整个宫中的侍卫行动都被细查了一番。
宫门处在第一时间便已得令,禁止任何人进出。
眼下,总算是有了些成果。
有侍卫来报,在事发侧殿一处隐蔽的墙角外围,找到了两段绳子。从绳子的长短和位置来看,那些歹人很有可能是通过绳索从后墙逃出……
程紫玉垂眸。为了将这场戏给演无漏洞也不容易,他们好不容易才在杂物房找到了两段绳子,给扔去了墙那头,并在那处地面来回踩动,做出异于别处的线索,将皇帝他们的视线引向了歹人有在宫中肆无忌惮,四处走动的能力,和熟悉宫中各处的痕迹……
而实际上,真正放倒了程紫玉她们的那群人,大概是在那嬷嬷的配合下,趁文庆去外边勾搭太子时,光明正大从大门离开的吧?……
然而墙的那头,有三条小路。有两条是穿梭各宫宫墙之间,还有一条直接拐去了大道上,追查起来并不容易。
侍卫寻来了猎犬。
通过那些血迹,猎犬还真就找到了些线索。
距离这侧殿不远处的一处花坛里,找到了埋得并不怎么深的一包碎瓷。正是桂儿与那些暗算之人打斗时打碎的那几个花盆碎片。
对方为了让太子安心进屋行不堪,早把外边给打扫并处理了。想来便是就近随手一埋……这线索并没什么用途,只是从侧面再次证实了程紫玉所言的真实和太子被暗算的确实。
除此之外,线索便断了。
一番排查后,侍卫长和暗卫长同时表示,对方应该不但对宫中熟悉,还很有行动经验。而他们的判断是,能在宫中如此横行,歹人极可能原本便是宫中之人。或是早就被安插在了宫中,可能在侍卫中,內侍中,甚至宫女之中……
程紫玉与太子不经意间有了一个对视,两人皆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满意。
眼下的状况,很好。
对方越是嚣张,越是胆大,连人都敢杀,连太子都敢污,连皇帝都不放在眼里,越是抓不着,越是这么连线索都不留地来无影去无踪,便越能让皇帝紧张不安。
皇帝忌惮,恐惧,惴惴不安,才会耿耿于怀。
总之这事找不到证据反而是好事。
皇帝岂会想不到最近他对朱常珏的打压跟有可能引起其反弹?
他岂会想不到贵妃先前把控了后宫好几个月,足以暗中培养和安插了不少人?
他岂会想不到贵妃跌下高位,暗布的棋子再不用可能会被策反或失效?
他岂会想不到先前疑似朱常珏对程紫玉也有过一次暗杀?这次会否是卷土重来,更为狠毒的再次报复?
他岂会想不到那次暗杀与今日一样,一定意义上是冲李纯去的?
他岂会想不到除了朱常珏,有这能力在宫中布局的压根就没几人?
他怎么会忘了,程紫玉刚刚连帝后都无视,直勾勾对着朱常珏,此刻想来满是深意的那一眼……
程紫玉很清楚,皇帝绝不会开口问她怀疑谁。那么,她便主动提示了一下。皇帝那个多疑性子,只会继续多想。再加上先前他已有意收拾朱常珏,当契机到来时,他这次定会干净利落!……
当然,程紫玉比太子想的还要多一些。
如此一来,李纯手上的权利还能再大一些。谁都能感觉出,夺嫡渐渐进入白热化,尚不可知的危险将越来越多,而她关于前世的那点先机,也逐渐将变得越来越无用。
所以,在新皇立下之前,她希望她和李纯能掌控的势力实力越大越多越好。最好是大到有人造反都不怕。而宫中,作为权利中心更是如此。
此外,她还希望皇帝能警惕一些。她希望皇帝别再玩他的平衡之道了。正是他的态度一直太过暧昧,才使得几个皇子没一个消停的。这么做纵然有很多好处,可眼下弊端也已无视不得。她就是要他知道,再玩下去,皇权都危险了。
李纯再厉害也是外臣。皇子们再能耐头顶也有个爹。所以,只要皇帝愿意压着,愿意削弱,愿意动手,那便是天经地义!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
前世除了太后之薨有些莫名其妙,皇帝垮下之速也有些奇怪。皇上不像是中毒,可怎么就在四年里,从意气风发就形容枯槁了?里边是必有缘故。所以,在今生的皇帝居然成了她和李纯保护伞的情势下,她还不希望皇帝太早倒下……至少在局势完全明朗前不能!
半个时辰后,依旧没有抓到任何嫌疑人。
就连那些今日入宫来演出的艺人也都经过了一一排查,并没有发现问题。几大班子都是京畿地享有盛名的,想要瞒天过海并不容易。
如此,侍卫长更加肯定认为那些歹人藏在了宫人之中,这也才能解释那些人从进来到离开都能避开众人视线,隐没于宫中。
也才能解释今日宫中防务比往日加强了一倍,却还是被人钻了空子。只怕那些人早就有了今日的具体的防务分布,甚至是侍卫的巡守路线,这才能轻而易举避开了耳目。
至于暗卫,主要任务只盯住了今日宴席的安全,基本都隐没在了慈宁宫,如今日案发这般的更衣处,更是不在他们负责的范围。
当然,按着程紫玉和太子他们给出的时间,发现差不多的时候,在慈宁宫宴席上有人醉酒跌进了荷花池;有人发生了口舌,辩得差点要打起来;戏班子太后最喜欢的那个角儿丢了戏服,调了不少宫人侍卫帮着一番翻找后,才发现戏服竟不知何时跑到了更衣间的横梁上……
此刻虽似抓到疑点,再深入追查发现,掉入荷花池的宾客是真醉了,不确定是自己脚滑还是被人推了;口舌的几人也是被挑拨,有人故意瞎传话,引发了误会。戏班子那里更是无辜,他们到这会儿还认定是另一个来演出的戏班子故意陷害,两拨人正剑拔弩张……
看似有人故意而为,但却偏似是而非,毫无证据。但这样的小事,却足够吸引侍卫暗卫甚至太多人的注意力,足以起到分散防务甚至调虎离山的效果……
而差不多时间段的小乱子又何止在慈宁宫里边?
太子出事是在慈宁宫东边往坤宁宫去的方向的更衣处,可西北方和南边都生出了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事端,刚刚好吸引了附近巡守的侍卫上去帮忙才摆平。
巧合?不信!
证据?没有!
皇帝更生气了。显然,有人在宫里的势力已经严重影响和威胁到他了。这叫他心生恐惧。试想对方今日若谋划成功,他又怎知有人已这般猖狂?这般视皇权于不顾?届时他忙着发落太子收拾残局还不及,又有谁会在意这些细枝末节?……
很快,那个佘嬷嬷找到了。
只不过,她已成了一具死尸。
是在往慈宁宫后门去的一口枯井里找到的。
自杀还是他杀?
不重要。
对方败露的同时,已经意味着这个从一开始就在煽动庆嫔的嬷嬷必死了。主谋怕她招认,也必须让她死。
这一点,其实在程紫玉他们的预估之中。
没抓到活口也不可惜。
因为程紫玉和太子的证言也有漏洞。这嬷嬷若被抓到,反而会让他们的证言或露出马脚来。
所以正如太子所言,庆嫔,同样也是死了的效果才更好。
死无对证才更安全。死无对证才有利于确保他们没有其他证人的故事的可信度。
从大局上,也不容易叫这火烧到文兰和朝鲜那里。
不过,听闻佘嬷嬷已死,程紫玉还是开口了。
“我先前听得真真的,有人口口声声咬定亲眼看见佘嬷嬷进了这侧殿?若是那般,她一个不会武功,年纪不小,还身宽体胖的嬷嬷,又是如何翻过这近两丈高的围墙,跑出去那么远的?”
经她这么一提醒,众人这才想起那位最开始便一直在侧殿门外蹦跶的熊贵人。
熊贵人她可不止一口咬定亲眼看见佘嬷嬷进了这侧殿,还口口声声肯定是佘嬷嬷偷窃了常贵人的孔雀簪。眼下佘嬷嬷的尸体被发现在百丈开外,也压根就没有什么孔雀簪在身,可见熊贵人所言皆不实。
可她先前那般言之凿凿,此刻看来,她分明已有所图,哪怕不是罪魁祸首也是今日所有事端的重要一环。歹意非常!
此刻众人找去,却发现人早已不见。这个时候,他们倒是听见有了有女子的求救。
侍卫飞冲出去,连皇帝也被惊动着赶了出去。
眼前,竟是熊贵人和常贵人,两人扭打在了一起。
原来熊贵人一见形势不好就开始思量跑路了,吃了明亏暗亏的常贵人则早就因为前途蒙灰而恨得几欲吐血,几乎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这个利用了自己的好姐姐身上。
于是,当熊贵人要往人群里退的第一时间,常贵人便上去将人挽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