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掌贵-第4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此,周家的嫌疑快速下降。
  这个发现让原本以为周家正是罪魁祸首的官兵们惊讶了。
  所以他们是找错了人,冤枉了人?
  一时间,两位指挥使看向朱常哲都小心了许多,他们开始担虑今日惹下的梁子,他日会不会被穿小鞋?而他们忙乎了一晚上,抓错了人便等于回到了原点,在圣上那里更难交代了。
  万一弄个不好,朱常哲一心要报复,会不会一口咬定他们昨晚将脏水使劲泼向周家,是为了包庇和掩饰真凶?……
  惊恐下,官兵们额头热汗密布。
  朱常哲自不会放过如此收拢人心之机,表现大度有君子之风,坦言表示只求两路官兵帮忙一道将凶手绳之以法,又赞了官兵们昨晚的快速行动和应变力,表示一定会与官兵配合,绝不让凶手逍遥法外!届时,他们一道去圣上跟前领赏……
  都是人精,指挥使们听懂了。
  五皇子只需一个目的——便是抓真凶。
  抓到,就有福同享。
  可后一句,朱常哲却没说。抓不到凶手呢?那么自然,出来担责的只有他们这群没用的官兵了。
  瞬间的功夫,原本对朱常哲还不服气的官兵不但顺从许多,那火热的干劲也瞬间被激发,精神状态有了巨大提升……
  是立功还是倒霉?根本没有的选。
  这也正是朱常哲要的。
  他必须让这些官兵尽心为自己所用。
  一来,他自己的人手未必够用。二来,只有让官兵参与才更有说服力。第三,他要用这种方式试着在兵马司和京卫中先将威望竖立起来。
  以前他没能力去做,这样的机会更是可遇不可得,若这次他能办好了,那么对他将来大有裨益……
  那么问题来了,现场留下的脚印究竟来自何处,来自何人?
  见多识广的官兵中,很快有人表示,这款鞋印很眼熟。
  到底有人指出了,说这倒似太子府卫兵所特制的靴款……
  众人惊。
  却越看越像。
  只因众人皆知,太子在南巡前的这几年,势力正是如日中天时。不但太子府的幕僚是皇子中最多的,就连亲兵卫也是素质最高,配置最好的。
  为了彰显不凡和气势,太子府卫兵从头到脚都是特制。大从衣物佩剑,小到头巾云袜,全都是统一定制。
  为从内而外表现出自己是皇子中最尊贵的存在,为了让更多的有识之士看到太子府手下的不凡待遇,为了让更多人投靠,为了最大程度地吸引闲散势力,就连太子府卫兵的靴头处也都镶了一片银。
  除了防踢坚固,更多的便是为了做标识并显露财力待遇。
  阳光下一闪,想不瞩目都难。用这种手段,太子的确招募到了更多想要混口好饭吃的高手。
  然而有利必有弊,此刻,这片银却出问题了。
  屋顶留下的那些脚印,每一只,都少了鞋尖的那一点点印记。
  须知黑衣人离开用的均为轻功。而轻功的最关键着力点正是脚尖。总不能脚尖不着地还能使出轻功来吧?所以,不是他们没用轻功,而是他们鞋底足尖很特别……
  刚抄了一晚上经书回到太子府补觉的太子,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在不知不觉间,已被人疑上了。
  午后李纯那一趟,本只是走个过场。他也没想到,他到那儿时,朱常哲领衔了众官兵已经有了这一发现。
  朱常哲顿时下了决心要继续严查。李纯没有随意表态,只在一边盯了盯。
  很快,他们便弄到了太子府的一双靴来。
  一比对,一模一样。
  众人哗然。
  朱常哲誓要追根究底。
  将案发地周围几里地的屋顶脚印一一排查方向,结合了周围地形,围墙,道路和屋舍,整合了所有指向后,官兵们大概推断出了昨晚分散逃离的黑衣人最有可能实行的几条路线……
  一规整发现,和先前叫人惊叹的结果不谋而合,黑衣人消失的范围都在距离太子府不远之处。
  所有人都不敢吭声。
  按理,太子府的防卫能力很强,若与太子府无关,太子府不会不知吧?反之,黑衣人既然要逃离,也不可能选择太子府周围,岂不是自撞枪口?
  那么,是不是只有一种可能?……
  为防走漏了风声,朱常哲当机立断让人将参与昨晚行动的官兵暂时“请在”了一处。而他自己则直奔宫中求旨意……
  “你确定吗?”李纯当时只远远问了他一句。
  “不管是不是,为了洗清周家嫌疑,只能是他了。”
  朱常哲离开入宫,而李纯则回了将军府……
  今日体力消耗实在大,李纯也饿极了,这会儿正大口大口扒饭。连酒都顾不上喝了。
  “我本打算去朝鲜驿馆接你,却正因这事才耽搁了回来。但我若知床上有点心等我,我一定便装聋作哑了。”李纯桌下踢了踢她的脚。
  程紫玉没理他的挑衅,也没力气回击,只撑了个头。
  “你觉得是太子?”
  “不好说。你觉得呢?”
  “我不觉得。我反而觉得,是七三。朱常珏七,太子三。或者更多,八二?”她蹙眉。
  “但没有任何证据显示与朱常珏有关系。”
  “所以他的嫌疑才大。挑衅朱五是他和太子一起做的,拉着朱五拼酒也是他和太子一起做的。刺激周静宜也有窦氏一份力。
  太子妃没来,逍遥王妃忙碌,昨晚后院宴席便只能是窦氏地位最高,作为力最强的了。窦氏完全有能力把控周静宜和文兰的矛盾,也有办法对文兰下手,将文兰离开的时间控制住!可太子遭殃,朱常珏却毫无嫌疑?”
  程紫玉顿时胃口又小了一半。
  “太干净了。如他一贯的手段。每次都只有他算计别人,从来不会留下任何把柄。一出戏,扯进了太子和朱常哲,就他一人是干净的。或者换句话说,都倒霉了,只有他一个人是最大的获益者!我自然要怀疑他。一次出击,两波打击,真要是他,我都要五体投地了!”
  “没有证据。”李纯敛了敛眸色,的确,这事若真朱常珏所为,那这个人实在可怕!
  “可太子的动机不对,若是太子所为,那他就不该杀文兰的。”
  “可除了你,还有谁知道昨晚黑衣人是要文兰死呢?文兰压根没死!当然不管死不死,罪名和动机的编排都是能成立的。
  朱常哲只要认定三点太子出手的动机便足以让皇上对太子暴怒:第一,太子怨怒于皇上的不公平,将文兰许配给了朱常哲所以不甘不服。
  第二:太子得不到文兰,就打算毁了文兰,让所有人都得不到,所以要杀了她泄恨。第三,先前周家的所有所谓证据,都会被认定是太子的陷害。朱常哲为了替康安伯和周家脱身,一定会咬死了太子……
  这三点,第一点恰好是以下犯上,不孝不敬的欺君之罪。第二点,置大周于不顾,挑起两国争端而在所不惜,是为不仁不义。第三点,手段恶劣下作,卑鄙无道义,置手足于不顾,陷害康安伯,更是置大周边防于不顾。
  不管是哪一点,都是圣上不能忍受的。不论哪一点,都足以对太子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
  “就凭脚印?还有官兵追踪路线的疑似?这个证据会不会太单薄了?毕竟靴子是外物,谁都可以仿造,有心人想要拿到应该也不难。”
  “你忘了,刚刚我又离开了一趟?”李纯吞下一杯酒,他刚之所以又去前院,正是又有消息来禀。
  “所以,还有其他证据?”
  李纯点头。
  “还是个很……致命的证据。”
  朱常哲第一时间进宫去禀后,皇帝便命了兵马司指挥使,京卫司与他一道去了趟太子府。
  第一步,自然是查鞋印。无疑!太子府上下卫兵的鞋印正是出现屋顶的同款。
  第二步,排查太子府上下所有人昨晚行踪。
  然后,问题来了。
  太子府少了足足有三十多卫兵。
  三十多?这么巧?和黑衣人的数目差不多!
  问行踪。
  说是这两日因着李纯大婚,京中欢庆太吵闹,太子妃为养胎去了京郊别院,这行人是去保护了。
  然而官兵赶到京郊别院,却未曾找到名单中的三十多人。
  不明所以的太子妃大发雷霆:“那群卫兵不是昨日就离开了?”
  “何时离开的?”
  “送了我们娘娘到这儿就离开了啊。”宫女也是莫名其妙。
  所以,是太子妃撒谎了?还是太子府在撒谎?
  ……


第547章 在后黄雀
  太子府说人在别院,别院的太子妃却说人已回了太子府,显然其中一方有问题。
  朱常哲顿时兴奋。
  原本只是试着追查,希望并不大。可线索的口子一旦被撕开,抽丝剥茧,只要顺着那丝,似乎一下都明朗了起来……
  太子别院在城外南郊,朱常哲带着官兵来到南城门寻找出入记录。
  显示:确实昨日一早,太子府一行三十来人护送了太子妃出城,随后这行人于午时前后又返回了城中……
  至于这行人入城后是回了太子府,还是留在了城中,城门官兵就不得而知了。
  太子妃没有撒谎,那么,扯谎的是太子府?
  但城门官兵还透露了另一件事:
  昨晚半夜,约摸丑时,太子府幕僚曹定保,拿着太子府手令,带着三十多卫兵再次去了郊外,说是太子妃腹痛,他们要去迎人回城。
  涉及皇嗣,守城官兵不敢怠慢,查了令牌后赶紧放行……
  城门官兵原本便还在诧异,怎么那群人出城去接人,却到此刻尚未回?他们还以为是太子妃又无恙了……
  夜半丑时?三十多太子府卫兵出城?此刻还未回?
  朱常哲等人均是眼前一亮。
  那群人是不是正是昨晚的黑衣杀手?
  朱常哲亲自去南城门翻查了出城记录,又亲自确认了白班和晚班的两路城门官兵的说辞。似乎一切都将水落石出了。
  待确定一切属实,他又派人去了太子妃那里问话,而那边表示:太子妃很好,身体康健,胎儿安好。从未有腹痛之事,半夜也未有太子府卫兵过来……
  再去太子府找寻曹定保,果然发现,不见此人!太子府那里表示,曹定保昨日午后便出门了,到此刻还未回……
  再找了与曹定保往日交好的人一一问过后,个个一问三不知。
  哈,一个太子幕僚,带着三十多卫兵,不翼而飞了?有鬼!
  谁在撒谎?谁在捣鬼?
  排查开始。
  京郊,尤其是南城门附近开始了一丝不苟的查找。
  很快有百姓出来指证,说昨晚半夜的确见有三十来人打马经过,由于是半夜,所以动静不小。因为扰人清梦,孩子还被吓哭了,所以他们记得很清楚。
  还有人瞧见,那行人是往南边的密林方向去了。
  官兵继续追踪。
  密林里有鞋印,也确认是太子府靴底所特有。
  在南边林中,他们很快找到了一堆焚烧产生的黑灰。
  将灰细细挑过后,他们找到了不少未被烧尽的衣物。
  服饰考究,颜色、质地、针脚和纹路比对过后,确认正是太子府的统一的配置。而在不远处的一处坑里,官兵们还找到了被埋起的太子府佩剑……
  如此已经可以完全确认,太子府寻而不得的三十多人不是不翼而飞,而是跑路了。
  若正常的行动何必半夜离开?若没有鬼祟怎会拿皇嗣撒谎?若不是见不得人何必连行头都要销毁?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