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事,他没说,夏梓晗也没问。
褚景琪又坐了两盏茶功夫,就下了炕头,遗憾又美滋滋的披上夏梓晗亲手给他做的大氅,恋恋不舍的离开了。
中午,聚香楼的小二送菜过来了,是用炭炉温着铁锅,用马车小心翼翼运送过来的。
据聚香楼小二说,那是褚景琪的要求,担心菜会在半道上凉了,就用大铁锅温着,下面炭炉烧着,要保证菜到楚宅时还是热乎乎的。
而且这个让菜保温的办法,据小二告诉,是褚景琪前不久给聚香楼老板建议的。
夏秋日,不少大户人家都会去聚香楼订菜订酒宴,但到了冬日,大家不愿意出门,聚香楼的生意比夏日都清淡了一半,就连订菜送上门的生意也不多。
天寒地冻的,订了菜送上门也会凉了。
而前不久,褚景琪就给聚香楼想了个办法,用两层的铁皮,中间和着泥巴,打造了一个特制的炭炉。
据小二告诉,是聚香楼的老板和褚景琪一起去的铁匠铺,监督铁匠师傅打造出来的。
还有那口锅,也是特意打造出来的,不但厚实,比普通的锅还要高上三分,有点儿像蒸笼,又不太像。
总之,炭炉里烧着炭,上面放着铁锅,马车就算颠簸了一些,锅里的东西也不会溢出来。
而楚宅,今日算是给这套运菜工具开了一个张,这套工具今日还是第一次用。
夏梓晗中午吃着热乎乎的油爆大虾,脑子里就在想,为毛一向对外人外事冷冰冰的褚景琪,会热情的去帮聚香楼的老板打造出那样一套工具来?
不会就是方便聚香楼送菜来给她和外祖母吃吧?
桌上六道美味佳肴,有五道是她爱吃的,一道是外祖母爱吃的清蒸鱼,不,清蒸桂花鱼她也爱吃。
这六道美味佳肴,明显就是送来给她吃的呀,而外祖母,只是顺便捎带而已吧?
这混小子……
夏梓晗暗气,在生气的同时,心里又流进了一股温泉,暖烘烘的。
可是,到了第二日,第三日,一连十日,聚香楼的小二每天都准时换着花样给楚宅送菜来后,夏梓晗是什么想法都没了。
第四日,褚景琪就来陪夏梓晗和曾氏吃饭。
曾氏就心疼道,“阿琪,以后别让聚香楼的人送菜来了,那里的菜不便宜,随便一道都是十几两银子呢。”
这一天六道菜,上百两银子,曾氏吃的开心,但也心疼啊。
褚景琪就笑眯眯的道,“外祖母,你敞开心来吃就是,这些菜都是聚香楼的老板免费送给我的。”
“那老板无缘无故不会做赔本生意吧?”曾氏皱起眉,嘴里吃的清炖黑鱼都一下子变了味道,没了之前的美味。
她担心褚景琪是不是仗着身份,为人家做了什么违规违法的勾当。
要知道,无功不受禄,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那当然。”褚景琪笑嘻嘻的,就把实话告诉了曾氏,“就他们店里那个专门给人送菜的炭炉子和大铁锅,那可是我绞尽脑汁费尽心思想了两天才想出来的,还是我亲自去监督铁匠师傅才打制出来那么一套送菜工具,这些菜,算是聚香楼老板给我的报酬。”
还能顺便给聚香楼扩大生意。
别人家见聚香楼能把菜热乎乎的送到家,谁还有不去订菜的理由?
这几日,聚香楼的生意又在一点一点的慢慢升温呢。
据聚香楼的掌柜说,已经开始有人在聚香楼订年喜宴,这可是大单生意。
没看见其他酒楼饭馆的老板展柜,盯着聚香楼的牌子都眼红了么。
了解了始末,知道褚景琪没做坏事,曾氏就笑的慈祥和蔼,十分欣慰,“阿琪倒是个孝顺的,知道我这前些日子胃口不好,这几日吃聚香楼的菜,倒是又开胃了不少。”
得了赞赏,褚景琪一脸乖巧的不得了,连连给曾氏夹菜,像一只小狗狗一样讨好曾氏,“那外祖母多吃点,聚香楼的老板说了,他会免费给楚宅送十天菜。”
“过后外祖母还想吃,我去给外祖母买,让聚香楼的小二继续送过来就是。”
一天上百两银子,曾氏哪儿舍得他花银子去买啊,连忙摇头说,“再好吃的东西吃多了也会腻味,吃十天也差不多了,你也不要去买,白花那银子。”
曾氏嫁给楚阁老后,在楚阁老的领导下,一直过的较节俭的生活,从不大吃大喝大花银子。
几十年过去了,她也习惯了。
奢侈的生活,她过不了,楚家目前的收益也支撑不了那奢侈的费用。
楚家一年虽有些收益,但也只是能维持目前的生活,稍微还有几个剩余而已。
曾氏还要给夏梓晗攒嫁妆,所以更是不能大手大脚的花费。
褚景琪临走时,曾氏又嘱咐他,“阿琪啊,你可要听外祖母的,不能大手大脚的花银子让聚香楼送菜来,咱们偶尔吃一顿尚可,吃多了,这一笔费用可不轻,你年纪还小,不知道银子的贵重,但你只要记住了,不能和其他一些无所事事的勋贵子弟一样胡来,不把银子当一回事。”
第186章 过小年
“嗯,外祖母,我记下了。”
褚景琪乖巧的直点小脑袋,又懂事,又知礼,曾氏看了,十分窝心,就慈爱的笑道,“对你娘要孝心听话,你娘她现在不容易。”
“嗯,我知道,聚香楼的老板也会给我爹我娘送十天的菜,我都有点我娘爱吃的几道甜品。”
安国公府,那可是超一品勋贵世家,就像是的勋贵中的一块顶级招牌,聚香楼的小二每日送菜过去,那是给聚香楼发扬名气的机会。
聚香楼的老板精明着呢,是不会吃亏的。
眨眼间,年关就到了。
腊月二十这日,镇国公府的年礼就早早的送过来了。
整整一大车满满的,吃的各式各样的点心,干果,果脯,几大箱新鲜水果和三大箱新鲜蔬菜,还有补身子的黄芪,枸杞,黄精,山药等二十几种药材,其中竟然还有一支二百年的红参,这个可贵重。
二百年的白参,市场价都要三百两银子一支,这红参就更贵,最少也得值八百两银子。
另外,还有十几块皮子,狐狸皮子,狼皮,熊皮,鼠皮等,说是给曾氏和夏梓晗留着做斗篷夹袄围脖用的。
曾氏裹着一件暗红色的熊裘斗篷,在院子里指挥吕管家把药材皮子等物,全都登记造册,送入库房。
点心干果水果等吃食,分一分,前院和内院的小库房都放一些,随吃随取。
新鲜蔬菜就直接送入厨房。
安排好了一切后,曾氏就和夏梓晗回屋,一老一少围着炕几,商量给安国公府的回礼。
夏梓晗道,“外祖母,我的田庄子里养了不少野味,还有山鸡蛋,野鸭蛋,我已经吩咐田庄头送一些过来,大概后日就能到。”
曾氏闻言,心情就大好,“那好,我们就给你姨妈姨夫送些野味过去,你姨夫是行伍出身,爱吃那些个东西,我看阿琪平日里也爱吃,我们多送一些过去,你派人去告诉田庄头一声,让他多送一些过来。”
“嗯,还有山鸡蛋,野鸭蛋,也给姨妈送去一箩筐吧。”
算一算,再加上一些厨房里做出来的点心什么的,这年礼也就差不多了。
曾氏又加了一套胭脂水粉,并告诉夏梓晗,“这是在宜安城吩咐红梅去买的,那里的脂粉细嫩味香,价钱又便宜,这京城铺子里的脂粉也都是从江南运过来的。”
“我特意吩咐红梅多准备了几套做为年礼。”曾氏道。
最后,曾氏算一算,这回礼还是差了些。
夏梓晗又加进了六匹今年流行的锦缎,就差不多了。
虽然没有卓氏送来的红参贵重,但卓氏是小辈,她送年礼来,是孝敬长辈。
而曾氏身为长辈,回年礼过去,只需要送卓氏送的年礼的一半价值就行了。
到了腊月二十二,一大早,田庄头送的野味就到了,十几种野味一共有一百多只,还有五箩筐野鸡蛋,三箩筐野鸭蛋,和五箱田庄头自己酿制的果酒,堆了满满四大车运送来的。
曾氏吩咐崔二管家,每种野味挑了两只,加上山鸡蛋野鸭蛋各一箩筐,和一箱果酒,和之前准备的东西一起装车,送到安国公府去。
夏梓晗就出面接见了田庄头和十几个赶车押货的农户汉子。
一群农户汉子们在偏厅里,满脸的拘束不自在,战战兢兢,忐忑不安,有的人紧张的脑门上都出了一层热汗。
他们跟泥土打了一辈子的交道,这还是第一次踏入豪门大户。
之前,夏梓晗祖孙二人在江南三年,楚宅也没个正经主子在,田庄头就不用准备野味送过来。
这也是田庄头第一次给夏梓晗送过年需要的野味过来,因此也没少送,夏梓晗十分高兴,赏了他的坐,又吩咐小丫鬟泡了几壶热茶给他们暖暖身。
他们临走时,夏梓晗还特地准备了满满一大车的点心,干果,果脯,新鲜蔬菜,鱼虾等过年物品,送给他们作为年礼。
并且不管大小,赏了庄子里每人五两银子。
田庄头捧着一大包银子,感动的双眼泛红,和十几个农户汉子们激动的一起跪下给夏梓晗磕了三个响头。
会给农户们准备年礼,还赏银子的东家,这是田庄头第一次遇到,也是第一次听说。
作为庄头,田庄头认识的别人家庄头也不少,能遇到好东家的庄头,顶多是到过年时,东家会赏一些好处给庄头,至于农户,是没有的。
可夏梓晗却赏了整个庄子里的人,连孩子老人都包括在内,这让田庄头和农户汉子们怎么不敢动?
夏梓晗的庄子只有八百亩地,在田庄头和农户们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劳作下,一年下来的收益才一千六七百两银子左右。
而夏梓晗这两回的打赏,就用了五百来两银子,一下子去了三分之一。
试问,哪一个东家出手会这么大方的?
别人家的东家就是剥下农户们一层皮都还嫌不够,都恨不得吃农户们的肉,喝农户们的血,不管庄子里收益多少,他们总会觉得还能更多。
而夏梓晗有钱,不在乎这几个收益,所以出手大方,她也是心怜农户们一年到头幸苦了。
而夏梓晗没想到的是,因为她的善举,得了田庄头和农户们的拥戴,日后,他们给夏梓晗干活时更加的卖力,也因此庄子里的收益在第二年就高出了四分之一。
田庄头把账本给夏梓晗看的时候,老脸上都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