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半晌儿,他们足在班房里呆了大半个时辰,总算外头来个—个面生的大太监,哈着腰,满面恭敬的笑着,高声唱诺,“各位大人,上朝~~升殿啦~~”
“额,呵呵,这位总管……如今,万岁爷……心情可还好?”大太监一声喊,他身边一个高眉大眼的官员,点着头满面笑意的凑到大太监身边儿,从袖子里熟练而飞快的掏出一张银票,以无比巧妙的手法就塞进了大太监的腰带里,用低的几乎听不见的声音道:“这位总管,这个……请您喝杯茶,您便行个方便,赏一句话儿吧!”
本来,官职高到能上殿面圣的这些个大臣,对太监这种‘人工生物’,都是抱有非常鄙夷的态度的。哪怕平时也添银子,可终归,是高高在上的,是俯视着瞧。像今天这高眉大臣这般,话儿递的这般好听,姿态摆的还这么低,当真是极少见了。
在是巴结奉诚……人家堂堂科举考出来的读书人,能留在京城做官儿的人上人。但凡有点骨气的,也不会把劲儿使在个太监身上。
——丢不起那个人呐!
所以,哪怕这传旨大太监在奴才里,可以说是早就混出了头儿,但对高眉大臣的奉诚话儿,听着感觉依然还是很舒服。不过,舒服归舒服,他心里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主子是哪个,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
搭了搭袖子,大太监露出一脸习惯性的谦卑笑容,打了哈哈,“大人您别担心,风已平,浪已静,您大胆的上朝去吧!”到底收了人家的银子,方才他还撇了一眼,千字打头……怎么着,都得给句话不是?
“多谢总管。”高眉大臣连忙恭手道谢。心下却长嘘口气,露出个如释重负的表情。
一旁,一直暗地里偷偷观察着他们一举一动的官员们,见高眉大臣的表情和大太监的笑脸,也都微微放下了高悬的心。
“各位大人,随奴才来啊~~”大太监挥舞着拂尘,举步前头带路,顺便还回身招呼着班房里的人,“时辰到了,请移步啊!”
班房里的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均按着平时的顺位,按官职大小陆续走出班房,一路往大殿走去。
跟着大太监,半点不敢左顾右盼,眼神儿老实的不成,就连挥舞手臂的动作都不敢太大。这群大臣们,走宫道,穿回廊……终于到了大殿。
大殿里头,玉阶之下,早就分定了两排的文武大臣。为首领头儿的段似道心中一凛,举目去瞧……果然,正是昨日参加了大宴的官员们。
脸色苍白,眼圈儿发青,虽佯做镇定之色,却依然免不得双股颤颤。只是,哪怕形容在是狼狈,可段似道仔细去数,一个儿一个儿的瞧,发现昨日被宴请的大臣……确是一个不少。
没人死——事件说不定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严重。
昨儿攻打自己府第的,除了太子之外,剩下的皇子也没谁有这胆子。可是,太子的人攻打了没多久,便有人来相救,想必就是永平帝早就有所防备了。而且,参加大宴的大臣们一个没死,半点伤亡也无,想来,是永平帝很快控制了局面。
大臣都没死呢,皇家又怎么会有事儿?
——根本不可能!
段似道心头老大石头终于放下,轻轻嘘出口气,心里仔细琢磨着,一会儿永平帝出来之后,他该如何行事,怎样开口,才能给长安王要下更多的好处!!
按昨儿晚上京城那股子闹腾劲儿,烧了好几条街,伤亡无数。那么,太子犯的事儿……不用说,肯定就是造。反无疑了。
——此乃十罪不赦的大罪,太子肯定被废无疑。那么,下一任的太子……按永平帝的偏好,百分九十以上的可能,就是长安王。
——他的亲外孙子!!
段似道抚了抚胡子,心中很是欣慰。万没成想,他个农夫的儿子,不止当了一国首辅,竟然还有个外孙子能当皇帝了!!当真光宗耀祖,说不出的荣耀。
美的不成,满脑子幻想着做白日梦,段似道都快笑出声儿来了。可谁知,大殿玉阶这上,传旨太监一声高唱,甩鞭‘噼啪’作响,“上朝~~~群臣跪拜~~”这一声,响彻大殿。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朝臣们连忙俯身跪倒,口称‘万岁’。
“平身!”殿后,一温和悦耳到极至的男声传来。
朝臣们一怔,猛的抬头去看,只见……殿后头,皇后宋氏身穿金线凤袍,头带九凤冠,眼圈儿微红,却一脸严肃的抱着要哭不哭的小皇孙平安儿缓步走了出来。
她身后,面带温和笑容,眼底却锋厉的让人不敢直视的沈沧瑜站到了台阶之前。
“容,容王世子?”段似道忍不住惊呼出声,“这,这是怎么回事?万岁爷呢?长,长……”长安王呢!我那外孙子呢!!不是应该他陪着永平帝出来吗?
“段首辅稍安勿躁,请听皇后娘娘一言。”沈沧瑜低头瞧了他一眼。随后,侧转头,给满目沧惶的宋皇一个安慰的眼神,恭身道:“请娘娘下旨!”
“咳,嗯……”宋皇后抱着平安儿,深深吸了口气,闭目半晌,才会嚯出去似的口吻,‘平静’道:“万岁有旨,段首辅,靖公国,冯御史……”一连串儿的念下来,足有十来个人,“……进内宫见驾!!”
她点名儿的这些人,全是昨日没进宫赴宴,却又是朝中缺不少的能臣实臣。
“这……臣等遵命!”被点名儿的大臣,你瞧瞧我,我望望你,心中百转千思,什么念头都有。但犹豫了半晌儿,他们最终还是低头,遵了宋皇后的旨。
182。中宫皇后,回府去!
宋皇后原名宋媛,乃是和威北王齐名的大将军王宋靖的嫡长孙女。只是宋靖不比威北王白浩来得长寿,许是当年南征北战,东挡西杀太过伤身,这位宋大将军不过四十来岁的年纪,就已经英年早逝了。
宋家一门,五子九孙,除了宋皇后的生父因早产体弱,习不得武之外,宋皇后的一个伯伯,三个叔叔,两个亲兄弟,七个堂兄弟,均都为晋国为百姓征战杀场,精忠报国,马革裹尸!!
——可谓一门忠烈。
赫赫堂堂的大将军王宋家,最后只余忠勇王——宋皇后之父。忠勇王妃——宋皇后之母。以及宋皇后本人了。
哦,对了,还有忠勇王世子。一个二十多岁,纨绔无能,好色无用——不知永平帝从哪儿淘唤出来的,宋家一旁三千里的——宋家子孙。
忠勇王老两口子六十开外了,宋皇后之父身体又不好,连习武都不能。早年他们辛苦了一辈子,也只得了宋皇后一个女儿,如今六十开外头,生育能力……肯定就是没有了。
为了不让一门忠烈的宋家断后,于是,永平帝就‘好心好意’的给老两口子过继了一个‘儿子’,意为其养老送终。
当初还是大皇子的永平帝娶宋媛为妻……此乃先帝下了的明旨。彼时,宋家最后一个男丁正为了平乱而死在沙场。为了安抚忠臣,嘉奖宋氏一门忠烈,先帝这才把宋家唯一所剩的子嗣——宋媛许给大皇子,保她荣华一世,富贵一生。
毕竟,先帝所中意的继承人是容王。对于大儿子,所有的期许不过一贤王,可以辅佐弟弟罢了。所以,他的妻室便无许太强,根本没用不说,还助涨了他的野心。宋家满门忠烈,诺大的好名声,宋媛本人相貌端庄,举止文雅,以个人条件而言,配永平帝绝对是绰绰有余。
只可惜,先帝想的挺美,可永平帝却不甘心‘贤王’之位。宋媛——对于一个没有野心的皇子来说,自然是极好的。宋家满门的忠臣啊,拿人命堆出来的,任何一个皇子,只要娶了她,但凡没有造。反的心性,都能活的不错。
毕竟,有宋媛这活‘牌位’在那撑儿着,哪个在位的会找她的麻烦?不怕被骂昏君,让群臣灰心,令天下百姓失望吗?
先帝对大儿子可谓是用心良苦,连亲弟弟登基之后,长子地位比较尴尬都想到了,做了最好的安排。只是,永平帝却并不领情,人家力争上游,自己爬上来了。
当了皇帝之后,永平帝连亲弟弟都百般打压,更别说根本帮不上他任何忙,娘家虽然个好名声,其实就是空架子的宋皇后了,当真百般看不上眼。
偏偏,还不能废她,还不能对她太不好,毕竟,人家满门忠烈啊!!
所以,宋皇后在宫中,处境很是奇异。后里中的嫔妃们——包括被永平帝宠爱的段修容,以及生下几个皇子的嫔妃们,都不敢对她有丝毫不敬。可是,恭敬的同时,她们又非常有默契的,一同无视了皇后。
没有管事六宫之权,中宫笺表被收,长年累月的‘头风症’……宋皇后对于皇宫和前朝来说,几乎就是‘符号’一样的存在。
知道有她,但这人具体是什么样子?什么性格?甚至什么人品?却根本没人关心。
就仿佛,后位上坐的那个,就是个泥雕瓦塑,大伙儿初一十五上香拜拜,面上到是挺挚诚,可心里啊……谁都没把她当回事儿。
宋皇后十六岁嫁给永平帝,四十余年的时间,过的都是这般的日子。她如今已经年近六旬,可一直都没开怀过……不是她不能生,而是永平帝根本就不亲近她。
刚成亲那两年,许是因为先帝还在位,永平帝到还愿意做个样子,装做夫妻齐眉的模样,每逢初一,十五都宿到她房里。但后来,他登基权掌,选秀大开,美人一个接一个的进宫,个个年轻貌美,个个家世不凡,孩子一个接一个的生……宋皇后,这位家里只剩下个空架子王位的,所谓中宫嫡后,就像是寒冬中独立枝头的花儿一般,忍受着各种冷眼,各种无视。
做了三十多年的大晋国母。今日,竟是宋皇后第一次出现在朝中众臣面前……
怀中抱着皇孙平安儿,宋皇后在大殿中,众位大臣的目光聚集下,只觉得头皮都是发麻的。偷偷侧目,余光瞧向沈沧瑜,见他轻笑着点头。宋皇后深深吸了口气,抬腿上前一步。脑中回忆着嫁入皇家之时,所见过的婆婆——先帝之妻孝元皇后的模样。她微微抬起下颌,九凤冠微晃,目光轻扫,平视过去……
被她看过的大臣们,都连忙低下头去。
“今日在场众位……”宋皇后开口,语气沉重却带着丝丝威仪,“均是支撑我大晋国的能臣干吏,万岁爷信任各位,本宫才会将各位请到此处。”
“皇后娘娘,您将臣等唤来,到底所为何事?是发生了什么……万岁爷……究竟在何处?”有那性子急,没把宋皇后看在眼中的大臣,开口就打断了她的话,举步上前急切追问道。
自十六岁嫁入皇家后,宋皇后几乎一生时间都困守在后宫之中,除了亲爹和永平帝之外,见过的男人……基本就是几个儿子了!猛然间,让她大厅广众,受人注视,本就让她够心慌的了。更何况,还有人突然冒出来,黑着脸粗着嗓子声声逼问,更是把宋皇后吓了一跳。
忍不住向后退了一步,宋皇后下意识的收紧手臂,她怀中,本就被抱着不大舒服的平安儿被勒的疼痛,小嘴一撇,仿佛就要哭!!
“白侍郎慎言。”见事情仿佛要不对,沈沧瑜连忙挡上前,面无表情,他眼色严厉,直视着那冒头的人,冷声道:“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