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初怀公主-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第一封提及议和奏折送到案头时,夏侯昭虽然深感羞辱,但理智告诉她; 这些人之所以会想要议和,除却避战之外; 多少也有些道理。

    譬如北狄这次在折川的屠城。

    不善守城的北狄人根本没有想过夺下大燕的城池后; 要如何守城。他们只需要将城中的财宝男女掳走,留下一座空城,就可以北归,或者向下一座城池进军。

    这大概也是延渚明知燕国有了防备; 仍然敢大举入侵的原因吧。

    面对这样的敌人; 大燕的朝臣们自然而然地升起了和百余年前南朝文武一样的心情。

    战还是和?

    若非现在太极宫内主政的是素来强硬的夏侯昭; 恐怕这请和的奏折就如同雪片一样飞来了。

    圣上看着女儿脸上的不忿之色; 道:“那你是怎么想的?”

    “自然要战!”夏侯昭断然道,前世今生,她听闻了太多北方战事的惨烈。北狄人穷凶极恶; 即便是这一次用金银喂饱了他们,谁又会知道下一次什么时候到来呢?

    因此在夏侯昭的心中,从来没有出现过“议和”这两个字。

    这是圣上预想中的答案,他走到女儿面前,伸出左手覆在她的肩上,道:“我知道你当初对我非要派严瑜出京一事,心存疑虑。”

    夏侯昭抬起头望着自己的父亲。

    没错,虽然那时候她遵从了父亲的决定,在李罡和严瑜之间,选择了派严瑜出金,但是在她的内心依然觉得父亲的做法难以理解。

    。

    圣上道:“你的母亲为你选择了严瑜,是因为她觉得严瑜忠心爱慕于你。而作为父亲,我还希望这个男子能配得上你。”

    他的手从夏侯昭的肩膀上滑下,有些怅然的目光落在远处的河水之上。他又想起了亡妻,很多年前,他和她被高宗皇帝急召回京,走到洛水之畔,他忽然回过头来,笑着对他道:“如今我们又回到了这花花世界。”

    他以为她在担心自己会被帝京的繁华所迷惑,立刻朝她诅咒发誓。她笑了,道:“我怎么会担心这一点呢?我知道,你护得住我。”

    听到心爱的人这样说,他也舒心地笑了。

    他虽然只是一个不受宠爱的皇子,但是保护自己的妻子,想来也不算一件特别难的事情。

    此后他们携手走过神焘末年的风风雨雨,又在晏和朝过了十几年的日子,尽管也有许多磕磕绊绊,却一直还算顺遂。

    没有想到,他在最后一刻失手了。

    现在,他的女儿就要嫁为人/妻了,他怎能不担心?如果女儿托付终身的人做不到爱重她,保护她,他又怎么放心让自己的女儿与他成婚。

    “你既然想要做痛击北狄人的君主,那么你的夫君就必须是能够站在你身边,助你成就此事的人!”圣上一字一句地道,“你当信他,能够大胜归来。”

    “父皇。”夏侯昭想要说什么,最终却只说了这两个字。

    圣上收回自己的目光,看着面前的女儿,道:“你要记着,只要你一日坐在天枢宫的那个位置上,就要一日为自己的一言一行而负责。弈道者,落子无悔,”

    夏侯昭从圣上的眼中看到了对自己的期许,胸口那颗不安了许久的心终于平静了下来。

    等到回宫的时候,连风荷都看出来她心情不错,笑着道:“果然殿下这一趟是来对了,见了圣上和皇长子,殿下的脸色都好了许多。”

    如今与北狄人交战正酣,为了防备有刺客潜入帝京,夏侯昭出行也不再骑马,而是坐在辇车之中。

    李罡带着一百墨雪卫护卫着车驾,程俊则跟在车旁,以备夏侯昭传唤。

    圣上三个月没有回宫,夏侯昭就带着人来行宫探望他。风荷本来心中还有些不乐,觉得圣上太过宠爱皇长子了,都不关心自家殿下,但看了夏侯昭此刻舒展的表情,又觉得这一趟来得非常值得。

    想到弟弟,夏侯昭道:“原来小孩子长得如此之快,我记得三个月前,他还不会爬呢,如今月姑姑一个人都看不住他了。”

    她和圣上去看皇长子的时候,正好碰到月姑姑和两个乳母手忙脚乱地阻止皇长子掉下锦塌。

    自从会爬之后,皇长子就将全身的精力都放在了探索身周这件事情上,常常趁人不注意,就伸手朝着地上探去,恨不得在地上打几个滚才开心。

    “如今要三个人才能看得住他。”又阻止了一次坠地的月姑姑长舒了一口气,朝夏侯昭道。

    好在宫中什么都多,尤其不缺人手。行宫中又只有圣上和皇长子两个人,除了高承礼日常跟着圣上,其余人都围着皇长子转,倒也并没出什么事。

    皇长子还是很依恋父亲,看到圣上进来,立刻伸出手。等坐到了圣上的怀中,他就用那双明亮的眼睛看着夏侯昭,仿佛在思索忽然出现的这个人是谁——他还太小,早就将几个月前的那次相见忘记了。

    但也许是血缘天性,他觉得这个人十分亲切,甚至可以允许她抱抱自己。

    当夏侯昭看到弟弟朝着自己伸出的两只胳膊时,忽然愣住了。

    月姑姑笑道:“上次殿下抱皇长子就很稳当。”

    在月姑姑的催促下,夏侯昭接过了皇长子。

    和在宫中那次不一样,那时候皇长子哭得撕心裂肺,她匆匆抱到手中,就赶去熙雨宫找圣上。

    这一次她将这个小小婴孩拥在怀里,忽然想起了前世自己也曾这样抱过一个孩子。

    这一世,那个孩子……

    车轮辚辚,夏侯昭的思绪陡然飘得很远,连风荷的声音都恍惚起来了。

    风荷笑道:“可不是,我们老家讲孩子风一吹就长大了,等殿下下次再见到皇长子殿下,说不定他都会走路了。”

    她已经很久没有想起前世的龄哥了。

 第160章 震怒

    乐阳长公主宫变的时候,打的旗号便是要扶持夏侯明登基。

    等到宫变覆灭; 人人都猜测着; 初怀公主会不会趁机将素来不亲近的秦王除掉。可是夏侯昭什么都没有做。

    这并不仅仅是王雪柳的缘故。

    在她的计划中; 对于如何处置夏侯明其实一直没有下过决断。她痛恨夏侯明和乐阳长公主联手夺去皇位的行径; 可是她也不得不承认,如果在前世没有夏侯明的保护; 自己可能会过得更加凄凉。

    还有龄哥。

    每当宫中的玉带牡丹,就不可避免地想起龄哥。

    如果前世不是一个梦,那么独自留在那里的龄哥听到姑母去世,该多么伤心,多么无助?

    如果前世只是一个梦; 那么这一世龄哥还会出生吗?

    而对于波云诡谲的帝京风云来说,多一个姓“夏侯”的人; 就多一分变数。所谓“天家无父子”; 如今的夏侯昭不得不正视这个问题。

    等回到宫中,她便让程俊报来最近秦地的消息。

    自从宫变之后,程俊就加紧了对秦王夏侯明和王妃王雪柳的监视。若不是看到他们在随后的几个月里颇为老实,程俊早就上谏; 请夏侯昭做个决断了。

    听到夏侯昭问起两人; 他道:“最近也没什么大事。秦地的官员都是忠心皇室的贤臣; 秦王和王妃只需安享尊荣就好了。”

    秦王还想治理藩地?算了吧。他和王雪柳成婚之后; 圣上下旨将原来秦地的官员都升了一级官,那些素来亲近秦王的官员自然都高升离开了秦地,新就任的官员自然乖觉很多。秦地有他们勤勉处理政务就足够了; 秦王和王妃在王宫里和美度日即可。

    连最近北狄人入侵,秦地奉旨筹备粮草,他们都没敢让秦王费一点心。

    夏侯昭想了想,问道:“王妃可曾有孕?”

    程俊唬了一跳,道:“这还在国孝期间呢,他们万万不敢如此。何况藩王有子乃是大事,我万万不敢疏忽的。而且……”他有些犹豫,似是下面的话极难开口。

    夏侯昭疑惑地抬起头来看了看他,程俊肃然道:“听闻秦王殿下和王妃争吵了数次,现在都不一起安寝了。”

    “为了什么争吵?”夏侯昭不解,前世的时候,夏侯明虽然对裴云颇多宠爱,但对王雪柳这个妻子也十分尊敬。夏侯昭在宫中多年,从未听说他们有过争吵。

    程俊低下头,回道:“对不是什么大事。秦王想要喝酒,被王妃阻止了,两人便争吵了起来,后又一次事情是秦王宠幸一个侍女,欲要立为侧妃,王妃劝他国孝期间不要做此等事。”

    果然,他一说完,就看到夏侯昭的脸色巨变,显然是怒极了。

    国孝期间,岂容玩乐?实际上新年以来,时常有官员报上民间偶尔触犯禁令之事,夏侯昭大多宽宥了。只有几个情节严重的官吏,被她罚了俸禄。

    而夏侯明的身份可不一样,从爵位上来说,他是仅次于夏侯昭的宗室成员,理应为民表率。更重要的是,元心皇后于他,岂是普通的叔母?

    若不是元心皇后怜惜他幼年丧父丧母,将他养在宫中,他怎能如此平顺地长大。皇后对他可谓尽心尽力,连王雪柳这个王妃也是皇后亲自依照他的心意择选的。

    “你怎么不早报来。”

    程俊道:“秦王最后到底是被王妃劝住了。”他也很为难,若是报了吧,秦王明明没有做那些事情,若是不报……不就引来了今天的事情吗。

    夏侯昭冷冷地道:“赐一本《孝经》给秦王,传我的口谕,让他好好体会该当如何为人子侄!”

    等退出芷芳殿,程俊忍不住问风荷:“你说,殿下怎么忽然想起秦王了?”

    风荷端着点心,正要送进去,稍作思考,道:“可能是看到皇长子殿下,就想起堂兄了吧。”

    程俊想了想,也点点头。毕竟在皇长子出生之前,公主殿下只有夏侯明和通令克两个兄弟,虽然因为储位的事情,两人渐渐疏远了,但内心多少还是会有记挂吧。

    只是公主万万没有想到夏侯明竟然会如此不堪吧。

    他将公主问及王雪柳子嗣的事对风荷说了,道:“你说公主是希望王雪柳有个孩子呢?还是没有呢?”

    风荷笑了,道:“有没有都无所谓吧,反正十几年内,他们是回不来了。”

    两人说笑间,锦芳苑内传来了匆匆的脚步声,上三军中留守帝京的陈睿大步走了进来。

    因夏侯昭一早就去了郊外的行宫,所以这一日并未举行早朝,只等午后夏侯昭午睡后,再起身批阅奏折。

    风荷与程俊一看到陈睿的身影,便知道定是来传送军情的。程俊连忙请陈睿入殿坐下,风荷则入后殿禀告。

    夏侯昭一听陈睿此时到来,立刻站起来迎了出去。

    诚如她之前向圣上禀告的那样,如今九边的战局正处在焦灼之中。

    身在千里之外的帝京,他们只能听到几日之前的战报,在这样的情形下,每一份战报都有可能带来惊人的消息。

    不过当她看到陈睿的时候,胸中那颗忽上忽下的心就定了下来。

    虽然在很多不熟悉陈睿的人看来,这位将军的脸上总是一副冷峻的表情。但夏侯昭毕竟跟着他学了数年的剑法,也算半个子弟了,多多少少能够从他的脸上看出一些端倪。

    此刻,她看到他眼中的光彩,便知道这军情多半是好消息。

    果然陈睿一边呈上战报,一边道:“殿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