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清公主-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九月十日,董鄂遗体于景山寿椿殿焚化,顺治又亲制《行状》,文中直以〃后〃来称呼董鄂妃,尽述其生平行止,充满溢美之辞。诵读已过,遂由群僧执烛念诵:〃出门须仔细,不比在家时,火里翻身转,诸佛不能知。〃其后,棺椁与宫殿连同其中珍贵陈设俱被焚毁,火光冲天,从黄昏一直烧至天明。
  凡此种种,太后大玉儿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她知道,顺治是在借着逾制来宣泄对自己的不满,甚至是一种挑战。但她不想正面与儿子为敌,四阿哥死了,董鄂妃死了,她要做的事已经成功,又何必再火上烧油呢?不论顺治任『性』地给予他们什么样的死后殊荣,称四阿哥为〃朕之第一子〃也好,封为荣亲王也好,或是追封董鄂妃为皇后也好,遍请全国僧道为其超度、甚至焚烧了两座华美的宫殿殉葬也好,死亡,始终是惟一不能改变的事实。而死人,是不能再继续作『乱』,与活人对着干的,凭她生前怎么样地妖媚『惑』主,化蝶之后,再如何干政?
  大玉儿特地向洪承畴要了顺治亲制的《行状》来看,看到〃后妮静循礼,事皇太后,奉养甚至,左右趋走,皇太后安之〃一句,不禁冷笑数声,道:〃这是怨我那年留下皇贵妃服侍汤『药』,使她劳神才患病了。〃
  洪承畴忙赔笑道:〃皇上至孝,哪里会有瞒怨太后之心呢?这篇《行状》原是皇上怀念皇贵妃,述其平生功绩,难免有溢美之处,况且皇贵妃曾为太后侍病,自是大功一件,皇上特地记此一笔,也是孝顺太后的意思。〃
  大玉儿不答,只管往下看,至〃后至节俭,不用金玉。诵《四书》及《易》已足业;习书,未久即精。朕喻以禅学,参究若有所省。后初病,皇太后使问安否,必对曰:〃安〃。〃等语,又不由连连冷笑,道:〃既是〃至节俭,不用金玉〃,何以又令太监、女官生殉,烧了两座宫殿陪葬?〃又指着最后一段道,〃这里说,皇贵妃临死前对皇上说:〃吾殆将不起,此中澄定,亦无所苦,独不及酬皇太后暨陛下恩万一。妾殁,陛下宜自爱!惟皇太后必伤悼,奈何?〃依大学士看,是什么意思?〃
  洪承畴强笑道:〃自然是皇贵妃怕太后伤心,劝皇上要以皇太后健康为念,不可一味缅怀悼念。这是她的孝心,太后何以不解?〃大玉儿笑道:〃她会有这样孝心!死之前不想别的,倒一味只管跟皇上说起我这老太婆,岂不奇怪?皇上特地写了这些句子,不知道是给谁看?〃
  洪承畴听了,一声儿也不敢吭。他本是董鄂妃的挂名父亲,虽然太后未必知道这出偷龙转凤之计,皇上却是深信不疑,这段日子没少给他赏赐,早已引起朝中大臣诸多猜忌。今天皇太后特地召他入宫谈论皇贵妃之事,安知不是听到了什么风声?从前他与太后原有肌肤之亲,然而这些年来南北征战,疾病满身,齿摇发落,耳鸣眼花,早就被太后所弃,另召入幕之宾了。今天忽然又召他前来,若非刺探,难道还是叙旧不成?罢罢罢,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反正皇贵妃已去,死无对证,不论太后问什么,总之给她个抵死不认账就是了。
  幸喜太后并不纠缠,却另问起一事:〃我听说皇上近日又开始大兴土木,祭拜前明诸陵,上月二十六去了昌平,回来没几日,又说要去郊区散心,从初九离宫,如今已经十来天了,你可知他去了哪里?〃
  洪承畴明知顺治去了石景山、玉泉山两处,太后眼线众多,必定早已知晓,却不便说破,只得含糊道:〃皇上月前颁旨,故明陵每年春秋两次由太常寺差官致祭。这时候出宫,大概顺路祭陵去了。〃
  大玉儿故意诧异道:〃又祭陵?莫不是为皇贵妃死了,皇上祭死人祭上了瘾?我听说他前日和大臣们合计着,说要替前朝太监王承恩也立个碑,这可真是稀奇,连太监也当成宝供奉起来了。说起来你和那些人更有渊源,皇上怎么倒不带你同去的?〃
  洪承畴这方知道太后诏见他的真正用意,闻言忙离座跪下,诚惶诚恐地道:〃臣虽曾效力于前明,然自从三官庙太后垂青,晓以大义,自此剃发易服,誓死相从,更未生过二心。还望太后明鉴。〃
  大玉儿听他提起三官庙旧事,那原是二人初次定情之地,未免感念旧情,忙亲手扶起道:〃我并无疑你之心,何必如此?今儿找你来,不为别的,只想你替我劝劝皇上,不可一味任『性』,当以社稷为重,私情为轻。佛法教义,也讲的是普渡众生,岂有为了参禅而荒废朝政、误尽苍生之理?〃
  洪承畴略作沉思道:〃我与大觉禅师玉林秀曾有一面之缘,如今解铃还须系铃人,我辈之言未必入耳,不如我这就修书一封,请玉林秀大师前来,若由他劝谏皇上,或可见效。〃
  大玉儿点头道:〃但愿你这法子好用,既如此,你就看着去办吧。果然能使皇上规引入正,我必重重谢你。〃
  洪承畴叩谢道:〃忠言谏君是为臣工份中之事,何敢望谢?〃遂辞去。却不还家,径往额附府吴应熊门上来,令门子通报进去。
  稍顷,中门大开,吴应熊亲自迎出来,恭请入中堂用茶。建宁听说洪大学士来访,深以为罕,亦特地过来见礼,洪承畴欲跪不跪地,方说了句〃微臣给公主请安〃,建宁早已接连说了三四声〃平身〃,令吴应熊扶住了,仍送回座中坐下,自己略陪了半盏茶功夫,即告辞入内,复命人传出话来,请大学士用了晚膳再去。
  洪承畴谢了,这方从从容容地与吴应熊说话,因道:〃冒昧造访,是有一个不情之请要拜托世侄。此事关系重大,稍有不妥,攸关『性』命。然而举目京城,除了世侄之外,老夫竟无人可托。〃吴应熊听他说得重大,谨慎问道:〃不知何事?但要晚辈可以效劳,虽死不敢辞。〃洪承畴拈须沉思,又沉『吟』了一下方道:〃世侄可知道,老夫原有一个女儿叫作洪妍,于崇祯十四年在盛京失散?〃
  吴应熊听到〃洪妍〃二字,心如鹿撞,忙道:〃略有所闻。莫非要在下帮恩师公寻找令千金么?〃洪承畴道:〃那倒不必。此前我在南方经略时,已经与女儿因缘相认了。只是她在江湖流浪已久,散漫惯了,不愿意受拘束,故而不肯同我入京。而我身为朝廷重臣,突然多出个女儿,也有诸多不便,所以,我想请你替我去赴她之约。〃
  〃洪妍在京城?〃吴应熊益发惊讶,只觉一身的血都涌上头来,不禁离座而起,接连问道,〃她如今在哪里?什么时候来的?你见到她了吗?为何我不知道?〃
  洪承畴见他这般冲动情急,倒觉诧异,一时瞠目无语。吴应熊亦自觉失态,索『性』离座长揖到地,恳切致辞:〃实不相瞒,晚辈与令千金早有数面之缘,已成挚交。惟因洪姑娘从不肯在晚辈面前提起身世,故而晚辈也只得对师公隐瞒,还望师公恕罪。〃
  洪承畴初而大惊,然略一思索,便已透悉,恍然道:〃难怪当日你迎我入京时,看到董鄂姑娘那般吃惊,满脸疑『惑』之『色』。原来,你早就知道董鄂妃并不是洪妍。我自谓此计万无一失,却原来早已被你看破。这许多年来,还要感谢你在皇上面前替我遮掩,若非如此,老夫项上人头早已不保。既如此,老夫倒不当再有所隐瞒了。〃因拉吴应熊坐下,将皇上如何钟情于洪妍、向自己索讨为妃、并命自己经略之余悉心寻访之事,从头细细说明,叹道:〃那日我的部下在江南抓获一批抗清叛逆,本欲解往京都受刑,忽然门上报说有个女子来访。我寻找了女儿那么多年,怎么也没想过会在这种情形下相见,更没想到她竟然一直为永历做事,这些年来,不知多少次与我同城相处,擦肩而过,这次若不是为了救她的同党,只怕还不肯『露』面呢。〃
  吴应熊早猜到洪妍已经与父亲相认,却也为这种相认的方式觉得惊诧,不禁〃哦〃一声,问道:〃那么洪姑娘可知道圣上也在寻找她的事?〃
  洪承畴道:〃岂会不知?董姑娘便是洪妍推荐给我的。她说自己另有要务,不便进京,董姑娘『色』艺双绝,必然能得到圣上的眷顾——事实上,皇上对皇贵妃的确情深义重,为了皇贵妃的死,几次三番想要削发出家。刚才太后召我去,谈的就是这件事。言语之间,太后分明对我已起了疑心,想来早已在我身边布下天罗地网。倘若查知小女之事,我父女二人『性』命事小,只怕宫中朝上牵连甚大,无辜枉死之人必然不少,则老夫就罪孽深重了。所以要拜请世侄替我去见小女,告知她京中情势,嘱她早早离开,不可耽搁。〃
  吴应熊忽然想起一事,脱口道:〃刚刚降了朝廷的义王孙可望前日突然暴毙,说是出猎时被箭『射』杀,然而箭簇究竟何人所发,邸报上却语焉不详,弄得朝上人心惶惶,京中探子遍布,洪小姐此时来京,凶险实多。〃
  洪承畴一愣,欲言又止,眉宇间似有无限烦恼,最终说:〃你既然自称是她知己,理当知道她神出鬼没的脾『性』,从来只有她找我的份儿,我若想找她,却是千难万难。故而才要委托贤侄代我赴约,提醒她慎重行事。〃
  吴应熊若有所悟,遂细细问明赴会之所,想到即将可以与红颜见面,不禁心中怦怦『乱』跳,又命下人摆上酒菜来,陪洪承畴饮至夜深方散。
  次日一早,吴应熊命管家往朝中送了假条,自己出了门径往洪氏祖坟来,先毕恭毕敬地在洪老夫人的碑前洒酒祭拜了,然后便坐下来静静等候。洪承畴告诉他见面的时间是午时朝散,然而他却迫不及待,坐立不安,只有早早地来到洪氏坟园坐定,才能静得下心听松风阵阵,落叶萧萧。
  看着洪老夫人的墓碑,他便想起了八年前在川蜀战场上邂逅洪家祖孙的情形。那是他与明红颜的第二次相会,同初遇一样短暂而记忆深刻。他不能忘记明红颜说过的每一句话,做过的第一件事,她每一个细小的动作与眼风,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都令他神驰魂与,满心感激。是她让他知道,爱一个人至最深处,就是对她毫无所求,只要能有所赠予便是最欢喜的。他只恨可以为她做的并不多。
  日上中天,看日影可知午时早已过了,然而红颜的芳踪依然不见。
  吴应熊不死心,沉着气一直等到戌时,暮『色』四合了,这才相信红颜大概是不会来了。她是临时有事耽搁,还是看到自己改变了主意?可千万别出了什么差错,遇上了太后的眼线吧?
  如此想着,便越觉忧心,吴应熊情急生智,忽然想到倘若红颜回京,除了洪氏祖坟和学士府外,应当还有一个地方可去。遂出了墓园,一路打马打奔至二哥处,只见院门虚掩着,应手推开,却并不见那位打扫看屋的老仆人。一直走进堂中来,只听窗里一个女子的声音虚弱地问:〃是何叔吗?〃
  那声音细若游丝,几不可闻,然而听在吴应熊耳中,却无异于雷霆霹雳一般,一颗心几乎跳出腔子来。连忙几步抢进屋中,只见窗边炕上,一个女子半倚半坐,鬓发散『乱』,脸『色』惨白,正是红颜!
  明红颜显然受了极重的伤,只略问了一句〃是何叔吗〃已经气喘吁吁,似乎连抬起眼睛的力气也没有,然而吴应熊的突然闯入还是迫使她抬眼注视。她看着他,却毫不惊讶,好像早就在等待他的到来似的,她看着他,似乎微微笑了一笑,缓缓地抬起一只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