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良缘-泠善之风-第2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神武帝看着匆促间寻出来的折子,随手翻了翻,‘嗯’了一声,道:“朕确实给忘了。”

    颖阳侯虽然常常戳他心窝子,但不得不说此人文武双全,能带兵更能管好这些官场老油条,是难得的人才。

    人到用时方恨少啊!

    神武帝叹息一声,半晌忽然道:“我记得颖阳侯世子也二十几岁了,听说也是个能干的?”

    大太监这回连头都不敢抬了。他跟着神武帝一起长大的,神武帝腿上有几根腿毛他都清楚,一听这话就知道主子又打了什么主意了。

    颖阳侯世子听说也是能干,不过世子媳妇、那个皎家的姑娘好像更有本事。早两年就能把副统领的人给追杀得上天入地的,你说能干不能干?

    主子这会儿提起来,他可敢随便接口,不然指不定哪天那煞星就能把自己的脑袋给抹了。他混到如今的地位不容易,可惜命着呢。

    “这个。。。。。。奴婢听说颖阳侯世子夫人倒是很有些凶名在外。。。。。。”您能不惹人家还是少惹吧,这么凶残的女子,他可不敢多嘴。

    神武帝听了难得地微微一笑,手指轻轻敲打着御案,过了好一会才启齿道:“宣五军营指挥使、京兆尹、京城守备及户部尚书及颖阳侯世子觐见!”

    做臣子的,不知何故半夜三更被小太监传进宫去,几乎家家都夜不能寐了,不过神武帝并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他当皇帝的都睡不好,别人更别想了!

    卫封大半夜的被人喊了起来,听说是宣他进宫,一时脑子都没转过弯来。

    他强忍着困倦,用手遮掩着打了个小哈欠,才忍不住再次问道:“你说宣谁进宫?”

    别是他太困幻听了吧?他这阵子忙于修真坊市的事,确实耗了太多精力,一时身体吃不消也是有的,早知道会疲乏至此,先前和月儿就不折腾最后一次了。

    大半夜来喊人的吴隐无奈地道:“爷,您就快着点儿吧!传话的小太监还在前头等着呢。”

    皎月在屋子里慵懒地喊了一声:“封哥哥~”

    卫封顿时一个激灵,脑子也清醒了不少,不过还是整不明白,圣人为啥突然宣他进宫。他这个侯府世子论起来也没多少斤两,上头有他爹顶着,没实权的世子不过是‘狐假虎威’而已,他真正的差事还是修真坊市这边的。

    怎么说也不至于大半夜的值得宣进宫去议事啊。。。。。。

    皎月也犯寻思呢,她在屋子里朝外道:“去跟那太监说,就说世子爷睡得沉,叫醒且得费劲呢,让他耐心等片刻。”

    吴隐可不敢跟夫人对嘴,只得应声下去,把原话跟那太监学了一遍。

    小太监是大太监的干孙子,也得了一些大太监的嘱咐才来办差的,此时听吴隐说世子夫人的话,也只是憋着笑脸,连声道:“那是,那是,不急,不急。”

    连他自己都不明白为什么要对个传话的护卫也点头哈腰的,只是他听了传来的话就忍不住要卑躬屈膝,实在也是控制不住啊。

    屋子里灯火通明,皎月细心地给卫封穿戴起来,虽然是大半夜的去觐见,但朝见的礼仪一样不能少了,服饰更不能含糊,不然就是不敬。这点是人就不能免俗了。

    皎月后退三步,又认真端详了一下眼前的男子,才满意地含笑道:“嗯,封哥哥穿上世子朝服的样子,一点不比侯爷差呢。”就是气势上差了些,却是没法子弥补的。

    卫翊的气势是在千军万马,铁血冰河中杀出来的,有敌我双方无数条性命打底,不但凌厉刚猛,更兼沉稳厚重,谈笑间都掩饰不住的杀伐之气。

    而卫封到底年轻,经历的事少,在同龄人中也算是出色的,但跟他爹一比就难免显得稚嫩寡淡了。只是这也没法子,有些气质不经过岁月的沉淀和洗礼,光靠衣装和表情是装不来的。她的封哥哥还年轻得很呢,有大把的时间去慢慢累积,她才不心急呢。

    皎月端详够了,才上前又整了整衣领,叮嘱道:“半夜鸡叫多半没好事,不管找你干什么,都不要一口答应下来,总归能拖到回来商量的就拖一拖,实在不能拖的,就拉上几个一起。”

    卫封笑着轻轻拧了拧她的鼻尖,道:“知道了,都听媳妇的。”

    ******

    小太监喝了第三碗茶,出了两次恭后,总算等来了颖阳侯世子。

    借着侯府墙壁和头顶上不知名的明亮又柔和的壁灯,他看到一个威武英挺、俊逸非凡的青年,神态自若地朝他走了过来,远远地地微微打量他一眼,点点头,道:“让贵使久等了!”

    “不久,不久。”那小太监也不知怎么了,今天只会鹦鹉学舌一般,平时伶俐的口齿都忘记带出门了似的。

    卫封灿然一笑,朝他矜贵地抬了抬手。小太监恍然意识到什么,赶紧掸了掸袖子,一甩拂尘,清

    了清嗓子,尖声唱道:“陛下口谕,宣,颖阳侯世子连夜觐见!”

    卫封躬着身子听着,心里腹诽:“难怪月儿说半夜鸡叫,果然这声音跟公鸡打鸣似的。”

    托福,这位世子爷小时候还真听过不少皎家村里的公鸡打鸣,母鸡下蛋的声儿。

    那边小厮清明已经笑眯眯地上前给小太监塞了一个小绣囊,小太监捏了捏,嗯,三颗灵珠!不由从里到外都真心地笑了。

    难怪今晚这差事这么多人眼红,早听说颖阳侯世子和世子夫人手头宽裕,运气好的话,打赏都是灵珠而不是银票,这么一捏果然传言不假。

    小太监越发和气地朝卫封道:“世子若是准备好了,现在就出发吧。其他几位大人估摸着也该差不多要到了,咱们晚太多了总是不好。”

    后面这句是他看在灵珠的份上提点的。

    卫封点点头,带头走了出去。

    小太监微微瞄了清明一眼,见他忙前忙后照应主子,对他这个传话的人却视而不见了,不由拧了一下眉尖,这侯府的人还真奇怪,既然前面都知道给打赏,怎么却不知道再塞些好处,也能打听打听所为何事?这点儿猫腻是‘行规’,高门大户里的人都懂的。

    他们这些人可就指望着透漏些这样的消息来发财的呢。

    奈何从出了侯府,又抹黑走了三刻钟眼瞅着快到皇宫了这些人还没有一个开眼的,小太监忍不住扯了吴隐的衣襟,悄声问了一嘴。

    吴隐奇怪的打量着他,挑眉道:“我们爷和夫人一向是先听消息,根据消息在给打赏的。”不然,给了钱消息不靠谱岂不是白花钱了?

    小太监直嘬牙花子,真没见过这么屌的主儿。

    好歹他们也是圣人身边能叫得出名号的奴才,就是宗室亲王们见了也点个头,用得着的时候还得塞些小钱。哪像这一家子人,老子是个敢跟陛下对着咆哮的,儿子媳妇也都是屌炸天,打赏还得先‘看货’。

    怎奈为了灵珠,他还是不得不修改自己的行事规则,小声对吴隐透漏道:“夜里来了急奏,好像流民那边有事了。”虽说拿消息卖钱,可他们知道个分寸,这个消息最多也就能说到这里了。

    吴隐往卫封耳边嘀咕了几句,卫封微微点头,果然小太监手里又多了三个灵珠。

    作者有话要说:  作者君很久不回老家了,这两天老家这边闻讯来来往往看望的亲友不少,亲友们聚在一起二三十口子人,吃吃喝喝的,都是好意,难以推脱。

    昨天我妹妹一家也回来了,大家难得聚在一起,商量着一起去附近几日游,中午在饭店就没少喝,回头一部分家人在一起商量安排旅游的事,某个很亲的亲戚喝大了,为了路线的事对我弟弟破口大骂,别的也还算了,什么MLGB,草尼马竟然也骂了出来。

    作者君作为姐姐,作为我妈的女儿实在忍无可忍,与亲戚干了一架!作者君自小学霸,不会骂人,但打架不含糊,拿了脚上的拖鞋就去抽他!

    大家拉着我,人没抽到,我把鞋子丢到他身上,力气没使上也没打中。作者君气得哭了一中午。

    他骂我和我弟弟都能给亲戚面子不计较,但当着我舅舅和我们兄妹的面骂我妈,我是绝对不能容忍的,谁也没在这么大的脸,让我给这个面子!

    这个亲戚平日里在当地有些小身份,大家又看在亲戚的情分上对他多有容忍,只是在我看在这样的事都能容忍,就是懦弱,没有血性!

    父母生养我们,她们被侮辱的时候做儿女的竟然还看什么面子,我简直三观不合了!

    今天大家出去旅游了,我没去,在家里补欠下的文儿,说真的,我心情很不好,反复修改了三四遍才发上来。也不防盗了,下一章我争取今天也写出来。

    说不定明后天我要往乡下去与旅游的家人回合,那是我预计的采风地点,只是经过这些事,大家见面总觉得有些情绪不好。。。

 第196章 提议

    第一百九十五章  提议

    漫漫长夜,无心睡眠,差不多就是皎月这个时候的写照了。

    卫封很少进宫。确切地说,从没有被单独宣进宫过,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以卫封的官职品级和功勋贡献,在神武帝面前都还挂不上号,这点,皎月和卫封本人都很清楚。

    因此这次的宣见很是令人意外。

    皎月想不出有什么事能让神武帝想到卫封,她倒不担心卫封的安全,而是想到了公公卫翊上次被派的差事,总觉得神武帝没安什么好心。

    神武帝以无比和煦的态度接见了大半夜被自己招来的臣子,说一千,道一万,任务只有一个:解决好京畿一带流民的事!

    京师守备冯渊是神武帝他爹那时候的老臣,今年已经六七十岁了,按说已经到了该吿老荣养的时候了,他自己也屡次上书要求告老还乡,神武帝每次都给压了下来。

    无他,当年立国的时候太、祖曾经在死人堆里救过冯渊爷爷的命,冯渊本人在神武帝年轻的时候也救过他的命,两家是过命的交情。冯渊打仗也许不如卫家人,但忠心绝对毋庸置疑,所以眼下还没有第二个人能代替得了他。

    冯渊年纪虽然不小,但身体倍儿棒,他身材高大,声如洪钟,上前一步抱拳道:“臣以为,现有的流民必须圈离京城至少百里外并随时监视是否有异动,如果有什么异常,至少给京城赢得一天的时间来应对。”

    在场的人都明白他说的是最差的情况,因此无人有异议。

    神武帝的视线转向五军营指挥使。

    五军营指挥使薛振思忖着道:“流民不是暴民,不能开始就用军队圈人,不然逼迫太紧,反而让流民不安,更加剧产生异动的可能性。臣以为,最好还是怀柔为主,臣等在外围控制比较稳妥。”

    神武帝微微颔首,薛振说得也有道理。

    他又问京兆尹和户部尚书,道:“两位爱卿觉得该如何处置?”

    流民不论到哪都是户部的事,因此,户部尚书捋了捋胡须,沉思片刻后拱手回道:“回陛下,臣可否能知道陛下所言的流民眼下的一些情况?”

    大灾之年有流民很正常,但流民的动向必须掌握在朝廷手中,像眼下这般都快到京城了,一向掌握着灾情和流民第一手信息的户部尚书却不知情,不得不说有些令人意外,因此,他不得不小心求证。

    神武帝抬手丢给他一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