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氏还以为周云娘害怕了呢,反手将女儿的手握紧,小声劝她,「云娘别怕,待会儿你爹让你们叫谁便叫谁,别的什么都不用多说。」
「嗯。」周云娘轻轻回道。
前方,终于有个收拾得干净利落的婆子迎了上来,「二爷、二太太,这边请。」
清晖院正房厅堂中,松鹤堂的老祖宗手中正转着一串佛珠,身边周崇光的亲娘杨氏正半跪在地上给她捶腿。
再半个月就是老祖宗就七十岁了,等闲时候她根本就不会出她的松鹤堂。然而现在她不仅出现在清晖院了,脸色还不怎么好看,正训斥周元熹和袁氏呢。
「益阳侯不过是个十八九的小子,让家里孩子们去就成了,你们两个倒是好!都是做人祖父、祖母年纪的人了还巴巴往上凑,亏不亏心啊!」
周元熹和袁氏在满屋子小辈面前还被老祖宗这么骂,脸上也有些挂不住。周元熹就没忍住,抬头回了句,「娘,今日皇上都亲临了益阳侯府,像我这把年纪的人去了不知道多少。」
抬出了皇帝,老祖宗一哽骂不出来了,垂眸看了眼人老珠黄的杨氏,说起了另一桩事情来,「我听说今日里崇光一家子回来了,却被门房给挡在了外面,要不是隔壁开门请他们进去,这天气怕是要冻坏在外头。怎么着?这个家还容不下崇光一家子了!」
大夫人袁氏瞪了杨氏一眼,代替周元熹回道:「老祖宗有所不知,崇光回来之前府里可是一点消息都不知道!他去岭南十四年,这门房上的人不知道换了几拨,谁还认得他是真是假。这府里的主子都不在,万一进来的是歹人可怎么办?」
「是啊,老祖宗。咱们府可不是谁自称一句爷就能轻易进的。万一惊扰了老祖宗可怎么办呀!」说话的是今年二十岁的周崇仁,排行老四,也是庶出,刚成亲不久。巧的是他成亲占的院落正是之前周崇光夫妻俩的院子。
拖周府男人们多情的福,人丁兴旺,可随之而来的便是院落紧缺。府里各房的姨娘们只能住在嫡妻院子的厢房里,少爷小姐们年满七岁前和亲娘一起住,过了七岁就得搬到一个院子里挤着,直到成亲才能分上一座小院子。后院这些年还平了两处景致建院子,可仍然紧巴巴的不够住。
老祖宗常年待在松鹤堂哪里知道当家人心里的苦。周崇仁的亲娘体弱,屋子又紧缺,所以她生的一双儿女都幸运地在老祖宗院子里长大,分外得老祖宗的偏爱。周崇仁又生着一张巧嘴,几句话就哄得老祖宗忘记了追究周崇光被挡门外的事。给她敲腿的杨氏凄苦着一张脸头埋得更低了。
周崇光一进门,首先就带着妻儿跪到了厅堂正中,目中含泪给老祖宗和爹、嫡母见礼。老祖宗年纪大了,最喜欢子孙满堂,见着地上跪着的七人连连让起来,更是亲自搀扶起了周崇光抱着痛哭了一场。
哭完了后,周崇光便让儿女们出来一一见礼。老祖宗笑呵呵的一一受了,让周云娘明儿带着弟妹去松鹤堂领赏,她是没料到周崇光会有五个子女,准备得不够充分。
哭了一场,老祖宗就有些体力不支了,叮嘱了几句后让一步三回头的杨氏搀扶着回了松鹤堂。她一走,周元熹和袁氏便坐上了主位,不叙父子离情,第一句话就是问:
「犯什么事了?连信都没一个就这么拖家带口急匆匆回来!」
第十二章亲情淡薄
周崇光作为庶子,从小在府里就是被忽视的那一个。
旁的大家子弟十五六岁就开始议亲,周崇光是到了十九岁都没人张罗。别说婚事,就是他日常用度都得靠他帮书斋抄书维持,也是因为帮人抄书,路过西坊鹿鸣桥的时候救了落水的马氏。大冬天的,也就他一个人什么都不顾地往水里跳。那时候,马源的生意远不如如今的大,但也算是手有余钱,正带着十六岁的妹妹来京城长长见识,大过年的却出了这么一桩事故。
马源也没想着用马氏的终身报恩,只是买了不少吃穿用度送去周府。谁知道就那么巧,遇到了正回府的周元熹。周元熹终于想起来还有周崇光这么个儿子,问清楚事情来龙去脉后他便想起了周崇光已经十九了还未婚配,也闲在家里没个差事。
他当然没打算让儿子娶个商户女,可把事情交给嫡妻袁氏后他又把事情忘到了脑后。要说周府里袁氏最不喜谁,绝对是周崇光这个庶出的二爷。一来周崇光的娘是老祖宗遏制媳妇塞到儿子床上的丫鬟;二来周崇光和嫡出大爷周崇信小时候跟着一个先生念书,周崇光常常被先生夸赞,周崇信经常被罚。
有了这些缘由,袁氏恨不得周崇光一辈子都没出息。但周元熹开口,她这个当家主母也不得不重视起来,先是给周崇光塞了个通房丫鬟,又思来想去计上心来,当即就派人散布了谣言说周崇光坏了马氏名节不想负责。等谣言散开,她便让人向马氏下了聘礼,成功给周崇光娶了个商户女。
成家立业,成家立业。既然周崇光成了家肯定得立个业,正巧袁氏得知岭南县令有缺,想都没想便让娘家兄长举荐了周崇光。将刚刚成亲还不到一个月的周崇光夫妻打包远离了京城。
周崇光是个重情的人,在岭南十四年都不曾得到一纸调令,逢年过节送到京城的信件偶尔接到一封周元熹的回信都是叮嘱他好好为官莫要记挂家中。
即便马氏会在他耳边抱怨牢骚下京城的人和事,他还是抱着一丝侥幸,希望这就是周元熹一个做父亲对儿子的殷切希望。但回家后经历了西府的热情,再见到周元熹质问的冷脸和不信任的目光,周崇光到京城后热切的心终于渐渐冷了下来。
「爹,儿子不是犯了事。是吏部行文,让儿子回京述职,年后去内阁任典籍一职。」
「不可能!」袁氏和周崇信一起惊呼出声,周元熹虽然没出声,也是满脸怀疑。
周崇光淡然一笑,「因着是钦差大人亲自为儿子送来的调令,怕儿子一家出行在路上遇到什么意外,还特地让儿子收拾东西跟着钦差行辕一道回京,所以才来不及给家里来信告知。」
周崇光看嫡母和嫡兄的脸色,估摸着如果是送信到了京城自己一家七口说不定根本就回不来,或者干脆转道去别的偏远地方继续做个不轻不重的小官,庸庸碌碌过一生。胸中突然就腾起一股壮志,急切地想要做出点什么成绩来让嫡母和嫡兄刮目相看。
不过,他话音才刚刚落下,周元熹就已经激动地站直了身子,声音都有些变了调:「你是说你和钦差大人一道回的京城!是南巡的内阁首辅钟运钟大人?!」
周崇光也是才从二叔周元俊口中知道如今朝廷内文武大臣是重新分了品级的,像钟运身为内阁首辅,地位和前朝丞相相似,难怪周元熹和袁氏等人会如此震惊。点了点头,「儿子的确和钟大人一起回京的。钟大人还给了儿子一张名帖,改日当上门拜谢一路照拂之恩。」
周云娘在周崇光身后暗暗点了点头,还好自家爹没有愚孝到无可救药,前面求感情求不得,立马就扯起了钦差大人这面大旗。不说看在血亲的份上,就是看在钦差两个字上头,待遇也能提高几分吧。
果然,周元熹确定了周崇光正是和钟运一起回京的,顿时就笑得真诚了许多,「应该的,应该的。到时候爹带着你们兄弟几个去拜访钟大人,多谢他一路照拂你们回京。来来来,都别站着,坐下来说话。」
袁氏接收到周元熹的眼神,不得不扯出来一个僵硬的神情来招呼马氏,「崇光媳妇这一走就是十四年,孩子都这么几个了,赶紧过来让祖母瞧瞧。咦?怎么没见着倩娘!崇光媳妇,你不会把倩娘一个孩子给留在岭南了吧,老祖宗可稀罕她了,若不是她年纪到了,老祖宗才舍不得还给你们呢。」
这话,如果马氏接过去的话难免不会被袁氏安一个苛待庶女的名声。马氏都还没回过味儿来,周云娘便抢先带着哭音回道:「祖母要给孙女做主啊!倩娘姐姐她…呜呜,她和孙女的未婚夫私相授受,我娘罚她,她宁愿给林公子做妾也不让我娘管。」
病后的周云娘颜色一点都不好,但她会利用自身的优缺点啊。哭得那叫一个梨花带雨,委屈得身子都摇摇晃晃站不稳似的。马氏见状连忙把周云娘给扶着,「云娘,娘不是说过这事儿过了便算了吗!还提这些干什么。」
马氏都不知道周云娘是假哭,别人自然更看不出来了。周云娘顿时在周家人的印象中就成了扶不起的阿斗,又娇又弱还没脑子。被人抢未婚夫多丢人的事儿竟然也大庭广众拿出来嚷嚷,虽然厅堂里都是自家人,可门外守着那么多下人呢。而且,她要告的那人也是府里的姐妹,传出去坏的可不止周倩娘一个人的名声。
袁氏的表情顿时变得更难看了,拉靠过来的周云娘也不是,不拉也不是。可周云娘才不等她纠结,直接就靠了上去,搂着袁氏手臂一阵乱摇,「倩娘姐姐还说,她是老祖宗的心头肉,她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就算我是嫡女也不能挡她的路。祖母,是这样的吗?」
话音落下,周云娘就注意看了厅堂内女眷们的脸色,果然见着三个少女反应最大,尤其最小的那个脸都快成黑色的了。她知道,她猜对了!周倩娘是为什么被送到岭南的一直是个迷,但周云娘今天看了这满屋子所谓的亲戚嘴脸也知道以周倩娘那看上好的就想搂的性子在京城必然也不是什么受欢迎的主,一试探,果然如此!
第十三章姑侄互怼
周元熹一共有一妻五妾,除了三姨夫人生孩子难产一尸两命之外,四姨夫人小袁氏无所出。
嫡妻袁氏生养了两子一女,分别是大爷周崇信和三爷周崇礼和大小姐周珍珍。二姨夫人杨氏生了周崇光,五姨夫人柳氏生了四爷周崇礼和二小姐周秀秀,六姨夫人生了今年才十岁的五爷周崇智。
大爷周崇信和老爷一样风流,三十五岁年纪家里已经有了一妻三妾,而且平日里在外也是沾花惹草,时不时就会闹出点风流官司。他膝下嫡长女周宝娘今年十七,生得花容月貌,才学也不错,还未定亲。嫡子周云琪今年十三,庶女周兰娘也是十三。
三爷周崇礼只一妻和一个通房丫鬟,膝下只有一对嫡出的双胞胎儿子周元珉和周元坤,算是房里最干净的。
四爷周崇仁今年二十才刚刚成亲不久,还没有子女。
小姐周秀秀十六,也还未定亲,之前周云娘哭诉周倩娘仗势欺人时候她的反应最是激烈,被周云娘刻意记了下来。
也是今日日子巧,厅堂内人挺齐全的,一家子算是认了个全。晚膳开在正院,男人们坐一处聊天喝酒,太太们坐一处炫耀下自己聊聊八卦,小姑娘、小少年们坐一处讨教讨教功课,说一说时新的衣裳首饰。
周云娘的打扮本就素淡,马氏也不想打扮得太张扬让人说她奢侈得不符合周家书香门第,娘几个都捡着行头里朴素的打扮。听别人夸赞也只是点个头应个卯而已,更何况太太们那桌旁的人出身都不错,就是同样庶出的四爷太太林氏也是官家出身。这几个自视甚高的基本不怎么搭理马氏,马氏虽然窘迫,脸上微笑倒是保持得不错。
一直关注那边的周云娘微微放了心,看来自家娘亲也是聪明人,不会被人挤兑得失了分寸。收回放在那桌的注意力,周云娘给够不着那道好菜套四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