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氏挺喜欢长相娇憨惹人怜惜,实际上性子聪慧俏皮的周云娘,捏了捏小姑娘白净的肉肉脸庞,回道:「就只有娇娇你们还记得二叔祖母。」
当初马氏生了第一个闺女,被周崇光取了」娇娇」的小名,还曾经给西府写了信告知。那时候谢氏好不容易生下的独女早夭,死期和周云娘生日同天,周元俊便暗卫谢氏说娇娇肯定是他们女儿舍不得离开投胎转世到周崇光膝下了,因此谢氏念了好些年「娇娇」这个小名。后来因为东府的事情周崇光就是写了信都没送到西府手中,所以谢氏还是习惯称呼这呢喃了好些年的名字。
「二叔祖母的娘家人都没来吗?」周云娘保持着天真的样子,重生以来她最不习惯的就是被人捏脸,可是没办法,她要保持人傻娇憨的人设,只能牺牲这点了。
谢氏神情黯了黯,叹了口气,「来了。」
「二叔祖母,我听宝娘姐姐说您出身随阳侯府,真的吗?」谢氏的答案也太简短了,根本没达到周云娘事先预期,只能又多问了句。
「怎么,娇娇对随阳侯府的事情感兴趣?还是对随阳侯府的哪个人感兴趣?」谢氏的眼睛多毒啊,周云娘那点小心思怎么瞒得住她。
还好周云娘早有准备,眼睛都没眨一下就点头承认,「秀姑姑定亲的就是随阳侯府二公子啊,可是二叔祖母都没来。」
「二叔祖母没来一是和你祖母有些嫌隙;二是二叔祖母和谢家算是早已断了关系,至少,是和如今的随阳侯断了关系。」谢氏是有心教导周云娘一些道理,反正是旧事便没隐瞒,将过去的事情简单说了一遍。
当初的随阳侯府早已淡出了勋贵圈子,谢氏是随阳侯的姐姐,两姐弟父母早亡,是谢氏将随阳侯带大并为他娶了贤慧的妻子,因此耽搁了自己婚期。可是等到谢氏看中了周元俊打算嫁人,随阳侯却是大加反对从中破坏,想让谢氏嫁给当时的一位权贵。事情闹得有些大,最后是谢氏自请出族嫁给了当时还一文不名的庶出子周元俊,姐弟俩于是交恶。
后来谢氏才从弟媳那里知道是随阳侯在外勾搭的一个外室从中作祟。那外室本想嫁给随阳侯成为随阳侯夫人却被谢氏抢了先,所以怀恨在心撺唆随阳侯拿亲姐姐换功名。
谢氏算是真正冷了心思,叮嘱了随阳侯夫人小心点后干脆甩开手不管随阳侯府那点破事专心过自己的日子。没曾想随阳侯夫人性格软弱,一个没防住让那外室女登堂入室。
好在那外室当了随阳侯妾室多年也就在十九年前才为随阳侯生了个儿子谢佳英,而且随阳侯夫人所出的嫡子谢佳瑆也能力卓绝,这几年渐渐掌控住了随阳侯府,不过期间和那外室斗智斗勇也分外艰难。如此一来,谢氏不对付谢佳英都是手下留情了哪会去关注他和周秀秀的婚事!
三年前,谢佳瑆正式将侯府捏在手中,逢年过节开始给她这个亲姑姑送点礼物来。她记着之前出族说过的誓言还将礼物给退回去,谢佳瑆倒是不气馁每到逢年过节依然送礼不懈,今年他人跟着景帝在外面也是差了人送了几件北地好皮货来算是拜年。
看懂了二叔祖母眼中的挣扎,周云娘握住她的手郑重道:「表舅他既然是有心孝顺二叔祖母,那二叔祖母还纠结过去干什么?不喜欢的人咱们看都不要去看,喜欢的人多喜欢一些就好了啊。人生短短数十年,高兴是一天,不高兴也是一天。」
谢氏本来就在挣扎,闻言豁然洞开!她是在记恨弟弟不着四六,可心底还是关心随阳侯府的未来,也真心喜欢命运多舛却上进的侄子谢佳瑆。爱怜地将周云娘拥入怀中拍了拍,爽朗一笑:
「过去是我钻进了牛角尖,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想不明白,多亏了娇娇提醒。我听说佳瑆那孩子跟皇上去北地今日便能回京,这便让人去随阳侯府等着,请他空了带着他娘来府里聚一聚。也让你爹和陪着他说说话…兴许云琅和云琛进国子监的门路就出来了!」
最后一句话,谢氏嘴角那笑容简直让周云娘汗然。看吧!果然是处处皆人精,她自以为糊弄了老太太,结果人家早已一眼看穿!
第四十五章反复无常
周云娘觉得吧,「谢佳瑆」看上去那么冷漠的人出手救她说不定只是看在她是周家姑娘的份上卖谢氏一个人情罢了,亏得自己还自作多情思考了嫁给他的可能性一二三,还好及时刹车没有拨开那层薄纱惹人笑话。
本来她还想留在西府蹭一顿晚饭顺便正式谢一谢表舅的,结果这边才刚刚吃过午饭,冷香院的下人便匆匆赶来说大老爷和大夫人让一家子晚上去主院清晖园用饭。
谢氏说,多半是大夫人知道周崇光一家子到她这边拜年来了。因为大夫人虽然没管冷香院死活,但却在西府外放了眼线,定然是眼线回去嚼了舌根,大夫人心里不舒畅了。谢氏还说,若是他们一家子回去受了什么委屈只管给她说,她给他们一家子撑腰。
回东府的路上,周崇光低声给马氏说了个事情,周云娘不巧在边上听了一耳朵。原来,西府的好也不是无缘由的好。这世上又有谁愿意死后连捧灵摔盆的后代都没有!周元俊和谢夫人从知道不能有亲生儿女的那日起就想从族里过继个孩子养着,可周氏一族在老家的族人也是人丁单薄且数十年不曾走动,别说人家愿不愿意,就是夫妻俩也不想过继个不知道根底的白眼狼回来。
周元俊最早打的主意便是从嫡兄膝下过继一个儿子,观察了许久,他将目光定在了老二周崇光和老四周崇仁两个人身上。比起十八九岁的老二,周元俊更倾向于那时候才六七岁的老四。观察时他们夫妻发现了老二周崇光处境并不是很好,所以夫妻俩出手拉了他一把,让周崇光记到了如今。
周崇光走后,周元俊夫妻俩向周元熹提出收养老四。不过是一个庶子,大夫人袁氏倒是巴不得远远打发的好。可那时候周元俊是个不入流的小官,谢氏是从随阳侯府自请出族的落魄贵族小姐。五姨夫人哪里肯将好不容易得来傍身的儿子给旁人,又是哭又是闹得阻止,就是四爷听说了要过继给西府的二叔也哭得不成样子。周元熹那时候正宠爱五姨夫人和老四,便委婉拒绝了周元俊。
再后来,改朝换代,新帝勤勉。周元俊成天忙得和陀螺似的,官职也是一年比一年更高。不用他问,周元熹也生出了将老四或者新得的庶出老五过继给他的念头。四爷心中也巴不得成为户部新贵周元俊的继子,可惜这时候的周元俊已经看不上被养得小家子气又性子阴沉的周四爷了。
周元熹和大夫人袁氏便是在那个时候对周元俊生出不满,兄弟妯娌也是那之后交恶不相往来。周元俊夫妻俩几乎歇了过继的想法。却没料到周崇光时隔十四年突然闯入了夫妻两个的视线!
周崇光是资质平庸了些,可贵在品格不错。马氏和几个儿女却是让周元熹夫妻俩惊喜不已,两次相处再加上暗中观察,夫妻俩觉得能过继周崇光实在是一个再好不过的主意。儿子媳妇有了不说,五个孙子孙女在跟前混着人不知道多精神。
所以,今日临走时,周元俊便和周崇光提了这茬,希望周崇光能够认真考虑。当然,周元俊还为周崇光抛出来一个让人难以抗拒的诱饵。若是周崇光成为西府继子,周云娘姐弟几个就是他和二夫人名正言顺的孙子,和随阳侯府是姻亲。如无意外的话他今年还会升任户部侍郎,不管是周云娘的婚事还是周云琅和周云琛进国子监的事情也都能轻而易举地解决。
马氏是怎么想的,周云娘从她神情便猜得出一二。东府大老爷虽然名为周崇光父亲,实际上从未尽到过父亲职责。而周崇光的亲娘虽然有心想对儿子好,可惜奴姓太重,没人压迫她她都不敢对儿子稍微好一些。周崇光能平安长大并且没长歪,还真多亏了当家主母袁氏的不闻不问和周元熹的偶尔施舍。
这种情况下,马氏定然是希望周崇光能离开这个熬不到头的东府。无奈世人重孝道,为官者更需要一个好名声,马氏就算有心撺唆周崇光分家也不行。而西府如今提出来的条件样样都符合马氏心意,她不担心自家人会对二老爷夫妻不孝,只担心一家七口若都过继到西府会不会给西府带去什么负担?
「我们一家,何曾又成过谁的负担!我只怕父亲和母亲这个时候召唤,怕是没什么好事。」周崇光望了一眼天空,神情凝重。天气一改上午的明媚,云层压得极低,看来歇了几日的大雪又要重新开始飘落了。
周崇光猜得很对。周元熹一见他们一家七口进门,不由分说便将手上一个茶杯当头扔了出来。周崇光本想动动身子让开的,可他身侧是马氏抱着周云珂,身后就是周云娘牵着梦娘,这一让茶杯指不定落在谁的身上,虽说正月开春,今日这天气必然不会好受。
所以,周崇光唯有一动不动,任由那茶杯砸在了他肩上,茶叶和茶水顿时溅了他一头一脸,顺着衣襟湿了他半边身子。
「崇光!」马氏一激动,回京后的「二爷」都没叫了直接叫了名字,将哇一声哭出来的云珂交到周云娘手中便上前查看周崇光的情况。
这本是人之常情,可厅堂里的人却好似不这么认为,上首正襟危坐的大夫人首先就哼了一声,「真是商户出身,一点规矩都不懂,进门不先拜见翁姑,反倒是和丈夫拉拉扯扯,成何体统!」
可以这么说,堂上大夫人袁氏和大太太王氏婆媳两个这辈子最羡慕的就是别人夫妻俩和和美美,儿女绕膝。不像她们两个同病相怜,夫君都是花心的,有庶出儿女不算本人还被姨娘算计落过几次胎。从周崇光一家回府到现在,她们看到的就是周崇光对马氏这商户女一心一意,膝下嫡出五个儿女听话懂事,一到宴席都围在马氏身边别提多让人眼红了。
大太太王氏听婆婆发了言也不甘落后,尖酸地补了句,「婆婆,二弟妹这般行事方法会不会带坏了孩子啊?」
「云娘、梦娘明日开始来主院跟着我学规矩罢!」大夫人一锤定音。
「夫人,梦娘还小,冷香院离主院又这般…」
马氏闻言心中不忿,忍不住转身反驳。谁料话才说了一半,上首袁夫人就冷哼着打断她:「西府离你们冷香院岂不是更远!她都能过去,主院怎么就开始推诿了,分明就是不孝。」
「是啊二弟妹,你们一家子倒是一去十四年。这十四年公公和婆婆不知道多需要你们孝顺,可惜总见不着人。好不容易回了京,体恤你们辛苦没让你们日日请安,你们倒是好,转眼给别人请安倒是跑得飞快!」大太太又紧跟婆婆步伐应和。
周云娘抱着云珂听这对婆媳一唱一和心里火气是一阵阵往上冒,然而眼角余光扫到周家众人都分列两侧正不怀好意注视着自己一家,知道都是在看她们家笑话呢!若是稍有不慎,也许一顶不孝的大帽子扣下来,父亲明日能否去内阁当差都有问题。
眼见着马氏脸色通红就要爆发,周云娘叹了一口气,抱着云珂上前噗通一声就跪在了地上,掐一把大腿,眼泪不要钱似的涌了出来。她没管大夫人和大太太这对婆媳,只管对着周元熹哭诉:「祖父,我们做错了什么吗?难道给隔壁的叔祖父和叔祖母拜个年也不行?这是个什么道理啊!」
「…」周元熹难道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