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的胤禟前所未有的霸气,他的霸道是从骨子里透来的。
婉兮听着熟悉的声音,感受到他霸道的态度,不仅不觉得害怕,反而觉得十分安心。原本强撑着她,慢慢地闭上眼睛,进入了梦乡。只是这突如其来的动作吓了胤禟一点,差点没让他喊出来。等唤来御医,诊治过后,得知她只是太累睡着了,胤禟这才放下心来去处理后续事务。
宫里,太后也好,康熙也罢,得到消息都十分地高兴,他们皇家最缺得是什么,就是子嗣,他们想要永久地主宰这片土地,首先就得扩张人口,特别是他们自己的族群。若非如此,他何必再三强调子嗣的重要性。
要说之前康熙对于胤禟扶正婉兮还有点想法,那么现在他是真觉得婉兮不错,敢于救驾,孝顺又能生养,教养子女也很有一套,这样的女子当个继福晋也使得,而且她娘家也不错,不跟着阿哥们胡闹,反而一心为主,是个不错的。
康熙给得赏赐丰厚,太后自然也不可能落后,而在一众嫔妃之中狠狠风光了一把的宜妃这次也十分地大方,不只给了丰厚的赏赐,甚至还难得地夸了婉兮几句。从这里不难看出宜妃对于婉兮的态度也在潜移默化之下渐渐地往好的方面发展了。
胤禟从康熙的态度上不难看出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为了事情不再生变,胤禟甚至趁着大办一儿两女的洗三宴之前找康熙商量下旨的事,毕竟不管双胞胎还是三胞胎,那都是婉兮开得先例,而且她身份不够,只要他身份够就成了,反正他也没想利用岳家达成什么艰难的目的。
康熙虽然有些责怪胤禟的急切,不过瞧着他高兴的样子,再思及刚刚出生的孙子孙女,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表示会在洗三当天下旨扶正完颜氏。
胤禟得偿所愿也不多作纠缠,从乾清宫里来便去了翊坤宫,不管宜妃是个什么样的想法,支持或者反对,作为人子,这种事情他还是有必要告知一声的。
宜妃这次倒没像之前那般继续反对,事实上当她得知康熙同意时,她就已经明白了康熙的意图,而且她儿子既然无意于大位,这继福晋的身份自然是越普通越好,太高了怕是还要引来不怕要的误会。
“也罢,既然皇上已经同意,那本宫也什么好说的。本宫只盼着你能好好的,本宫也就别无所求了。”宜妃说这话并不是为了推脱什么,而是觉得胤禟能一直像现在这样就好了。
在后宫里呆了这么多年,她心里清楚夺嫡这事要么鱼死网破,要么鸡犬升天,余下的虽然两样不沾,至少能保住一条命。之前她觉得婉兮配不上胤禟,但只要康熙认可,她自然也就没那么多想法了,毕竟身份这东西,要皇上承认,谁又敢说你一句不是。
胤禟看着宜妃保养得宜的面容,良久不语,等到回神,想说感谢的话又觉得他们母子用不着这样客气,最后只能说说孩子来缓解这种尴尬的气氛。
待胤禟从宫里出来,骑马回府时,路边的风景和人群都不能让他有丝毫的停驻,他现自打有了婉兮和孩子之后,他开始期待回家,想要快点见到她的笑容和孩子们开心的模样。即便四哥、老十和老十三总说他变得婆婆妈妈的,他本人却乐在其中,一点没有改得意思,而他的坚持换来了心有灵犀的妻子和孝顺贴心的儿女,这一切可不是谁想要就能得到的。
皇家的人最是薄情,不是天生薄情,而是被逼得不得不薄情。
想要得到权势就得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感情,如何舍弃自己的感情,甚至舍弃那些对他而言很重要的人。
胤禟就是明白这一点,他才会在经历了胤禩背叛的事情之后,即便珍视同胤禛之间的兄弟情谊,却还在背地里防上一手,为得只是想在他登上帝位之后,能有一份自保的能力。毕竟比起其他人,他们更清楚胤禛从前的狼狈,而这些狼狈的事情有的时候很可能就是他们的催命符。
第三百五十三章 得偿所愿
回到府里,胤禟去书房稍作收拾,便去了清漪院。一进屋子就看着围成一圈的儿子女儿,看样子新出生的弟弟妹妹们很受欢迎,小家伙们好奇的不行。婉兮躺在一旁,脸上噙着一丝温柔的笑意,静静地看着几个孩子,时不时地同他们说着什么,孩子们似乎有很多的问题,叽叽喳喳的,婉兮却一点都不在意,耐心十足地一个一个地回答他们。
屋里侍候的人见胤禟进来,齐齐冲着他行了一礼,然后悄悄退后几步,将位置空出来,以便胤禟过去。
“在说什么?”胤禟大步上前,先看过婉兮,见她精神尚好,这才转身看向几个儿女,笑问。
对上胤禟的笑脸,平常跟胤禟闹惯了的弘旻,闹归闹,规矩还是很懂得。这不,说话之前,几个孩子都先冲着他行了一礼,这才各大自说起见到家庭新成员的看法和想法。
“阿玛,弟弟和妹妹都好小,雅利奇都过来看了他们好一会儿了,可他们只顾着睡觉,都不看看我们这些哥哥姐姐。”最先开口的果然是最为活泼的雅利奇,小丫头性子开朗大方,性子略显刁蛮却知理知事,胤禟平日里便很是宠爱。
茉雅奇和宁楚克虽然落后一步,可比起从前,至少能大大方方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让胤禟十分满意。毕竟他就是帮着四哥上位,拿了这从龙之功,也不可能全让他兄弟的女儿嫁到蒙古那边去,他的女儿就算不全去,那至少也得一两个,到时不管是茉雅奇还是雅丽奇又或者是宁楚克,不管是嫁去蒙古还是留在京城,他都不会希望自己的女儿懦弱无能、墨守成规,甚至咬牙隐忍一切。可能是抱着这样的想法,胤禟也好,婉兮也罢,即便从未谈过这个话题,却一致将几个女儿培养得活泼大方,乐观果敢。
胤禟挨个摸了摸几个小丫头的小脑袋,笑道:“弟弟妹妹年纪太小,要多睡觉才能长大,等他们长大了,你们再带着他们一起学习一起玩。”
“额娘也这么说。”三个小丫头齐齐点头,这一个比一个高的站起一排,看着没由来地让人觉得可乐。
婉兮瞧着欲言又止的儿子们,笑着伸手在弘旻背后轻推了一下,然后使了使眼色,让他们不要顾虑。弘旻眼神一亮,随后在婉兮的鼓励下带头凑了上去,没一会儿,几个孩子就像围着三个新生儿一样围住了胤禟。
他们倒是说得兴高采烈的,但是总有那不捧场的,比如刚出生的三个小家伙,可能是被吵醒了,也可能是饿了、尿了,这小眉头皱着,‘哇’的一声就哭了,然后就像传染一样,一个赛一个地哭得特别响亮。
婉兮瞧着好似吓了一跳的胤禟他们,脸上带着几分笑意,随后开口唤来奶嬷嬷她们,让她们将几个小的抱到耳房去喂奶。至于她自己,也不知道是不是三胞胎的关系,这一次的她竟没多少奶水,所以在给喂了三个小家伙第一口奶水之后,这喂奶的事就完全交给挑选好的奶嬷嬷了。
“他们只是饿了,跟你们没有关系,不过瞧着时辰,你们是不是该去休息了。”天气虽然凉爽起来了,但是婉兮还是让几个孩子保持着午睡的习惯。
皇家的孩子,看似富贵,其实过得并不轻松。在没进宫读书之前还好,有额娘在身边,总是会考虑很多,难免会有些娇惯,即便是像胤禟这样注重培养的严父也会因为婉兮的话而考虑时间的安排;可进宫之后就完全不一样了,康熙的安排别说孩子,就是成年人都会觉得吃力,每天寅时(3:00…5:00)就要进南书房读书,一篇文章最少得读一百二十遍,背一百二十遍,抄一百二十遍和默一百二十遍,其他规矩就更不用说了,单单就这些也难怪这些阿哥们一个比一个有才,一个比一个有毅力。
“好了,都回去休息吧!想看弟弟妹妹,想看额娘,晚膳过后再来,到时阿玛带你们散步。”胤禟看着眸光十分明亮的儿女们,低声叮嘱几句。
胤禟的话音刚落,几个孩子就算有些不舍,却也没有闹脾气,相反地很是顺从地冲着胤禟和婉兮行过礼后,便一起退了出去。
“爷可是有什么好消息要告诉妾身?”婉兮见孩子们都出去了,不由地伸手拉着胤禟的衣袖,一脸好奇地看着他问。
“何以见得?”胤禟见婉兮一脸‘你就是有事瞒着我’的表情,眼眸里带着几分笑意,面上却故作疑惑的表情,似乎婉兮说得好消息只是她的臆测,而他其实真的什么事没有。
婉兮看着他这表情,嘴巴张了又合,都开始有些自我怀疑了。毕竟胤禟的很少有事瞒 着她,很多事情甚至不需要她开口,他便自行说了,现在他脸上露出这种疑惑的神情,她反而有些刚才的感觉其实只是她的一个错觉。
胤禟瞧着她拧着眉头,一脸神情莫测不能确定的样子,差点没笑出来。他原本只是想逗她玩的,见她一脸失望的模样,反而不忍再隐瞒,便以手握拳着抵嘴唇轻咳两声,道:“刚才是爷逗你呢,的确是有好消息,而且还是属于娇娇你的好消息?”
“我?”婉兮一脸疑惑地眨巴眨巴大眼,良久才道:“爷到底想说什么?妾身能有什么好消息?难道是宫里给得赏赐?”
婉兮生产的次数多了,再加上她和胤禟的感情越发地深厚,以往生产都不与他见面的,渐渐地,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就变成现在这样了,想见就见,没有一丝遮掩了。
胤禟瞧着她这一脸莫名的表情,不由地伸出指节分明的手指轻敲她的白净的额头,低声笑道:“没出息,就不能有点更高的追求,比如成为爷的福晋。”
婉兮闻言,眉头微皱,脸上闪过一丝苦涩,随后语带嗔怒地道:“爷就知道拿妾身开玩笑,你知道的,无论妾身多努力,最后做这个决定的不会是妾身自己。”
她说这话不是埋怨他,而是陈述一个事实。另外她也想表明一个态度,能不能当福晋要说她完全不在乎也不可能,毕竟她真的很不喜欢那种把性命交到别人手中的感觉。但是她心里也清楚,这种事情根本勉强不来,与其为了不可能的事忽略自己身边的人,还不如一开始就选择顺其自然。
胤禟听了她的话,脸上的笑容一下子收敛不少,他一直以为自己做得够好,很少让她受委屈。现在想想,的确如此,只是每次他若是让她受委屈,那必定是危及性命。可即便如此,眼前的这个女人依旧全心全意地相信他,甚至千方百计地维护他。
“傻瓜!爷怎么可能拿这种事开玩笑。皇阿玛已经答应,明天三个孩子洗三时,在洗三宴上下旨扶正你。从此之后,你不比任何人低,你是我爱新觉罗·胤禟的福晋。”双手抓着她纤细的肩膀,胤禟一字一句地道。
“真的吗?怎么会……”婉兮是真的被惊到了,自打胤禟有扶正她的这个想法开心,他即便不说,她也知道这件事要达成真的不容易。
本朝规矩,正室休弃或去逝只能续娶不能以妾为妻,即便侧福晋从身份上算也可以称之为平妻,但平妻也是妾,是不能扶正的,除非特殊情况,否则男子大多都会选择续娶新人。当然,商人和平民之间如何尚 不可知,但是宗室皇亲以及大臣是依规矩办事的,可以说婉兮算是正式被扶正的一个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