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发的气势瞬间让包括胤禟在内的三人都感觉到了一丝压抑。
胤禩一惊,心头莫名地一跳,心里暗自猜测自己是不是演过了,以至于让康熙看出了苗头?胤禩心里百转千回,面上却老老实实地跪着,半点不敢疏忽。
“儿臣不敢。儿臣只是希望皇阿玛最后能见母妃一面,儿臣也是……”最后一句胤禩虽然没有说出口,不过意思却表达的十分清楚。
胤禟和胤禛一听他这话,就能猜到他这是将责任都推到了良妃身上,虽然这也是事实,也是无奈,可就是让人觉得别扭。胤禛对上德嫔那是真无奈,而胤禩对上良妃却是装无奈,两者之间的情绪和动作差别太大,不要说胤禟这个旁观者,就是康熙也能敏锐地感觉到不对。
“良妃若真是病了,她需要的是御医,而不是朕。”康熙语气略重,看向胤禩的目光里闪过一丝失望,拿着折子的手微微顿了顿,又道:“行了,朕还有事要处理,若是没什么事,老八你便退下吧!”
胤禩微微一愣,没有想到康熙会突然之间拒绝的这么干净利索,他本以为他做得很好,至少康熙看到了他的孝心。但是他没有想到自己来得这么巧,偏偏四哥和九弟都在,如此,有些话有些事他根本就做不出来,即便泪流满面也有限制。若是没有他们的话,痛哭流涕他也在所不惜,毕竟对着康熙是诉苦,对于兄弟,那就是丢人了。
“儿臣还是恳请皇阿玛有时间的时候能去看母妃一眼,儿臣告退。”胤禩轻叹了一口气,并不急着起身,而是说完请求之后,这才行礼起身,转身的瞬间从衣袖里掏出手帕擦了擦脸,这才举趟走了出去。
胤禟望着胤禩离开的背影,不由自主地翻了个白眼,费尽心思演出一场,难不成就是为了这么一个有头无尾的结局。胤禛瞧着胤禟太过明显的表情,不由地拉了他一把,见他一副不以为意的模样,不由地抬头看了一眼康熙,见康熙并未注意到,这才放下心来。
胤禩是什么用心,细细想想也能看出一二。当然,他们也不排斥他是真的孝顺,毕竟良妃危在旦夕,会因此而妥协那也不是什么值得惊讶的事,毕竟胤禛本人就经常被德嫔闹得不得不妥协。
康熙扫了一眼从头至尾没有开口的胤禛和胤禟,暗自点了点头,对两个儿子表现还是很赞赏的。别看他一手挑起几个儿子之间的争斗,可是他内心里还是希望儿子们能和平相处的。很显然这么多儿子里,能保持一份仁慈之心的除了老四,也只有老九他们几个了(从哪里看出来了?)。
也许他也是时候该下决心了,总不能到了最后,任由某个儿子上位,闹得其他儿子没有好下场吧!
“行了,咱们继续吧!户部借款这件事,既然觉得不能放开,那便不放开的好,这事朕既然交给你们,那就不会再插手了。”康熙稍稍收敛一下情绪,一脸平静地道。
康熙的确想表达他的大度,但是形势比人强,这国库的银子都不够他自己花,他凭什么再让别人花。近几年来,因着胤禟的关系,户部的收入一直在增加,他这个皇帝的私库也不再像往年那般总是亏空,另外那些大臣得不到好处,也就是嘴头花花,真正敢跟胤禟闹得还真没几个,谁让胤禟别的本事没有,这挣银子的本事太强呢!
“谨遵皇阿玛旨意。”胤禟和胤禛似早就猜到这个结局一样,干净利落地应声撤了。
出了乾清宫,兄弟俩并没有急着分开,而是相携往宫外走去。两人姿态悠哉的,与之前的胤禩可谓是天差地别,一时间倒是有不少人暗地里猜测康熙是为了两人打压胤禩。这消息虽然没有传得人尽皆知,却也让太子、三阿哥和十四阿哥等暗自起了戒心。
此时的胤禟和胤禛却不知道他们无意间的一个举动竟造成了这样的误会,不过即便知道,他们也不可能主动避着胤禩。那模样落在别人眼里,可就成了真正的示弱了。
“四哥,你瞧八哥这举动是情真意切还是装腔作势。”胤禟轻笑出声,状似调侃地问了一句。
胤禛轻轻地摇了摇头,暗自想着若是他,即便德妃已经将事情做绝,他也不可能在她弥留之际做这种文章,就算真的决裂,他顶多就是置之不理。
胤禟看着胤禛这表情,心里暗自叹了一口气,然后一脸恨铁不成钢地道:“四哥,别把所有人都想得跟你自己似的。你做不到的不代表八哥做不到,你想想,当初弟弟我还在为他卖命,他可是说要弟弟的命就要弟弟的命。如今良妃摆出一副豁出去的样子给他挖坑,他要是一点不觉得反感,一点不想报复,那他也就不是他了。”
对于胤禩,胤禟自认还是有些了解的,若非了解,他又怎么可能主动选择离开,还走得那般彻底。
“可是良妃娘娘到底是他的亲生母妃。”胤禛即便睚眦必报且小心眼,但是对于母子之情,究于佟皇后的关系,还是有一丝眷恋的。
“呵!四哥,相信弟弟,八哥可比你想象中来得更狠心,他那样的人越是在意越是不能容忍对方背叛。偏偏良妃娘娘就这么干了,四哥以为八哥心里会没有疙瘩。”胤禟冷笑一声,说出来的话虽然难听,却句句都在点子上。
胤禛脸上的神情微微一怔,良久才扬了扬唇角道:“也许九弟说得对。”
他对德嫔的容忍只是因为从未得到,所以才会一再给自己希望,而胤禩正是因为得到了享受了,才更不允许失去。
两相对比,才更能理解他现在的举动为何宁愿毁了良妃的奢望也不愿意成全她。
第三百一十一章 钟粹宫
钟粹宫侧殿,良妃翘首以盼,即便浑身没有任何的力气,依然要倚在床头望着门口的方向,等着某个人的到来。
正殿方向,慧妃自打大阿哥被圈禁之后,就很少出现在人前了,对于住在侧殿的良妃和偏殿的贵人答应们,更是不予理睬,不管她们闹出什么夭蛾子,只要不死人,慧妃不会出现的。而良妃打着病重的幌子上蹿下跳的,闹出的动静是半点不小,即便慧妃已经不管事了,也难免会被她惊动。
当然,惊动不代一定要行动。同住一个宫殿这么多年,自己的儿子还被良妃的儿子给坑了,慧妃心里要是一点感觉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
良妃的这种举动看似可笑,其实从某方面来说代表了所有后宫女子内心最隐秘的想法。没有女人不想成为男人心中最特别的存在,可是她们不能。家族、儿子以及本身的地位等等原因交织在一起,使得她们根本不敢去问,也不敢去试。现在良妃闹了出来,她们与其说是不屑,不如说她们其实是在观望康熙最真实的态度。
很显然康熙还是那个康熙,很少有人能让他动容,更难让他失控。良妃做到这个地步他也未曾去看过一眼,这不难她们明白康熙其实是不屑于这一套的。
也对,康熙若真的念旧情,真的重感情,四妃如今怎会是今日这个下场,她们的儿女又如何会是现在这番模样。
说穿了,什么都没有康熙的权力来得更得他看重的。
“娘娘,良妃娘娘这么闹腾,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钟粹宫,咱们要不要做点什么?”站在慧妃身边侍候的宫女名叫彩莲,是慧妃进宫开始就跟在身边的老人了,说话比之其他人显得更有份量一些,否则她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出声。
“不必。良妃无非就是想证明自己在皇上心中的地位,可惜她打得主意虽好,却忘了皇上这个人最恨得就是有人糊弄他。而良妃吃过一次苦头还不长记性,哼,现在再闹也不过就是让自己显得更加落魄且像个笑话罢了。”慧妃右手扶着彩莲的手站了起来,左手习惯性地拈着手中的佛珠,脸上带着一丝看好戏的冷笑。
众人都以为胤禔被圈禁,她就该痛哭流涕地找皇上哭闹求情,可她心里明白与其火上浇油,不如主动将责任揽到身上,这样还能让皇上愧疚几分,而她的儿子就算是圈禁,也不会过得太惨。有些事既然知道结局不会变,那就在这个基础上为自己多争取一些有用的,这也是为什么胤禔被圈禁,她却第一时间找皇上请罪的原因。
正因为如此,她依旧是慧妃,依旧理着宫务,依旧能凭自己的力保证儿子能安安稳稳地活下去。
彩莲听了慧妃的这几话,心里微微一惊。这才想起自家娘娘对于良妃和八阿哥的举动一直都是冷眼旁观的,不会主动亲近也不接受他们母子的示好,至多也就是礼貌客套。现在想来,她家娘娘怕是早就意识到这母子二人都不是什么感恩之辈。
待扶着慧妃坐到一旁,彩莲将热茶送到慧妃手中,轻声道:“娘娘的意思是静观其变?”
慧妃抬眼瞥了她一眼,扶着茶盏轻呷一口,热茶让她有些发僵的身子顿时暖和起来,听了彩莲的话,不由地冷离一声,轻轻压低自己的嗓音道:“不是静观其变,而是由着他们自己折腾。”
彩莲慢慢地点了点头,轻声应道:“娘娘说得是,依着良妃娘娘那不知足的性子,这回怕是栽大跟头了。”
“哼!她这是把别都当傻子。老八未出头时,她在本宫面前伏低做小,一副生怕别人误会的样子,老八冒头之后,有宜妃相帮,她虽没有抖起来,却也不像从前那般,事事都敬着本宫。等到封妃之后,她嘴上说着敬着本宫,不愿意搬出去,实际上还不是想把胤禔的势力绑在老八这边,无奈本宫太过大意,以至于到最后竟然让胤禔着了他们的道。若不是皇上不杀儿子,本宫的胤禔怕是早就不在了。”慧妃放下手中的茶盏,面色阴沉,眼里全是愤恨,可想而知,她表现出来的平静内心的愤恨完全是不一样的。
“娘娘,身体要紧,大阿哥还等着您救他出去呢!”彩莲看着面色狰狞的慧妃,不由地轻声安抚道。
慧妃下意识地咬了咬下唇,深叹了一口气才道:“对,本宫的胤禔还等着本宫救他出去。只是现在难就难在本宫到底要帮着谁才能让胤禔逃脱厄运?”
太子和三阿哥不成,四阿哥的心思又难以琢磨,五阿哥和七阿哥,一个破相,一个天残,都是不可能的人选,老八就更不用说了,那就是她的仇人,老九老十打跟老八分开后,行事虽然很有分寸,她却觉得里面肯定有什么他的原因,十二阿哥没有野心,十三阿哥瞧着应该跟四阿哥是一路的,最后十四阿哥,但凡跟老八有牵扯的都不是她的选择,至于那些小阿哥,没有成长起来,根本算不上。如此一来,她似乎只能在四阿哥和老九他们这几个人里挑。
不过,也有可能这老四和老九们之间有联系也说不定。
要说这些阿哥们真有什么感情,她信也不信,而且从老四老九他们相处的种种来看,这里面怕是有猫腻。
“呵呵,彩莲,本宫总算是想通了。”慧妃一阵哈哈大笑,那神情瞧着是真高兴,而不是故作高兴。
“娘娘……”彩莲不解地望向她。
慧妃慢慢地抬起手,拍了拍彩莲的手道:“本宫只是突然想到也许有人真的可以给胤禔一条活路。”
钟粹宫侧殿,一片寂静,来回动的宫人,都不自觉地放轻了脚步。良妃虽然不曾闹腾,但是她真开起口来,殿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