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近来为了八阿哥续娶的事情,十四阿哥不说上蹿下跳,却也相差不离。别看这几天他们都安静了,实际上小动作不断,而胤禛恰恰是他们计划中的一部分,毕竟他与胤禛交好并不是什么秘密。德嫔此举无非就是想让胤禛开口帮忙,只是之前关系闹得太僵,这才选择如此迂回的方法来拉近距离。
胤禛心里也清楚德嫔等人的算计,可就是因为清楚,他才会觉得危险。他以为德嫔无视他就好,现在看来只要德嫔还占着他母妃的身份,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她只要拿自己的身份说事,他就不得不低头,这样的话,短时间内看没什么问题,可是时间长了,他们的计划必定会受干扰。
“九弟,即便没有你这事,爷还是一样要处理这事的,毕竟他们可不会因为没有你就放弃针对我。而且咱们之间的争斗越是到最后就越不能出半点错。”胤禛双手叉置于书桌前,语气平淡却并没有因为最近的烦恼迁怒于人。
“九哥,四哥说得对,什么事都得看人。德嫔娘娘和十四弟可不是那么好打发的人,他们只要有利可图,那还不是卯足了劲扒人一层皮。”胤俄是最看不上德嫔的人,因着他母妃在他心中的地位,他很自然地认为每个母妃都应该是在乎儿子的,偏偏德嫔打破了他对母妃的憧憬和想象,而这对胤俄来说恰恰是最不能忍受的,所以一直以来他对德嫔都抱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敌意。
胤祥听胤俄这么一说,心里默默为他点了个赞。德嫔对四哥的所作所为,说是有生死大仇也不为过,明明是她怀胎十月生下来的孩子,明明是她为了地位抛弃的孩子,明明一切都是她自己选择犯下的错,如今却统统推到了最无辜的四哥身上,仅凭这一点,他就有必要找她茬。
“十哥说得对,这事迟早是要解决的,现在不过就是把时间提前了。”胤祥一脸不以为意地道。
胤禛并没有因为两个弟弟的话而生气,在他看来,这一切都是事实。而且就他们原先的打算,他们是准备将他过继到佟母妃的名下的。只是太子被废,时局紧张,他们若是一意孤行,很容易成为大的靶子,毕竟皇后的儿子就是嫡子,太子被废,他就成了所有人的目标。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发生,他们在德嫔被降位后,便收敛了自己的行动。
现在德嫔再次举起旗帜,他们自然也不会客气。只是之前他们在康熙面前塑造的关于胤禛被德嫔苛待的事情,经历降位份后,老爷子心里的气怕是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他们要想达到目的,怕是得从头再来。
“时间前后可是有着很大差别的,这一次老十四显然是想借着续娶继福晋的事情拉拢其他势力,而八哥走到这一步,明显已经没有选择了,肯定会全力帮助老十四,到时咱们指不定得多费不少心思才能压下他们的气焰。”胤禟这几年跟康熙相处的时间多了,对康熙的了解也比从前来得深了,撇开他内心深处想要得到康熙认可的想法,更多的却是认清了一个事实。
对,一个让他觉得无比绝望的事实。
他们心中的皇阿玛该是怎么样的,他已经想不起来了,但是现在他心中的皇阿玛却冷的让他觉得有些可怕。
以前他们都认为康熙对太子足够宠爱,的确,康熙对太子的确够宠爱,但是这种宠爱也是有限制的,比如现在,当太子的行为开始让康熙感觉到威胁的时候,昔日备受宠爱的太子也一样被康熙打压下去了。
“九弟说得对。之前的种种随着德母妃的降位,皇阿玛即便心里依旧有些不高兴,但是既然已经揭过,皇阿玛肯定不会再拿这些说事,除非德母妃再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否则要过继,怕是不易。”此一时彼一时,胤禛自己的处境还是很清楚的。
胤禛的话音刚落,胤禟几个人心里都是一凛,他们心里都清楚,小打小闹怕是难以达成目标,可要说惊天动地,在经历了一次降位后,德嫔怕是要比从前更谨慎。
胤禟一阵沉默,他心里其实纳闷得很,这德嫔如此折腾自己的儿子算什么?兄弟俩凑一块不是更能成事?就好比他和五哥,别看他们两兄弟很少凑一块,可一旦他有事,他五哥绝对不会袖手旁观的。
想到这里,胤禟抬起头下意识地看了胤禛一眼,见他眉头紧蹙的模样,他不由地摇了摇头,有一个不着调的母妃和一个只会拖后腿的弟弟,他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悲哀。
胤俄喝了一口茶,瞧着他们愁眉苦脸的样子,猛地将手中的茶盏放到一旁的桌上,高声道:“嘿!咱们在这里苦恼个啥,不就是要搞事情吗?就德嫔和老十四那性子,你们该担心的是他们不要把事情闹太大,而不是担心他们不闹事。”
胤禟表情微怔,随后拍了拍手掌,笑道:“老十说得对,依着老十四的性子,但凡咱们把他逼紧一点,他肯定会闹出动静来。至于八哥那边,一次两次的他肯定能把老十四给拦住,可是次数多了,崩管他有多能说会道,老十四也得有个耐心听。”
胤禛轻轻点了点头,看样子也是同意他把老十四当成突破口的,不过想到老十和老十三总是不按牌理出牌的性子,胤禛不由地出声叮嘱道:“你们两个暂时不要有动作,咱们现在并非是想让他们犯错,而是想让他们闹出大动静。”
“四哥说得对,有道是预将其灭亡;必先令其疯狂,咱们得让老十四心中的火气一点一点地增加,待到怒火冲昏了头脑,接下来就显得简单多了。”胤禟的话说得胤俄他们连连点头,这一幕看得胤禛有些无奈。
若是没有老九,他一个人怕是很难管住这两个喜欢闹事的弟弟。
四人坐在一起,又说了会儿话,确定了计划之后,胤禟他们也不多呆,直接起身离开。毕竟时间太长的话,普通的理由怕是很难糊弄过去,虽然他们现在也并不像从前那般怕别人知道他们的关系。
不要以为他们这几年什么都没做,事实上这几年他们用自己的行动给别人塑造了一个关系不错的印象,时不时地聚上一聚比一直不聚显得更让人能接受一些,毕竟近来并没有什么值得让人关注的大事发生。
不过胤禟还是长了个心眼,在离开时给暗地里盯着他们的人传递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他们会聚在一起,全是因为德嫔和老十四的关系。
皇宫里,康熙一手拿着奏折一手拿着毛笔批阅,写完之后,抬头的瞬间看到一旁欲言又止的李德全,眉头微皱。
“出什么事了?”康熙微微想了想,没发现最近有什么大事发生,不由得松了眉头,一脸淡然地问道。
李德全抬起头,悄悄地看了康熙一眼,见他面色平静,不由地低声道:“回皇上,这是暗卫刚送来的折子,请皇上过目。”
第二百三十章 民不举官不究
“回皇上,这是暗卫刚送来的折子,请皇上过目。”
康熙点了点头,李德全小步上前,将手中的折子双手吓死到他面前,等他接过,这才往后退了几步,静静候在一旁,不再说话。
对于儿子之间的争斗,康熙的心态从一开始的纵容到现在的防备,是年纪的关系也是对儿子们越来越大的势力的忌惮。
有些东西,不是想控制就能控制的,就像夺嫡,康熙一开始就知道这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他甚至有引导和挑起几个儿子的矛盾,让他们互相争,互相斗,以此来达到平衡。这一点前期的确管用,可后期,当所有人都斗红了眼,慢慢地事情就脱离了康熙的掌控。
为此,康熙即便心里难过,依旧选择圈禁大阿哥,打压八阿哥等人。
可事情不会因此就结束,康熙也不能撕破脸皮毁了这父子之情,那唯一的办法便是加强对儿子们的监控。不管是明里还是暗里,该管得不该管的,他都得尽量掌控儿子们的动向。
此时的折子就是最好的证明,只是这上面的内容让他不自觉得蹙起了眉头,偏头看向李德全,问道:“德嫔那边最近有什么动静?”
“回皇上,近来德嫔娘娘同良妃娘娘来往较密,似乎在帮八阿哥相看继福晋。倒是在对雍亲王的态度上,听说德嫔娘娘一改往日冷漠无视的态度,突然对雍亲王和颜悦色的,如此几次,雍亲王今儿个出宫便直接找上了忠勇郡王。”李德全没有看过折子,只能将自己知道的消息三言两语地说了个清楚。
显然李德全也有自己的消息来源,且这个消息渠道还是康熙允许,所以李德全才会在康熙问到时,十分快速地将自己得到的信息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归纳,然后迅速吓死了上去。
康熙的双眼一直盯着手中的折子,脸色比起先前好了不少,显然他问这个问题完全是因为折子上的内容。
李德全见他这副模样,心里有些拿捏不定,不禁又补充了几句,道:“奴才还听说雍亲王找上忠勇郡王和敦郡王时,忠勇郡王似乎还向雍亲王道了歉,说是他连累了雍亲王,让雍亲王不要在意,他会帮着解决这件事的。”
康熙又低下头,目光落在折子上,沉默了片刻,才将手中的折子合起来放到了御案上。
“德嫔在此之前对老四的态度一直都不好吗?”康熙想了想,才问了这么一句话。
李德全点了点头,事实上这宫里谁都知道这位德嫔在被降位之前,她对雍亲王的态度还顾忌一下别人的看法,而被降位之后,这位是真正不把别人的看法放在眼里了,对雍亲王的冷漠、忽视简直就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没有丝毫掩饰。
“德嫔娘娘直接当雍亲王不存在,有段时间,雍亲王去请安连永和宫的宫门都进不去,雍亲王倒是没什么,每次在宫外行礼便自行离开。”李德全抬头瞄了一眼康熙的脸色,见他阴着脸,脸色不由地变了变。
这些事情,康熙没问,他也没说,毕竟这种事从某种程度上进也属于皇帝的家世。民间有句话说得好,民不举官不究,这里也一样。
康熙一听这话,眉头不由得皱得更紧了,他没有想到德嫔如此执拗,更没有想到降位份也不能使她引以为戒。这多多少少加深了康熙对德嫔的不满,毕竟康熙的霸道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他能斥责,甚至打骂自己的儿子,却不允许别人对他的儿子有一丝一毫的不满,即便这个人是他儿子的亲生母亲也不行。
德嫔低估了康熙对胤禛的看重,也高估了自己在康熙心中的地位,她以为自己作为胤禛的母妃,即便为难胤禛,那也是理所应当的,殊不知正是她这种自以为是的想法让她后悔终生。
李德全本以为康熙会大发雷霆,却不想是雷声大雨点小,直接就放下了。
康熙并非放下,作为一个帝王,他做每件事情都必须从大局出发,不可能仅仅只是因为自己的情绪便下一个决断。不过,有一点值得肯定的是德嫔再一次上了康熙的黑名单。
入夜时分,胤禟收到宫里的消息时,嘴角不自觉地露出一丝笑意来。他之所以故意给康熙的人留下信息,就是为了让他们传达一个准确的信息,他们聚在一起不是为了争康熙屁股底下的那个宝座,而是因为有人找茬才不得不聚在一起想办法。
一想到德嫔他们算计的是他的婚事,胤禟心里就跟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