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徵永远也不知道,他这一番话让康歆童的命运发生了怎样的偏转。
第1651章 收南盛,杀安慛(六十一)
偏见与仇恨是日积月累的,哪怕吕徵说得口干舌燥,康歆童也不会一下子就理解她母亲的苦心,但她愿意以公正的心态,站在她母亲的角度思考这件事情,这也算是极大的进步了。
母亲的事情可以留待以后思考,康歆童目前更加关心眼前的,例如
“先生也想要让奴家做您的妾室吗?”
小孩儿与成人不同,成人提及这些事情多半会含蓄遮掩,因为他们知道这些事情是不可以大肆宣扬的,甚至连高声谈论都是羞耻,小孩儿却没有这么多顾虑,更加坦诚直白。
吕徵用手心拍了一下她的额头,啧了声,“黄毛丫头,个头还不及人的咯吱窝,真以为自己貌若天仙了?这世上,不是每个男子都如你继父那般荤素不计。倘若你十八十九岁了,问这个问题,我倒是愿意思考一二。如今却是八岁九岁的外貌,稍微正常的男人都瞧不上。”
康歆童红了脸颊,憋出一句,“奴家已经十二了。”
吕徵揉着她的发顶。
“风大了,回府吧。”
“……诺。”
康歆童忍不住将消瘦又涨红的脸颊埋入披风之中,眼角泛起些许红丝。
吕徵的府邸比康歆童继父的大得多,但也简朴得多,不论是大门还是招待宾客的主厅都没什么装饰,简单得很,墙壁上仅有些许雕花点缀,看似简单却透着舒心与雅致。反观康歆童那位继父,恨不得将打仗赢来的金银器物都摆在外头,让外人瞧瞧他的战利品有多么丰厚。
思及此,康歆童忍不住胡思乱想。
吕先生说母亲也是战利品,那么继父总喜欢让她装扮得美艳动人,让她参加那些嘴碎夫人的小聚,是不是也是一种炫耀?炫耀自己的战利品是出身士族的贵妇,要相貌有相貌,要涵养有涵养,浑身上下没有一丝不好。反观那些夫人,每次都被母亲比得矮了一头……
“从明日起,你便以我义女的身份在府上住下来吧。”吕徵接过仆从递来的手炉,一阵暖意以强势的姿态驱散指尖的冰冷,他道,“府上除了我与你,没有第三号主人了。平日若有什么短缺的,直接找管家。府上除了洒扫婆子,基本都是男子,你又是个女儿家,身边总该有几个侍女照顾起居,明日我让管家去牙行挑几个过来,你自己选择两个留在身边……”
康歆童立在原地,长满红紫冻疮的小手瘦得皮包骨头,紧紧抓着两侧衣摆。
“先生缘何对奴家这么好?”
她不怀疑吕徵有什么坏心思,可她很不解,吕徵为何对她这么好?需知这天底下的人,哪怕是父母抚育孩子,初衷也是为了延续血脉、传宗接代,真正毫无私心的人,怕是凤毛麟角。
吕徵道,“没什么特别的理由,真要说,大概是因为最近的日子闲得无聊了。”
康歆童面露愕然,这算个什么理由?
哪怕她不懂吕徵是个什么身份,但连继父那样动辄暴脾气、醉酒之后谁劝都不好使的人都对吕徵恭敬有加,可见吕徵应该是个大人物。大人物不应该日理万机,没什么闲暇功夫?
吕徵又道,“管这么多作甚?总归对你而言不是什么坏事,你也没什么好让人图谋的。”
康歆童窘迫道,“奴家不自量力,让先生见笑了。”
吕徵让管家收拾客院让康歆童暂且住下。
康歆童见他没有离开,忍不住好奇,多问了几句。
“先生先前说已经有家室了?”
吕徵慢慢吹凉刚煮好的茶,顺带给她也斟了一杯。
康歆童这些年过得很苦,但早些年却是娇生惯养的,一端坐下来,那股气质做不了假,一瞧就知道是经受极好的教育。吕徵随口道,“有,不过她们不在这里,这里太乱,不放心。”
康歆童放下戒备,瞧着挺文静的,这张嘴巴倒是爱说话,吧吧不带停。
吕徵不由得想起了一个人。
康歆童知道分寸,没有过多探听吕徵的情况,反倒将话题转向了姜姬。
她双手局促地抓紧了茶碗,低声道,“先生能多说说那位柳羲吗?”
吕徵不意外。
“她曾是我的同窗。”
康歆童眸子本就大,这会儿因为惊愕睁得更圆了。
“同窗?可她不是女子吗?如何能与先生同窗?”
吕徵道,“她自小被他父亲当做男儿装扮,直到多年之前才大白天下。”
“旁人莫非是眼瞎了,居然没瞧出她是女儿家……”康歆童刚说完,瞧见吕徵一言难尽的眼神,顿时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惊慌补救道,“……先生,奴家并非是说你……”
“认不出是正常的,毕竟……也没哪家女子会像她一样……”
那时候,男子还盛行娘化,姜姬混在其中很和谐。
殊不知,她还是许多青春懵懂的士族少女的梦中人呢。
吕徵似乎想到什么,表情有一瞬的扭曲。
尽管他和姜姬相处的时间不长,但她成功在这段相处中给吕徵留下噩梦一般的阴影。
损归损,吕徵也没因此否定姜姬的一切。
“柳羲这人在幼年没什么名声,跑去河间郡打听一圈,大多人也只是隐隐知道有这么一位郎君,常年久居内宅,西席先生是东庆名儒魏渊,更多的,便打听不到了。”吕徵道,“十二岁初绽头角,训练部曲、清缴土匪、拜师渊镜。过三年,东庆内乱频生、北疆三族咄咄逼人,柳羲的庶妹赐婚东庆四皇子巫马君,她代替其父柳佘给庶妹送嫁。不久之后,被软禁上京。”
“软禁?”
康歆童惊呼一声。
吕徵道,“这就涉及东庆朝内两派斗争,个中缘由比较复杂……东庆皇帝为了稳住权势,下令士族派遣族中子弟上京为质,见此牵制各方。你日后若有兴趣,倒是可以研究研究……”
“那她如何脱困?”
吕徵道,“我也不知道她想了什么法子脱困,因为还没见她有动作,上京便发生了地动。”
上京地动,皇室迁都,舍弃荒废都城迁都谌州,更放弃了那片土地上的百姓。
以前都是小打小闹,上京地动才是她闻名天下的起点。
第1652章 收南盛,杀安慛(六十二)
从象阳县小小县令开始,她带人收拾残局,摆平青衣军之乱,紧接着灭了红莲教,一统整个丸州。紧接着又是湟水会盟,联手盟军抗击伪帝昌寿王,带兵入谌州救驾,女儿身被人当堂揭穿。她不仅没有因为性别而丢了刚刚到手的丸州牧,反而借助兵力让人不得不认下她作为丸州牧的事实,入主崇州,出兵北疆。一步一步,从象阳县到丸州再到整个北方霸主。
许氏兄弟接连丧命山瓮城,黄嵩折戟沉沙、遗恨长冶。
湛江关拒中诏聂良,漳州水战力敌杨涛。
寥寥数言,说尽天下风云。
康歆童听得如痴如醉,搁在膝上的双拳时而攥起,时而舒展,全然不顾冻疮的疼和痒。
吕徵也没想到姜姬这些年搞这么多事情,一件一件说来,说得他口都干了。
她一人的一辈子,活出了别人十辈子都没有的精彩。
康歆童道,“世间仅此一人,其他女子怕是一辈子都难以企及……”
“这是自然的,倘若每个女子都向柳羲一般上蹿下跳,唯恐天下不乱,这世道还能清净?”
吕徵也没指望康歆童成为第二个姜姬,她也不可能做到这点。
只是
“你的眼界不要局限于‘继父’,你真想往上爬,那就定得高一些,例如柳羲。”
她不可能成为第二个姜姬,但她可以成为最好的自己。
康歆童还未见过姜姬,但后者在她心上留下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印象之深,更胜所有人。
倘若让卫慈知道康歆童吃了吕徵的安利,让未来的红莲教圣女成了姜姬的唯粉,呵呵……这份安利也太毒了。恐怕安也要怀疑人生,这个吕徵究竟是他的幕僚,还是姜姬安插在他身边的卧底啊!没听错,本该在未来发生的红莲案,为首的两个毒瘤都“跪”了。
天下初定,陛下膝下仅有长女姜琰。
她屡次想要立姜琰为储君,但却受到各方阻挠,明面上是言官,实则还有士庶两派的干扰。
众人总说陛下还春秋鼎盛,日后还会万岁千秋,不急着立储君。
实际上就是拖延时间,希望陛下能再有个孩子,兴许就是男孩儿了。
届时,众人再推举皇子为储君,说不定陛下就被说动了。
姜朝建立一年多,陛下再度有孕。
朝中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各方势力皆有自己的算盘。
如今看来,卫慈觉得谋算最多的还是陛下,花式欺负自个儿臣子。
怀福寿的时候,红莲教余孽死灰复燃,甚至将教义传到了官员后宅。
有心人试图利用红莲教对陛下和姜琰不利,红莲教也利用他们大开方便之门,渗透皇宫,预谋行刺。红莲教很会挑时间,正好是陛下发动生福寿的日子。尽管后来知道这都是陛下故意为之,整个局也是她算计好,用以反杀朝内不安分之人,但卫慈仍是吓出了一身冷汗。
这桩宗教行刺又被称为“红莲案”。
红莲教教主是北疆智者,兀力拔的外孙。
当然,这条漏网之鱼在北疆之战中被卫慈提前摁死了。
另一位首脑则是红莲教圣女,一个曾用名为康歆童的女人。
红莲教余孽被清扫,康歆童也落网。
让卫慈惊愕的是,这个女人落网之后差点儿就越狱逃了,有人助她逃,有人想要她死……
仔细调查,康歆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有点叼!
稳坐钓鱼台的陛下磕着瓜子看好戏,顺便丢了一份厚厚的,关于康歆童的资料。
康歆童,出身南盛士族之家,幼年经历南蛮之祸,她与母亲都被南蛮所俘,历经苦难。
因为母亲为她打掩护,康歆童磕磕绊绊长到了十三岁。
十三岁那年,母亲身死,她也暴露了身份。
为了给自己谋求更好的生活,她不得不以色侍人,用美色勾上南蛮头领,借助头领的权势杀了曾经得到过她的蛮人。没有安稳两年,安将南蛮逼入绝境,下令屠戮前,康歆童消失。
再出现已是数年后,她成了红莲教这个地下邪教的圣女。
康歆童不知道从哪里学了一些诡谲邪术,蒙骗世人,从官员后宅开始渗透,发展教徒……
兀力拔的外孙经营红莲教,宣传教义,康歆童便借着这些教徒引得更多人成了裙下臣。
一部分人冲着她的美色入了红莲教,一部分人则是冲着红莲教在暗地里的势力。
滚雪球一般,红莲教短短两三年便壮大起来,串联了一张巨大的人脉网。
卫慈至今还记得陛下的吐槽。
【这孩子长得这么好却跑去搞传销,这是有多想不开。】
【陛下是如何得知红莲教?】
虽说红莲教发展挺大,但他们都是暗地里活动,拉拢的朝中官员也是从边缘渗透,行事小心得很。自家陛下忙于朝政,之前几个月又怀着福寿,根本没有那么多精力去管红莲教。
事实证明,自家陛下是个精力旺盛的小怪兽。
她算计红莲教、朝中不安分的士庶势力还要从一年多前算起。
【你还记得去年降诞日?】
卫慈道,【记得。】
陛下道,【那日,我去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