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蜀锦人家-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会儿桑十四郎听杨静渊打趣自己,嘿嘿笑了:“牛五娘对你有意,不如咱俩做对好连襟?有难同当不是?”
  杨静渊打了个寒噤。
  牛五娘今年十八,还没人登门提亲是有缘故的。除非想攀附刘副都督,哪家少年郎君肯娶个麻子脸回家呢?刘副都督心疼女儿,硬要找个貌比潘安的女婿。一来二去就耽搁了。
  因桑十四郎硬拉着他作陪,杨静渊也去过牛家。他被牛五娘的容貌吓着了。牛五娘则一眼就相中了他。刘副都督不嫌弃杨家是商户,遣媒人去提亲。杨大老爷心疼幺儿,借口杨静渊练的是童子功,功法不成不能成亲,回绝了。
  “三郎,听说城里好些小娘子都来青羊观观菊。咱俩也去瞅瞅?”桑十四成功还击杨静渊后,道出了自己肯陪妾室前来的真正心思。
  杨静渊不由自主想起了季英英。想象着朱二郎陪着她观菊,心像被猫爪挠着,半推半就被桑十四拉进了观里。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只有一更哦。
  
★、第38章 偷窥
  
  进了青羊观,桑十四郎就像作贼似,拉着杨静渊就往角落里避去。
  “你遇见仇家了?”杨静渊分外诧异。
  桑十四郎一脸幸福的贱样儿:“是我那些个冤家!绝不能让她们瞅着我独自去赏花。”
  他把赏花两字咬得重,挤眉弄眼的。透过袅袅香火轻烟,杨静渊看到桑十四那几个妾室正虔诚地磕头摇签。杨静渊差点笑出声来。桑十四这是想抬第四房妾室回家的节奏么?
  两人快速过了混元殿,坐落在三清殿与混元殿之间的八卦亭就出现在眼前。八卦亭整体建筑共三层,最下面是高高的石台,上面两层。亭座石台基呈四方形,亭身呈圆形,象征古代天圆地方之说。
  上方两重重山式檐顶上飞檐高翘,蹲着两排鸱吻。亭子四周有龟纹隔门和镂窗,南向正门是十二属相太极图的浮雕,造型古朴典雅。
  整座亭宇都是木石结构,相互斗榫衔接。屋面为黄绿紫三色琉璃瓦,屋顶莲花瓣衬托着独具风格的琉璃葫芦宝鼎。外檐竖着八根石柱,浮雕镂空滚龙抱柱,气势磅礴,似要冲天飞去。
  通往八卦亭的路旁摆放着各色菊花,八卦亭内外游人众多,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亭外摆着一方书案,留有笔墨纸砚,一群酸生兴致勃勃诗兴大发。大概是城中书院同窗结伴来游,少年郎君居多,引得四周赏菊的小娘子渐渐聚了过去。
  杨静渊和桑十四郎都曾进过学堂。这时侯字是人的脸面衣裳,所谓字如其人。不参加科举,也必须练一手好字装点门面。两人游手好闲,也练得一手好字。
  至于吟诗作对,杨静渊能背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桑十四郎能接句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两人也就这样的水平。
  桑十四郎本意是来猎艳,瞅着娇美如花的小娘子眼里只有那群学子,心里顿时泛了酸:“三郎,我记得当时咱们两人上学时,你背诗比我强吧?”
  杨静渊又不傻:“你也说了,咱们也就会背几首诗。现在是比背诗吗?是比写诗好不好?你就没买几首记着应急?”
  “失策啊!”桑十四郎痛心疾首,连连嗟叹,“我是找枪手买过几首诗,为十月初九观斗锦准备的。今天临时被缠着来青羊观,一时之间上哪儿找咏菊的诗?你给想想办法吧。”
  临时抱佛脚,也不能够指望我啊?杨静渊顺着桑十四郎直勾勾的目光看过去,忍不住用抄着的胳膊肘撞他,“瞅着了?”
  “嗯!比那个筛酒的强。”
  筛酒的小娘子没有被桑十四郎抬下巴调戏成功,却成功做了他的第三房妾。杨静渊仔细观察那小娘子,有点明悟了:“十四,你喜欢这种类型的?瞧着风都能吹倒的?”
  桑十四郎挺了挺胸,白了他一眼道:“越是娇柔的女子,越能让你更像男人。”
  “长得都像牛七娘吧?”杨静渊不厚道地哧哧笑了起来:“你说实话,你很喜欢牛七娘是不是?就是……怕打不过她?”
  十岁就能抱起一百多斤太湖石砸人的小娘子,那是女人么?桑十四郎更加坚定要在成亲前及时行乐,多收几房妾室。
  这时,人群里爆发出一声叫好声。一位少年郎君大概作了几句好诗,染了满面羞涩笑容向众人抱拳行揖。那位小娘子与有荣焉,眼神就没离开过他的脸。
  小娘子似与那做诗少年认得,桑十四郎心再痒痒,也分得清形势,不敢贸然上前去挑逗调戏。
  那少年穿着一身染成靓蓝色的葛布长袍。洗的次数多了,颜色褪浅。一看就是贫家子弟。再说,他也没有自己俊俏啊。若能得一首好诗,何愁那小娘子不青睐自己?
  桑十四郎越想越心急:“三郎,帮我想想怎么咏菊。今天我桑十四豁出去了。”
  季英英肯定不会挤到人群里听别人吟酸诗。她会在哪儿呢?杨静渊一边和桑十四郎闲聊着,一边四处搜寻季英英。她今天穿了身浅绿色的绸裙,鹅黄色的半臂,娇嫩得像春天的迎春花。不够艳丽,不够醒目……对,找朱二郎。黑红脸,大块头,找他比找季英英容易。
  “三郎!我得了一句,你听听。”这时,桑十四郎抓耳挠腮想出了一句,“秋风瑟瑟菊花香。如何?你快说啊。”
  “八卦亭外晒太阳。”杨静渊随口应了句。
  “咦,还挺押韵的!再想两句可不就得了!”桑十四郎大喜过望。
  “我想不出来。”杨静渊摇头,突地生出个主意,嘿嘿笑道:“你笨啊,你不晓得把这两句说出来,悬赏一两银求绝句?让那酸才做了,顺势恭维两句,不就能和他身边的小娘子搭上话了?”
  “啧啧,杨三郎,我还真没看出来,你这么奸诈?”桑十四郎重新打量着杨静渊,脸上荡漾出大大的笑容,狠狠地搂了搂他,“若能得了那小娘子,兄弟我请你上散花楼吃酒!”
  桑十四郎兴奋地带着自己的两个伴当挤进了人群:“各位,不才刚得了两句诗……”
  杨静渊懒得听下去。他绕到了八卦亭后,眼尖地看到了季英英,于是迅速退到了石柱后面,悄悄探出头去。
  台阶站着湘儿和绫儿,却不见季耀庭和朱二郎。
  栏杆上摆着一盆紫燕新妆。黄色的花蕊,粉紫色的花瓣披散绽放,极为美丽。季英英就站在那盆菊面前,目不转睛地看着。
  菊瓣粉紫,季英英衣着色泽娇嫩,杨静渊有种错觉,仿佛她那身衣裳成了菊的枝叶,她化成了那株菊。
  季英英从袖子里抽出了一方锦帕。也不知道锦帕上绣了什么,她看得极认真,半晌也没抬起头来。
  究竟绣的是什么?杨静渊好奇得不行。他飞快地跑开,上了二楼,从楼上往下张望。
  她手中那方锦帕绣着一株菊,有点像她面前的那盆紫燕新妆的色泽,又仿佛不是。她展开锦帕拿在手里晃了晃,杨静渊吃惊地发现锦帕上的菊花不见了。他以为是自己眼花了,再想看时,季耀庭和朱二郎走了过来,季英英将锦帕掖进了袖子。
  杨静渊缩回了脑袋,倚着二楼的栏杆静静地听着。
  他突然感觉一道劲风袭来,杨静渊出手如电叨住向自己伸来的手,看到是桑十四,顺势捂住了他的嘴。他万分感谢桑十四郎想吓自己一跳,没有出声喊他。
  桑十四郎被他箍住肩,捂着嘴,急得直用眼睛瞪他,无声地询问:干什么啊你?
  杨静渊嘘了声,松开了手。
  桑十四郎探脖子往下一看,认出了季英英。他兴奋地两眼放光,压低了声音道:“八月十五在浣花溪就是她踹的周七郎下河,叫人来打的咱们。三郎,还是你眼尖。说吧,你想怎么报复?”
  躲在二楼偷看季英英,居然被桑十四郎脑补神想象成另外的意思。杨静渊的耳廓微微烫了起来。面对桑十四的灼灼目光,他计上心来,勾着桑十四的脖子在他耳边说道:“她喜欢那块红烧肉。把他焖了如何?”
  桑十四郎头点得像鸡啄米:“好!然后小爷去英雄救美!就这么定了!”
  你去英雄救美?我呢?杨静渊像塞了把黄连进嘴,有苦还不能说。
  “刚才人多,那小娘子不搭理我,不方便下手。”桑十四郎一脸贼不走空的模样,还在继续往杨静渊心上扎刀:“是兄弟的,就做得漂亮点!这朵带刺蔷薇小爷采定了!”
  杨静渊:……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也只有一更。每天如果有多更,我会提前告诉大家。
     
★、第39章 栽赃
  
  亭下的人都不晓得八卦亭上有人正在听八卦。
  看到两人过来,季英英的脚步就粘在那盆菊花面前,手指轻轻拂着披散而下的粉紫花瓣,甚是怜爱。
  不知道赵家织锦的内容,朱二郎还以为季英英喜欢这盆菊花。打一进八卦亭,她看到这盆菊就站在儿不走了。他随口问道:“二娘很喜欢这盆菊?”
  季英英随口诵了句刘梦得的诗:“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清澈的目光望向季耀庭,有一丝伤感,也有一点无奈,“是啊,我很喜欢。”
  季耀庭真想给自己一嘴巴。他怎么就忘了呢?前些天妹妹为了赵家织斗锦,看菊都快魔怔了。他带她来看什么菊啊,又让妹妹睹菊思人了不是?琢磨着妹妹的神色,季耀庭也有点心疼了。妹妹和赵修缘青梅竹马长大,这么多年的情分,这才几天时间,她连赵修缘一面都不曾见到,如何割舍得了?
  好在他也只是想让季英英知晓家中的意思。将来拒了赵家的亲事,不至于太过突兀。季耀庭寻思着今天朱二郎的表现,倒也尚可。
  糖麒麟送砸了,他可以送她这盆菊花呀。紫燕新妆是名品,不是孤品。朱二郎很是豪迈地说道:“我去打听一番主人是谁,请他相让。”
  这里的菊花绝大多数都不是道观所有。唐人爱花。逢盛会喜欢将家中养植的花草凑在一处赏评。或得些图画,或得几句佳作。花草身价倍增,主人亦面上有光。
  菊花不同于大唐人最迷恋的牡丹值价。摆在道观更是安全——烧香求保佑来不及,谁敢在老神仙的观里胡来?是以这盆紫燕新妆也无人看守,随意摆在了石栏上。
  季耀庭才在心里夸过朱二郎,见他自告奋勇要送这盆菊,心想你个瓜娃子,你送什么都好,就是不能送这盆菊花。
  季英英也不自在。
  季氏兄妹几乎异口同声:“不必了。”
  季耀庭转开了话题:“盘恒已久,去林间用些茶点如何?”
  一行人刚离开八卦亭,朱二郎回头看了眼那盆菊花,悄悄对季耀庭道:“大郎,我……去方便方便。回头再来寻你们。”
  他飞快地跑开,季氏兄妹也不甚在意,并肩而行。
  “念什么诗啊?你是在说大哥瞎子点灯,白费蜡了是吧?”季耀庭没好气地说道。
  季英英纠着手指头嘟囔:“朱二哥人是很挺好的。小时侯他捉了条水蛇来吓我,我把他踹河里,他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实在没办法喜欢呀。”
  季耀庭气道:“这三道堰的小孩子哪个小时候没皮过?赵二郎还爬桑树摘桑堪吃得嘴牙乌青,像阎罗殿的小鬼呢。”
  “是我爬树摘的桑堪。他坐在树下托着用手帕吃的。别人摘的,他还不吃呢。”季英英细声细气地更正。见季耀庭气恼,赶紧又补了句,“哥,等斗锦完了再说好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