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在疑惑当中,只见一书生打扮的人举起双手缓步而下道:“别动手,我们愿意投降!”
陈尚秋与冯作声对望一眼,原来对手是要投降。却是不敢大意,屈指一弹,一块木屑打出,将来人的穴道封住,又看得没人攻下来,这才由冯作声提着这人快步到崇祯房间,却是听得太子等人的哭喊声,只听周妤的哭道:“皇上,你没事吧?千万不要吓臣妾啊。王承恩,你快快看一下皇上的伤到底如何?”
冯作声心中一惊,难道敌人已经将皇上刺杀?当下直奔而入,只见崇祯半边身子已经给鲜血染红,王承恩与海龙正要全力抢救,只见五楼顶层,一把明晃晃的奇形怪状如蛇一般的剑插在那里,还在不断的左右晃动。
此时,花台之上的鼓声刚好嘎然而止。
。
正文 第一百一十八章、西蜀战云
更新时间:2009…9…24 17:12:31 本章字数:2716
第一百一十八章、西蜀战云
自古西蜀为兵家必争之地。当初张献忠经湖广而入蜀,不仅是为了避开大明优势兵力更主要是看重西蜀的战略地位。若是夺得四川,进可攻退可守。
而历史也证明,张献忠的策略是十分正确,自1644年八月打败四川总秦良玉后便占据四川,并将大西政权坚持了十多年之久。
可崇祯穿越而之后,张献忠却是并未取得应有的胜利,反而在秦良玉的白杆兵与侯洵的夹击之下得不到一丝发展。
一是民心思安。在崇祯有田可耕有家可居之居的政策之下,四川百姓对张献忠所谓的义军不再感冒。
二是张献忠的暴行。张献忠的大西军不事生产以抢夺为本,得势时取民之物则少,失势之时则全抢百姓所有物资。如今给秦良玉打得不敢轻易迎战,粮食用一点小一点,不抢民何来粮食。恶性循环之下,百姓早已不相信这样的义军。
一处帅帐当中,坐满西蜀各大将领。
“皇上受伤了!”秦良玉轻声道。
“什么!皇上受伤了?怎么可能?”侯洵简直不肯相信,一把接过秦良玉递过来的纸条,只见上面写着:皇上于秦淮花会上遇袭,受重伤。幸得许乐及时施救,已无大碍。流寇李自成与清兵勾结,山海关告急,山东告急。望秦将军与侯侍郎早日平蜀。皇上已开海禁,若为战后西蜀稳定与繁荣,可组织山民卖其特产于沿海地区。落款赫然是太子朱慈烺。
侯洵看得无大碍三字这才放下心来道:“秦将军,皇上之意甚为明子,让我等尽快灭了张献忠。不知秦将军有何良策?”
秦良玉站起来对着墙壁上的地图道:“杀敌一千自伤八百。张献忠乃是百足之虫,若想一战而胜。恐怕很难。况且他龟缩在城中不战,若是强攻,只怕会适得其反。”
经过三月风尘战事。侯洵人显得更黑了。精神却是特好。他一捋胡须道:“秦将军所虑甚是。若是粮食充足。以兵围之倒不失为一良策。奈何。我军粮食有限。依老夫看来。张献忠将近二十万地精兵困在地夔州、梁山、忠州和涪州等四州。他们地粮食也是有限。每天地吃喝除了打劫便无可得。以张献忠专门欺软怕硬地性格。在如此劣势。必定不敢轻易与我军交手。说不定还会打着逃跑地打算。我们不妨设个局让张献忠自己来钻。”
秦良玉不愧为一代名将立即明白侯洵地话:“不错。张献忠缺粮。若是听得朝廷送来大量地粮草。焉能不动心?而我军又集中兵力专攻涪州。只怕张献忠必定派兵从夔州和梁山出发劫粮。”
侯洵拍手称道:“秦良玉果然不愧为女中诸葛。一下子便想出妙计。来地人少又抢不下粮草。只怕张献忠会为了那子虚乌有地粮草而出动主动。不管他对粮草动心不动心。只要他出得那乌龟壳。便要他有去无回。秦将军。我们不妨研究一下具体地事宜。”
秦良玉儿子马祥麟向前一步道:“侯大人。从南京运粮入川。最为便捷就是水路。沿长江而上。直达成都。再转运至此处。若想劫粮。张献忠必在、这两地下手。不利埋伏。恐怕难以全歼劫粮之人。”马祥麟对这位瘦小地文人侯洵向来不怎么喜欢。认为他是来抢母亲之功劳。
侯洵目光向秦良玉看一眼道:“兵法有云:水无常形。兵无常势;兵宜因地而战。因势而导。张献忠若来劫粮。我等又何须在他们劫粮之时动手。”
马祥麟露出疑惑地表情:“不在他们劫粮之时动手。那是在他们前来这路设伏。可我们又如何掌握他们地行程?”
侯洵微微一笑道:“只要我们让张献忠知道那里有粮就行,而要去那劫粮只有两三条道路。蜀本多山多狭谷,随处可设伏。若是来了,我们便是守株待兔了。”
马祥麟心中佩服道:“侯大人好计策,末将受教了。”
秦良玉呵呵一笑道:“同为一朝之臣,何须如此多礼。不过,麟儿你可得多向侯大人学习取经才是。”
侯洵一笑道:“不敢当。马将军乃是名门之后,我老头子又岂敢卖弄。切磋倒是无妨。”
秦良玉知侯洵如此客气也不再多言道:“麟儿,你立即派出所有川人细作,恰到好处的让张献忠等人知道我们不够粮食,朝廷给我们送来的粮食已经到了成都准备运往此处。”
马祥麟拱拳道:“末将听令。”
秦良玉继续道:“于大海、李占春我命你二人各领二万人马佯攻忠州。务必让敌人误认你等所率之军为四万。若遇敌,非十足把握不可与其战。违令者斩!”
于大海、李占春齐刘向前道:“末将听命!”
于大海、李占春乃是四川较有名气之将领,行军打仗的经验丰富,不出意外必定能完成此等任务。
秦良玉又道:“佯攻涪州之事便由侯大人亲自主持了。曾英、杨展各领三万人马由侯大人指挥。”
侯洵却是反对道:“如此一来便分去十万人马,秦将军麾下只余下八万人马,只怕难以将前来劫粮之人全部吃下。这样吧,我只带四万人马,多留秦将军两万人马。”
秦良玉一皱眉头道:“侯大人,此举不妥。若是张献忠识破我等计策,你只带如此少人马,只怕不太安全。”
侯洵呵一笑道:“不用担心。我会在途中招收山民为军。蜀人皆强悍,稍一组织便是强兵。二来,老夫非莽撞之人,岂会不知进退。主持大局,力歼来敌才是秦将军之重任。”
秦良玉当然不敢让侯洵冒险,怎么说他也是皇上信得过之人,若有什么三长两短的,可不妙。死活让侯洵多带一万兵马。侯洵只好允了。
等到议事出来,天空万里无云,是个出发的好日子。号角声起,马蹄声响,车轮辘辘,大军纷纷开拔。
侯洵骑在马上拱手对秦良玉劝谏道:“秦将军,四川巡抚龙文光其人擅守,若是出城设伏,城中必须由其守。”
秦良玉一笑道:“侯大人放心,如今四川各城各镇所施乃是皇上之良策,百性思安,官员出力。龙大人更是大将之才,良玉又岂会瞎眼不识人。倒是侯大人带兵而行,千万小心才是。”
侯洵哈哈大笑道:“能为大明马革裹尸,是老夫之荣幸。若是可能,老夫是佯攻为攻,攻为佯攻。最好是能为秦将军拿下涪州。告辞了!”说完一鞭拍马,扬尘而去。另一名光头骑士也快马跟在侯洵跟前,正是奉崇祯这命保护侯洵之大和尚见性。
秦良玉见得侯洵豪言壮语,心道,若是大明多此将领,何愁流寇不灭!何愁大明不靖!
。
正文 第一百一十九章、按部就班
更新时间:2009…9…24 17:12:32 本章字数:3166
第一百一十九章、按部就班
张献忠心里窝着一把火,不时听着手下来报城中已经缺粮多少、城中又有川人暴乱,如果李定国在此,这些琐碎的事又如何要他来管,可他自从去了南京之后便杳无音信,而崇祯定都南京,又看得以前的侍卫天怒判官张伯涛和雷霆刀李玉陪在秦良玉帮忙对付自己,就知道李定国凶多吉少。
此后,张献忠不再相信相信任何人。没有人可以相信,没有人可以一用。除了自己的另外三们养子,可自己镇守夔州之外,而他的另外三位养子皆是各守一州,孙可望守梁山、刘文秀守忠州和艾能奇守涪州。
张献忠在厅里来回走动,如今给困在四州,粮食供应明显不足,再熬一头半个月,只怕不待明军前来攻打便已经炸城了。这些人能死命跟随着自己,就是看在能有饭可吃有女人可玩有银子可抢,一看到自己没有前途,不反才怪。那些川人也实在可恨,竟然不再跟老人混了。崇祯那个狗皇帝就是会收买人心,说什么有田可耕有房可住,屁!若是早这样,我等岂会起来造你的反。
不过,也不得不佩服崇祯的计策十分好,不但使得百姓归心,更得士子文人支持。川中大多数读书人皆不敢归在帐下做事。操,中看不中用的酸书生,难道没有你们我张献忠就不行?
没有粮食,剩下一途便是突围。南下嘛,可有大将陈立德镇守湖广,其兵达三十万之多恐怕讨不得好处;北上,只怕李自成那厮容不下自己;再往西,听说是鸟不生蛋之地,对那并不熟悉,去了只怕过得更苦;南边就更不用想了,那是南京崇祯的地头。唉,早知道便让川人耕种粮食就好,听说南方丰收在即,只怕他们一有粮食,这四个州也怕保不住。
正在头痛之间,一名亲卫士兵前来报道:“启禀大王,李定国世子有急报!”
“定国?他还没有死啊。真是太好了!”张献忠一喜道,“快快送来。”接过亲卫的纸条一看不由哈哈大笑道:“哈哈,崇祯天注定你要亡。又岂能逃得过!”原来这纸条乃是李定国从南京发回来的情报,上面简要表述在南京的经过,最后特意注意崇祯在秦淮花会之上给人刺杀,身受重伤至今未醒。
张献忠顿时一扫先去的苦闷道:“快,准备酒菜,本王要大肆庆祝一番。”蛇无头难行。崇祯一死,大明又将大乱。这一乱,便是解开张献忠被困之局,便是他大捞好处的时机。
亲卫刚出去不久又转身回来道:“大王,孙可望世子也有情报。”
“难道可望又有好消息传来?”张献忠呵呵一笑的接过情报一看,一拍大腿道:“果然。果然是无不绝我。竟然有大批粮食南运而来。很好很好,你让来人告诉可望,让他大胆的去劫粮,还要让他通知能奇,两人一起协作,务必将这些粮食全给劫下来。还在,也要谨防这是秦良玉那婆娘的诱敌之计。”虽然说是谨防,却是丝毫不担心。因为孙可望、艾能奇皆是勇猛过人、心思谨慎之人,手中合有兵力将近九万,即便真有陷阱,无论如何也不会给人吃掉。
末了还将李定国传过来地情报递给那亲卫道:“将这情报抄送三份送与各位世子!”
张献忠心情极佳。刚才还在担心粮食地问题。一下子就人送来粮食。实在是打瞌睡之时有人送来地枕头。这岂是一个爽字了得!大呼道:“来人。还不把酒菜上来?还有。请李妃叫来。让她陪本王喝酒。哈哈…。”笑声狂傲之极。让那名李妃听得一阵颤抖。这恶魔不会又要搞什么花样吧?
----------
天怒判官张伯涛抬头看了看天上地云彩。手一挥:“传令下去。就地休息一个时辰。莫要弄出大动静。天黑之前一定要赶到地头。”
传令兵立即传令下去。婉延在山道上地五百士兵与肩上所挑之物一起钻进密林里休息。
张伯涛又将地图拿了出来对着侯洵派来地副参将兼谋士陈车道:“陈参将。此地离双目山还有五十里路。我们两个时辰应当赶到。到达后。我们需要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