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嫔妃对她示好,大概是见太后居然召她来参加除夕家宴,以为她真的得了太后的宠爱了吧?可是,太后的用意到底是什么,却得仔细揣摩了。
可惜了这些嫔妃的心思了。
她还未坐下,众妃嫔便开始巴着太后说话逗闷子。
张晴坐在不引人注目的角落里,倒是可以悄悄观察其他人。
她这边坐着的各宫妃嫔以及公主,对面坐的则是王爷、王妃和皇子们。
想了想,四位王爷、三位王妃,她能认出来五个人。
四位王爷,按年纪座次分别是安王唐均、吉王唐锦,梁王唐镶,庆王唐钰。
安王是先帝的弟弟,安王妃焦氏年近五十,面容慈蔼。
吉王是皇帝的哥哥,淑太妃所出,现任宗人府宗令。吉王妃程氏出身长宁侯府。
梁王是皇帝的弟弟,她生母是黎太妃,梁王妃张晴不认识。钟悦身故时,梁王还没娶亲。
比之体态臃肿的梁王,看样子只有二十多岁的梁王妃身段纤秀,模样也十分漂亮。夫妻二人坐在一起,对比很鲜明。
坐在王爷最下首的那位年纪在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张晴揣测着那大概就是庆王唐钰了。
庆王的生母位份不高,但是她生母早逝,太后对他十分照顾。
十五年前,庆王还只是个懵懂孩童,张晴从钟悦的记忆中自然寻不着庆王的模样。
而安王等三位王爷,只是比十五年前或成熟或衰老了一些,张晴自然能认出来。
几位王爷的下首以及身后,坐着诸位皇子和王府世子。
张晴正悄悄打量,冷不防与座中一道视线碰了个正着。她定睛看过去,见那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正不错眼的看着她。
见她看见了他,他忽然漾起一个异常灿烂的笑脸,露出一口白瓷般的牙。
张晴对那人微微颌首,便即别过眼。
那个位置,坐的应该是皇子。
她还是别乱看了,免得招惹上什么麻烦。
张晴思忖着低下头,忽然有个宫人凑过来低声道:“县主,您还认得奴婢吗?”
声音倒是有点点耳熟,张晴抬眼,看见她旁边躬身站了个十八、九岁的穿着宫人服饰的女子,但是,她并不认得这个宫女。
对于人脸的记忆力,张晴并不是十分好,甚至可以说是很差的。
见她不认得自己,那宫女赶忙开口道:“奴婢是菡萏。”
这个名字她倒是记得,张晴点点头,“你是莲公主身边的女官。”
菡萏听罢欣喜异常,转身以手示意,张晴看过去,见她前面不远处,莲公主正转过头含笑看着她。
莲公主的模样,张晴倒是还记得。
三年的时间,莲公主消瘦了许多,但是模样也变得比之以前漂亮了许多,那眉眼间淡淡的轻愁,更是给她平添了几分惹人爱怜的韵致。
张晴也弯起唇角,对她点点头。
“县主,您到我们公主身边坐吧。”菡萏低声说道。
张晴想也不想便摇头,“我不能去,否则便是逾矩了。”
话说出口,眼前莲公主的脸色当即就变得不好看了。
菡萏嘴角翕合还要再说,唐莲便低声道:“菡萏,回来。”
说罢转过头去。
菡萏看看莲公主,再看看张晴,只得蹑手蹑脚的回到唐莲身边。
宴席上,莲公主再也没有转回头。
莲公主大概是怪她不识抬举吧?张晴暗忖,但是以她现在的身分,只能规行矩步,否则就会招人话柄甚至是给自己招来祸患。
况且,她并不觉得和莲公主有多么亲厚。
前头众人说得正热闹,逗得太后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也不知是谁提议,说干坐着无聊,不如召了教坊司来一段乐舞解闷。
因为皇帝还未到,所以,宴席并未开始。
皇帝也不知道为什么到现在也没露面,却也并没有人提起。
这么多贵人守着空桌子干坐着,确实挺怪异的。
梁王唐镶忽然一拍大腿,吓了诸人一跳,他随即起身嬉皮笑脸的向太后谢罪,后才神秘兮兮的道:“儿臣竟然忘了一件大事了。”
安王唐均笑骂了他一句,“别卖关子,你哪里有什么正经事儿。”
梁王便摇头晃脑的说道:“咱们还找什么教坊司,现成的钧天广乐不听,这不是浪费了么?”
说着话将两手一摊,一副惋惜状。
众人听他这还是在卖关子,不由得又笑又嗔,太后便发话道:“你快说吧,别逼着你皇叔打你。”
梁王看安王果真一副撸胳膊挽袖子的架势,赶忙开口道:“儿臣说的是定北侯,”说着又改口,“定国公府进献的琴师,让他弹一曲《离恨歌》不就得了么?”
第一百六十六章 再响
张晴乍一听到梁王说“定北侯府”差点从座位上跳起来,还好众人的注意力都在梁王以及他说的《离恨歌》上,并没人注意到她的异样。
想不到在这宫宴之上,还能听人提起她心心念念的定北侯府,她不由得心中感慨。
梁王说出《离恨歌》后,环环扫视众人,神神秘秘的道:“这《离恨歌》,可是蕴藏着大……”
“老七,”未想他话还没说完就被太后出声打断,他愣愣的抬头,见坐在上首的太后此刻面沉如水,声音也冷若寒潭,“你没喝就醉了不成?”
梁王行七。
听了太后的话,见了太后的表情,梁王当即一个激灵。
沉默了好一会儿,他才缓过神儿来,不尴不尬的牵起嘴角勉强笑道:“母后,儿臣就是想凑个趣儿。”
太后对他淡淡摆手,声音也温和许多,“坐下说话吧,不就是想听《离恨歌》吗,召那琴师来弹就是了。”
“谢母后。”梁王讪讪然道谢,回身到自己的座上坐了。
太后便命人去传召那琴师。
方才梁王所说的话并没有说完,他说离恨歌蕴藏了什么,一个曲子,能蕴藏什么呢?
虽然心中有这样的疑惑,但也只是一点点而已,张晴并没有将之放在心中,她更期待见到焦先生。
焦先生,也算是她在辽阳的故人了。此刻张晴十分想见到焦先生。
即便见到了也不能同他说一句话,可是在这深宫之中,能见到故人一面,已经算是一个小小的安慰了。
思忖间,焦先生被一个宫人领了进来。
因为焦先生弹出了《离恨歌》,皇帝赏他了个正六品的礼部主事,命他在宫中教授几位公主琴艺。
低头敛目的行过大礼,焦先生坐到设在当中的琴案后,抬手,深吸了一口气。
这是他第一次在大厅广众之下弹《离恨歌》。
从有了《离恨歌》的曲谱,他便用心参研,进宫后曾在当今圣上面前弹过一次,但是不知道是他弹得太好还是弹得太不好,圣上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对他挥了挥手将他遣下去了。
他原本以为《离恨歌》一弹,会惊天地,泣鬼神。可是在圣上那里,并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
或许,是圣上心性太谨严、定力强悍,又是真龙天子,才没有被《离恨歌》感染。
在座的这许多人,有高高在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后、皇后;有低贱如尘土的宫女、太监;上至皇亲贵胄、下至去势宫人,什么人都有,所有人都能听见。
都在听他的《离恨歌》,都会被这琴声打动。
相传,前朝元后初弹出《离恨歌》时,天地为之震撼,原本晴空万里的天气,忽然阴云密布,电闪雷鸣,一场大雨直下了半个时辰才止。坤宁宫中的所有人都被震慑住,甚至宫外的几个宫人痴痴站在外边,淋了个透心凉竟不自知。
后来那位元后再弹起《离恨歌》,虽然没有像初次弹起时那样轰动,却也会使得听到之人受到感染,心中戚戚。
那位元后自此便很少弹起这首曲子,她说“此曲耗神太过”,也不知这句话是指耗费了她自己的心神,还是听曲子之人的心神。
今日,他也会一曲成名,成为世代相传的佳话。
在这万众瞩目之下,在这普天之下最尊贵的这群人面前。
从定北侯府二小姐那里得到《离恨歌》的曲谱之后,为了不被人知晓这曲谱不是他参详出来的,他就告诉自己,这曲子是他的,没有人告诉过他,是他自己费尽多年心血参研出来的。
谎言,只有自己相信,将之当成真实的,别人才能相信。
一曲终了,他抬手,收势。
动作完美的不能再完美。
他抬头,看向座中众人。
怎么……
左边的娘娘公主们有的正在交头接耳的说悄悄话;有的在低头看自己的手;右边的王爷皇子们有的端着茶杯在喝茶;有一位肥头大耳的王爷倒是在看着他,可是那眼神中,分明是满满的不耐与嫌弃。
上首……,他心中一个激灵,立即收回视线。
那个方向,可不是他可以窥视的,方才他看向娘娘、王爷们的举动已经是大不敬了。
可是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他没有弹出这《离恨歌》的韵味?为什么这些贵人没有被这乐声所感?
贵人?难道是因为他们身分太高贵,所以才没有?
他便想要再次抬头看那些立在贵人们身后的宫女、太监们。
“哎呦喂,先生您就别东张西望了。”身后忽然传来低低的说话声,“再看下去别说是您,连奴婢的脑袋都要保不住了。”
是领他来乾清宫的小太监。
虽然这太监声音极低,但是说到最后还是使他激灵灵打了一个哆嗦,顿时吓出了一身的冷汗。
的确是他忘形放肆了。幸好有这个小太监提醒。
所以,即便是宫女太监这些低贱之人,也没有被他的琴声所感吗?
焦先生顿时垂头丧气。
这时,他忽然想起了定北侯府的二小姐。
究竟是二小姐参研出的曲谱有错,还是二小姐有所保留,故意给了他一张有问题的曲谱?
不应该啊!他仔细的研究过,这曲谱,不应该有问题的。
可是与此同时他心中却有另一种想法蹿升而出。
能参研出《离恨歌》的人,在上面稍稍动点手脚,像他这样的人能看出来么?
他顿时有些心灰意冷。
定北侯府送他进宫,难道是想让他送死么?
他心中蒙上一层阴霾的同时,上边坐着的梁王心中也是一片疑云。
“不对呀!”他蹙着眉头看向焦琴师,“上次听到的不是这样的,”说着又改口,“不是,是这样的曲子,但是却没了上次在定北侯府听到的滋味和神韵。”
焦琴师吓得当即跪倒在地。
梁王起身走到焦琴师面前,居高临下的、上上下下的打量着焦琴师,仿佛能用眼睛看出焦琴师的破绽似的。
焦琴师盯着眼前的大红冕服下摆,混身抖若筛糠。
“上次是你弹的《离恨歌》吗”他说着转身,环环看向在座众人,一字一顿的说道:“除非是弹琴的人换了,否则,哪里会有这样大的差异。”七加一说感谢太后欧巴的打赏~~
第一百六十七章 巧对
“回王爷的话,”焦琴师半天才鼓起勇气回答梁王的问题,“上次确是下臣弹出的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