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念娇宠-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罢转身就走。

    看她行去的方向,是寻梅苑。

    妙香和莺语面面相觑。

    取琴、寻梅苑,难道小姐要在寻梅苑弹琴?

    受凉了怎么办?

    得拦着!

    可是谁去拦?谁又能拦得住?夫人和大小姐刚走,侯爷在招待王爷和皇子……

    凭她两个从来在主子面前说不上话的丫鬟?

    “快去吧,”莺语蹙眉对妙香摆手,先顺着小姐吧,小姐若是动了怒,就谁都别想拦得住了。之后又道:“去请赵嬷嬷来。”

    对了,还有赵嬷嬷!妙香提起裙子转身就跑。

    前头张唤出去时管家孙盛已经将梁王一行迎至外院的世安阁奉茶。

    梁王与张唤是旧识,虽然并未曾打过几次交道,但是梁王此人一向放纵不羁、最是善饮,喝了酒与什么人都能聊到一起,又从来不端着王爷架子,因此为人行事十分粗莽又酒量极好的张唤便入了他的眼缘。

    见到张唤梁王就大声嚷嚷道:“快快备酒,本王今日带了几位小友与你共饮。”

    梁王是当今圣上的弟弟,太妃之子,大概是因为他从小与世无争,又嗜酒如命,他母妃黎太妃又与当今太后十分交好。因此,他至今仍留在京城没有封蕃。

    但是也因为他对自己十分放纵,不重养生,现如今还不到三十岁,那双下巴和肚子就已经耷拉下来了。

    听梁王如此说,候在旁边的孙盛忙笑着凑趣道:“王爷还带了新鲜鹿肉,小的让人送去厨房了。”

    梁王不拘泥于俗礼,张唤面对王爷皇子却不能如此。

    他上前一步,单膝跪地给梁王行礼,说了句:“参见王爷。”

    起身后便向梁王身边看去,站在那儿的几个少年,各个龙章凤姿。

    其中个头最高,年纪大约在十七、八岁的穿着紫色镶金边盘领右袵袍的青年,大概就是大皇子了。

    他旁边两个少年都是十四、五岁,一个穿着宝蓝色修身圆领袍,另一个穿着一身黑。

    若单看相貌,一眼就能看出穿蓝的少年和大皇子有几分相像,他二人都遗传了当今圣上狭长的凤眼和斜飞的长眉,区别是大皇子是下颌尖削、薄唇,而七皇子却是方脸。

    三人齐齐站在那里,最令人瞩目的不是龙子凤孙的大皇子和七皇子,而是穿黑的宁国公的孙子周琛。

    其实他三人的长相可以说不相上下,两个小的长大了也都会出息成少见的美男子,相差悬殊的是气质。

    大概是刚从军营回来的缘故,周琛身上有一股逼人的英武之气,眼睛不自觉的会露出锐利的锋芒,虽然他对此有所掩饰,但是却逃不过驰骋沙场多年的张唤的双眼。

    京城里的世家子弟,到了十八、九岁读书不成的,都会到京卫或者五城兵马司谋个差使,有这么个差事傍身,说出去也有面子、娶亲时也能抬抬身价。

    但是宁国公周令先却把他这个唯一的才十岁出头的孙子送去了大同。

    大同是什么地方?那是要真刀真枪与鞑子拼命的,大同总兵熊应又是个不留情面的主儿,不然三郎这么些年怎么连趟家都不回?

    不过现下看来,这周令先还是有些眼光的,原本在京城里胡作非为的混世魔王,在大同军营里待了两年多点儿就出息成了这个样子。

    虽然张唤之前没有见过周琛,但是宁国公这位孙子的“美名”他却是比张阳更加清楚的。

    被周琛这么一比,大皇子的气质就有些阴柔了。

    而与周琛年纪相仿的目光明朗的七皇子被周琛和大皇子衬托得十分纯然。

    皇家的孩子向来早熟,尤其是男孩子,性格少有风光霁月的,能有这样目光的孩子,要不就是被保护得太好还没接触到宫里那些明争暗斗;要不,就是他城府太深,表面的朗然都是他装出来的。

    总之,眼前的三个年轻人,没一个是善茬儿。

 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籁

    张唤看向三人的目光不过停顿了一息的时间,思绪百转间他首先对着大皇子行礼道:“参见大皇子,”他膝盖还未着地的时候,周琛已经率先让到了一旁,他便紧跟着接了一句:“参见四皇子。”

    大皇子迅速上前亲自将他搀起,态度谦和,“张侯爷快别多礼,我和两个弟弟是跟着皇叔来凑热闹的,”说着看着四皇子和周琛道:“他两个还说要在贵府四下里走走看看呢。”

    四皇子跟着他的话笑嘻嘻的点头,周琛见机上前给张唤行礼。

    “小侄见过侯爷。”

    张唤点头,携了他的手看着他问道:“你祖父可好?”

    一直未作声的梁王见状打着哈哈道:“那老头子还不是就是老样子?”说着对张唤招手,“你跟他一个小孩儿有什么好说的,派个人领他俩去逛景儿去吧。”

    定北侯与宁国公两个,是出了名的死对头。

    也不知道最初他俩是谁先招惹了谁,反正每次定北侯进京述职宁国公都会寻些由头给定北侯添些堵,这次那个御史就是宁国公的人。

    而定北侯更干脆,他从来不像宁国公那样背后使阴招,但是只要叫他看见宁国公,便不是夺了宁国公的笏板、官帽扔到屋顶上,就是忽然伸出脚把老头子绊个大跟头。

    但凡他俩同时上朝,其余大臣就别想有什么正经事儿参奏,只能听他俩打口水仗了。

    万幸的是虽然他二人互看不顺眼,却还没闹到影响社稷的地步,闹腾来闹腾去,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否则以他两个的能力权势,要真心想置对方于死地,无论最终谁胜谁负,这大周朝的天地都要动荡三分。

    梁王见定北侯直不楞登的看着宁国公的孙子,生怕定北侯一时犯浑把太后这个眼睛珠子给看秃噜皮儿了,便赶紧的出言提醒。

    还好定北侯不是那恨他爷爷将情绪报复到孙子头上的人,松了周琛的手转身邀大皇子入座,又吩咐孙盛领着四皇子和周琛到府里各处赏看。

    妙香跑回寻芳阁问过了小丫头才得知,因为大小姐的秋娥病了,夫人进宫之前将赵嬷嬷也叫走了。

    完了,完了,妙香在心里一声哀嚎,今天这顿重罚是没跑了。

    她边想着边手脚麻利的取了栖凤琴,喊了两个小丫头抱了琴几和毛毡,她自己将栖风琴抱在怀里带着小丫头往寻梅苑跑。

    待她们气喘吁吁的跑到寻梅苑,张晴正站在一片繁花下抬了头出神。

    妙香向莺语看去,莺语也正在看着她,两人不约而同的摇了摇头。

    完了,二人同时想到。

    跟着她们的温夫人刚指给张晴的小丫头豆苗忽然凑过来低声道:“两位姐姐得劝着些呀,小姐这样在冷风里站着,夫人回来……”

    她话未说完就被妙香甩了一记眼刀,莺语更是出声排揎道:“你能劝得了你去劝,别站着说话不腰疼。”

    豆苗被她二人的举动堵住了嘴,在心里转了好几个弯儿,终于还是没有鼓起勇气上前去劝。

    小姐最体己的两个大丫鬟都不敢去劝,显然这位主子的脾气她们是得罪不了的,她一个不入流的小丫头,还是算了吧。

    天塌下来有高个儿顶着,左右罚得最重的不会是她就是了。

    站在红梅下的张晴已是痴了。

    压蕊拈须粉作团。疏香辛苦颤朝寒……

    江北江南雪未消。此花独步百花饶……

    梅好惟嫌淡伫,天教薄于胭脂……

    许多她读过的没读过的诗词歌赋如洪水般冲进她的脑子,使她的头脑恍惚。

    《梅花曲》、《乱红》、《高山流水》……

    许多她听过的没听过的琴曲、笛曲、箫曲齐齐扎进她的耳朵,使她的思绪飘渺。

    这些东西虽然凶猛杂乱却并不是毫无章法,或者说她接受到这些东西并不会觉得思绪混乱,而是越发的觉得头脑清醒,而且是从所未有的清醒。

    她知道《离恨歌》残缺的那部分是什么了!

    急切的要抓住这个念头,她不顾一切的大踏步往那棵最大的梅花树下走去,边走边抬手将斗篷的缚带解开,到了那开得最繁茂的树下,便撂起裙摆要坐。

    莺语和妙香都是见过张晴犯痴的,此刻见张晴双眼迸射出异同寻常的光亮,便知道她这是又进去了。

    到了这个境地,即便是侯爷和夫人在跟前,也没人能劝得住她了。

    因此,她两个格外谨小慎微。

    见张晴有所动作,她二人就带着人紧紧相随,张晴解了斗篷莺语将之捡起随手丢给身后的小丫头,张晴撂起裙摆要坐,她又眼疾手快的自抱着毛毡的小丫头手中拽过毛毡放到张晴身下。

    待张晴坐下来,抱着琴几的絮花儿已经将琴几端端正正的摆放在张晴面前,妙香迅速将手中的栖凤琴端放在琴几上。

    之后一众丫头齐齐退后,莺语带着她们站在了张晴的西北方向。

    今日,吹的是西北风。

    能遮挡一些是一些吧。

    张晴坐定后便抬手、悬腕,顿了一刻,忽然合起双睑。

    雪色晶莹,越发衬得红梅绝艳无双。

    繁花潋滟,映得这片雪似白璧无瑕。

    落指,琴音铮铮,紧接着一连串婉转的旋律倾洒而出,仿佛汩汩流水……

    寻梅苑和世安阁虽然一个在内院一个在外院,但却离得并不远。

    此时世安阁内的人都听见了琴声,张唤和大皇子并未在意,但是正与张唤说话的梁王却忽然住了口,瞪大眼睛愣在那里。

    张唤和大皇子经他一闹,不禁也侧耳细听。

    琴音飘渺,也不知是被风吹远了音调,还是那旋律本就如此,忽高忽低的,如和风细雨般沁人心脾,又像是正值妙龄的少女用温柔婉转的声音在低声吟唱着什么,渐渐的似是讲述了一段缠绵悱恻的故事。

    哀愁的、忧闷的、伤感的,如泣如诉,却于压抑中透出无限的悲凉,使人心中大恸。

    屋子当中的几个人同时顿在那里,被乐声所感,神情哀戚。

    如此过了一刻,忽然琴音陡变,铮铮如金鼓齐鸣、又似惊涛拍岸,震聋发聩;疾风骤雨,声势浩大;仿佛万马奔腾于茫茫草原之中,带着摧枯拉朽的气势,使人心都随之战战。

    琴声回响,是苍茫大漠中的漫天黄沙;琴音铿铮,似浩瀚大海上的惊涛骇浪;琴声激越,是边疆界域的锋火连天;琴声浩荡,映出沙场征战的惨烈悲壮……

    渐渐的,琴声变得缓慢,音律又变得清朗、婉转,春风化雨般润物无声。

    琴止,余音袅袅,音停,只见晴空万里。

 第一百二十二章 晕倒

    张晴弹罢抬手,终于参透出《离恨歌》的兴奋使得她激动异常,双手悬于琴上,看着仍旧微微震颤的琴弦,双颊泛出异样的神采。

    莺语和妙香等人被她一曲震慑住,到现在还没回过神来,直到她长舒了一口气自己站起身,莺语才想起从小丫头手中取过斗篷走过来要给她披上。

    可是莺语还没走近,张晴却忽然趔趄了一下,紧接着便整个人扑倒在地。

    少女身上的白色对襟风毛褙子,几乎与这漫天的白雪融在一起。

    世安阁当中的几人都怔然而立,同时沉浸在方才那激荡人心的旋律当中。

    过了好一会儿梁王忽然“哎呀!”的惊叫出声,紧接着便大步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