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念娇宠-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一个小丫头子被丢进水里难道还算什么大事不成?可是小姐就不一样了,今天是大小姐阻止了那个胖子将小姐扔进水里,若是大小姐没有阻止那人,那小姐可就成了这辽阳城中的大笑话了。

    而且小姐的身体,哪有她那么扛得住折腾?

    现在倒好,不但小姐受了委屈,她自己又要挨板子又要罚月例银子……

    想着想着,妙香仿佛又被那胖子给丢进了冰凉的湖水中,被湖水呛着淹着喘不过气来,过了好一会儿她才意识到,她并没有掉进水里,那几乎令她憋闷至死的感觉是她的悔意。

    张暄淡淡的看着妙香,将她眼中的纠结、挣扎、后悔、懊丧看得清清楚楚,觉得时候差不多了,才开口道:“我之所以告诉你这些,是见你们小姐屋里几个二等丫头里,你是最伶俐的,红鹃今年十四了,莺语今年也已经十二了,你们小姐如今才七岁,谁能陪伴她更长久一些?你若是个聪明的,将我今日的话记在心里,以后的路,还长着呢。”

    妙香虽然行事莽撞了些,但并不笨,张暄这段话的意思,她听得明明白白。

    “大小姐请放心,”她再次跪了下来,双眼亮闪闪的,脸上却带着从所未有的坚定,“妙香定不负大小姐良苦用心。”

    张暄点点头,这才起身到暖阁里去陪张晴。

    对于温夫人来说,侯府今日之宴忽起事端,又涉及她的心尖尖,她难免郁郁不快;然而对于被请来的胡四奶奶等人来说,侯府的招待十分周到圆满,临走时都欢欢喜喜的。

    至于胡玲以及齐敏依等人,有的回家之后将今日在侯府发生的事悄悄告诉长辈,听到的人都觉得此事不过是小孩儿家家的一句不算什么的失口,也没出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张晴受了点儿小小的委屈,那个少年也忒较真儿了些。

    不过既然侯府二爷觉得此事有碍脸面,他们自然得给个面子,当即勒令孩子们以后不许再提此事。

    而有的则是连长辈们面前也未提半个字。

    罗黛便是其中一个。

    王宝儿回家老老实实的将事情说给她母亲听,她母亲便认定此事是因她而起。若不是她引得张晴看那个少年,张晴也不会说出那几个字,因此不但罚她禁足一个月,还特意亲自带了礼物到侯府赔罪……

    这件事就像一颗小小的石子投入大海,在辽阳城中连点水花儿都没溅起来。

    相比于此,安阳长公主邀辽阳城中三大家的子女重阳节登高引出来的事,就是滔天巨浪了。

    安阳长公主可是当今太后和圣上面前的红人儿,谁不想巴结讨好?胡府寿宴那天也就罢了,在胡府里,里三层外三层的宅门高墙围着;这次可是去青峰山登高,安阳长公主又有谕令:她那日不带仪仗、微服出行。

    如果谁家的女儿能和她一起去,那说出去也是一份荣耀,证明这家的家世底蕴在辽阳城中都是排得上号的;如果谁家的女儿能得了她的青眼同她聊上一句半句的,日后相看婆家的时候也是可以拿出来抬高身价的。

    平头百姓根本没指望的当然不去想,那些稍有些家底的觉得自家有些份量的人家大多数动了心思。将许茗烟和赵妙芳在安阳长公主跟前受委屈的事儿早抛到了九霄云外。

    定北侯府还好,能进了侯府的大门的下属同僚就是有数的那几家,旁支外戚更是根本没有。

    胡府可就热闹了,有脸面的往府里凑求着给其子女引见;那些没脸面的,就托了各种关系求到胡府,让其子女与胡府的子女混个脸熟,到重阳节那天再往安阳长公主跟前凑。

    胡府如此,齐府不必外面的人来求,自家首先就乱了套。

    齐敏依的母亲胡太太早早言明,自家女儿只带一个姐妹去登高,免得人多了叫安阳长公主嫌吵。

    这话一出,齐敏依的庶嫂立即冲在最前头,想叫齐敏依将她的女儿带上,齐敏依一个房头的婶娘又出来挡横儿,因为她还有个女儿。

    两下里你一言我一语越说越气,你非长、你是庶的唇枪舌箭,最后将两个房头以往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儿都挑了出来,甚而将齐府往年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都抖落到了人前,弄得整个儿齐府都乌烟瘴气的。

    一时间,齐府成了城里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闲来无事的消遣。

    定北侯府中,齐府的事只在末流下人们之间悄悄传两句,温夫人执家严明,那些腌臜丑陋之事,就连晓露阁负责扫地担水的粗使婆子都不敢随意出口。

    张晴就在这一派平和安宁中过着令张暄深恶痛绝的滋润小日子。

 第六十一章 说笑

    自那日事后,当晚温夫人就命张晴住进了蝉鸣院,一夜细心观察到次日大早发现她并无大碍,这才放她回晓露阁。

    之后张晴就念叨着混身懒怠,将往日的功课尽皆撂了。

    开始张暄真的以为她是吓到了,嘘寒问暖了两天,才赫然发觉她在偷懒耍赖。

    待要将她管起来,她又说秋乏,又说哥哥们在书院都有伏假,她却什么假也没有,又说她要被张暄逼迫得生病了云云。

    张暄被她念得头大,又念及不日就是重阳,去青峰山会玩得心散,干脆叫她松散几日,待重阳过后再收心不迟。

    姐妹二人斗智斗勇的当儿,温夫人收到张唤和张冒等人的消息,说朗哥儿过百日之前二人都会赶回来。

    这消息对整个侯府的主子们来说都是大喜事,尤其是齐敏华,每天都是喜滋滋的,似乎连走路都轻快了几分。

    定北侯张唤还好,过了年才走的,大爷张冒已经一年左右没有回来过了。

    况且这父子二人都是第一次见侯府的第四代接班人。

    温夫人开始着手准备给朗哥儿办百日的事宜。

    满月宴来人不可掌握,送了礼的人家都得送上请帖,难免太过招摇。

    百日宴,温夫人就想办得低调些,只邀请齐、胡等几家相熟交好的人家,再加上张唤的几个下属及异姓兄弟便得了。

    九九重阳节转眼即至,这日一大早张晴不待红鹃等人叫醒,便自觉睁开了眼睛。

    这还是她第一次去山上玩儿。

    “小姐?”刚从旁边榻上起身披衣的莺语看见她亮晶晶的双眼,吓了一大跳,以为她是做梦,但见她眼神清明又不像,忙低声问道:“您醒了?”

    这可是破天荒头一遭,原本以为将小祖宗请醒不知要费多少劲呢。

    张晴在枕头上动了动头,才开口道:“要起床。”

    说着就要起身。

    莺语慌忙跳下地上前按住她要掀被子的手,柔声央求道:“您再躺会儿,奴婢们还没收拾停当,您现在起来,大家都忙乱,再给您冻着了。”

    昨晚是她值夜,红鹃她们还不知道有没有起身呢。

    张晴的眼神从莺语散开的头发下滑到胸前,伸出一根手指指着那处,冒出一句:“露包包了。”

    莺语被她说得迷糊,低头看去,才猛然发现自己的小衣带子没系好,为了不让她起身,外面刚披上去的白绫袄也没来得及系钮子。

    十二、三岁刚要长成的女孩子哪有不害羞的?特别是被这么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不点儿用这么特别的方式给点了出来,莺语羞得满面通红,要跺脚逃掉却发现自己衣裳还没穿好,要拿话儿将之顶回去又不敢。

    背过身去拾掇衣裳,暗暗的羞愤惭赧。

    说了那话儿的张晴却并没发现她的异样,也并不觉得自己说的话有什么不妥,眼睛望着头顶的妆花纱罗帐出神。

    莺语收拾停当后总算窘涩消散,扬声叫外间值夜的丫头去唤红鹃等人赶紧过来伺候,后才服侍张晴起身穿衣。

    因是年轻人玩乐,温夫人此次就没管张晴穿戴什么,只吩咐红鹃,别太隆重繁琐,以免上山累赘;又担心女儿贪图轻省,添了一句:也别太简单了。

    张晴倒是自有一套想法,说是登高登高,自然是要爬山的,穿长裙难免拖沓、穿纱锦又会被树枝剐蹭,头天晚上就选了件粉色杭绸的窄袖褙子,袖口及领子都装饰着月季花蝶纹织紫金绦边,下面一条铅白淡紫襴边阔腿裤、紫色绣花布鞋。

    红鹃等人怕温夫人嫌她头上太素雅,见她今儿个心情颇好的样子,就哄着她戴首饰。

    她挑了一通,挑了一套红色的石榴花,叫莺语给她戴在了发髻上。

    那石榴花是碧玺石雕的,个个都只有小指甲盖大小,精致异常。

    原本一套是十二个,红鹃和莺语软语相求、好言相劝,她才肯戴了八个。

    到了蝉鸣院,温夫人见了自然要好好审视她一番,这次倒是十分满意,听说这是张晴自己打扮的,心下更加高兴。

    张暄今日也穿着便于行路的阔腿裤,上面一件丁香色锦缎暗纹团花褙子,戴了朵赤金镶红宝石的牡丹花,耳朵上坠了一对小小的赤金牡丹耳坠,整个人像一朵含苞欲开的牡丹花似的。

    一旁的姜老夫人一会儿看看张晴,过会儿又看看张暄,眼角眉梢的高兴喜欢像潮汐般漾开来,连站在她旁边的姜青青都感受到了她的欣慰满足。

    “姑祖母,”姜青青弯腰凑到姜老夫人身边笑道:“您看她姐妹两个像不像咱们田里的两种花?”

    她向来是避权贵如避虎,莫说她现在正在备嫁,就是以往,这样的事她也是不会去的,但这并不妨碍她在姜老夫人跟前凑趣儿。

    姜老夫人听她这样说顿时来了兴致,不错眼的看着张暄姐妹,偏了头问:“你说说我听,是什么花儿。”

    姜青青直起身笑指着张暄道:“婷婷今儿这一身,旁人看了不觉得什么,我怎么越看她越像那茄子尖上顶着的小紫花儿。”

    听她这样说,张暄笑微微的拿眼睃着她也不开口,只等听她接下来要怎么说张晴。

    “娇娇么,”姜青青看着张晴想了想,才道:“她是顶花带刺儿的小青瓜,不是,是那种刚坐纽儿的满身是毛毛刺儿的小青瓜儿的花儿。”

    话还没说完自己就忍不住笑起来,好不容易才将这段话说完。

    姜老夫人也跟着哈哈大笑,温夫人和齐敏华等人都跟着笑起来。

    张晴却没笑,她低头认真的审视自己的衣裳,后抬头道:“青青姐,你说错了,青瓜花儿是黄色的,我的衣裳是粉色的,哪有粉色的青瓜花儿?”

    她虽然没有跟着祖母种田,但是那地里的青瓜儿她却是见过的。

    众人又被她的天真可爱逗得直笑。

    张暄就边笑边道:“妹妹你别听她胡说,她是在排揎咱们呢。”说着斜睨着姜青青道:“照我说,她这个年岁,才是正儿八经的要开花儿那什么呢。”

 第六十二章 打听

    后面的“结果”二字在张暄不好说出口,就以“那什么”代替,姜老夫人却是听懂了,连连点头道:“正是,我看她今儿这打扮,倒像个大窝瓜花儿似的。”

    这话一出口,众人都去打量姜青青,见她今天穿着一身草绿的衣裳,下面穿了条杏黄色综裙,远远看去,可不就像个悬垂倒挂的窝瓜花儿么?

    张暄当即拍手笑:“我和弟妹们就此改了称呼,都叫你‘窝瓜’姐姐吧!”

    说得众人又都笑起来。

    姜青青顿时不干了,又跺脚又甩帕子的连声叫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