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念娇宠-第2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边岸上的众人同时松了口气,太后怔怔的看着对面岸上呆愣的唐灡以及仍旧揖礼的少年,抬手指着他道:“这个,是哪一个?”

    “回禀太后娘娘,”张晴赶忙道:“那是新宁的四哥。”

    她也没想到四哥会出面救灡儿。方才那么紧急,救灡儿最方便的人是周琛,可是离灡儿最近的周琛没动,四哥竟然从人群中跳出来救她。

    现在灡儿呆愣愣的看着四哥,一直没有叫四哥起身,难道是吓着了?

    太后惊喜的夸赞道:“哎呦,你这位哥哥好身手!”

    她身边的馨平大长公主等人纷纷跟着她赞不绝口。

    唐灡并没吓着,她之所以呆怔当场,是对方才那像飞似的感觉十分吃惊,这难道就是轻功?

    “你方才是不是用轻功了?”她弯着腰歪着头,与张旭的脸齐平,眼睛亮闪闪的盯视着张旭的脸,“那个就是轻功么?”

    “是。”张旭仍旧保持着揖礼的姿势,感觉腰好酸。

    “那你可不可以教我?”唐灡兴奋异常的问道。

    这边岸上的众人远远的见对岸上一对男女,哈着腰撅着屁股,动作奇异。许多人心底都不约而同的升起一股诡异的感觉。

    “灡儿,你可是吓着了?”最终张晴只得扬声问道。

    唐灡直起身转头,对张晴摆手摇头,另一只手在腰上拍抚,到这时她才想起张旭一直在她对面弯着腰,她“唉呀”一声上前,双手乱摆道:“你快平身,快平身。”

    张旭这才慢慢的直起身,见宁荣公主离他近了,便又后退。

    之前妹妹成亲时他见过这位宁荣公主一次,那时候她很稳重,连看见妹夫闯花轿那么大的事她都毫不动容。可是现在这位宁荣公主怎么忽然像变了个人似的。

    “我只是想向你学轻功,”唐灡瞪大眼睛解释道:“我见过阿琛施展轻功,可是我从来不知道原来会轻功是这么好玩儿的事,居然像飞起来似的。你能不能教我?”

    她之前一直对武功感兴趣,觉得提刀拿剑的样子很英武。飞檐走壁的轻功施展起来像四处乱窜的猴子似的,她一点兴趣都没有。

    可是没想到轻功这么好玩儿,也不知道母后和皇祖母会不会同意她学轻功。

 第三百六十章 定下

    太后见唐灡始终站在对岸看着张四郎也不知道在同他说什么,便大声道:“灡儿,你快过来,要谢新宁的哥哥也不急在这一时半会儿的,快过来让皇祖母看看你有没有伤着哪儿。”

    唐灡这才想起对面的人救了她她还没有谢人家,因而像个男孩子似的对他长身一揖,笑道:“谢谢你方才救了我。”之后起身,“不知你是新宁的四哥还是五哥?”

    她知道晴晴有两个双生的哥哥,但是她之前并没有见过他们——大概晴晴成亲那日她曾经见过他们,可那时候她一门心思都在阿琛和晴晴身上,根本没有多去看旁人。

    方才若不是皇祖母说救了她的这个人是新宁的哥哥,她根本不知道他是谁。

    “在下行四。”张旭低眉垂眼的答道,“公主还是请回对岸吧。”

    始终站在这里,让对岸那么多人看着他二人成什么样子?这位公主殿下不走,他也不好将她一个人撂在这里独个儿回去。

    “噢,好吧。”唐灡点头,转身跳到石墩上往对岸去。这次她早有防备,稳稳当当的回到了太后身边。

    张旭待她回到对岸才跟着走过来。

    太后看着张旭直点头,之后对温夫人道:“夫人的几个孩子,各个都教养得极好。”

    温夫人自然是谦虚了一番,经此一闹,众人都担心太后受惊,委婉的劝说她回去休憩。太后从善如流,带着一行人往春晖院去。

    一路上唐灡抢了周琛的位置,在太后耳边碎碎念叨,要学轻功。

    待走到春晖院附近的八角凉亭处,太后忽然停了脚步,环视四周之后转身看着跟着她的年青人们说道:“依哀家看,你们不如就在这里写诗作画吧。”说着指着旁边的凉亭,“哀家和你们的几位长辈都在这亭子里坐着,你们也自在些。”

    众人纷纷遵旨,几位夫人也跟着奉承了几句,张晴便吩咐人去安排,茶果点心、桌椅画架等等尽皆搬了过来。

    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唐灡已经像是扭股糖似的缠到了太后身上,闹得许多人都大着胆子笑看着她和太后。

    最终太后无法,只得抬手往她额头戳了一指头,笑道:“好啦,哀家顺着你的心意就是了。”

    “太好了!”唐灡欢呼一声松了手,转头兴冲冲跑到钟枚和吴玉卓处大声道:“枚儿、玉卓,你们俩要不要也跟我一起学轻功?”

    钟枚双手乱摇,“我可不学那劳什子,从小到大都是你喜欢这些,我可没兴趣!”

    “你爱学就学你的去,别攀扯上我们。”吴玉卓也笑着说道。

    唐灡扁扁嘴巴,又看向玉琳琅和孙雪燕等人,她们早吓得连连摆手摇头,生怕她会找上她们似的。

    唐灡哼了一声,转头面向张晴大声道:“晴晴,你要不要跟我学?即能强身又能健体,练完了每天都能多吃两碗饭!”

    话一出口便惹得钟枚等人一通笑,太后却将她的话听进了耳里,张晴正要开口拒绝唐灡的时候,太后便好奇的对张旭和张阳招手,“小双棒儿你们俩过来,”待双生子听命走近,她看了看张阳,又看了看张旭,最终也没分出来到底是哪个救了唐灡,只得放弃这个念头,看着其中一个问道:“哀家问你们,练轻功真的可以强身健体么?”

    张阳笑嘻嘻的点头,正要说话,却被张旭抢在了前头,“回太后娘娘的话,能不能强身健体要看如何练,而且这种事人与人是不尽相同的。”

    “嗯,”太后点头,看着张旭继续问道:“那依你看,娇娇若是练轻功,身体会不会更好一些?”

    太后这么问竟然是为了娇娇么?张旭的神情一怔。

    小时候父亲倒是曾经提议让娇娇跟武师学些拳脚以强身健体,可是那时候娇娇的身体太弱,人又太懒,根本不愿意跟着武师学。

    现在娇娇的身体比之以前康健了许多,若是能多活动活动,对她的身体自然有益无害。于是张旭笃定的点头,“会。”

    “那好,娇娇,”太后转向张晴,对她吩咐道:“你也跟着你哥哥们学轻功吧。”

    “啊?”张晴瞪大眼睛不可置信的看着太后,甚至都不知道怎么回应。太后怎么变得像个孩子似的,听风就是雨的,竟然要她学轻功?她学那个做什么?

    正在张晴呆呆的站在那里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时候,周琛上前一步对太后笑道:“皇姑祖母,娇娇跟着侄孙学吧,侄孙在家里教她也是一样的。”

    又不是只有两位舅兄会武功,他的身手可不在他们之下,他将这件差事揽下来,娇娇到底有没有学,还不是他们夫妻两个说了算。

    “你?”太后神色莫名的上上下下打量着周琛,“在家里?”见周琛笑眯眯的点头,太后的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又像躲避什么似的,语速飞快的说道:“不行不行,就让娇娇跟着她两个哥哥学,就在郡主府,而且这文社,不要一个月一次,要半个月,不!十天办一次。”

    她说着转向张晴,拍板道:“就这么定了,娇娇你好好学,以后,哀家是要检查你的身手的,若是你没有灡儿学得好,哀家一定会罚你。”

    让阿琛这小子在家里教娇娇?开什么玩笑!她可是听说了,他大白天都能将娇娇剥得精光,若是他得了教娇娇轻功的差事,指不定变成他白日宣淫的借口呢!

    虽然徐尚说现在娇娇的身体还可以,但是她也得帮着娇娇,防着这个坏小子,不能让他太由着自己的性子来,毁了娇娇一辈子。

    于是这件事就在唐灡的欢呼、张晴的欲哭无泪、周琛的莫名其妙之中定了下来。

    太后稀罕张旭沉稳,命张旭为主、张阳为辅,教张晴和唐灡轻功。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召张晴进宫将学到的东西展示给她看,评断究竟是唐灡学得好还是她学得好,学得不好了就要罚她抄佛经;学得好了便有种种赏赐,像是哄小孩子似的逗弄着她。

    张晴偶然兴起办的文社,后来渐渐成为京中上流年青人聚会所在,它也是后世十分有名的韬略社的前身。

 第三百六十一章 态度

    京中的形势就如初春的冰湖,表面一派祥和平静,实则暗流涌动。

    启泰帝忽然得了一场很重的风寒,皇后和慧贵妃亲自侍疾,太医院数次会诊,可启泰帝的病却愈趋严重,连批奏折都很困难。

    启泰帝在病榻上下旨,命太子监国、齐王辅佐。但是内阁首辅许阁老却是齐王的亲外祖父,许阁老攥紧了手中权柄,太子与齐王的天平顿时呈现一边倒的趋势。

    唐莲悄悄给周琛的手下递了消息,说是许知镇在辽东找到了一个铁矿,周琛猜测许知镇和齐王正在大批制造兵器,他派了几路人前去辽东搜寻查探,前几路人都无功而返,最后一路人至今未归。

    周琛在宫中安插的一个追查谋害卿鸾皇后之事的人手,被人查觉灭了口,周琛只得暂停这件事,将其余人手尽皆撤回,以免折损更多。

    程匠人被送入京,张暄提供了一些制作新型连弩的想法,张晴和程匠人还有周琛手下的那位匠人联手,终于研制出威力更强的连弩。并开始研制袖箭与重弩。

    前朝龙脉这件事,终于有了新的突破。周琛的人找到了曲阁老的那位幕僚,那时他已经奄奄一息,他死前透露,曲阁老曾经得到过一张藏宝图,将之用特殊方法藏在曲阁老府。他口中的阁老府,便是现如今的定国公府。

    与此同时忽然有个名叫王沛公的御史参奏定国公张唤侵占土地、培养私兵、杀良冒功等十余条大逆不道的罪名,太子和许阁老不敢擅作主张,到病榻前奏明启泰帝,启泰帝下旨留中。

    紧接着便有十余名言官联名上疏,奏请启泰帝彻查定国公。

    启泰帝称病不批,那些言官便跪在太和门前请命,启泰帝大怒,训斥他们的旨意还没来得及下,便急火攻心晕了过去。

    太子以孝义为名怒斥那些言官,言辞驳回了许阁老的继续留中的提议,将那些言官仗责后降职发配。总算暂时将这件事平定下来。

    这是太子首次在许阁老以及齐王面前如此强势,许阁老当时并未露出异样。启泰帝的病刚一痊愈,许阁老便递了告老的折子。

    启泰帝再三挽留,又一番查问,最终将太子训斥了一番,许阁老才勉为其难的同意留下来。

    令启泰帝更加头疼的是,远在辽东的定国公得知了他被御史弹劾的消息,星夜兼程的狂奔至京城,跪在启泰帝面前奏请告老还乡。

    张唤这边需要安抚,那几名被太子强势压制住的言官的怨愤也需要平定,辽东那边也不能离了人……启泰帝只得加封张唤为太师,将其留在京中;同时任命李阁老为钦差大臣,带领吏部侍郎方显等人前往辽东彻查王沛公所奏;任命兵部尚书徐成禄为辽东总督,暂掌辽东军务;任命定国公世子张冒为辽东都指挥使,协同徐成禄。

    这一番任命,连抑带扬,连消带打,即堵住了朝臣之口,也安抚了重权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