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念娇宠-第1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要换衣裳去!”她却推开他,嘟了嘴巴满脸的不高兴,之后扬声唤妙香秋池。

    见她脚步匆匆的往盥洗室去,周琛不禁失笑摇头。

    太后近段时间心情有些不好,自打阿琛那小子成亲以来,不是,自从他定了亲就不怎么进宫来给她请安了。去佛光寺的红笺到现在也没回来,宫里头能时常过来陪她说话的只有灡儿了。

    可灡儿毕竟只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姑娘,偶尔给她逗逗闷子还可以,说话也只能说些浅显的表面话儿,她有些事也不能叫灡儿知道。

    因而这日听见宫人禀报说“红笺姑姑回来了”的时候,太后非常高兴。

    “娘娘,”这时绿绦拿了一摞宣纸走进来,笑盈盈的道:“这是宁荣公主抄写的佛经,请您过目。”

    此刻太后哪有心情看这个?命绿绦将那摞宣纸放到旁边的案子上,便欢欢喜喜的吩咐报信的宫人:“快叫红笺进来。”

    对于云空大师的谶语,她并没有多期待,她期待的是与红笺坐在一起说说话,絮叨絮叨。

    几个月未见,太后发觉红笺憔悴了许多,不但风尘仆仆的,而且整个人像老了几岁似的。

    “快赐坐。”待红笺给她行过礼,她便对其余宫人挥手,屏退了左右。之后长舒了一口气道:“这些日子你没在宫里,可把哀家给闷坏了。你不知道,阿琛和新宁已经成亲了,阿琛那坏小子……”

    “太后。”可她话还没说完,红笺就破天荒的出言相唤打断了她的话。太后惊讶的看着红笺,却见红笺一脸愁苦。

    “你这是怎么了?”太后蹙眉问道:“没找着云空大师?还是他又说了什么不好听的话?”

    红笺嘴角噏合,可最终却没有说出话来。

    太后就有些发急,“你这是做什么?哀家什么大风大浪的没见过,现如今一把年纪,难道还有什么不敢听的不成?”

    “太后……”红笺声音滞涩,如此两个字说出来,那眼泪便决堤似的流了下来。

 第二百三十五章 悔恨

    见红笺如此太后无法,只好柔声哄劝道:“有什么话你直说好了,哀家什么都受得住。你这样含含糊糊的,倒叫哀家干着急了。”

    “是,奴婢这就,这就说,”红笺抬手边擦抹着眼泪边结结巴巴的道:“那云空大师说,说:凤印犹存,印女重生。”

    “他说什么?”太后也不知是没听楚红笺的话还是没有听懂这句谶语的意思,瞪着眼睛愣愣的看着红笺问道。

    红笺不敢与太后那含着担忧、含着惊惧的眸子对视,别开视线将她从云空大师那里听到的谶语低声又说了一遍。

    她觉得她这句话已经低到只有她自己才能听到的程度了,可太后还是将这八个字听得清清楚楚。

    “凤印犹存,印女重生。”她喃喃的重复着这八个字,重复了数遍之后,忽然大笑起来,“他竟然给了这样的谶语?云空大师竟然会说出转世重生这样的妄言?都说出家人不打诳语,可哀家看这云空大师也不过是个招摇撞骗之徒罢了。”

    太后娘娘竟然不相信么?红笺十分震惊的看着太后。她之前一直以为太后娘娘会在听到云空大师的这句谶语之后悲痛伤心,可万万没想到太后娘娘现在竟然连云空大师的谶语也不相信了。

    这样也好,免得太后娘娘再为卿鸾皇后伤心,或者再为新宁郡主伤心。

    可太后说过那话之后却笑个不住,摇头摆手,站起身似乎想到旁边的案子上拿她的佛珠,可做这些动作的时候她的笑一直没有停止。并不是那种竭斯底里的大笑,而是像是听到了非常可笑的笑话,止也止不住似的。

    红笺见状急忙起身想去帮她拿佛珠。可就在这时忽然刮来一股风,并不大,却将案上一摞宣纸吹得散落开来,一张一张吹得到处都是。

    太后的笑声戛然而止,看着散落在案上的一张宣纸眼睛发直。红笺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这不看不要紧,一看登时吓了一跳。那上面,分明是卿鸾皇后的字迹。

    刚刚说起卿鸾皇后的事,得到云空大师的谶语,说卿鸾皇后已经重生。因为太后说她不相信,所以,这些宣纸,是在提醒太后?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她的心里翻江倒海的,而太后,则是痛苦万分。

    绿绦方才说这佛经是灡儿送过来的,在这方面灡儿惯常藏奸耍滑,常常叫旁人替她做这些事。而那小丫头,又和灡儿那么好,现在又嫁给了阿琛……

    她伸手抓起那张宣纸,死死的盯着它。张着嘴,呼吸起伏,却半天没有说出一个字,最后只能变成低低的呢喃,“……我的……悦儿……”说出第一个字她的眼泪便如洪水决堤,却是连呼吸都忘却了,只知道往外叹气,脸瞬间憋成了紫红色。

    “太后!”红笺吓得魂飞魄散,扑过去大声喊她,使劲摇动她的身体。

    幸亏红笺还没有急糊涂,想到伸手掐她的人中,又在她耳边大声提醒:“吸气!娘娘您吸气!”

    也不知道是掐人中起了作用还是红笺的提醒起了作用,过了一会儿太后总算长吸了一口气,之后哀叹一声瘫倒在地上连连拍打着自己的腿嚎啕大哭。

    凤印犹存,印女重生。她为什么偏偏不相信锦瑟的话呢?她为什么不多留意一点那孩子的举止言行呢?那孩子在宫里一年多,她为什么不看一眼那孩子写的字呢?哪怕她稍加留心,她就会发现那孩子的端倪,她就会知道事情的真相。她恨呐!她悔啊!

    她竟然还撺掇王氏害那孩子,那边说那孩子已经被阿琛……是她害了她啊……再也回不去了……

    正在乾清宫批阅奏折的启泰帝听宫人慌里慌张的来报说慈宁宫出事了,急忙撂了手中的事务匆匆往慈宁宫去。

    可他来到慈宁宫之后太后却不见他。绿绦跪在慈宁宫内室的门外,低头战战兢兢的说道:“娘娘说她只是心情不好,同红笺姑姑说说话就好了。”

    “到底出了什么事?”启泰帝低头怒声问道。

    来报信的宫人说母后在慈宁宫嚎啕大哭,可现在母后竟然不见他!难道是他有什么事做得不合母后的心意?

    绿绦头也不敢抬,摇头道:“奴婢不知。”

    方才只有红笺姑姑陪着太后娘娘,是她听见太后娘娘的哭声,冲进去之后却被太后娘娘给赶出来了。她不敢擅自作主,又唯恐太后娘娘出了什么事她们这些人要担责,所以才派人请了皇上来。

    可令她万万没想到的是太后娘娘竟然连皇上都不见。现在屋子里只留了红笺姑姑一个人。

    内室里,坐在炕边绣墩上的红笺小心翼翼的看着太后问道:“娘娘,要不请陛下进来同您说说话吧?”

    太后方才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哭得肝肠寸断的,她将太后扶到炕上躺下来,可到现在太后娘娘的泪水也没有断,只是不像方才那样大声嚎哭罢了。

    可在她看来,太后娘娘能像方才那样哭出来是一件好事,大声哭出来就是将心中的积郁发放出来了,不会憋闷在心里。可现在这样强忍着悲痛,她总觉得对太后娘娘的身体不好。

    “不!”太后在枕上摇头,眼泪随着这个动作哗啦啦的流下来,哽咽着说道:“我不敢见他。见到他……我怕我忍不住……”

    现在事情已经成了定局,如果让皇帝知道真相,还不一定会做出什么事。所以,这件事只能死死瞒着,对任何人都不能透露一点风声。

    “你出去,”太后对红笺说道:“告诉他,我没事,就说……我在念经……”说着又哭。

    红笺急忙遵命起身,刚转身走出几步,太后就在她身后叮嘱道:“别叫他察觉!”

    红笺转身应诺,走到门口停住,之后挺直了脊背,长舒了一口气之后,这才走出去。

    等红笺将启泰帝劝走回转,太后已经停了哽咽,却看着紫红色承尘眼睛发直。直到红笺出声提醒,她才发现红笺已经回来了。

    “他走了?”太后看着红笺问道。

    红笺颌首,“皇上不放心您,命奴婢随时将您的情况向他回禀。”

    太后长叹了一口气,之后吩咐道:“把锦瑟召回来了吧。之前,是哀家委屈她了。”

    “是。”红笺躬身应命。

 第三百三十六章 和亲

    

    启泰帝一直关注着太后的情况,次日听说太后将锦瑟召回了宫,同锦瑟和红笺在慈宁宫关了门窗说了好长时间的话。

    自那儿之后,太后便时常像这样单独同锦瑟和红笺说话。他暗暗猜测着,太后那日忽然大哭,之后又将锦瑟召回,大概还是因为悦儿的关系。因为怕他伤心难过所以那日才不愿见他。这样的事,他也无可如何。

    之后他又去探望了太后两次,太后的情绪都还不错。于是,他总算放了心。

    解决了这桩事,启泰帝又遇到了新的烦难:大临国派使臣前来请求和亲。

    大临位于东印之西,与大周临界,虽然自立为国,但却也算大周属臣,每年都会向大周纳贡,大周也会封赏其国王。

    大临也是一个弹丸小国,但大周却必须笼络它,原因无它,只为了东印攻打大周时这个弹丸之地能够建起一道屏障。否则,大临若臣属东印,大周整个东部便毫无遮挡的展露在东印蛮敌面前。

    历来大周与大临的交好,都要靠大周的公主去大临和亲。所以,这次大临人的请求,启泰帝必须答应。

    然而现如今大周的公主年长的年长、年幼的年幼,最大的未婚公主唐灡也才刚刚十四岁,她却也是启泰帝最疼的女儿,若是让她去大临和亲,启泰帝着实舍不得。

    如果宁寿公主没有毁容,倒是一个十分合适的人选。她之前在那么多人面前被唐沨非礼,名声毁了,只有和亲或者远嫁这一条路可走,但是偏偏,她脸上的奇怪红疹始终不退,还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向。

    和亲也不能送一个丑八怪去应付人家。更何况,还有慧贵妃整日在启泰帝面前哭哭啼啼,为宁寿公主上愁、为自己的苦命而悲情。

    最终,启泰帝将目光转向了莲公主。

    这个孩子,如果不是李贤妃在他面前无意的提及,他几乎记不起他还有这样一个女儿了。她像她的母亲胡美人一样,腼腆、内敛,甚至有些木讷,从来没有主动靠近过他,像宁荣和宁寿那样在他面前讨好争宠。

    所以,他即记不得她的母亲,也记不得她这个人。

    当初胡美人被胡氏送进宫时,好像就没有引起他的注意,还是因为她时常跟在悦儿身边,他才注意到她宠幸了她两次。之后便将之撂在一旁,忘记这个人的存在了。

    她能生下四公主,是悦儿去后,他记得那天是悦儿的冥寿,他在养心殿给悦儿过了寿之后,喝醉了一个人漫无目的的在宫中乱走,不知怎么就走到了她的宫室,竟然看见她也在为悦儿过冥寿,还专门做了悦儿最爱吃的胡桃饼和几样悦儿喜欢的菜。

    他便在那里借着酒意借着对悦儿彻心彻骨的思念,将她当成了悦儿宠幸了她。那次,她才有了四公主。

    与头两次一样,这次宠幸之后,他又将她忘却了,她生了个公主的消息是听于世芩告诉他的,之后他给这个公主取名唐莲。直到她病故,他也再没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