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天要是进不了宿舍我就流落街头了,泪奔。
第70章 面圣
他府中有江南来的厨师; 擅做水产,到时候他们也可在家中的水榭中摆上一桌湖中的水产。他记得上次温暖在两个弟弟的满月宴上醉意微醺的样子; 她红着脸儿冲他发脾气,届时再加上一壶桂花酒助兴也是好的。
两人见面不过一会儿; 王氏身边的李嬷嬷便来通传,请两人去梅馆中和温正卿夫妇一块儿用膳。
周承曜还要进宫面圣,淡声对李嬷嬷道,“劳你转告温大人和夫人; 本王还有事,不便多留。”
他倒不是客套或者不耐,可这人一向淡漠惯了,说起话来总有些冷沉的意味。
温暖趁着李嬷嬷没注意; 悄悄伸出手勾了勾他腰间的玉带,细声问; “你要去做什么?”
实在是因为他对李嬷嬷的语气不甚友好,到底是母亲身边的老人; 温暖希望他还是圆融些。
他转过身来; 含笑对她解释,“陛下下了旨意; 我理当进宫谢恩的。早前使人给陛下说了,陛下在池阳宫社了家宴等着我呢。”
她的心头似是被猛烈撞击了一下,“你要好好的。”
她都没发想象周承曜要怎么面对这样的兄长且和他言笑晏晏了。
周承曜笑,“陛下只是见我好转了,心里头高兴; 也算把除夕的家宴补回来。你不要担心,我自有分寸的。”
他心中再怎么痛恨宣和帝,也不会将事情端到台面上来,忍得了一时,方可一世长安。
他们说话时也不避着李嬷嬷,李嬷嬷听了半天也听不出别的况味来。只周承曜走了,她将温暖引着朝梅馆去了。
周承曜走在宫墙的夹道间,广袖被夹堂风吹得鼓鼓的,他的眼有些涩。
宣和帝身边的小黄门迎上前来,对他深深的一拜,“臣奉了陛下的命来接王爷,王爷大病初愈,陛下担心王爷身子,让臣来接王爷过去。”他向身后的人招招手,几个抬着步辇的人上前来。
那是宣和帝平日在各宫之间走动乘的玉辇,规格不算高,但是是皇帝才可以乘坐的辇舆。
宣和帝对他的试探,已经昭然若揭了。
周承曜面目平和,语气里透了些许孱弱,“这辇是陛下的辇,本王只是亲王,如何能乘九五之尊的车驾。本王是身体初愈不假,可也不是一点也走不动路的。哪怕是走得慢些,也能走到陛下面前,只恐要让陛下等得久些。君臣之礼万不可乱,你去禀了陛下,就说本王一会儿就过去。”
那黄门看他面色略白,却还是强撑着要自己走,他笑笑,“王爷身体不便,还是请上辇吧。禁宫中人少,王爷不用担心被人看了去,左右都是常年侍候在陛下身边的人,都是知道分寸的。”
周承曜摆手,“规矩还是要守的。”
池阳宫在在宫城的最北端,又在池水的阳面,所以称池阳。本是个冷清的宫殿,宣和帝继位后斥巨资将这里修建成一个穷奇奢丽的地方,地铺黄金,玉璧为墙。宣和帝从不将前朝的事带到这里,这里只是他放松和游玩的地方。
当真是“家宴”了!
池阳宫的正殿望夷殿中,两只巨大的青铜鎏金兽吐出袅袅的雾气,殿中笙歌鹊起,香气馥郁,尽是人间极尽奢华的富贵景象。
他看见宣和帝斜靠在软榻上,一掌撑了脑袋,另一手放在膝上,跟着殿中的曼舞轻歌打着节拍。周遭有侍女给他扇扇纳凉,他在侧怡然自得。
宣和帝面上倒是活成了神仙的模样。
只是这样的天气何须纳凉,所谓太平,也不过是宣和帝自己粉饰的太平。
周承曜敛神站定,给他作揖,“臣见过陛下。”
宣和帝乍然睁开眼来,声音里含笑道,“原来是小九。”左右的人将他搀起来,他走到周承曜身边,“小九辛苦了,听说你受伤,朕心如刀绞。朝瑛也是那会儿出的事,真觉得自己一夜之间如同老了几十岁,朕甚至在想,老天是不是要灭了咱们老周家,竟让你们一个二个接二连三的出事。”
宣和一个人含泪絮絮叨叨了好一会儿,才像想起什么一般,“小九,你别站着,你快些坐下来。你身体才好了些,不能这样折腾。”
周承曜恭顺道“是”,找了地方坐下,声音里透着些许病弱,“让皇兄为臣弟操心了。朝瑛的事,臣弟也是后来才知道的,臣弟也十分心痛。朝瑛虽放浪形骸了些,可本质上是个好孩子。皇兄节哀!”
周承曜奔就是个冷性子的人,宣和帝看着他面色稍有动容,已是十分难能可贵。
宣和帝苦笑道,“如小九所说,节哀节哀,便是白发人送黑发人,为了这万里山河、天下苍生,朕也得节哀啊。朕原先想着,朝瑛再不济也是朕和元后所生,他是朕的嫡长子,你也说了,他本性纯良,待朕百年之后,便让他继承大统。可这孩子命不好,这次让他去幽州,是想好好磨练磨练他,熟知他这样任性,就这样去了。”
宣和帝数度哽咽。
周承曜面色没有太大起伏,只是带了点点哀容,轻道,“皇兄春秋鼎盛,不急在一时半刻。”
宣和帝失笑摇头,“小九啊小九,你便是跟那些人学的,也越来越滑了。”
周承曜眉头轻锁,“臣在皇兄面前一向是有什么说什么,朝瑛命不好,是可惜了。可皇兄也不是没有别的皇子,朝宗年纪和朝瑛也是差不多的,其余几个现下年纪是小了些,可等长大一些,稍加历练,也不会差。”
宣和帝叹口气,“只能如此了。”
周承曜有些恹恹的,咳嗽了两声。
宣和帝忙问,“这是怎么了?朕招太医来给你看看?”
周承曜连忙摆手,“前几日染了些风寒,不碍事的,修养几天便好了。今日进宫是来和皇兄说说心里话的,招了医官来,晦气。”
宣和帝欣然笑笑,“也就你肯和朕说说知心话了。听说你去温家看温三姑娘了。”
周承曜点头,“总是要大婚入洞房的,臣总不能再大婚之前连自己的妻子长什么模样都不知道。”周承曜委屈地摸了摸自己的鼻梁骨,宣和帝的动作真快啊,他前一刻才去的温府见温暖,下一刻消息就传到了宫中。
宣和帝心中愧疚,“朕记得你之前和朕说起,你是有心仪的姑娘的。贸然给你指婚,朕的心中也是过意不去,可慧光法师说,你若不同温家那三姑娘订下婚约,你恐怕命在旦夕,朕实在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试试。”
周承曜抿唇低下头去,比刚才好药屈就几分,“臣弟知道皇兄是为我好,温家三姑娘臣弟也见了,委实算是不错的人,样貌身段都没得挑。”他嘴上是说着样样都好,可面上却是要哭出来的表情。
铁骨铮铮的端王啊!要他露出这种表情,是得对这么亲事多么厌弃。
宣和帝两手置在膝上,轻轻摩挲着,“小九,皇兄不会让你委屈的。你看上的是哪家姑娘,尽管告诉朕,朕立刻下旨,封了侧妃,你大婚时一并抬进府中。”
宣和帝一如既往的荒唐,也不知是当真觉得这不打紧,还是有别的考量。
周承曜很是惋惜的拒绝,“皇兄一番好意,臣弟却不能接受了。臣弟连正妻的位置都不能给她了,将她带入府中,不是浪费她青春韶华吗?”
宣和帝心中茫茫的,“亲王侧妃,放到哪家的姑娘身上都不算是亏待。”宣和帝眼中,女人不过是活男人,只要丈夫嫌贵了,女人是整齐也好切实也罢,将丈夫伺候好了,过得都不会差。
周承曜桀骜地摇头,“她同别人不一样。”
上辈子她是执着了写,这辈子周承曜算是看明白了,温暖在婚姻中不是那种会卑躬屈膝的人。宁可不嫁,也不会委屈自己给人做妾。周承曜别无所求,只因她现在已经妥妥的是自己的妻子了。
周承曜想,以她那样爱拈酸吃醋的小性子,日后他便是多看了哪个侍女一眼,她都会不依不饶的吧。
谁让他喜欢她呢!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终于又有了宿舍,把东西搬了进去,也没整理,实在是太累了。
假期本来要出去搞田野调查的,后来计划有变,在室内整理报告,算是有得有失吧。
假期基本没有时间回家,还是有一点点小心酸的。
第71章 避火
家中为四个姑娘设的学堂; 温暖如今是彻底不去了,加之温昕和温雅都已经出嫁了; 学堂中便只剩下跳脱的温媛一人。
温暖在王氏的催促下; 也开始绣自己的嫁妆。温暖嫁的是亲王,需有一百二十八台嫁妆相配。虽然陛下的旨意下得仓促,但王氏自女儿年纪稍长后就开始为女儿谋划打算着了; 这一个多月里忙忙碌碌,凑出一百二十台嫁妆让温暖风光出嫁是没有半点问题的。
可有的嫁妆,却是不能假以他人手的; 新娘子给夫君绣贴身的衣裤; 只能由温暖自己来动手。温暖是不太摆弄这些针线活的; 王氏一度以为女儿要被难倒在这个槛上; 她早就让人做了一份备好了,以防到时候温暖实在做不出来,也好拿去充数。
温暖由绣娘带着; 倒还挺上道,做出来不能说巧夺天工,却也是规规矩矩。王氏很是欣慰,想她原先准备好的那些怕是也用不上了。
王氏赞叹,“我原以为我把你娇惯久了,你做起这些来会困难。没想到暖暖你是个聪明的,一看就会了。”
温暖一点儿也不自谦,“可不是,我心灵手巧。”
有很多事; 她只是不想做,真正做起来,未必会比谁差。
王氏和她正色道,“从前在家中,我一直惯着你,可嫁了人了,毕竟就不一样了。王爷再喜欢你,你和他的相处之道也不能同父母一样。他是秦王,又是你的丈夫,你要敬他重他,要知礼仪懂进退。他比不得别的男人,王爷天生尊贵,从小到大少不得别人的尊奉,若是遇到了事,你们意见不合,你便少不得要委婉些,且不能任性,他那样的人更需要一个知冷知热,能够对他嘘寒问暖的妻子。你平日里对着我和你爹爹撒娇耍赖的那套,到王爷身边可不能再用了。”
温暖撇嘴,“便是撒娇都不可以吗?娘亲不也常同爹爹撒娇吗?”
王氏容色微红,“撒娇自是可以的,只是和你对爹娘撒娇是不一样的。总之,凡事要有个度。”王氏想教女儿,却又不好意思细说。
温暖搭在王氏的双手上摇摇,“便是没度他也不能拿我怎样。”
“你真是!”王氏点她额头,“真是不知该说你什么好。”
王氏在袖囊中摩挲了一会儿,拿出一本小小的线装册子,王氏的脸上泛着红,“这个本是在你大婚前一晚才应该给你的,你这孩子虽然聪明,但在某些方面免不了愚钝些,是以,母亲现在就将它给你,你好生看看,才知道要怎么侍奉夫君。若是不懂,可以来问我。”
温暖还说母亲的面色怎么这么红,王氏初初说的时候,温暖尚不明白。等她说到后面,温暖已如醍醐灌顶。
她的脸腾地一下也红了,母亲放到她手中那本小册子犹如烫手的山芋,她丢也不是不丢也不是。只好装作什么都不懂一般顺手往小几上一放,“我现在还不想看,等有闲心时再翻。”
王氏还想再说什么,可又觉得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