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太子是个假断袖-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帝觉得有趣,“你们索性在墙上开个门,省得翻来翻去。”

    “有墙隔着才有趣,童晗月到我家也是翻墙,大家都习惯了。两家都是练武的,翻墙才显水平。”

    武帝被逗乐了,“好,你们就练翻墙吧,小心摔了。”

    “摔不了。”

    “天山雪水宫里就有,下次,你给颜伯带过去。你打碎的那个瓷瓶是什么样的瓷瓶?”武帝想要帮元佑赔偿。

    “我也不知道,反正那个凶丫头问我要一个月的俸禄。”

    “呆会儿,让郭公公带你到库房,挑一个差不多的瓶子给她,你的俸禄就自己留着吧。”

    “谢皇上!”元佑乐得眯起眼。

    武帝看着元佑的美样,一时心情大好,又喝了一小碗粥。

    郭公公进来收拾碗筷时,悄悄对元佑竖起了大拇指。

 第八十章:禄王遗言

    六月十日,定南侯带着三千俘虏和禄王的棺椁返京。

    武帝将禄王的棺椁埋入皇陵,停朝三日。

    “他毕竟是我的亲弟弟。”武帝如是说。

    定南侯将禄王的遗书呈给武帝。

    武帝看了遗书,满眼蓄泪。

    禄王在遗书中说:皇位的吸引力太大,但凡别人给他一点希望,他都会拼力一试。

    年少时,父皇宠信他,他就误以为自己将会继承大统。

    当他被父皇支到荆州时,他也曾心灰意冷,但后来福王给他传信说,大位原本是他的,只是被武帝夺了,他又开始不甘,做下了错事。

    现在想来,他是中了福王的挑拨离间。

    禄王在遗书的最后告诫武帝:不要给人一丁点儿继承大统的幻想,否则总会有人为此飞蛾扑火。武帝立两个皇储,就是把这两个人推向绝路,即便他们自己不想,旁人也会帮着。

    看完遗书,武帝陷入沉思,“即便他们自己不想,旁人也会帮着想。”禄王说的这句话太对了。朝堂上最不缺的就是那种拉帮结派,幻想自己有从龙之功的臣子。

    福王挑拨离间,留不得。

    萧奎的身份还要继续藏着。

    连带着,萧元佑的身份也要继续藏着,而且不能给任何人,包括元佑自己有能继承大统的希望,一点儿都不行,否则就是害了元佑。

    想明白这些,武帝在隔日开朝,当众宣布:

    “皇储,朕已经定下,并已写好放入大殿的匾额后。”

    “人选你们不要猜,猜也猜不到。”

    “有人猜萧元佑有可能,那么朕就肯定的说,萧元佑绝不是皇储。”

    武帝的话说完,众臣迷惑了,皇储到底是谁呢?

    萧元佑长得像武帝,又极受武帝宠爱。暗地里,大家几乎认定了他就是皇储。但武帝金口玉言一出,绝难更改,萧元佑注定不能承大统,那皇储到底是谁呢?

    吉大人和定南侯立刻在心中翻出了皇储的模样:一个跛脚的丑少年。

    萧元佑站在武帝旁,听到武帝的话,心里暗笑,怎么会有人认为自己是皇储呢,自己连文章都写不好。

    萧奎听了武帝的话,再联系武帝对待元佑和凌儿的态度,更加认定了芷兮没准就是皇上的女儿。

    八月科考,作为文官之首的梁相还在荆州处理残局。武帝虽然还想让梁相再带带元祁,但为了大局,还是将梁相召回。

    武帝任命吉符为荆州太守,立刻前往荆州,接替梁相的工作。

    大理寺卿的位置由邢原庭顶上,萧奎升任刑部尚书。萧奎在不知不觉间又升了一级。

    从大理寺卿到太守,在外人眼里是降职,但在吉符眼里,这是委以重任,日后升职可期。

    武帝单独召见了吉符,隐晦地表示,让他多教教辛辰,吉符会意。

    时间紧迫,科考不等人,吉符出宫后,带着丁文轻车简从上路。

    在仓洲,吉大人与梁相在官道上相遇,在驿站聊了一晚上。

    “禄王将荆州治理得不错,可惜他走歪了。”梁相说。

    “那我去那要干什么?”吉大人问。

    梁相笑了笑:“教辛辰。”

    吉大人不解:“你说皇上为什么不将辛辰招到京都呢。”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辛辰说他二十岁前不能入京。”

    “这孩子算卦倒是挺准。”吉大人对辛辰手中的乌龟壳记忆深刻。

    “皇上让我尽量多教他经济社会,文史之类的反倒不多求,你看着把握吧。”

    “我最擅长审案,让我来教,似乎有些不大合适。”吉符担心自己不能胜任。

    “你为官多年,于世情应该把握的不错,况且你好歹也是状元出身,教辛辰社会文史类的足够了。经济类的你不用担心,宣子瑜在,可以教辛辰经济。”

    “好吧,我尽力。罗修远跟着你回来了,辛辰的安全怎么保证?”

    “桑大侠一直跟着辛辰。”

    “啊?!”吉符心想,桑源可是无冕的武林盟主!武帝竟然请他保护辛辰!“皇上为了辛辰可是下了血本。”

    “不可妄言。”

    吉符闭嘴,不再谈辛辰。

    两人又谈了些京都的形势,对未来都及其看好。

    “福王和禄王两派一倒,朝堂上空出好些位置。剩下的官员要一人身兼两职,忙得很。你回去可不清闲。”

    “慢慢来吧,不能一下把空位都填满了。”

    “说来好笑,萧奎的二儿子作了皇上身边的御前侍卫,皇上对他及其宠爱。因为他与皇上长得像,大家都以为他就是储君。我当时还以为皇上还要在两个里面选一个,没想皇上当庭宣布萧元佑不是储君。”

    “皇上对萧元佑是真爱啊!这样就没人能把他往歪里引。”梁相叹道,“其实皇上完全可以将萧元佑作为活靶子,就像前面那两个皇储一样。”

    “现在的状况是,大家都在猜谁是储君,反而更乱。”

    “这帮人,不安心办事,就想着投机!”

    “我猜皇上还会立一两个假靶子,把群臣往歪里引。你觉得呢?”

    “嗯。圣心难测,我们还是干好自己的活儿就行了。”

    “你这人现在怎么越来越城府了!”吉符对梁相不袒露心迹有些不满。

    “做个河蚌才能活得长,你呀,还得继续修炼!”梁相笑道。

    “有你的。”吉符笑。

    六月底,吉符抵达荆州府城,梁相抵达京都。

    七月初,福王暴毙,京都一点儿水星儿都没溅起。只有武帝喃喃自语:“都结束了。”

    ……

    八月中旬加开一次科考的消息早就传了出去,全国各地的举子都在往京都赶。

    京都的茶馆生意火爆,飘香茶馆更是一位难求。

    “一到科考我就要提前来占座,否则你们都没个坐处。”王二斗向李小四和赵三表功。

    “辛苦你了,来敬你一杯。”李小四以茶带酒,做了个敬酒的手势。

    “你们猜这次谁能得中头名?”赵三问。

    “这可不好猜,我回回都没猜中,没意思。”李小四回道。

    “那我们猜谁是皇储?”赵三说。

    “这个比猜状元有趣。”王二斗说,“我猜是睿亲王的世子嬴凤竹,别号长乐公子,睿亲王是皇上的堂弟,长乐公子素有文名,德才兼备。”

    “我猜是德郡王的世孙嬴万方。长乐公子身子弱,嬴万方虽然文学不太出挑,但已考中秀才,他本身武艺不弱,可谓文武双全。”

    “你们呀,还漏了一个镇国公世子嬴平章,他也是文武双全,只是不太出挑。”赵三补充。

    “你怎么知道这么清楚?”李小四问。

    “这还用说吗,我表哥早就探查清楚了。早在几年前,皇上就派人了解皇室后代成员,从中选出这三个,重点培养,当时大家以为皇上是在提拔后辈,现在想来,皇上是为现在做准备呢。”

    “那我们这回可有热闹看了。”李小四兴致勃勃地说。

    旁边一桌坐着的一位举子听了这三人的谈话后,与同伴说:“考中秀才,会些拳脚,就叫文武双全?萧尚书那才叫文武双全,他是我等举子的骄傲。”

    “是呀,”同伴附和,“萧尚书当年考进二甲,还能与雄霸对打,解散武林,这才是文武双全。”

    赵三转过身来,对他俩说:“我们讨论的是皇储,皇家的人,能这样就不错了。萧尚书那是传说中的人物。”

    七月的天里,屋子里放着冰块,凉飕飕的,被人议论的萧奎狠狠地打了个喷嚏,他用手帕擦擦鼻子,继续苦哈哈地关禁闭。为啥呢?与梁相一起出这次的考题呀。

    “梁相,您说我学问不好,当年考进二甲也是运气好,皇上为何让我参与出题?”萧奎已经被关进来十日,一直要等到开考,他才能出去。整日在守卫森严的院子里呆着,浑身都要长毛了。

    “那说明,皇上看重你,你更要尽心地出这次的考题。”梁相微笑着说。

    “我怎么感觉皇上是让我闭门读书来了。”萧奎看着满屋子的书,“幸亏有梁相您在,我学了不少东西。”

    “我看皇上就是让你收性子来了,你已经是尚书了。”梁相笑着说,“来,我们再出一套题。”

    谁也不能平白无故地文武双全,总要付出努力。

    武帝听到外面关于皇储和萧奎的评论,微微笑起来,他的太子总归是最好的。

 第八十一章:元佑学艺

    元佑坐在御书房里,吃着瓜子,与武帝讨论这次的科考:“没想到这次状元居然是个瘦老头,探花也太丑了点。”

    武帝笑着说:“你以为状元是那么好当的?不苦读经年怎么可能考中。”

    “要是我哥哥来考,肯定能考中,他即年轻,又漂亮,跟我父亲长得一样。”元佑开始向武帝推举自己的大哥,“他十三岁就考中秀才,前年腿受伤瘸了,不过不妨碍走路,您能不能特批让他来考一次?”

    “可以。不过,好像你哥在二十岁前不能入京,我想让他考也无法。”武帝笑曰。

    “太好了,我现在就给我哥写信,让他赶紧考个举人出来,过了二十岁就来京参加科考。”元佑为元祁能有机会参加科考而高兴。

    武帝看元佑这么维护哥哥,心里暗自高兴。兄友弟恭,这是他一直想做却没做好的。

    “你前些日子说,想学兵法,”武帝看着元佑说,“朕这几天想了下,觉得你就跟定南侯学吧。他有实战经验,为人正派,正好教你。”

    “他那么大的侯爷,会教我吗?”

    “朕来跟他说。”

    “谢皇上!”元佑开心了。

    “以后你上午跟朕上朝,下午就去定南侯那里学艺,顺便看下你家里人,晚上回来见朕。”

    “是!”

    有了武帝的举荐,元佑顺利地成了定南侯府的常客。

    童晗月见元佑每日下午都来府里找侯爷学习,不服气的对元佑说:“小毛贼,你每天来我家学艺,交学费了没?”

    元佑脖子一梗:“凶丫头,我是奉旨学艺,你找皇上要学费去。”

    “抠门!”

    “小气!”

    两人见面就吵架。

    定南侯无奈的看着这一幕,自己的女儿自打入了六扇门,越来越凶悍,一点都没有闺秀样子。他已经不指望她能嫁出去了。

    元佑武功基础扎实,但是马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