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谋天下-第2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建成心里却不是个味儿,李世民平定王世充之后,父皇特许他开设天策府,同时将东部平原的文武两方面的大权都交给了他。
    可不要小瞧这个私人府邸,其实它位列武官官府之首,而李世民的天策上将也高于亲王、三公之上,虽然在文官的职务上,还有像是太师太傅太保之类高于这个天策上将,那也只是个形式,不如李世民有实权。
    这么说吧,等于是李世民有了一个小朝廷,可以自己招募人才。虽然封赏过高,但是李世民的功劳也与之般配,有些大臣虽有异议,但也没法提出反驳,毕竟这大唐江山都是靠着人家打下来的,哪怕是平分江山也说得过去。
    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东宫太子都没有这个特权,起码没有自置官署的权力,不能随意任命门下官员。
    “二弟雄心壮志,大哥我十分佩服。不过天策府刚刚成立,成员之一罗士信便洺水陨落,实在是令人可惜。”李建成不怀好意的说了一句。
    这句话说到了李世民的痛处,脸色瞬间变得很难看,扭头回去准备收拾行礼回长安。
    宇文化及、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人,本事都不在刘黑闼之下,李世民却因为大意张狂,不仅接连失利,还痛失爱将,对于高傲自信的李世民而言,确实是个不小的打击。
    袁紫烟在外面溜达达的散步,等李建成等人进屋之后,挡在了魏征面前,笑道:“魏大哥,能否借一步说话。”
    “原来是紫烟姑娘,当然可以。”魏征连忙拱手作揖,客气的说道。
    说起来,魏征能有今日崭露头角的机遇,还得是袁紫烟的功劳,要知道当初李密手下人才济济,魏征又是个文人,地位低下,不受人重视。
    “魏大哥,三国时期蜀国君主刘备,这人如何?”袁紫烟一边走,一边看似闲聊的问道。
    “其人擅于攻心之术,然重情重义,拢的关云长、张翼德、赵子龙等当世大将,最终称帝,成为与魏吴相抗衡的一方霸主,倒也不失是一代枭雄。”魏征肯定的说道。
    “那么刘备的儿子刘禅又如何呢?”袁紫烟又问道。
    “其子资质平庸,也因此人,民间素有扶不起的阿斗之喻,形容不成器之人。”魏征立刻摆手说道,表示对刘禅的不屑。
    “我却不这么认为,人活在世上,功名利禄全都是过眼云烟,刘备中年发达,几经飘零,当皇帝也不过一年多的时间。但是阿斗就不同了,虽然脑筋不够用,但是福气够,享受了一辈子,还落个寿终正寝。所以,我认为,**当中,还属这个儿子是成功者。”袁紫烟说道。
    魏征不傻,呵呵一笑,“紫烟,你是有话要对我说吧?”
    “魏大哥,我想说的话你都很明白,想必在你心里也有一杆秤,建成和世民孰轻孰重,你应该掂量的很清楚。”袁紫烟点拨道。
    魏征微微蹙眉,诚恳的说道:“紫烟,非是我要驳你颜面,竟然已经投靠在太子门下,又怎会中途易帜呢。那样非但对我不利,也会对秦王不利啊。”
    “我当然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假若有一天大哥走投无路,我希望你还是能投靠在世民门下。”袁紫烟说道。
    哈哈,魏征不由大笑,顺理成章的以为这是袁紫烟太过偏袒李世民,无时无刻不在为他做说客。
    “大哥莫笑,若你能听进去我这两句劝的话,我也会尽自己最大的诚意帮助你打赢这场胜仗。”
    一听说这个,魏征的眼睛立刻亮了,连忙拱手说道:“愿闻其详。”
    “奥妙就在这洺水之上。”袁紫烟双掌垂直交叉,做了个切断的手势,魏征心领神悟,高兴的连连道谢。
    收拾完毕,李世民和袁紫烟仅仅带了百十名侍卫回到了长安,一路话语很少。
    因为大意损兵折将,李渊在此事上并没有过多责罚李世民,群臣对此也并无怨言,毕竟胜败无常,能保存大部分实力就是不输。
    无所事事的李世民开始将精力放在了天策府上,诸如房玄龄、杜如晦、侯君集等大唐重臣也开始粉末登场。当然,李世民不忘扶持自己的大舅哥长孙无忌,一则是亲属关系,另外一点长孙无忌沉着睿智,也深受李世民的赏识。
    天策府的官制也十分健全,统领自然是李世民这个天策上将,往下则是长史、司马、从事中郎、军咨祭酒、主簿、典签、录事等等,负责工作则是从管理府中诸项事宜、接待宾客、起草文书、掌管兵器、奖赏士兵、管理名册等等一应俱全,完全就是个小朝廷。
    在这个群体里,李世民说了算,决策大事都由他来把关处置,整个天策府从上到下都十分周密。
    由于京师在长安,洛阳的天策府其实就相当于是分支机构,替李世民收罗人才,负责一些绩效考核、工资指定等零碎活,重心则还是在长安的秦王府中。
    “紫烟,天策府成立多日,我总觉得少了些什么,今日才明白,原来是少了为司天太史,便由你来主使吧。”李世民笑呵呵的说道。
    袁紫烟则摇摇头,说道:“世民,非是我矫情谦让,而是眼下确实不适合做官。陛下的心意想必你也清楚,他对我态度冷淡,而我在天策府中担任职务,也会让你夹在中间为难。”
    李世民沉默片刻,这个问题他确实没有想到。
    “我推荐一个人选,你也会非常满意,那便是我的小师弟李淳风,相信他一定会胜任自己的工作的。”袁紫烟说道。
    推辞一番,李世民勉强接受,还是为不能封赏袁紫烟感到莫大的遗憾。
    “世民,万事开头难,其余的逐渐完善就行。其实天策府在武制方面做得已经很好,难道你就没有察觉出来,只是一群好武的大老爷们参与其中,一触即发,易燥易怒,也同样存在巨大隐患。”袁紫烟说道。
    “紫烟,我也正为此事发愁,你看该如何是好?”李世民连忙问道。

  第二八六章 刻意模仿

    “现在是天下初定,将会迎来大唐的太平盛世,战争会越来越少。而你的府中只有武将,闲的无聊之时,多半就只会惹祸上门,没事儿还得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将来不至于后半生落寞。”袁紫烟笑吟吟的说道。
    “还是紫烟有远见,我正想着将来战事减少,这些武将难免会恩宠减退,无所事事。若是开设文学馆,不仅可以招纳天下饱学之士入府,同时还可以对尉迟恭、程咬金等读书不多的武将授课。哈哈!”李世民高兴无比,这种人实在是闲不住,总算是又看到了眼下可以着手去做的事情。
    在天策府紧锣密鼓的布置同时,李世民的弘文馆也正式成立,消息一出,引发众人热议。
    李渊从父亲的角度还是十分欣慰的,儿子文韬武略,综合性人才是他十分赏识的,为此还拨去款项表示支持,所以进度也很快。
    支持李世民的这一方大臣表示欢欣鼓舞,而反对派则表示担忧,功高盖主,对于国家社稷的稳定绝对不是好事儿。
    道理很简单,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说明,李建成好比是大学生,将来当了导师,每天给李世民这个博士生上课,不是很奇怪吗?
    所以,也有大臣上奏朝廷,说李世民的权势过大,几乎到了一手遮天的地步,如此下去,灾祸丛生。
    李渊对此也并非是一点担心没有,但是觉得此时便做出决策为时过早,反而寒了功臣的心。眼下的解决办法那就是赶紧把李建成保送研究生,缩小跟李世民的差距,等到太平盛世之际。再多栽培一下,也糊弄个博士学历或者博士后的,表面上压制住李世民再说。
    思来想去,李渊亲自给儿子写了一道诏书,表彰他的功劳,认可他的辛苦,劝慰他再接再厉。不要让臣民失望。同时还给李建成送去了大量的军用物资,朝中重臣也派去一大帮。
    李渊言外之意还有,大唐的局势初定。这仗也十分关键,不要伤亡数字,只要最后胜利的结果。
    此时的李建成正在生闷气,李世民根本不消停。让人实在是不放心,“先生。我等虽替换了李世民,但是却将他留在长安,整日与父皇商讨国家大事。我自知不如他,难保父皇他日移爱。宠信李世民。”
    魏征则安慰道:“太子无需消极,秦王势盛,太子要求易帅。陛下还不是痛快答应。正可说明,陛下对太子期许很高。若是此战得胜,便可堵住悠悠之口。老天既然让太子先于秦王出生,便自有其道理。”
    两人正说着话,侍卫来报,圣旨到,同时还有大批军用物资以及十几位文武重臣。
    魏征呵呵直笑,拱手说道:“恭喜太子,贺喜太子,应是陛下有意抬举太子殿下,故而如此。”
    李建成也想明白了,高兴的迎了出去,宣读圣旨之后,那行支援小团队便径直走过来,参拜太子。
    为首一人,十*岁的年纪,高大健壮,神采飞扬,正是李渊的堂侄,李建成等人的堂弟,名叫李道玄。
    李道玄十三岁时便跟着李世民南征北战,骁勇不亚于上将,令李世民叹为称奇,李渊对这个堂侄也十分满意。小小年纪便封了河北道行军大总管、加封淮阳王,可谓是荣极一时,后福无穷。
    和许多唐朝宗室子弟一样,李道玄最为崇拜的人便是李世民,行走坐卧一举一动都有意模仿,甚至连强调都有几分相似。李世民对此哭笑不得,李渊却常因此乐得哈哈大笑,甚至还说自己这个侄子越长都越像李世民了。
    军中也有很多人拿这个取笑李道玄,但是李道玄根本不以为然,崇拜偶像有错吗,模仿偶像犯法吗?我骄傲,我自豪!
    “呵呵,堂弟也赶来了?”李建成笑呵呵的上前亲切打招呼。
    而李道玄却大咧咧的说道:“太子,你这里搞得也太大张旗鼓了,我们秦王向来喜欢轻骑探营,深入敌军作战!”
    李建成登时脸上现出不悦的神情,说道:“冒险作战,取死之道。”
    “哈哈哈,话不能这么说,秦王出生入死,到现在身上的伤疤也没几个,怎能说是冒死呢!”李玄道摆摆手大笑道。
    对于魏征而言,笑声显得有些刺耳,冷着脸上前说道:“淮阳王,此时为太子统领将士,秦王虽有万般好,不也正在忙于建造府邸吗?”
    “你算老几,本王与太子说话,哪里轮得上你插嘴?”李道玄鄙夷的看了一眼魏征,傲气的说道。
    “诸位,还是商讨作战部署为好。”史万宝是个机灵人,中间打了一句圆场。
    不愉快的见面就这么过去了,李道玄虽然看似大咧咧,但是起码的规矩礼貌还是懂的,对于太子吩咐的命令也都尽心完成,只不过顶瞧不上史万宝这种谄媚小人,没少抢白他。
    史万宝曾跟随盛彦师对李密设过埋伏,被封为原国公,是个最会察言观色之人,也是太子党一族。但是李道玄职务地位都比史万宝高,被嘲讽两句也能忍着,但是心里却因此生出忌恨,只是苦无报复机会。
    这日长安朝堂,李渊说道:“今晨司天监来报,说是夜间东方有几颗隐晦之星闪烁之后,一颗新星坠落,不知为何意?”
    众臣哗然,这还用说吗,星辰坠落一般没好事儿,对应哪里的大人物死去。谁都不想触碰这个霉头,一时间噤若寒蝉,谁都不愿意开口说话。
    “士及,你饱读群书,对此有何看法?”李渊问宇文士及。
    宇文士及是个滑头,一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