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郭葭抬头问秀媪,“七公主?怎么我没有印象?”
秀媪说道:“七公主沉静温婉,常年在宫中不曾外出过,听说她还是庶出,”秀媪突然放低了声音神秘的说道,“只怕是不得宠……”
郭葭被她逗得笑了:“秀媪不必这么刻意,在咱们府里,难道还怕隔墙有耳不成……”
突然,她停住了。
那个人……似乎很久没来了吧?
也许,他那要娶自己的话终不过是一时兴起,不知哪日见了新人,再将自己抛到脑后了吧!
郭葭笑了笑,这样也好,自己不用再偷偷摸摸的实施自己的计划了……
秀媪兀自在感叹:“嫁给王子,听上去多么美好啊!只不过这与邻国和亲的人,又有几个是受宠的呢!”
郭葭抿了抿嘴,没有搭话。
“老奴只盼大小姐日后能找个一心对你好的人,身价富贵,倒不是太重要……”
郭葭听罢,神思已远……
她喃喃念叨:“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
自己真是个痴人啊!
郭葭摇了摇头,继续为郭望之抄写佛经。
而听到这一切的郭钺,则不由得握紧了双拳!
他暗暗发誓:我一定要早日有所成,不能耽误了姐姐!
此时的梁王,却不是因为有了新欢,而的确是因为顾不上她。
夏国南面,齐国太子小动作不断。
徐松在京中只能逗留短短的几个月,便又要前往边关,这也是徐府的人要往京城赶的一个理由:作为人质。
而另一位大将军卢铮则要坐镇京师,一面为着辅助朝廷,一面也是镇守京师,以免人心动荡,也是威吓齐皇。
梁王作为辅政之臣,白日里与众位大臣以及皇上商量边关事宜,晚上要检查细作传来的情报,也是无暇顾及其他事。
梁王严令部下管住嘴巴,因此,永宁城里虽然也听说了边关的骚乱,却也觉得无妨,因此没有起太大的骚动。
只有少数几个人知晓,要出动徐松前往,边关的事情远比想象之中要严重得多。
所以,这一次和亲,便是一个良好的契机。
七公主若是相中了齐国王子,那战事自不必说,当能很快消除;即便相中了其他王子,一来得了强援,二来也能为边关拖延一些时间。
可是令梁王头大的是,七公主竟然不见了!
“找!去找!把她给朕绑回来!”
皇帝肝火大动,就连近身随侍的李公公都不由得肝胆震颤了一下!(未完待续。)
ps:午安,看完这一章就去吃饭吧~
☆、第九十八章 守孝期满
他立马吩咐人下去寻找,而梁王就更加繁忙了。
三个月守孝期满,郭氏三姐弟已可以自由出入了。
自从宁国公府失火,以及前相爷郭望之被人刺杀身亡,永宁城内一连举行了多次葬礼,现在才慢慢的恢复了一点生气。而郭望之在出殡当日被追封为忠信侯,这更是让城里的人多了不少的谈资,也让一些轻视郭府的人不由得重新审视起郭氏三姐弟来。
郭葭出门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要去风月满楼。
这期间,只有秦川知晓她发生了什么事,也是他一直在替郭葭向荀复拖延着,转告他郭葭因为某些事将有三个月不能到场。
荀复很生气,却隐忍着没有发作。
但当他见到郭葭的第一眼,不知为何,怒气便不由自主的窜了上来!
他望着门口的郭葭冷笑:“沈公子贵人事忙,怎么还能想起在下这个小小的风月满楼呢?”
郭葭吃了三个月的素食,脸色有些白,原本便纤细的身体也变得越发瘦弱了。
况且,想起那一晚上的事来,她仍旧心有余悸。
她微微一笑,说道:“东家可不能怪罪我,我生了一场大病,这是身不由己之事。”
荀复心里的怒气稍稍平复了一下。他别过脸去,开门见山的说道:“月满西楼的地契已在我手里,你说,用它做点什么好?”
郭葭反问:“你不想开办艺馆了吗?”
荀复背对着她,回答:“一山不容二虎。艺馆,有风月满楼就够了。”
“那你想做什么?”
荀复想了一会儿,说道:“我原本是想做一家酒肆,可是。永宁城里出色的酒肆已经足够多了。清风抚客,二十四桥,还有栖凤楼,这三家店珠玉在前,恐怕是不能与之比肩。”
郭葭细细的看了他一眼,确定他不是在试探自己。
她小心翼翼的问道:“那……东家您决定……”
荀复转过身来,用询问的口吻说道:“我要去关外进很多裘皮回来。做一批上好的皮毛衣物。专贩这个,你说怎样?”
郭葭觉得这个想法很好,她附和道:“不错。这里是皇城,且冬天很快就到了,这笔生意应该很吃香。可是……我一个奏琴的,这同我有什么关系?”
荀复哑然。过了一会儿。他回道:“自然同你没关系!”
郭葭一刻也不想多待,她转身就要走。
她的一只脚已迈出房门。荀复却突然问道:“你可有姐妹?”
郭葭心里咯噔一下,仿佛浑身的血液都被抽干了!
她酝酿了一下,神色如常的说道:“沈某人从小父母双亡,家中也没有其他人。从来都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咦?东家怎么对这个好奇起来了?”
荀复想了一下她这句话的真实性,随后挥了挥手。示意她可以离开了。
郭葭如释重负,大踏步往楼下而去。
荀复望着她的背影。眼神里意味不明。
难道是自己弄错了?
郭葭一路下楼,看到了秦川眼里的关切。
她微微一笑,示意没事。
尽管她再累,再不堪,她也不会展示在自己的弟子面前……
于是在风月满楼里这一耗,便又是一天……
郭葭照例去自己名下所有的铺子巡视了一番,栖凤楼没有什么问题;王掌柜上次得到了教训,也将清风抚客管理得极好。而另一头的几个铺子也还算规矩,没出什么大乱子。几个掌柜的一见到自己,立马便卑躬屈膝的连大气也不敢出。而其中最让她赞赏的,则是孟青了。
孟青为人勤恳也灵活,许多事情处理得比其他的老掌柜都要好。郭葭心里对他很满意,更有了提拔他的想法。而这一切,孟青都不知情。
也是这么出来转了一遭,郭葭才听说了这些天来闹得沸沸扬扬的事情——齐国来犯!
只是,与街上众人的乐观与不屑的心态相比较,郭葭的心里,多了一丝隐隐的担忧……
舅父被调走得这么匆忙,看来一定不是小事!
舅父他……在前方可还平安?
最怕的便是,金国趁着齐国来犯的间隙,对夏国展开两面夹击,到最后夏国四面楚歌,那可就糟糕了!
所以圣上,应当是把希望都压在选驸马一事上了吧!
看来这个七公主,真是任重而道远呢!
徐松一走,调查刺杀郭望之的凶手的事情便耽搁下了。郭葭不甘心,她要自己着手去做!
她需要人帮她。
可是现在明显不是时候。
三姐弟没有跟随任何一位叔父,这让他们受到了一些人的指责。在这个要紧的关头,郭葭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亦步亦趋的,否则落到众人眼里,都会成为被诟病的所在。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什么?
当务之急是,舅母一家人即将返京,她要带着小笙和小钺前去迎接。
果然,郭葭前脚刚回到家,文远便拿着一封书信来找她,信上说徐府的人已到了城门外十八里处。
郭葭盘算了一下,现在应当更近了吧……
她立马叫上郭笙和郭钺,刘管家套上马车,将三姐弟送到了城门处。
此刻,城门外,徐氏家族主仆共四十余人,共计二十余辆马车和驴车,正停靠在城门外。
徐老太君共育有两子,长子徐松,有妻蔡氏;次子徐鹤,有妻马氏。徐松又育有两子一女,长子徐潆,次子徐鸣,以及女儿徐娇。徐鹤则只有两个儿子,分别是徐岩以及徐冰。
徐老太君逝世以后,家中由长嫂蔡氏主持。马氏是个不爱与人争执的性子,因此一家人倒也相处得和睦。
浩浩荡荡的马车队伍走到了城门脚下,徐大夫人蔡氏喊了一声:“停一下——”
马车队伍随即停下。
蔡氏掀开帘子,望了一眼那城门上刻着的几个大字“永宁城”,忍不住叹了一句:“想不到上次一去,竟然就过了两年啊……”
自郭望之被罢黜算起已过了两年。而整个徐氏家族也是从这时起被调离出京的。
此时,另一辆马车上跳下来一个人,此人正是马氏。她来到蔡氏的马车前,提议道:“嫂嫂,咱们便在这城门外歇一歇再进去吧!”(未完待续。)
ps:大家午安呀,长信有没有很勤奋呢?
☆、第九十九章 徐家返京K
蔡氏点头:“也好。大家便都歇一歇吧。”
于是马车上的男儿们纷纷下了马,自行走到一边的茶汤铺子吃起了点心。而女眷们则安静的待在马车里,等候仆人们上前伺候。
一辆马车自城里驶了出来,当走到徐氏的车队旁边之时,却缓缓地停下了。蔡氏见状,心中不由得狐疑会有谁来接自己这一行人,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会是郭葭三姐弟。
郭葭掀开帘子,当先一个下了马车,紧接着,郭笙同郭钺也先后下了马车。三姐弟恭敬地走到蔡氏面前,笑意盈盈地瞧着她。
郭葭带领二人行了一礼,语带欣喜地说道:“侄女郭葭、郭笙,侄儿郭钺,见过舅母!”
蔡氏喜出望外,忙将三人扶了起来,说道:“你们在城里等就好了,何必要亲自来城外迎接?快,快起来!”
说罢,她一个个地打量着,口里是掩饰不住的高兴:“这个是钺儿吧?几年不见,已经长成大小伙子了!笙儿也是,你以前还常要舅母抱呢,现在却长得越发清秀了!”她转而望向郭葭,冲着郭葭上下打量了一下,心里也是赞叹不已,只是可惜啊,已经这么大了,却还没有个人家!
蔡氏把可惜的神色尽数收在眸子里,脸上仍旧挂着微笑,说道:“这便是葭儿吧?你同你母亲婉娘真是太像了!”
郭葭微笑:“舅舅也是如此说来!”
此时,唰的一声,蔡氏的马车帘子被人猛的掀开,郭葭向后瞧去,只见一个十四五岁、打扮利落的少女正好奇的打量着自己。
那少女问郭葭:“你见着我爹爹了?”
郭葭笑着说道:“数日前曾见过。”
少女叹了一声:“真可惜!爹爹怎么走得这么急呢。女儿都两年没有见过他了……”
蔡氏笑着对她说了一句:“快,娇儿过来,向你的姐姐问好!”
“好嘞!”徐娇跳下马车,大方的朝郭葭三人走了过来。三姐弟这才看见,徐娇手里竟把玩着一根长长的马鞭!
徐娇学着男子的样子双手握拳,对郭葭说道:“小妹徐娇,见过表姐!见过表哥!见过表妹!”
蔡氏柔声斥责:“怎么没个女孩子的样子!”
徐娇撒娇笑道:“徐家的子女。就要不拘一格!表哥。你说是吗?”
郭钺的嘴角抽了抽,说道:“是啊!表妹真是……不拘一格!”
郭葭望了一眼身后的马车,问蔡氏:“外祖呢?”外公则是徐国公了。
蔡氏脸色暗了下来。她说道:“咱们才离京不久,你外祖父便成日里患病,